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戰列艦的演變

  • 戰列艦的發展和演化是技術改進和戰術需求相互影響的過程: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戰艦的裝備,增強了戰艦的性能;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技術進步的成果,海戰的戰術發生變化;新的戰術又在技術上提出新的需求。這樣的過程在五個世紀中不斷循環,組成了戰列艦的發展史。

    1. 帆船時代的戰列艦

    十五世紀末,主要是兩個領域的技術進步產生了最初形態的戰列艦:一是冶金技術的提高使前裝滑膛炮逐漸成為一種可靠的武器;二是航海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能夠建造較大的船隻,以風力而不是人力航行。於是出現了裝備許多火炮的大帆船,海戰的戰術隨之發生了劇烈的變革,不再依靠原始的接舷肉搏,代之以遠距離的炮擊。船的艏艉因為狹窄,一般只能安裝一兩門輕炮,主要的火炮一般裝在戰艦的兩側,通過兩舷開設的炮孔射擊,這種安排直接影響了海戰戰術:側面對著敵人排成首尾相接的一列長隊,比較利於一支艦隊發揚火力,這樣每條戰艦都有一半的火炮能對敵射擊。較小的軍艦從此不能投入主要的海上戰鬥,而只能擔任巡邏和偵察這樣的任務,因為艦隊的威力在於戰艦排成連貫的長隊,就象一根鏈子,連接部分如果薄弱,整個鏈條的力量就不會太強。第一次英荷戰爭(1652-1654)期間發布的《海上作戰條令》明確的把縱隊定為海軍作戰時的標準隊形:「各分艦隊的所有戰艦都必須儘力與其分隊長保持一線隊列前進……」。

    在以後的一個半世紀里,戰列艦的外觀和戰術都沒有發生很大變化,艦隊的行動完全依賴風力,機動能力有限,在交戰雙方實力量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任何形式的集中兵力都十分困難,海戰變成平行航向的兩支艦隊之間冗長的交火,往往不能出現決定性的戰果。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那幾年,納爾遜給海軍戰術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實現了在戰列艦隊作戰中集中兵力。實際上納爾遜的計劃很簡單,典型的做法是從上風位置進攻下風位置的敵艦隊,集中打擊敵艦隊列中處於相對上風位置的那一部分,這時敵艦隊列中處於相對下風位置的那一部分由於風向的牽制不能很快轉向。要完成這樣的戰術機動至少要兩個條件:一、攻擊前搶佔上風位置;二、被牽制的敵艦掉頭增援之前,利用數量上的優勢消滅敵艦隊的一部分。納爾遜憑藉英國海軍優秀的航海技術和炮術訓練,不止一次的成功的完成了這樣的戰術動作——在1798年尼羅河戰役中,攻擊頂風錨泊的布呂埃斯艦隊前部;在1805年特拉法爾加戰役中,攻擊下風行駛的維爾納夫艦隊後部——取得的輝煌勝利前所未見。

    在帆船時代,除了另一艘戰列艦,沒有什麼能威脅到一艘戰列艦的安全,它們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王,最大的那些可以裝載100門以上的火炮,美國在19世紀20年代建造的「賓夕法尼亞」號裝載120門火炮,最後,人們設法給一些巨型戰艦裝上140門火炮。它們的任務就是在戰鬥中擊敗其他戰列艦,如果在海上遇到其他種類的敵艦,對方只有兩個選擇:投降,或拋掉火炮在內的所有負重全速逃跑,通常情況下只有那些特別敏捷的狹長快速帆船有機會逃掉。

    戰列艦同時也很昂貴,只有幾個最強大富有,擁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的國家才能負擔得起一支戰列艦隊,也只有它們才需要這樣一支強大的力量保衛自己的海外利益。

    一支戰列艦隊不論是在海上交火中擊沉或俘獲敵方的戰列艦隊,還是敵艦隊由於害怕被它消滅而龜縮在港口裡不敢出航,達到的效果都是相同的,勝利的一方控制了海洋,輕型艦隻得以自由行動,可以封鎖對方的航運、自由的選擇地點登陸攻擊,同時自己的海岸線和航運都得到保障。控制海洋本身並不能直接贏得戰爭,但是掌握控制權的一方往往能從中獲得決定性的優勢,奠定勝利的基礎。

    英國的政治和軍事領導人們很早就認識到,建立一支強大的戰列艦隊不僅可以保衛不列顛群島免遭入侵,而且使英國在與歐洲大陸諸強國的衝突中能有效的抑制對手的力量,採用的手段就是利用制海權扼殺敵方航運、佔領敵國的海外殖民地、以及騷擾敵人的海岸線。七年戰爭(1756-1763)時期,威廉·皮特的大戰略正是以制海權為核心,以達到建立和鞏固一個全球性帝國的宏偉目標。以後的英國戰時領袖無不從老皮特的思想和戰略中尋找勝利之路。隨著時間的推移,控制海洋成了英國民眾和每一任政府的共同信念,這種信念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於對制海權的信仰成為不列顛民族性的一部分。

