世洞:《芳華》作者嚴歌苓15歲愛上渣男,後來竟把自己活成了一部史詩
??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
看完電影《芳華》,洞主多少有些失望,因為電影遠沒有原著深刻、殘酷、動人……但也必須得給馮小剛導演點贊,沒有看過原著的朋友,還是值得去影院去看的。
對於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來說,文革那個年代的故事我們知之不祥,歷史書上寥寥數筆,歷史老師也諱莫如深,在一些小說里浮光掠影地了解一些,但全是皮毛,一深入就成禁書。馮導拍《芳華》的初衷,一來追憶他的似水年華,同時,也是想拍給現在的年輕人看。就為了馮導後半個初衷,我得為他點贊。
但是今天,我更想寫寫嚴歌苓。
了解過嚴歌苓經歷的人,你會發現在電影《芳華》里,嚴歌苓的影子時隱時現。所以看過電影的朋友,可以的抽時間看看本文,了解一下嚴歌苓的經歷;了解嚴歌苓經歷的朋友,也不妨看看電影來對照。這樣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01
1958年,在除四害,大躍進,大鍊鋼鐵的歷史背景下,嚴歌苓出生了。跟她同年出生的文化名人有馮小剛、劉震雲、王朔。
嚴歌苓出生於上海的一個書香世家,祖父嚴恩春是個天才,16歲上大學,25歲在美國就獲得博士學位,是托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的首版中文譯者。父親嚴敦勛,筆名蕭馬,既是作家,也是編劇,母親是一名極為勤奮的話劇演員。
歷史車輪行駛在60年代,那時的中國是個荒誕的年代,狂熱的年代、飢餓的年代,也是個血腥的年代,每個人都像丟棄在漩渦里的一葉浮萍,全然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
因文革停學,窩在家裡的嚴歌苓將父親的藏書當成的精神食糧,《堂吉訶德》《復活》《戰爭與和平》等等,嚴歌苓想看什麼都可以,哪怕充滿少兒不宜的神秘與禁忌的《茶花女》,父親也不阻攔。倒是母親,時常一聲不響地來到她身邊,將書抽走:「你現在還小,看這個還早了點兒。」
祖母害怕被牽連,將很多「禁書」燒掉,所以有很多書,嚴歌苓不得不偷偷藏起來。有一些書落在祖母手裡,祖母一邊燒,她就一邊捧著書看,還說:祖母你燒慢點,我還沒看完。
即便這樣,她家在那場聲勢浩大的浪潮中,還是被抄了。父親被停發工資,還發配到五七幹校參加勞改。
比嚴歌苓小六歲的女作家遲子建曾說,一個作家的童年經驗,可以受用一生。嚴歌苓童年的閱讀為她日後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童年的歷史陰影,也成為她創作的不竭源泉。
但同時,大量地閱讀,也令她早熟,為15歲「玩火」的早戀埋下伏筆。
02
1973年的中國,死去兩年的林彪被開除黨籍,一波剛平,一波又起,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開始得勢。炮轟浙江衛視的袁立就是這一年出生的。
那時,年僅15歲的嚴歌苓,迎來了人生最慘烈的一次愛情。
那時,已在成都軍區歌舞團當了三年文藝兵的嚴歌苓愛上了一位大自己7歲的軍官。短短6個月,就寫出了160封情書。在部隊里,談戀愛是明令禁止的,兩人只能眉目傳情,有時男兵和女兵碰頭,嚴歌苓就摸一摸衣服上的第二顆紐扣,發一個暗號讓對方去看信。沒想到,戀愛一事被上級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那個比她大7歲,更應該有責任有擔當的軍官,居然主動拿出情書,檢舉揭發了15歲的嚴歌苓。很快,她就被叫去,一遍又一遍地寫檢查。
在領導的嚴厲呵斥中,她將一個少女甜美的心事,一筆一筆地坦白。而領導卻一次又一次地刁難,說她寫得不夠細,命令她重寫。每一次重寫,都像是拿刀子剖開傷口。這對嚴歌苓的心靈,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那樣的年代,她成了一個不道德的誘惑者,終日面臨眾人的唾罵與批鬥,年紀輕輕的她,就經歷了背叛、目睹了人性的大惡。
這段初戀,令嚴歌苓有了赴死之心,1979年倉皇而至,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20出頭的嚴歌苓主動請纓,拿著一張特別通行證的票,就衝到了前線,她想,如果死在戰場上了,那也是命。
