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許貧困肆虐的社會是不道德的

2013-07-20 02:31:07新京報

《貧窮的本質》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 (Abhijit V.Banerjee) / 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譯者:景芳版本:中信出版社2013年4月定價:58.00元我一直把貧窮視為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經濟現象。在閱讀了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著的《貧窮的本質》一書以後,我更加確信了這樣的看法。不過,這本書在原先的既有觀點之上,又為我補充了不少鮮活而又有說服力的注釋。機會的不均造就了貧困機會的不平等會讓那些原本有可能憑藉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改變經濟狀況的窮人失去重要的脫貧機會。想要理解所謂的貧窮,我們得首先從歷史的角度來審視。在古代歐洲,貧窮現象更多的是在宗教道德領域被人解讀的。窮人階級作為一種既定的社會存在,其意義在於證明了上帝安排的「神聖秩序」,也就是說,貧富乃是天註定,大量窮人的存在也就成為了教會有組織進行施捨救濟的背景,體現著上帝對子民的關懷以及宗教社會的和諧盛景。直到近代商業社會,經濟獲得大發展,人們逐漸不再將貧窮視為上帝的安排,而視作一種可待改善經濟狀況。毫不誇張地說,現代商業社會重新「發明」了貧窮,把它從道德領域直接拽到了經濟領域。但商業社會的到來真的讓貧窮的人口消失,並且給了每個人致富的機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發展中國家有14億人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生活費的貧困標準之下,這比1981年的19億減少了不少,但要說貧困問題得到了什麼根本性的改變或者這個世界即將消滅貧困,當然是不符合事實的。這也是,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貧窮的本質》提出的重要觀點:貧窮的表面原因是因為財富的匱乏,但其深層的原因是因為社會機會的不平等。而這種機會的不平等會讓那些原本有可能憑藉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改變經濟狀況的窮人失去重要的脫貧機會。什麼叫做機會不公平?作者在書里為我們舉了諸多事例。比如,當人道組織為非洲貧困地區的農民提供化肥援助時,使用化肥的貧農都獲得了較好的收成,但第二年持續使用化肥的貧農數量卻遠遠低於預期。調查人員一詢問,才知道很多獲豐收的農民第二年依舊難存下足夠的錢購買化肥。越是貧窮的人群,意外開支越大。作者寫道:「窮人肩負著生活中的多種責任。」家庭的瑣碎開支讓他們鮮有儲蓄的機會,尤其奇怪的是,當收入增多時,這些意外開支往往也會增多。原本就不多的利潤,經過它們的分食之後,很難有效地投入再生產。而在這方面,政府並沒有為窮人提供足夠多的機會。例如更優質的醫療、社會保障的提供,就可以明顯減少窮人們的家庭開支,而更方便獲得化肥等生產資料的渠道;此外,建設更近的收購站,增派售後輔導人員等等,都能夠明顯降低窮人使用化肥的成本。這點成本或許對有錢人來說微不足道,但在那些艱難的窮人眼裡,這一點資金對自己的再生產活動卻有雪中送炭般的重要性。然而,大部分國家的政府會這樣考慮問題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陷入貧困圈套的窮人們富人越富,窮人越窮,似乎誰也解不開套在窮人身上的「貧困圈套」在世界上的相當一部分地區,窮人意味著社會競爭中被淘汰的那一批人,或者說是一群經濟上的「失敗者」。在社會「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下,失敗者的增長肯定是遠多於成功者的。長此以往,就產生了貧富差距的問題。據統計,從1979年到2007年,美國最富的1%人口的收入增加了2.75倍,而最窮的20%人口同期收入只增加18%,富人收入增幅為窮人15倍。收入越低的階層,過去30年收入增幅越小。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美國相對較高,為0.4,僅僅以這一數據而論,屬於瀕臨危險的邊緣。貧富階層固化有著直接的經濟後果:經濟的低增長和勞動低效率。而《貧窮的本質》的一個基本價值觀是:機會的缺乏意味著社會中最有價值的財富——人,並沒有發揮自己的價值。雖然高報酬的贏家通吃規則將市場上的財富分給了最有才能和最富生產力的人,但這個過程無疑產生了很大的資源浪費。