    2. 現代戰列艦的誕生

    工業革命的成果在十九世紀最後50年迅速改變了海軍的面貌,蒸汽動力、金屬船體、裝甲和新式火炮這幾項重要的進展幾乎是同時出現的,它們的結合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武器——至少在外觀上是全新的。往複式蒸汽機代替了風帆和索具,桅杆則為了火炮控制、觀察和信號通信等工作的需要而保留下來;後裝彈線膛火炮取代了原先排列在兩舷的舊式火炮,新式火炮重量重但數量少,配備在艦甲板的中心線上的裝甲炮塔里;越來越厚的裝甲覆蓋了船身以抵禦新式火炮的攻擊;木製的船體已經無法負擔沉重的新裝備產生的應力,不得不用金屬建造整個船體。1862年下水的英國的「勇士」號是第一艘鐵殼軍艦,這艘艦至今還在浮動,它是每一艘鐵殼戰列艦的先驅。

    戰艦的行動擺脫了風力的限制,燃料補給成為艦隊指揮官要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國的海軍建設者們現在除了要建造一支採用最新技術的裝甲艦隊,還要給它準備一系列的加煤站。對於英國、法國這樣的世界性殖民帝國來說,只需要沿著它們遍及全球的殖民地設立補給基地;對日本、德國、美國這些新興的工業強國來說,奪取自己的海外殖民地似乎是避免正在建造的戰列艦隊成為「短腿」艦隊的唯一途徑,隨之引發了爭奪殖民地的熱潮,不可避免的是不斷的摩擦,積累起來的敵意埋下了戰爭的種子。

    海軍的理論也在同一時期飛速發展,歷史學者和海軍戰略家馬漢考察了幾個世紀的海軍歷史,特別是追溯了英國使用海上霸權建立世界貿易和殖民帝國的歷史,並在這個基礎上把制海權作為一種重要的歷史因素重新闡述,進而鼓吹美國應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主力艦艦隊掌握海上霸權。馬漢的著作在海外——特別是英國、德國和日本——得到一致的讚揚,馬漢為他們正從事的規模空前的建造主力艦競爭提供了更強有力的理論依據。在美國,馬漢最早的追隨者中有許多負責決策的政府高層官員,包括後來成為總統的海軍部長助理西奧多·羅斯福。

    技術革新一旦開始就會不停步的繼續前進:火炮、裝甲、船體逐步由鐵制替換成鋼製以獲得更好的性能;蒸汽輪機比往複式蒸汽機能提供更強的動力,可以使戰艦獲得以前想像不到的高速,蒸汽輪機的性能也更可靠,可以縮短維修養護的時間,延長戰艦巡航的時間,等於增加了艦隊的戰略機動能力;火炮射擊指揮儀的發明使人們對大口徑火炮和遠程射擊的威力更有信心;為了增加防護力,水線以下設置隔艙逐漸成為大型船隻的標準設計;裝甲也不再均勻的覆蓋全艦,而是在重點部位重點防護,以求用相同重量的裝甲取得更好的防護效果。

    「勇士」號下水之後不到50年,這些新技術成果集中在一艘戰艦上,成為海軍裝備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就是1906年2月下水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無畏」號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列艦,它在許多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第一艘安裝蒸汽輪機的主力艦,航速達到了驚人的21節,而同時代的美國戰列艦「羅得島」號航速是19節;「無畏」號的武備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點,當時的戰列艦通常安裝安裝4門12英寸口徑的火炮和各種中等口徑的火炮,「羅得島」號裝有4門12英寸口徑的火炮、8門8英寸口徑的和12門6英寸口徑的火炮,8艘與「無畏」號同時完工的英國「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分別裝了4門12英寸炮、四門9.2英寸炮和10門6英寸炮,而「無畏」號除了一些對付魚雷艇的小口徑速射炮以外,只裝備了10門12英寸主炮,完全沒有中等口徑的火炮,這樣「無畏」號的遠程大口徑火力比其他戰列艦強一倍半;火炮射擊指揮儀確保它的這些大口徑火炮在最大射程上仍有較高的命中率;最後,在費希爾勛爵的主持下,這艘艦用了不到一年就完工,而不是一般所用的4年,創下了主力艦的建造時間最短記錄。

    1907年,英國皇家海軍向公眾展示了最新服役的「無畏」號戰列艦,英國人的確有理由感到驕傲,因為她的出現又一次顯示英國海軍在技術上遙遙領先,許多國家經過數十年努力建成的引以為自豪的戰列艦隊突然間都變成了古董。此後所有的海上強國都仿照「無畏」號建造自己的戰列艦,「無畏」號成為了現代戰列艦的代名詞,所有這些後來建造的戰艦——總共有150艘之多——都被冠以「無畏艦」的稱呼(以前建造的則稱為「前無畏艦」)。戰列艦這一古老的艦種,就帶著這個名字,走向它最後也是最輝煌的旅程。

    現代戰列艦的尺寸和所需的費用在飛速膨脹,以美國為例:1903年一艘一級戰列艦(前無畏艦)耗資538.2萬美元;而1907年建造的「特拉華」號和「北達科他」號(無畏艦)的標準排水量是2萬噸,每艘耗資822.5萬美元;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每艘戰列艦的造價猛增至1500-2000萬美元。本世紀初一艘典型的一級戰列艦的長度不足400英尺,排水量為1.5萬噸。到1914年,美國已開始建造排水量為3.2萬噸的戰列艦了。

