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從英明仁聖到一事無成(上)
06-10
中華帝國極盞之「康乾盞世」如何在嘉慶之時走向衰落?乾隆皇帝是如何進行史上最平穩最成功的皇權交接儀式的?接過權力棒的嘉慶帝又是如何扳倒和xAB|坐穩江山的呢?他勤政、節儉、英明、仁聖,卻為何最終一事無成呢?著名學者、本刊專欄作家張宏傑先生為你深入解讀。 老皇帝又一次在凌晨三點多就醒了。貼身太監早就料到這一點,老皇帝輕微的鼾聲一停,他就從地上站起來,開始給乾隆一件件穿好衣服。然後,老皇帝就垂衣靜坐在御榻之上,耐心地等待三個小時後的陽光。 這已經是近年來的常態了。乾隆皇帝的身體是有史以來中國帝王中最好的,然而,自然規律畢竟不可違抗。《乾隆皇帝實錄》記載,乾隆五十年之後,睡眠即開始減少,「年高少寐,每當丑寅之際,即垂衣待旦,是以為常」。 更何況今天的日子是多麼特殊。就在三小時前的交子時分,大清帝國使用了60年的乾隆年號永遠地成為了歷史,今天已經是大清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乾隆比平常更早醒了近一個小時,就是因為心中惦記著今天的「禪位大典」。生性周密的他心中把所有的環節又盤算了一遍,再一次確認,萬無一失。 確實,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舉行的這個盛大典禮是如此周到完美。每一個環節和步驟都絲絲入扣,儀式盛大華美,氣氛祥和安寧,連天氣都是如此晴朗燦爛。上午9點整,頭戴玄狐暖帽身穿黃色龍袍袞服、外罩紫貂端罩的乾隆,坐上了太和殿寶座,老皇帝那雙慈祥中透著威嚴的炯炯有神的雙眼緩緩掃向殿前廣場,翎頂輝煌、朝服斑斕的上千名王公大臣在莊重的「中和韶樂」中,如潮水一般在他面前拜興起跪。9時32分,隨著坐在寶座上的乾隆把手中那顆寬三寸九分、厚一寸的青玉大印「皇帝之寶」微笑著遞到跪在他面前的嘉慶皇帝手中,中國歷史上最平穩、最和諧、最成功的權力交接完成了。 權力交接一直是中國專制政治制度中最易進發的瘡口。最高權力終身制的一個最顯著的弊端即是權力更替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在任期制下,權力交接有著規範的時間和程序,授與受者都有充分的準備時間;然而在專制制度中,你無法準確預知老一代統治者何時去世,權力更替的時間因而不能確定。在任期制下,權力授受雙方通常都是在健康狀態下,這保證了權力交接棒順暢自然;然而,世襲制下,權力交接必然出現在統治者病危或者死亡之時,臨終者已經無力有效揮動手中的權柄,在交接棒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意外:或者是權力大棒被斜刺里衝出來的冒險者奪走,或者老一代統治者被迫不及待擔心夜長夢多的繼承人提前推出跑道,或者是在老皇帝去世後,權杖落地,出現一段充滿危機的權力真空期。所以,中國歷代以來權力交接之際,不是血雨腥風、株族滅門,就是杯弓蛇影、疑雲重重。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歷代皇帝都絞盡腦汁,想盡了一切辦法。最常見的是預立太子,然而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太子不是容易做的。自古至今,一帆風順的太子屈指可數,擔驚受怕,險象環生,几上幾下,身陷囹圄,甚至身首異處的倒是比比皆是。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就以大唐王朝的太子們為例吧: 大唐王朝第一個太子李建成死於弟弟李世民之手;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也與父親反目成仇,謀反被廢,幽禁致死;唐高宗和武則天所立的前三個太子李忠、李賢、李弘,都被武則天殺掉;唐玄宗的太子李瑛先是被廢為庶人,隨即賜死t自憲宗以後,皇帝生前所立太子幾乎無一能即位,大抵老皇帝一死,太子就被宦官殺害…… 有清一代的權力交接,雖然不如唐代一樣血腥,也同樣問題多多。