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老師談練氣功的三個要素——調心、調息、調形
06-10
1.調心調心是指調整練功的意念、意識。調心的目的是要調整出氣功的下意識。人不同於一般動物的一個重要標誌是人有意識,意識對於氣功功法的效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意識的凈化和訓練便是氣功鍛煉的中心環節。這一環節,在氣功里叫做「調心」。調心的中心內容是意念的集中和應用。氣功中的意識訓練是指:在練功過程中把自己的思想、情緒、思維意識與氣功功法的要求統一起來,排除雜念,使大腦活動有針對性地高度集中,從而進入一種虛空、輕鬆愉快的境界,即練功的入靜。如何調心呢?調心有以下的幾個基本過程:(1)收心即把繁雜的念頭很快地收回來,把思想意識收到體內的一個部位,如收到丹田、命門、湧泉等等。收心最關鍵的是收下意識、密碼,即如道家功所說的元神、陰神、陽神。練功練的就是人身上的這三個系統。即:1)元神本體大腦皮層的整個意識。2)陰神相當於人身上偏於母親的思維意識的遺傳密碼系統。3)陽神相當於人身上偏於父親的遺傳密碼系統。陰神和陽神都有一個明顯的「影子」,所謂「影子」,就是說,從你的身上可以看見你的母親和父親,但是又不等於是你的母親和父親,因為已經和你結合起來了。中醫有的書籍講三魂五魄,現在特異功能者觀察到,一個人身上確實有三個「影子」。按道家功講,練功可以使陰神、陽神出去,甚至元神也可以出去,講得通俗些,這可以看做是下意識出去了。平時人考慮問題時,就有個「影子」跑掉了,收心就是要把那個「影子」收回來。把三個思維意識密碼系統收到體內的某一個部位。(2)止念很多人做不到「三思歸一」,思想穩定不下來,因此要止念,不斷地排除雜念。(3)平心要把陰神、陽神、元神這三個思維意識密碼系統協調一致,彼此之間不要鬧矛盾,就得盡量地平衡體內的陰陽之氣。要平心,全靠平時性格的陶冶。(4)松心意念不要太緊張,要似意念非意念,似守非守,似有似無,恍恍惚惚,渺渺茫茫。先從上、下、左、中、右順序放鬆,經絡松,模式松,內臟、四肢、五官、九竅松,著重是五官、九竅松。舌頭放在口中間,上下不接觸,這樣有助於放鬆。松心是關鍵。(5)制心練功中自然出現的念頭要控制下來,出現了大的自發動功,可作深呼吸,或聽心臟的聲音。要通過意念來制心,盡量把心往大腦、小腹深處收。制心常常採用默念意守法,默念一個信號、一個信息、一個聲音、一個圖像,一個符號.這樣就能慢慢地控制下來。(6)放心這時意念非常的平穩,把心放在某一部位上,三個思維意識密碼系統全都很平穩地意守在這個部位上。(7)化心你能控制它以後,要盡量把下意識調出來,還要轉化,讓意識變成虛無境界,將聚積的氣化開,盡量使其變化無窮,它可能讓你穿牆過壁。化心常常用天目穴來化。從你的心臟慢慢往上想,想著前額上丹田,兩眉之間,微微地有東西在那裡進去,發熱、發脹,天門打開就化了。天目一開,好像腦袋一下開闊了,什麼私心雜念、矛盾、包袱,全都化掉了。當然,也有人化到別的地方,你身上什麼地方最敏感,那個地方就是你出功能的地方。(8)定心體內或大腦出現圖像、景物之後,要把下意識的念頭定下來,住在一個巧妙的地方,比如下丹田、玉枕、命門等處,這就叫定心或住念。(9)用心在變化過程中,要下意識聽你自己使喚。要想下意識聽你指揮,就得用心培養它,不能輕易得罪它。比如,化心時打開的天目,這時你就要關住。慢慢地、盡量地收回來,從鼻子下面一根線慢慢地往下想,想到你的小腹里去,進入下丹田,這叫「引葯入定」。把精華的東西,通過關天門關住後,最後往下移,用它來做功。這就叫「用心」。(10)引心即把想到下丹田的精華物質,圖像、紅光、火球均可,擴展到全身,運行到五臟六腑。要有意識地加意念引,盡量地從頭部前面下來,一直到肛門前後二陰之間,又從尾椎上去,再從頭部下來、到腳,再回到頭部。這樣反覆地想,不斷地運行。好像在下鵝毛雪一樣,好像六月天驕陽似火時下毛毛雨,慢慢地想,上上下下,這叫引心。(11)行心讓出現的下意識,不僅能在體內自如地運動行走,而且還能在外面採氣。在你運用下意識時,不要完全控制它,要有意識地讓它到很遠很遠,或者非常近的地方不斷地採氣。功夫裡面有個「八卦術",或者叫「五寶術」,指的是地、空、水、火、風「五寶」。 「空"可以看成天體。「五寶」再加上日、月、星辰就是「八卦",或者叫「八氣」。在練功中就是要利用下意識盡量地採氣,以利用地、空、水、火、風及日、月、星辰的精華之氣。採氣時,要讓下意識行走,不斷地採氣。采了之後再回來,回來之後再出去采,這叫行心。