    現代戰列艦的航行不再受風向的影響,戰場機動能力比帆船時代有很大進步,「戰列」的戰術也略有不同,一般來說艦隊指揮官儘力使自己的艦隊在交火時排成一列縱隊,並使自己的隊形與敵艦的前進隊形成直角,這時敵艦隊仍以縱隊形式航行,這樣就可以集中全部的側舷火力打擊敵艦隊的前導艦,而敵人卻不能用全部炮火回擊。這種戰術被稱為搶佔T字橫頭的戰術機動。

    技術的進步給古老的戰艦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使其航速更快、火力更准、破壞力更強的同時,也給它帶來意想不到的競爭對手:水雷、魚雷、潛艇和飛機。水雷在南北戰爭(1861-1865)中已經廣泛用於封鎖和反封鎖了。魚雷在稍晚(1866年)出現,馬上就被看成可怕的武器,因為由廉價的小船發射的魚雷就有可能擊沉昂貴的戰列艦。潛艇和飛機進入海軍的時間幾乎與無畏艦同時:1903年萊特兄弟首次做了重航空器飛行,1910年美國海軍開始做一系列在軍艦上搭載飛機的試驗;潛艇出現較早,但是20世紀前一直未達到實用階段,1900年美國海軍購買了第一艘潛艇「霍蘭」號,德國人1906年才採用這一新式武器。當時的人們並沒有看清這兩種武器的潛力,飛機僅被作為戰列艦更快更遠的觀察哨,潛艇則被作為攻擊敵方戰列艦隊的武器,和己方艦隊一起行動,以期騷擾和打亂敵人的戰鬥隊形。

    20世紀初,人們賦予戰列艦的任務與四個世紀前毫無差別。在更大、更複雜的艦隊中,戰列艦仍然是海上的終極武器,戰略和戰術的中心,一切重大的計劃和行動都圍繞著戰列艦。儘管魚雷的出現立即就被認為在戰術和戰略兩方面對戰列艦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但是縱觀歷史,實際上魚雷不但沒有降低戰列艦的地位,反而增強了人們把戰列艦看作海戰主力的觀念。圍繞發射魚雷攻擊主力艦和保衛主力艦免遭魚雷攻擊,發展了一系列艦種:快速的魚雷艇用於實施魚雷攻擊;驅逐艦用於打擊魚雷艇,自己除了裝備速射火炮也攜帶魚雷,因為噸位較大適於遠航,不久就成為艦隊中發射魚雷的主要艦種;發展了噸位和火力不同的兩種巡洋艦用於打擊驅逐艦使主力艦免受魚雷攻擊,起先稱為輕型巡洋艦和裝甲巡洋艦,後來改稱輕型巡洋艦和重型巡洋艦;在費希爾的領導下,英國海軍開始建造一種新型的巡洋艦,噸位和火力都與戰列艦相同,但是裝甲很薄以換取高達26節的航速,這種被稱為戰列巡洋艦的新艦種專門用於對付前面兩種巡洋艦,很快,眼睛一直緊盯著英國的德國人也開始建造戰列巡洋艦。某種意義上說,所有這些軍艦都是以戰列艦為核心的艦隊中的輔助艦隻。人們期待的下一次大海戰和特拉法爾加的交戰模式並無很大差別,得到戰列巡洋艦加強的巡洋艦偵察部隊配合水上飛機在前方搜索,並與敵方的偵察部隊交戰,發現敵戰列艦隊後引導己方的戰列艦隊駛向交戰水域,巡洋艦的另一個任務是在自己的驅逐艦隊試圖用魚雷襲擊敵主力艦的同時保護自己的主力艦免遭敵方驅逐艦的騷擾,然而最終的決戰還是發生在雙方的戰列艦隊之間的大口徑炮戰,戰勝的一方將贏得制海權。

    3. 一戰中的戰列艦

    為了預想中的戰列艦決戰,世界上主要的海軍強國都發狂似的建造更多的無畏艦,尤其是在北海對峙的英國和德國。到一戰爆發時,英國擁有20艘無畏艦對德國的13艘,英國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

    從戰爭一開始,英國的海軍高級將領們就急切的想和德國「公海艦隊」來一場決戰,所有人都堅信,即使德國海軍有第一流的戰術水平,英國皇家海軍憑著數量上的優勢和四個半世紀以來的海軍傳統,可以在一場決戰中徹底打垮德國人。然而德國艦隊指揮官也認為英國海軍有壓倒優勢,於是戰列艦隊縮在亞德灣里不出來,加上德國人在幾次巡洋艦和戰列巡洋艦的交戰中屢屢受挫,行動更加謹慎了。

