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圖」僅展至10月29日,不知道這些你的隊就白排了

?展玩圖文消息版權已交由版權機構代理

嚴禁門戶網站、自媒體平台等未經授權複製、抄襲或抓取,違者必究

千里江山

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

??北京|故宮博物院

看一眼《千里江山圖》需要排隊幾小時?

澎湃新聞報道,兩年前「石渠寶笈特展」中出現的「故宮跑」,又出現在了「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中。

展玩綜合各方網友反饋,目前等待觀看《千里江山圖》的排隊時間約在三個小時以上。

?圖片源於網路

還有一點被各大媒體所忽略的是關於《千里江山圖》的展出時間。

整個展覽時間為2017年9月15日-12月14日,分前後兩個展期,10月30日換展。

據讀者「萇萇萇萇萇萇楚」的求證: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僅展至10月30日。

在這裡特別感謝她的細心,也感謝她把這條消息分享給展玩。

展玩查看了一下日曆,10月30是周一閉館日,所以能看到《千里江山圖》的最後日期應為10月29日。

要特別敲黑板的是,在關注《千里江山圖》的同時,不要忽略了這個展覽的初衷與主旨:這是一個系統梳理、展示了中國歷代青綠山水畫發展脈絡的展覽。所以,還有許多名跡以及青綠山水畫的歷史都非常值得關注。

比如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展子虔《游春圖》、傳趙伯駒《江山秋色圖》、趙伯驌《萬松金闕圖》、錢選《浮玉山居圖》、文徵明《惠山茶會圖》、仇英《玉洞仙源圖》等……均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

那麼,究竟什麼叫「 青綠山水」,走進展覽前,這個功課很重要。

青綠山水,就是以礦物質的石青、石綠為主色的山水畫 。它是隋唐時期隨山水畫成熟而最早完善起來的一種山水畫形式。畫面富麗而厚重,非常講究功力。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

展覽五大單元,梳理了青綠山水的歷史。

  • 第一單元:東晉至宋:金碧輝映

  • 第二單元:元至明中期:墨色清趣

  • 第三單元:重點單元:千里江山

  • 第四單元:明晚期至清中期:仿古脫古

  • 第五單元:近現代:借古開今

  • 青綠山水最早的代表畫家是隋代的展子虔,被視為唐代以前最傑出的畫家之一。

    ?以下作品圖片及介紹來自故宮官網

    展子虔 游春圖卷

    這是一幅山水畫,描繪了人們在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季節,到山間水旁「踏青」遊玩的情景。全畫以自然景色為主,人物點綴其間。湖邊一條曲折的小徑,蜿蜒伸入幽靜的山谷。人們或騎馬,或步行,沿途觀賞著青山綠水、花團錦簇的勝境。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遊艇緩緩蕩漾,船上坐著的幾個女子似被四周景色所陶醉,流連忘返。山腰和山坳間建有幾處佛寺,十分幽靜,令人神往。

    畫家運用細而有力的線條勾畫出物象的輪廓,人物雖然小如豆粒,但一絲不苟,形態畢現。山石樹木只用線條畫出,可以看到行筆的輕重、粗細、頓挫、轉折的變化,但尚未見到唐代以後繪畫中出現的皴擦技法。

    作品的色彩濃麗厚重,山石樹木均以礦物製成的石青、石綠顏料賦色,以青綠的色彩為主調,建築物和人物、馬匹間以紅、白諸色,既統一和諧,又富有變化。亮麗的色彩亦更好地襯托出大好河山盎然勃發的春天氣息。

    《游春圖》卷歷來被認為是隋朝畫家展子虔的作品,代表了中國早期山水畫的面貌。近些年有學者對於這幅作品的作者和時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討論。

    到了唐代,代表人物是李思訓、李昭道,他們把展子虔的青綠山水推向了一個高潮,形成了盛唐最有影響的山水畫派。

    到了北宋,自然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為代表。南宋時期,則是趙伯駒、趙伯墉兄弟。

    傳 趙伯駒 江山秋色圖卷

    此卷鈐有清內府「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等印,以及梁清標鑒藏印。尾紙有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標題跋。

    此圖為青綠設色。畫中有青山碧水、殿宇村舍,棧道、橋樑穿插其間,又有蒼松翠柏,茂林修竹,移步換景,令人玩味不盡。山石用小斧劈皴法,再施以青綠重色;樹木、建築刻畫細膩精謹,點景人物描繪細緻入微。整幅作品布局宏大,細節豐富,色彩濃麗而不失清雅,刻畫精細而不瑣碎,帶有宋代畫院氣派。

    趙伯驌 萬松金闕圖卷

    該圖無作者款印,後紙有元代趙孟頫跋,稱之為趙伯驌真筆。該圖畫江南的湖畔松嶺和樓閣,屬青綠山水,筆法清細繁複,格調柔麗雅潔,顯示出南宋皇家貴胄新的審美情趣。該圖的出現,標誌著宋代山水畫的表現對象從北方雄渾的山川轉移到江南的青山綠水。