史上最為失敗的立太子事件,無疑發生在乾隆的爺爺康熙時期。為了解決接班問題,康熙早早立了太子,其間廢而復立,折騰了數十年時間,最終的權力交接還是鬧得腥風血雨,不明不白。 只有乾隆皇帝,在這個問題上順風順水。賴父親創立的秘密立儲制,他當初的即位相當順利;如今他要再上一層樓,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解決繼承問題,把權力交接的震動降到最低,使大清王朝的穩定不受任何威脅。 在堯舜之後的中國統治者中,只有乾隆一個人真正成功地實行了「禪讓」。自從三代之後,「禪讓」就成了中國專制政治中一個美麗的夢想,成了統治者「成聖成神」的標誌。可惜,所有的效仿者都畫虎不成反類犬。公元前316年,燕王噲效仿堯舜,主動禪位與子之。可是這次禪讓並沒有帶給燕國任何的好處。三年後,「燕國大亂,百姓恫怨」,齊國幾乎滅燕。在此之後出現的「禪讓」,更是一代不如一代:不是老皇帝被逼無奈被小皇帝奪了權的代名詞,比如唐玄宗與唐肅宗,就是權臣篡位的遮羞布,比如曹魏代漢。唯一一次自願的禪位發生在宋高宗時期,不過那是因為宋高宗外惕強敵,內耽逸豫,不足掛齒。 在舉行傳位大典之前,乾隆皇帝終於得意洋洋地說出了他的心裡話:秦始皇以後,禪讓都是徒有虛名。三代之時,雖然有過堯舜禹禪讓的盛事,但是授受者都是異姓,充其量可稱為「外禪」。只有他舉行的禪位大典,是空前絕後的「內禪」,「不但三代以下所未有,以視堯舜,不啻過之。」這正是他超越三代的標誌性行動。 確實,這一時刻,已經成為了中國專制政治史上最輝煌、最偉大的一個瞬間。歷代王朝權力交接之際的血腥、緊張、能量自我衝突都被乾隆巧妙化解。在中國的歷史上,這確實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創舉,是專制時代權力平穩交接的一個完美典範。這一舉動,成了風光了一生的乾隆政治生涯中一出完美的壓軸。歷史學家對乾隆的這一舉動一致高度評價,其中以清代史學家趙翼所言最有代表性:「惟我高宗純皇帝當大一統之運,臨御六十年,親傳寶位。猶時勤訓政,享年到八十有九;今上自受禪後,極尊養之。誠無一日不親承色笑,視宋孝宗之一月四朝,曾不足比數焉。然則兩宮授受,慈孝兼隆,福德大備,真開闢以來所未見,豈不盛哉!」 而這一空前絕後舉動的最大受益者,當然是嘉慶皇帝。 可以打滿分的接班人 一 乾隆三十八年,大清帝國的接班人問題成了全帝國關心的焦點。人生七十古來稀,乾隆年已63歲,何時去見祖宗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雖然他一生一共生了17個兒子,可是到乾隆63歲這年,已經死去11個,過繼給別人兩個。可供選擇的只有4個:八、十一、十五和十七皇子。 雖然有清一代,嚴禁皇子與大臣交接,然而通過皇子師傅這一渠道,朝野上下對這幾個皇子也並非毫不了解。據說,在四個皇子中,年僅13歲的皇十五子是最懂事、最勤奮的一個。當時出使天朝的朝鮮使臣回國後,向他們的國王彙報見聞時多次說:「第十五子嘉親王頤琰,聰明力學,頗有人望」,「皇子見存四人,八王、十一王、十七王俱無令名,唯十五王飭躬讀書,剛明有戒,長於禁中,聲譽頗多。」其他皇子雖然都各具才華,卻也各有缺陷:八阿哥喜愛酒色,十一阿哥出名的吝嗇,十七阿哥則輕佻浮躁,胸無大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什麼名字的人註定一輩子一事無成
※身旺乾造,若官殺無根,多一事無成
※12生肖中誰在年輕時一事無成,38歲後富甲一方,晚年享福!
※一事無成的手相,此生註定是失敗者,碌碌無為
※ 如此下去,「亞投行」將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