    當時英國海軍中流行一種奇怪的看法:只要在海上進行一場決定性的戰鬥,就能使英國取得制海權。但是,這種觀點忽略了這樣一個現實:即英國海軍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掌握了制海權。英國的戰列艦隊未經交戰就壓制了德國艦隊,從開戰那一刻起就封鎖了幾乎所有德國船隻的活動,協約國通過海路向戰場調集兵力的行動從未受到干擾,商船的航運只受到潛艇的襲擊,戰爭後期組成的護航隊僅由輕型艦艇甚至巡邏艇護航即可。這些跡象都表明英國從一開始就控制了洋面,而且已經有效的利用了手中的控制權。這時再追求一場決定性的勝利以奪取制海權,就像是「騎驢找驢」。

    從德國的角度來看,艦隊被封鎖在港口裡的時候「飢餓封鎖」的鉸鏈正一點點收緊。如果冒險出擊,取勝的話就可以打破英國的封鎖,即使失利,也不會比當前的情況更糟糕。1916年1月接任德國公海艦隊總司令的舍爾海軍上將決心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但是他的艦隊只有16艘無畏艦和6艘前無畏艦,數量上處於劣勢,於是他計劃使用伏擊的辦法,把英國艦隊的力量削弱到與自己的艦隊相等的程度。

    英國艦隊的指揮官海軍上將傑利科爵士對自己的24艘無畏艦組成的戰列艦隊很有信心,相信一天的炮戰就可以全殲敵人,但是他很擔心德國的水雷和潛艇的伏擊,自從開戰以來英國艦隊已經幾次被這些神出鬼沒的武器偷襲,損失不小。因此他決定一旦發生交戰,要把預防敵人潛艇的伏擊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在向海軍部總結自己的戰術觀點時,傑利科說:「德國人已經表明他們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賴潛艇、水雷和魚雷,毫無疑問,在艦隊行動中他們也還會努力最充分地利用這些武器,尤其是在這些特定的方面他們實際上要優於我們。因此有必要聯繫這些攻擊方式考慮我們的戰術……例如,敵艦隊在追來的艦隊前面突然轉向,我就應該認為它的目的是把我們引向水雷區和潛艇區,因此就不應被它牽著鼻子走。」

    1916年5月31日,兩支艦隊幾乎同時出現在日德蘭半島附近的挪威外海,都想尋找伏擊對方的機會。通過監聽無線電通訊,雙方都模模糊糊的知道一點對方的動向,但是都以為對方只出動了一部分,誰也沒想到這是一場主力對主力的戰鬥。下午2點剛過,在兩支艦隊前方擔任偵察任務的戰列巡洋艦分艦隊互相發現了,較小的德國分艦隊迅速轉向後退,在隨後的炮戰中,力量較大的英國艦隊卻損失較重。一邊交火一邊向南疾駛的兩支偵察部隊很快來到舍爾的公海艦隊面前,這次輪到英國人掉頭逃向自己的主力艦隊。整個公海艦隊在後面緊追不捨,完全不知道前面危險的陷阱,就這樣一頭撞到剛好展開戰鬥隊形的英國「大艦隊」的炮口下。直到地平線變成一片銀白色和桔黃色的閃光,繼之以一陣冰雹般的巨大炮彈時,舍爾才意識到自己正和英國主力艦隊交戰,而且英國戰列艦隊已經完成了搶佔T字橫頭的戰術機動。皇家海軍是在有利條件下射擊的,除炮口發出的閃光外,傑利科的艦隻被東方天空的陰暗和德艦煙囪里吹向東方的濃密煤煙所遮蔽。舍爾毫不猶豫掉頭逃走。這時傑利科因為擔心潛艇和水雷的伏擊,不敢乘勝追擊,而是轉向脫離接觸,然後帶著艦隊向南展開,攔在舍爾的艦隊和基地之間。傍晚7點左右,舍爾轉向東,希望衝過英國艦隊的薄弱環節逃回基地,但是他又一次撞到大艦隊的中央,傑利科第二次搶佔了T字橫頭。條件對傑利科的艦隊更有利了,舍爾的艦隊在西方仍然光亮的天色下現出輪廓,而在德國人看來,英國艦隊卻只有模糊的形狀。舍爾在驅逐艦和戰列巡洋艦的掩護下好不容易再次掉頭逃走,傑利科又是因為擔心魚雷攻擊而沒有追趕。夜幕降臨後,戰鬥平息下來了,舍爾意識到他的處境十分危險,傑利科正橫在德國艦隊和基地之間,如果天亮之前還不能逃走,英國人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想出辦法利用優勢火力殲滅公海艦隊。於是舍爾決定冒險在夜裡衝過英國艦隊,雙方在黑暗中發生了混亂的碰撞和交火,到凌晨2點左右,舍爾終於衝出了包圍,幸運的只損失了一艘前無畏艦和少數輕型艦艇。