    卷尾除有趙孟頫的跋之外,還有元代倪瓚、張紳的題記。

    清《墨緣匯觀》、《大觀錄》著錄。

    到了元初,趙孟頫等繼承了青綠山水的畫法,但此時以「元四家」為首的文人水墨山水畫興起,青綠山水畫逐漸被邊緣。

    明代青綠山水的代表畫家有文徵明、仇英等人。明後期,董其昌等人提出「南北宗」理論,貶低青綠一派,認為其只是追求功力而沒有生機和意趣,同時崇尚文人畫,視為有書卷氣和神韻。加之明清以後青綠山水少有傑出畫家,青綠山水逐漸衰落。

    文徵明 惠山茶會圖卷

      本幅未署款,鈐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蔡羽書序,記該圖作於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時文徵明49歲。後紙蔡羽、湯珍、王寵三家書詩,顧文彬題記。

    據蔡羽序記,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與好友蔡羽、王守、王寵、湯珍等人至無錫惠山遊覽,品茗飲茶,吟詩唱和,十分相得,事後便創作了這幅記事性作品。畫面採用截取式構圖,突出「茶會」場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諸人冶遊其間,或圍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間,賞景交談,或觀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雖少肖像畫特徵,大都雷同,動態、情致刻畫卻迥異,饒有生意,並傳達出共通的閑適、文雅氣質,反映了文人畫家傳神勝於寫形的藝術宗旨。同時,青山綠樹、蒼松翠柏的幽雅環境,與文人士子的茶會活動相映襯,也營造出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

    此圖運用工筆設色法,樹榦、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鋒,參以側鋒,具行書的筆法,呈「以書入畫」特色。運筆纖細,兼帶拙味,如人物衣紋用高古遊絲描,穩健瀟洒中略見澀筆,工中兼拙。樹石形態亦於精細中呈適當變形,工整而帶裝飾味。設色青綠、淺絳相融,山石敷以石綠,勾線、凹處加淡赭微暈,樹榦運赭石、藤黃間染,人物著色後線條用色復勾,整體色調於對比中見融和,呈現出清麗細緻、文秀雋雅的新風格。這種小青綠的畫法,繼承了元代錢選、趙孟頫的山水畫體,並有發展創造,樹立了明代文人青綠山水畫的新格。

    仇英 玉洞仙源圖軸

    畫面奇峰峻岭,蒼松翠柏,瓊樓水閣,溶洞流溪,雲煙縹緲其間,山壑或隱或現。溪水潺湲的溶洞前,一隱士臨流盤膝,停琴靜坐,侍童們忙著煮茶、端盤、陳設古玩,儼然人間仙境。這類隱逸題材作品十分多見,而仇英在幽美寧靜的意境中表現了一種明快的情調,健康的意趣,在同類作品中頗具特色。

    作品取景宏闊,結構嚴整,層次清晰,布局有序,景物繁雜而不擁塞,人物雖小但刻畫精細,位置突出,反映出畫家在駕馭複雜場景、安排主從次序方面精深的造詣。此圖用大青綠設色,細勁的線條勾勒輪廓,濃艷的石青石綠渲染山石,同時融以細密的皴法,追求色調的和諧,在宗法南宋青綠山水大家趙伯駒的基礎上有所變化,代表了仇英青綠山水的典型畫風。

    此圖左下署款「仇英實父制」,鈐「仇實父氏」印,有「卞令之鑒定」等鑒藏印14方。

    任熊 十萬圖冊

    《十萬圖》冊是任熊晚年創作的10幅山水精品,因題目均以「萬」字起首而得名,即「萬卷詩樓」、「萬點青蓮」、「萬峰飛雪」、「萬笏朝天」、「萬竿煙雨」、「萬松疊翠」、「萬林秋色」、「萬壑爭流」、「萬丈空流」、「萬橫香雪」,以寓至多盡善、完滿俱足之意。

    該圖冊多取材於蘇州太湖一帶的山水而內容又有所擴大,如「萬笏朝天」、「萬橫香雪」 即以蘇州天平山和香雪海為素材,「萬點青蓮」描繪的應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而「萬丈空流」、「萬竿煙雨」則是想像中的海島和瀟湘奇景。總之,畫家是以「十」、「萬」來概括天下美景與賞心樂事。

    作品筆法細膩,構思精微,意境深邃,並富有裝飾趣味,於寫實中充滿浪漫情調。尤其是作者充分運用金箋紙的底色作用,使青綠設色逾顯得絢麗多彩,濃艷華貴而不失雅逸的藝術效果。


    推薦閱讀:

    只知道薰衣草花海?這裡的景色遠超普羅旺斯,夢幻浪漫
    雙魚,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知道女兒被打,但總比逃學好」
    深度解讀?|?從《荒野求生》到戶外安全,我們都知道的太少!
    你知道陽曆、陰曆、農曆的區別嗎?多看幾次就懂了!

    TAG:千里江山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