(12)明心若能不斷地讓下意識採氣,來回變化,那才是真正進入了氣功境界的調心。這時,出現的下意識對什麼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下意識出來以後,採氣再做功,能量就很大了。因為它吸收了祖宗萬代的遺傳密碼的信息能量。調心在練功里特別重要,是練中、高級功夫的要點。練功調整到下意識出來了,才是真正進入了氣功境界,才能如意地調心。要做到能如意地調心,必須重德,只有在將重德為本做得比較好的時候,才會理解什麼是下意識,才能如意地運用它去做功。2.常用的調心方法(1)意守法「意守」是最常使用的一種調心法。所謂意守就是將意念守持在某一特定的部位或景象上,以一念代萬念,達到入靜的目的,以利於進入氣功功能態。意守法有幾個必備的因素:一是選定一個良好的、有益於身心的意念和景象。比如,有心臟病,想一下人蔘。特定的景物一般是指大自然的某一物體和景象,如皓月當空,紅日高照,蒼松翠柏,綠草如茵,草原高山等等,所選擇的物象都應該給人以輕鬆愉快和美的感受。二是有一個選擇好的軀體的特定部位。意念是抽象的,但可以通過心理一生理的特殊過程而產生效果,不同的部位所特有的生理效應不盡相同。一般最常用的默念部位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也有默想人體某一組織器官的,如肝臟、腎臟、心臟等等。三是要將意念集中,排除其它雜念。意念集中的程度如何,也是意守成功與否的關鍵。意守一般要防止用意過濃,如意守體內某一部位時,不要過分注意,要似守非守,若即若離,用意宜淡不宜濃,既懸念於它,又不死守於它。一般來說,意守體內的部位,容易造成死守;意守自然界景物,又往往因為景物形象的易動而守持不住。「意守」一法的要旨在於:似想非想,似守非守、不離不棄、隨其自然。屬於「意守」這一類方法的還有「內視法」、 「假借法」、 「良性意念法」。它們與「意守法」不同之處有兩點:一是: 「內視法」雖然也是意守於身體的組織結構,但它著重於「觀」、 「窺」到組織器官的動態。內景觀想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返觀」現象,即彷彿看到了自身器官的活動,諸如內氣沿著經絡線運行等等。二是。 「假借法」、 「良性意念法」和意守外景法都是藉助於「外景」,所不同的是,意守外景法所守持的景物是相對固定不動的,而「良性意念法」、「假借法」所意想的景象都是「動」的,只不過良性意念法,多數選用的景象是自己經歷過的得意的事情,假借法的外景多數近似於想像出來的,自己並沒有親身經歷過。(2)存想、觀相法存想、觀相兩種調心方法基本相似,但也有區別。存想、觀相都把想像作為調心的中心內容。觀相又叫禪觀,是佛教密宗的方法,它是把外界環境與內在機體結合起來的一套幻想方法。關於觀相法,《備急千金要方·養性·調氣法第五》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徐徐定心,作禪觀之法:閉目存思,想見空中太和元氣,如紫雲成蓋,五色分明,下入毛際,漸漸入頂。如雨初晴,雲入山,透皮下肉,至骨至腦,漸漸下入腹中,四肢五臟皆受其潤,如水滲入地若徹,則覺腹中有聲汩汩然,意專思存,不得外緣。斯須即覺元氣逸於氣海,須臾則自達於湧泉,則覺身體振動,兩腳蜷曲,亦令床坐有聲拉拉然,則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別得三通五通,則身體悅懌,面色光輝,鬢毛潤澤,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氣力強健,百病皆去。」存想法也是閉目內視,內視的對象是想像的。關於存想法,《天隱子》中有專門的說明:「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閉目即見自己之目,收心即見自己之心,心與目皆不離我身,不傷我神,則存想之漸也。」《後序口訣》中說:「存想自身從首至足,又自足至丹田,上脊膂,於泥丸,想其氣如雲直貫泥丸。」存想往往帶有一些神奇的感覺,比較容易調動人體的真氣,給機體以刺激,故此容易出現「自發功」。(3)放鬆法放鬆法是練功時純化意念的一種方法。主要是練功人用意念引導全身放鬆,在意識上感到人體有如拉絲棉般鬆開來,或如蕩漾在水面上,或如騰雲駕霧。總之,身體各部位全無緊張,壓迫的感覺。這種感覺並不是主觀去追求的,而是從「意識」中體會得來的,當然,這還要和調息、調身相配合。