    日德蘭海戰是蒸汽戰艦之間最大的一場海戰,151艘英國軍艦和99艘德國軍艦參戰,英國人損失了3艘戰列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德國人損失了1艘老式「前無畏」級戰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型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從損失數字上看德國佔了上風,但是德國在戰略上沒有獲得任何好處,英國艦隊仍然控制著北海,公海艦隊還是不敢出動。戰略形勢毫無變化,英國人繼續牢牢掌握著制海權。值得注意的是雙方的艦隊主力——無畏艦都沒有損失,沉沒全都是輔助艦隻,僅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日德蘭海戰也不是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列艦還負擔了一些輔助性任務:主要由英國的前無畏艦和一些輕型艦艇組成了海峽艦隊,負責保障向法國運兵的運輸船的安全;英國和法國的戰列艦參加了試圖打通達達尼爾海峽的戰鬥,因為計劃不周和缺乏決心,結果沒有成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列艦儘管受到了潛艇和魚雷、水雷的威脅,仍然是海上的終極武器,其作為艦隊主力和核心的地位並沒有動搖。擁有較強大的戰列艦隊就意味著掌握制海權,戰列艦隊在數量上的優勢使英國未經交戰就已經壓制了德國艦隊。日德蘭海戰中,英國「大艦隊」在戰術行動上雖佔據優勢,卻因為擔心魚雷和水雷攻擊,而沒有乘勝殲滅德國「公海艦隊」。儘管最後沒有打出決定性的結果,英國還是繼續掌握著制海權,確保了戰爭的最終勝利。

    4. 兩次大戰之間

    一戰結束的時候,海軍和公眾對戰列艦仍抱有堅定的信心,在停戰協定上,英國堅持扣留德國的戰列艦,但是德國的多數戰艦都被他們自己的艦員鑿沉了。

    德國戰列艦隊瓦解了,法國和義大利經過長期的戰爭,已無力再參加造艦競爭,而幾乎未受影響的日本和美國的艦隊卻比戰前更強大,不僅如此,膨脹的野心使他們投入了更雄心勃勃的造艦計劃,打算在幾年之內超過英國,爭奪海上霸主的地位。對於英國人來說,海軍的優勢是大英帝國及其實力的根基,這一信念已經植根幾個世紀了,面對不久前的盟國日本和美國的挑戰,英國官方和民眾的反應是憤怒的再次投入到造艦競爭中。然而,即使是戰勝國也都對長期消耗戰爭之後的軍備競賽感到力不從心,終於在1922年簽訂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條約對各海軍艦隊的規模以及軍艦的噸位都作了規定,停止建造新的戰列艦,除非是用來替換20年以上的退役艦,美國、英國和日本主力艦和航空母艦噸位的比例為5:5:3。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有效的抑制了海軍軍備競賽十多年,直到1933年羅斯福和希特勒上台。

    一戰以後,大炮仍然是軍艦的主要武器,戰列艦仍然被認為是主要的武器系統,其戰術單位仍然是戰列艦隊。那些強國的海軍,都是圍繞著大炮巨艦來建設的,戰列艦和戰列艦隊仍然是海軍的核心,而那時的潛艇和飛機——儘管正在飛速發展並顯示出巨大潛力——仍被認為是輔助性的武器。從本世紀20年代起,為了對付敵人的飛機,越來越多的有高俯仰角的小口徑火炮在戰列艦上安裝起來。為了對付那些低空飛行的飛機以及接近垂直投彈的俯衝轟炸機,在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中,都廣泛地使用了重機槍和高射炮。

    一戰前夕英國開始建造用石油為燃料的快速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級航速達到25節,無需犧牲防護力就達到了接近戰列巡洋艦的航速。以後的各型艦隻都改用燃油的蒸汽渦輪機為動力,快速戰列艦成為建造新式戰列艦的標準,繼續服役的老戰列艦也都改裝成燃油動力。防護薄弱、生存力低的戰列巡洋艦大部分退出了戰場,許多戰列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有些戰列巡洋艦改裝成防護性更好的快速戰列艦。1937年《華盛頓條約》廢除,新的一代戰列艦,即第三代無畏艦,在世界各大國海軍中相繼建造出來。這是最後一批無畏艦,這一代戰列艦與以前的主要區別是改進而不是創新,儘管如此,它們的航速更快,裝甲更堅固,防空火力大大加強,而且還有相當先進的火力控制系統。所有這些新建造的戰列艦都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造船設計家們終於使戰列艦日臻完善的時候,這種機動性好、重裝甲防護、大口徑火炮的戰艦卻過時了。

    5. 二戰中的戰列艦——大西洋戰場

    德國的造艦計劃開始得很晚,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只有為數很少的幾艘重型軍艦,其中包括快速戰列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及三艘在條約時期建造的袖珍戰列艦,巨大的「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還在建造。而皇家海軍共有12艘戰列艦,同時有6艘「喬治五世國王」級新戰列艦正在建造之中(最後完成5艘)。開戰以後,英國皇家海軍在大西洋戰場上遇到的情況和以前很不相同,德國為數很少的幾艘重型軍艦不再試圖與英國艦隊正面交戰,而通常以單艦或雙艦部署,作為商船襲擊艦使用。英國海軍部不得不把主力艦隊分散配置到護航隊擔任護航任務,因為一般的護航艦隻敵不過戰列艦的火力,只有用戰列艦才能對付它們。這種變化儘管使英國戰列艦隊分散開,並使英國海軍指揮官們感到戰列艦的力量捉襟見肘,不得不讓戰艦不間斷的長時間在海上活動,但是從戰略角度來說,德國海軍完全放棄了與英國在大西洋上爭奪制海權的努力,轉而利用無法封鎖的綿長海岸線實施航運襲擊戰。正如馬漢早已闡明的,航運襲擊戰是弱小的海軍不得不使用的騷擾行動,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在整個戰爭期間,德國水面襲擊艦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不時引起盟軍的焦慮和擔憂,但是從沒有真正妨礙過盟國的海上交通。