我們經常在媒體聚光燈下看到光鮮亮麗的財富成功者形象,被他們的勵志故事所感染,但這種成功的背後,其實是數量龐大的跌落至收入底層的競爭淘汰者。可悲的是,人們通常只會注意到聚光燈下的那些成功者,繼而不顧一切地參與到對財富的競爭當中,社會競爭由此變得異常激烈,但勝出者其實寥寥無幾,產生得更多的卻是那些所謂的出局者。窮人的基數因此不斷增大,財富與機會依然為極少數的勝出者控制。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在19世紀的最後八年里,洛克菲勒從美孚石油公司得到的個人總利潤已高達三至四千萬美元,平均每年收入也有三五百萬美元,而美國普通工人的年平均工資,到1900年也只有438美元,兩者約相差萬倍。而實際收入遠低於平均工資的美國窮人,與洛克菲勒這樣的頂級富豪的收入差距只可能更高。結果,富人越富,窮人越窮,似乎誰也解不開套在窮人身上的「貧困圈套」。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為貧窮的人創造一個更良性的社會經濟環境,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我想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扶貧邏輯。我們再以教育為例。眾所周知,富人通常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教育程度低造成窮人就業的困難,因此,不得不謀生的窮人們只好躋身為城市非正規經濟大軍的一員。地攤、小販、打零工等等活路成了這些人主要的謀生手段。但這些價格低廉的工作實際上無法讓他們積累足夠的儲蓄和資本,他們的後代實際上也沒辦法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和就業機會,也沒有經濟能力獨立創業。如此,貧窮的惡性循環依舊世世代代在延續。從這個角度看,為窮人提供充分的機會才是扶貧真正該著手的事情。本著這個目的,孟加拉經濟學家尤努斯開創了「小額貸款」的服務,使得那些被大金融機構忽略的「貧窮創業者」也有致富的機會。這一概念在印度等地得到了非常深入的推廣。人們能通過儲蓄與信貸從這裡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雖然數額微不足道,但對於一個日均收入在一美元左右的窮人來說,這一點財富和經驗或許就是他改變命運之路的開始。誰敢保證從這裡不會產生未來的大企業家呢?中國人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貧窮的人創造一個更良性的社會經濟環境,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我想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扶貧邏輯。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這本書里表達出的態度似乎也和這條中國古訓不謀而合。難能可貴的是,這兩位作者在書里以一個個翔實的事例論證了如何為人們提供充分的機會。但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一個個例子具體論證呢?我認為這看似繁瑣的工作恰恰體現了作者的人文關懷和嚴謹的研究精神。因為每個人陷於貧窮的原因都不盡相同,或許是缺乏足夠的知識和信息、或許是啟動資金不足、或許是沒有好的項目,或許缺乏足夠的社會關係,甚至是限於落後的生活觀念……當扶貧這項工作為每一個窮人設身處地考慮,提供給他們脫貧的機會中缺失的那一環,我想,所謂的扶貧工作才算真正盡到責任。總而言之,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沒有把窮人視為不可救藥的「失敗者」或「懶人」。在他們眼裡,容許貧困肆虐的社會是不道德的,因為這意味著社會裡的資源和機會分配出現了嚴重的不均等,而改善貧困並沒有某種一勞永逸的辦法,原因正如前文所說,窮人的處境各不相同。「至少我們不能再假裝已找到解決的辦法」,承認這一基本事實,承認貧困的形成有著複雜的社會肌理,在兩位作者看來,是人們與貧困作鬥爭時所應有的態度。□書評人 孫驍驥
推薦閱讀:

她39歲嫁給張家輝, 大紅時陪張家輝住貧困房, 今53歲被寵上天!
姜龍飛:禮儀的貧困
TED: 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163】
冒風險允許貧困社隊搞包產到戶
貧窮是一種惡性疾病,現在不根治永遠翻不了身

TAG:道德 | 社會 | 貧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