沒想到,這成為了她一生的轉折。
03
身為女兵,嚴歌苓沒有去前線打仗,留在了後方當護士。當一個又一個傷員被抬進包紮所,走廊和手術室里都瀰漫著濃濃的血腥味時,嚴歌苓才意識到戰爭的可怕。
那是1979年,嚴歌苓看到了戰爭死神的輪廓,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失去了手腳,看到恐懼和絕望布滿他們的臉龐。對個體的悲憫,徹底蓋過了其他情緒。在採訪、照顧了3個月的傷員後。「潛伏」在她身體里的「作家基因」一下子爆發了,她把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體驗寫進小說處女作《七個戰士和一個零》中。
那時嚴歌苓21歲,父親蕭馬看了她的處女作後,著實嚇了一跳:「我從來不知道她有寫作才能,真沒想到是這樣的出手不凡!」
1980年,22歲的嚴歌苓發表了電影文學劇本《心弦》,1981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成影片。僅僅只有二十餘歲的嚴歌苓開始在文壇嶄露頭角。
1983年,嚴歌苓調到鐵道兵政治部擔任創作員,豐富的軍旅生涯為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她的長篇小說《雌性的草地》及短篇小說《天浴》和《少女小漁》,在當時的文壇均獲得不錯反響。
04
1986年平平無其的一天,嚴歌苓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寫作樓里,邂逅了李克威,他父親是著名作家李准,門當戶對與相同的寫作背景使嚴歌苓和李克威很快相戀並結婚。
1989年,嚴歌苓進入魯迅文學院,莫言、余華、遲子建、畢淑敏、劉震雲、虹影成為了同學。
之後,嚴歌苓去了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寫作碩士學位。而李克威因為工作原因,去了澳大利亞。不久,李克威提出離婚,敏感而自尊的個性使嚴歌苓平靜地簽字離婚,內心卻陷入一種決然的痛苦與孤獨中。事後不少人猜測這段婚姻的結束是源於李克威的出軌,但嚴歌苓始終不置可否,並與李家一直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多年以後的2004年,嚴歌苓回國處理一些事情,李克威不僅全程陪同,還像親人般關照她吃營養餐。對此,嚴歌苓很坦蕩:「一個人給出去的感情應該是非常濃烈、非常深的。雖然我們的這段婚姻以失敗告終,但我對他至今難以忘懷,畢竟他陪我度過了曾經青春的3年。」
05
嚴歌苓在美國留學是十分艱辛的,經濟不寬裕,住的是地下室,婚姻失利的她,晚上有時候睡不著,只能靠吃安眠藥入睡;而到了白天,她又必須和美國的同學一起用英語寫作,還得去離學校有10個街口的地方打工掙房租。
由於下班時間與上課時間均為上午10點半,她每天必須來回長跑,可就是這麼個柔弱的江南女子,骨子裡卻有股蠻橫的狠勁,她讀書、寫作、打工、背英文、練舞蹈、刷盤子、洗碗。
還每天觀察各種各樣的人,把有意思的細節都給記錄下來。
那時嚴歌苓30出頭,她的信仰是:我能永遠吃苦,卻不能永遠年輕,她必須用力生活。
樂觀美麗的女人,運氣總是不會太差,很快她的愛情又不期而遇了。
一天半夜,嚴歌苓的一位女友打電話給她做媒,女友介紹道:「他是美國外交官!中文講得跟我一樣好!」嚴歌苓剛從第一次婚姻走出來,對全人類尤其是男性喪失了信賴,一點都提不起興趣。可女友卻語氣熱烈地說:「認識一下有什麼關係?成就成,不成就當拿他練練英文嘛!」
一個年輕的美國外交官,讓嚴歌苓難按油然而生的好奇,決定去女友家「相親」。那天下午6點半,嚴歌苓在女友的公寓準備晚餐。女友外出買東西去了,一個年輕的大個子美國帥哥叩門而入,脖子上的細鏈吊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美國國務院/勞倫斯·沃克」。
勞倫斯對這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女作家一見鍾情,他花了很多心思和嚴歌苓約會,他常領她去參觀各種博物館,從藝術到科技,從天文到歷史。因為他每年收入的一部分都捐到各種博物館,所以他們進每個博物館都免費。