    德國使用重型軍艦作為水面襲擊艦的行動在戰爭的初期就受到重大挫折,擊沉了5萬噸商船的袖珍戰列艦「施佩」號,在南美洲普拉特河口被海軍准將哈伍德爵士的巡洋艦編隊捕捉到,「施佩」號被3艘級別輕得多的巡洋艦擊敗了,自沉在烏拉圭海岸。

    1940年4月,希特勒入侵挪威和丹麥,措手不及的英國沒能把艦隊集結起來阻攔這次跨海進攻,只投入了部分戰艦與掩護登陸部隊的德國水面艦艇交戰。「厭戰」號戰列艦投入在挪威北部納爾維克的輕型艦艇之間的激烈戰鬥,全殲德國的驅逐艦分隊。一個半月之後,德國的兩艘快速戰列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在鄰近水域突襲了英國「光榮」號航空母艦,擊沉了它和兩艘護航驅逐艦。

    1940年10月,德國海軍再次派出重型水面軍艦襲擊大西洋上的護航隊,袖珍戰列艦「舍爾」號進行了它在大西洋海域的首次航行,擊沉了11艘(總計近10萬噸)船隻後,於1941年4月安然返回德國。緊接著,「沙恩霍斯特」號、「格奈瑟瑙」號和重巡洋艦「希佩爾」號進行了一次2個月的襲擊,擊沉船隻14萬噸。

    受到襲擊戰成功的鼓舞,1941年5月,強大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在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伴隨下闖進大西洋,英國已經在所有水道部署了偵察艦隻,等在冰島北部丹麥海峽的重巡洋艦「諾福克」號和「薩福克」號發現了「俾斯麥」號並一路跟蹤。最先趕到的是霍蘭德中將率領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擔心「俾斯麥」號利用惡劣天氣擺脫追捕,霍蘭德急切的迎頭攔截,這樣「胡德」號就只能使用其前主炮對準敵人,但是敵人卻能採用「T」字型戰術,使用其一舷的全部火力對付「胡德」號。8分鐘以後,「胡德」號中彈爆炸,艦有1400多人僅有3人倖存。「威爾士親王」號也受到重創撤離戰場。「俾斯麥」號則因燃料櫃被「威爾士親王」號擊傷,緩慢漏油,只好撤離戰鬥。夜裡,「俾斯麥」號設法擺脫了追擊者朝法國航行。英國海軍部得悉「胡德」號被擊沉,震驚之餘決心不惜代價擊沉「俾斯麥」號,整個北大西洋上的的英國軍艦都趕來參加追捕,本土艦隊的戰列艦紛紛停止護航加入追殲行列,薩默維爾海軍中將的H艦隊也從直布羅陀趕駛來。經過海上和空中的長途追擊,英國艦隊逐漸包圍了「俾斯麥」號,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的艦載機投放的魚雷擊中了「俾斯麥」號的舵機艙,使它失去了控制,然後,「喬治五世」號和「羅德尼」號戰列艦的炮火使它失去了戰鬥力,英國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最終擊沉了它。

    「俾斯麥」號的沉沒暫時結束了德國主要水面戰鬥艦艇襲擊遠洋商船的行動。1942年初,希特勒認為盟國要進攻挪威,於是將他的海軍力量北移,「蒂爾皮茨」號、「舍爾」號、「希佩爾」號、「呂佐夫」號、「沙恩霍斯特」號、「格奈瑟瑙」號和「歐根親王」號,所有現存的主要水面艦艇都轉移到挪威和鄰近的基地。這些重型艦隻的集結給北極航線的護航隊帶來沉重壓力,然而護航隊損失的大部分船隻是被德國飛機和潛艇擊沉的,水面艦艇的表現不佳。1943年1月,袖珍戰列艦「呂佐夫」號和重型巡洋艦「希佩爾」號被兩艘英國輕巡洋艦擊敗,這次慘敗引起希特勒的憤怒並直接導致了海軍上將雷德爾的辭職。

    進入1943年,德國重型水面艦艇就幾乎不再出動了。「蒂爾皮茨」號被穿越穿越阿爾滕峽灣的英國袖珍潛艇擊中,失去作戰能力。「沙恩霍斯特」號在1943年聖誕夜的最後一次出擊中,被3艘英國巡洋艦攔截,它們擊毀了「沙恩霍斯特」號上的雷達。驚慌失措逃跑的「沙恩霍斯特」號撞上了包括「約克親王」號戰列艦在內的另一支英國艦隊,「沙恩霍斯特」號拚命向東逃竄,結果被追擊它的英艦用炮火和魚雷擊沉。英國人想盡辦法不斷用潛艇、艦載機和陸基飛機襲擊「蒂爾皮茨」號,最後皇家空軍的遠程蘭加斯特式轟炸機終於在1944年11月12日擊沉了它。至此徹底消除了德國戰列艦對護航隊的威脅。

