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浮生清明

沈嘉樂  清明,又稱寒食,其實清明與寒食本是兩個節日,清明是農曆節氣,寒食是人文習俗,這兩個節日剛好在相鄰的兩天,故而合為一節了。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節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節的前一天。相傳寒食節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當時,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國外,由介子推護駕跟隨,在逃亡途中缺食,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股上的肉進獻。之後,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此時功臣介子推便默默背著老母親躲入綿山。晉文公大隊人馬進山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晉文公無奈下令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山來。但是山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緊抱著一棵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十分後悔,為紀念介子推,下令把綿山改稱為介山。同時,下令把介子推燒死的那天規定為寒食節。從此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是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懷念。  其實,這僅是個傳說,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使用一季之後,又要準備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於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在《周禮·秋官·司煊氏》一書里云:「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有司煊氏者搖著木鐸,在路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大家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形成了固定的風俗。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繫,成了寒食節。唐代之後便融入在清明節中了。  清明,是指春天的一個節氣。一般在四月五日前後,此時草木萌發、大地泛青、天氣潔凈,因此稱為清明。江南楊柳綻開、桃李芬芳,也是開始春耕播種的季節。農諺雲「穀雨清明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在蘇州,清明的習俗很多,有踢毽、鞦韆、拔河、吃青團、焐熟藕等,主要的還是上墳、踏青、插柳、放風箏。  自明清時期起至解放前舊時的蘇州,上墳一般都是在清明前的寒食節進行,略早幾天也可,但最遲不能過了清明這一天。少數年久的老墳可以過了清明,但不能過了立夏。在上墳前,一家之主的男人先要到祠堂祭祖,然後全家上祖墳掃墓,清除墳墩周邊的衰草敗葉,堆些新土修整墳頭。上墳時攜帶祖先家常愛吃的葷、素菜肴和酒飯祭奠,隨帶拜墊、紙錠、香燭。有些更傳統的人家,上墳同時還另設常規的香燭與酒菜於墳側,那是祭土地老爺的。新媳婦過門的第一個清明節一定要上墳掃墓,這一習俗稱為上花墳。  除掃墓上墳之外,還有上山踏青的習俗,城裡的居民一般不上山的,則選擇周邊的城牆,上城牆行走,意思是登高踏青。而在鄉間的口彩是:「小孩踏青,耳聰目明;後生踏青,攀個好親;老人踏青,返老還童。」年輕的姑娘們盼來清明,最愛聚集去虎丘,賞花春遊,各路小販趁機到虎丘做生意,由此形成了多年不衰的虎丘廟會,鄉間流傳著「清明時節游虎丘,小麥多收二三斗」的民諺。  舊時蘇州鄉間的清明節還要插楊柳,門前曬場周邊、宅屋後、河邊碼頭,都是插柳的主要地方,特別是自家農田的田埂旁,更是必須插柳的重點地方,農諺云:「清明插綠柳、稻麥長過頭。」姑娘和小伙們還要把柳條巧編成帽圈戴在頭上,諺語是「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灰首」的說法。  養蠶的人家,每當清明夜晚,常把蠶種捂在少婦的懷裡,叫「捂蠶種」,認為蠶得人氣始生,在捂的時候家裡不能生火,不能遇見貓。  從正月半到清明的這段日子,鄉間都有放風箏的習俗。過了清明就停止放風箏了,因為到了清明節氣,田裡的麥稈變硬變脆,經受不住踩踏了,鄉間的放風箏常到清明截止,俗稱「放斷鷂」。  舊時蘇州的清明這天還有一項更重大的活動,清明又是泰伯的去世忌辰,懷舊的老人都到西中市下塘泰伯廟內供香,朝拜吳國的始祖。
推薦閱讀:

[人文]清明節閑說喪葬舊俗,兼古人駁風水陰陽之論
清明掃墓最忌諱的九件事,你知道幾個?
清明習俗的禁與宜
清明節提問:你家還有祖墳嗎?還有家譜嗎?
傳統節日·清明節

TAG: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