嚴歌苓一度受傷的心,被高大、幽默而博學的勞倫斯漸漸暖和過來了,喜歡和他一起用中文天南海北地聊天。嚴歌苓多年勞頓、漂泊的心像一葉浮萍,這個異國男子給她帶來了一抹生命中的陽光。
後來,由於這段婚姻,兩個人都受到FBI的監控和審查,但為了和她結婚,精通八國語言的32歲的勞倫斯在前途無量的外交官生涯與嚴歌苓之間,毅然放棄了前者。
1992年秋天,勞倫斯和嚴歌苓在舊金山結了婚。得益於自己的語言天賦,他在德國政府資助的商會找到了工作。勞倫斯的那份鎮定、從容讓嚴歌苓心裡有了一種永恆的安穩。
06
勞倫斯給嚴歌苓帶來好運,同時也升華了她的人生。此後,嚴歌苓多年的勤勞,開始獲得大豐收。
1993年,李安購買了,她的小說《少女小漁》的電影版權,由張艾嘉執導,劉若英主演,這部電影最後讓劉若英,成為第40屆亞太影展影后。
1998年,她的作品《天浴》,由陳冲拍成電影后,片在當年的台灣金馬獎上大露風頭,獲得了7項大獎。並且在48屆德國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提名。當年年僅17歲的李小璐,憑藉《天浴》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巴黎國際電影節上最佳女演員大獎。
2011年,張藝謀將她的作品《金陵十三釵》拍成電影,自此嚴歌苓得到了空前的讚譽。《金陵十三釵》中13個最「下賤」的妓女,卻願意站出來保衛國家,裝扮成女學生慷慨赴死。這些女人在她筆下個個都有勁道,卻幾乎沒有一個雷同,一人一舞台,一人一德行,也各有各的緣起緣滅,歷史的宏大,在這些女性的堅韌前被解構殆盡。
2014年,張藝謀再次導演她的作品《陸犯焉識》,這部由老戲骨,鞏俐和陳道明主演的電影《歸來》,刺痛了無數人的心扉。在這部作品中她將人性的罪惡完全揭開,剝開虛偽的表面,越剝到裡面越痛,她用苦難和悲劇寫出,人性在政治面前的不堪一擊。
高曉松曾在《曉松奇談》中,兩次提到她的作品《扶桑》,他說:「我一邊看一邊說,『哎喲,這個女作家真狠啊!』一個這麼美的女人,不憐憫自己,不憐憫這個世界,也不憐憫筆下的人物。很少看到文學不需要男性救贖女人,或者不需要男性救贖世界的。但是她筆下不需要救贖,這給我很大震撼,沒有什麼作品能好過它。」於是他花巨資,買下《扶桑》的音樂劇改編權,這也是曉松這輩子,第一個願意花錢買下的作品。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嚴歌苓的成功是勤奮努力和堅持不懈得來的,她曾說,「我想我會是你能見到的最勤奮的人。我天生能吃很多苦,這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是勤奮讓我贏得了讀者和業界的尊重。」
07
大約在2014年的時候,馮小剛在一次活動上偶遇嚴歌苓,因為二人都在文工團呆過,於是馮小剛說我們兩個弄一個文工團題材的電影吧,嚴歌苓說那行。二人一拍即合,便有了今天的電影《芳華》。
電影《芳華》的上映喚醒了許多過來人的記憶,也給不曾經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普及了某段歷史中人與人之間的真實狀態。而在電影的背後,原著作者嚴歌苓的愛情與人生亦引發不少關注,這位傳奇般的女子,雖然情路坎坷,跌宕起伏,但是卻在每一個階段都活得肆意洒脫,美麗堅強。
某種意義上,她寫《芳華》,其實正是在寫自己的「芳華」;她寫《一個女人的史詩》,其實自己便是一部女人的史詩!
人這一生,說長很長,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說短也很短,朝如青絲暮成雪。長長短短的人生中,從來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也許你會愛上渣男,也許你會遇到負心人,但是那又如何?沒愛過渣男的青春不足以談愛情,沒趟過坎坷的歲月不足以談人生。
將所有不如意和不開心都當成地球表面的一個坑,你從五千英尺的天空飛過,會發現那個坑已然看不見,而這世界,依然風輕雲淡,花好月圓。
推薦閱讀:
※梅艷芳:去世十四年,芳華依舊在
※A051-剎那芳華彈指老,忍把前塵,低聲淺唱——謹以懷念哥哥
※《芳華》導演馮小剛早年有什麼經歷?
※墨染芳華,一紙素箋含香獨醉
※歲月馨香,芳華淡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