    二戰中大西洋戰場的戰列艦行動基本上不涉及爭奪制海權的問題:德國人從未夢想他們的少數幾艘重型艦艇能對英國手中的制海權產生任何威脅。德國海軍採用了弱小的海軍歷來採用的權宜之策——商船襲擊戰。他們投入所有的重型軍艦襲擊盟國商船,儘管這些軍艦性能優良,但是取得的戰果卻遠遠不如潛艇和飛機。為了對付這些重型襲擊艦,英國主力艦隊的戰列艦負擔起為商船護航的任務,在一系列海上對抗中逐步消滅了德國主要的水面戰鬥艦艇。在這一戰場上,戰列艦通常與航空母艦密切協同作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德國人在陸上的勝利使他們控制了從北角到比利牛斯的大西洋沿岸,這樣綿長的海岸線是不可能嚴密封鎖的,這就給德國的商船襲擊戰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反過來說,盟國控制了海洋,使希特勒不得不在整個大西洋沿岸駐紮大量部隊保衛海岸線,決定性的削弱了他在東線戰場的力量。

    6. 二戰中的戰列艦——地中海戰場

    地中海的局勢要複雜得多,英國、法國和義大利都在這裡擁有可觀的海軍力量。英國考慮到義大利可能參戰,已經逐步加強了它在地中海的海軍力量:4艘戰列艦和陳舊的航空母艦「鷹」號加入了坎寧安爵士的地中海艦隊。

    法國淪陷以後,為了阻止法國軍艦加入德、意海軍,英國海軍襲擊了不久前的盟友在北非的艦隊,英國戰列艦和航空母艦混合艦隊擊潰在奧蘭和達喀爾的法國艦隊,多數法國主力艦被消滅,只有在亞歷山大港,英法艦隊司令達成諒解,法國艦隊和平繳械。

    義大利參戰以後,對抗義大利5艘現代化戰列艦組成的強大艦隊就成了坎寧安的地中海艦隊的主要任務。加拉布利亞附近水域發生的第一次交戰中,3艘英國戰列艦和2艘義大利戰列艦投入戰鬥,英國人很快就佔了上風,戰鬥初期義大利艦隊就掉頭逃走,但是坎寧安的老式戰艦航速較慢沒能追上。10天以後的斯帕達角海戰再次證明,義大利人不願投入力量相近的兵力與英國艦隊交手,面對並不佔優勢的英國巡洋艦,義大利巡洋艦分艦隊卻轉身逃走,在追擊中一艘義大利巡洋艦被擊沉。

    不久,坎寧安又接收了4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和「卓越」號航空母艦,隨即展開更積極的進攻行動。坎寧安找到了一個攻擊膽小的義大利艦隊的辦法,11月11日,「卓越」號航空母艦在巡洋艦和驅逐艦的護衛下,隱避的駛向塔蘭托港——意艦隊的南方主要基地。在天黑之後,從航空母艦上起飛12架飛機攻擊了塔蘭托港,先向港內投放照明彈,然後對錨泊的戰列艦隊發起魚雷攻擊,一小時後,第二波從「卓越」號上起飛的9架飛機採用了同樣戰術。這次戰鬥癱瘓了義大利的戰列艦隊並進一步擊垮了義大利海軍的士氣,此後不久,義大利所剩的主要艦船轉移到那不勒斯,塔蘭托不再作為一個海軍基地,義大利海軍也不再被認為是該地區一支有威脅的力量。

    1941年3月,義大利海軍派「維托里奧」號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及一些驅逐艦去攻擊駛向希臘途中的英國護航艦隊,結果引起了馬塔潘角海戰。這場海戰的經過非常像日德蘭海戰,不同的是英國艦隊有艦載機的支援。戰鬥在3月28日早上打響,義大利艦隊發現並攻擊英國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分隊,英艦將他們引向自己的主力艦隊。坎寧安上將親自率領的主力艦隊包括3艘戰列艦「厭戰」號、「巴勒姆」號和「勇敢」號,「可畏」號航空母艦和9艘驅逐艦。坎寧安命令「可畏」號對意艦攻擊,雖然第一波攻擊的飛機沒有命中目標,但是意艦隊還是放棄戰鬥,以25節的航速逃向義大利。英國主力艦隊在後面緊追不放。為了使逃跑的意艦隊的速度慢下來,「可畏」號上的轟炸機和魚雷機在後來的幾小時里反覆對其攻擊。一枚魚雷命中了「維托里奧」號並暫時阻止了它,但在一個半小時後,它又以19節的速度航行了。「可畏」號的飛機在另一次攻擊中擋住了「波拉」號巡洋艦,意艦主力繼續逃向本土。當天晚上,坎寧安的艦隊發現義大利有2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趕回來保護「波拉」號,英國戰列艦開炮擊沉所有3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

    盟軍部隊經過激烈的戰鬥,擊敗地中海上敵對的戰列艦隊,並在與這一地區的軸心國陸基空中力量持續不斷的對抗中取勝,才得以掌握制海權。在一系列戰鬥中,英國艦隊數量並不佔優,以一戰時期建造的老戰列艦與敵人新式的第三代無畏艦對抗,卻屢戰屢勝,很重要的因素是積極的使用空中力量——艦載機和陸基飛機——配合艦隊行動。其中對塔蘭托的空中攻擊是海軍戰術的一次重要革新,同時也是一個轉折點,預示著無畏艦時代將要終結,戰列艦不再是海上的終極武器,航空母艦和它的艦載機被證明是更有效的奪取制海權的工具。

    空中力量已經取代大口徑火炮成為制海權的關鍵,最早認識到這一點的正是塔蘭托的勝利者坎寧安上將。1941年底,「巴勒姆」號戰列艦被德國潛艇擊沉,「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勇士」號戰列艦被義大利潛水員炸沉,「厭戰」號戰列艦被炸彈重創。這時,英國的地中海艦隊連一艘戰列艦都沒有了,這是幾世紀以來第一次出現的情況。但是,坎寧安上將沒有要求補充新戰列艦,而是要求「用適當的、足夠的空中打擊力量」來代替損失的軍艦。

    7. 二戰中的戰列艦——太平洋戰場

    太平洋戰場以更戲劇化的形式向人們展現出海軍發展的趨勢。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精心策劃、周密準備,用6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偷襲珍珠港,一舉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全部8艘戰列艦。3天以後,新近派到遠東的英國「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被日本岸基魚雷機和轟炸機擊沉。轉瞬之間,盟軍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就沒有能戰鬥的戰列艦了。

    但是戰列艦力量的空缺並沒有影響戰爭的進程,反而使美國海軍更早的學習使用航空母艦作為艦隊的主力,並很快適應了這種新的作戰方式。在隨後的4年時間裡,太平洋上發生了許多次激烈的海戰,但是主角全是航空母艦。而日本海軍儘管向人們展示出空中力量的威力和潛力,自己卻仍然不肯放棄已經過時的大艦巨炮思想,然而日本竭盡全國的人力物力建造出來的強大戰列艦隊,在戰爭中起的作用卻微乎其微。

    戰列艦在太平洋戰場起到主要作用的戰鬥屈指可數。瓜達卡納爾島戰役中,美國和日本的戰列艦在黑暗中交戰,日本海軍長於夜戰,訓練有素,但美國戰列艦「華盛頓」號憑著口徑較大的主炮和雷達稍佔上風。但是不應忽略的是,美軍在瓜達卡納爾島始終掌握著至關重要的機場,決定性的空中力量使得夜間戰鬥的平局變成整個戰役的勝利。

    在太平洋戰爭中,戰列艦隻有一次是按照它們自己的戰列方式去打仗的。在蘇里高海峽的戰鬥中,美國韋勒少將指揮的戰列艦隊成功地採用T字戰術攻擊了日本西村祥治中將的戰列艦隊。西村祥治的旗艦——威力巨大的「山城」號很快就被打沉了。這是由戰列艦打沉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也是戰列艦採用戰列戰術的最後一次。蘇里高海峽的戰鬥標誌著延續三個世紀的戰列艦戰術隊形的結束。

    太平洋上的戰幕剛剛拉開,戰列艦就已經退場了。多數時間裡戰列艦變成了航空母艦編隊的防空火力艦,因為它巨大的體形可以裝備許多重型防空火炮。在登陸作戰時,戰列艦成為火力支援艦,用它的大口徑主炮為登陸部隊提供遠程火力支援。至此,戰列艦成為了一種輔助艦隻,儘管還能在許多方面十分有效的發揮作用,然而戰列艦已經不再是艦隊核心和主力,戰列艦控制海洋的時代結束了。

    8. 退出歷史舞台

    戰後,戰列艦逐漸淡出歷史舞台,絕大多數戰列艦都退役並解體,有些則作為博物館保留下來。美國建造的最後4艘戰列艦,最新最好的「衣阿華」級,則經過多次改裝,斷斷續續的服役了許多年,它們最後一次參戰是在1991年,「密蘇里」號和「威斯康星」號作為火力支援艦和巡航導彈發射平台參加了海灣戰爭。1992年3月31日,最後一艘戰列艦「密蘇里」號退出現役,整修後前往珍珠港,停放在珍珠港事件中被炸沉的「亞利桑那」號殘骸旁供人參觀。

    今天,戰列艦已經不在海上游弋,它的工作已經由那些更先進更具毀滅性的艦種接手,然而戰列艦的概念卻還在主宰著人們的思想、指導著國家的政策,那就是尋求對海洋的控制。

  • 推薦閱讀:

    尼可的戰艦工坊:紐約號戰列艦(BB-73)
    夢幻戰艦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為什麼只是個「夢」
    劫後餘生的聖誕大餐——1941年美國海軍「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的聖誕烤火雞
    美帝第六艘戰列艦「肯塔基」BB-6
    《戰艦世界》「蒙大拿號」戰列艦造出來了么?

    TAG:戰列艦 | 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