(4)默念法默念法是默念用意念選定好的字句的練功方法,因為不需要念出聲來,所以叫默念。默念的字句,一般是根據功法的要求、疾病的種類和病情來選擇的。內容是有助於練功者入靜.或有助於身體康復的美好祝願。句子的字數一般從3個字起,一般不超過9個字。默念法還可以配合呼吸或者動作來進行。數息法也可歸到默念法的範疇。數息法是在練功時默數呼吸,用意念去數,一呼一吸為一息。從形式上看,數息法和默念法相似,只是數息法沒有一個選定的含有良好願望的字句。數息法是調心和調息配合鍛煉的一種方法,,它有助於排除雜念,是入靜的一條途徑。(5)貫氣法貫氣是指練功時意念從某一部位轉到另一個部位。貫氣法常常與呼吸配合在一起練,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根據調息中的呼與吸的更替,在兩個部位之間,沿著一條特定的路線轉換意守的部位,另一種是提清氣降濁氣的方法。練功時用意念把清氣升提起來,然後把濁氣下降排出。總之,兩種方法都與呼吸和意念活動的路線有很重要的關係。貫氣的路線是意念轉移的一個過程,它可以運用陰陽五行理論、經絡、以及一些規定的路線貫氣。3.調息調息是氣功功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調息又稱為調整呼吸,是幫助調心的一個重要手段。氣功對呼吸的鍛煉也是在意念活動的主導下進行的,掌握得好,能夠協調調心與調身,並且有利於練功者迅速進入氣功態。如運用不當,非但無益於調心與入靜,還會出現胸悶氣窒等現象。呼吸是生命的一個特徵。呼吸和調息有所不同。一個常人如果沒有肺的呼吸,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生命就無法繼續下去。然而卻有這樣的一些事實:一些人在經過長久的調息訓練之後,他們的呼吸運動卻是異乎常人的,甚至能在很長的時間裡近似停止呼吸。比如印度有一個叫殿羅多·巴柏的人,經過1O余年的修鍊,可以隨時做到不眠、不食的狀態。對他曾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他關在箱內,埋入地下lO英尺深,箱內除一些被褥外,空無一物,不僅水、食物沒有,就連空氣也非常稀少。他以打坐的姿勢坐著,一個月後挖出來,安然無恙。看過他表演的人。無不驚異他的超人能力。印度氣功師斯瓦米旺在淺埋地下的棺材裡,也曾度過7天之久,他的肺幾乎處於休息狀態。上述試驗表明:經氣功鍛煉後,在大腦保護性抑制下,呼吸極其微弱,近似於冬眠狀態。因此,常人的呼吸運動與練功的調息是有所不同的。調息是以調整呼吸運動頻率、幅度作為手段,來配合意識訓練,促進練功者進入氣功狀態,從而對人體生理各方面的機能活動產生影響。因此,氣功中調息的意義並不僅僅是改變呼吸運動的形式而已。它具有它自己的特點和內容。(1)調息的特點1)提高對呼吸運動的調控能力。2)在有意識地控制呼吸活動形式的基礎上配合調心、調身。3)作為氣功鍛煉入靜的手段。(2)調息的內容1)有意識地控制呼吸活動,配合調息進行呼吸鍛煉,這是調息的原則,亦合稱之為「意氣相依」。「意氣相依」是練功要領之一。2)呼吸的形式除了根據肋間肌或膈肌運動的主次而區別的胸式、腹式、混合式呼吸等形式外,還有按呼或吸的先後,或是按口呼吸還是鼻呼吸而命名的呼吸形式。從動物實驗來看,呼與吸分別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內臟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3)呼吸頻率調息的頻率多以緩慢細長為練功的要求,但由於功法不同,以及初練與熟練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這一原則也不見得完全適用。4)呼吸的節律呼和吸這一肺功能活動是自然交替進行的,但許多功法對呼與吸之間的停頓以及它的節律有明確的規定。例如,有一些功法規定吸——停——呼,有些則是吸——停——吸——停——呼,或是呼——停——呼——停——吸。形成多種不同的節律以配合功法的不同內容。5)呼吸的深淺練功之初,許多功法都要求深長的呼吸,但有了一定的功底,功夫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後,則呼吸的幅度又轉而淺弱,比如胎息、冬眠呼吸法等。4.調息的方法調息的方法很多,至少有118種呼吸方法,常用的調息方法包括:(1)自然呼吸自然呼吸的特點在於隨其自然。多數人的呼吸是胸腹式混合型呼吸,它的特點是呼吸時胸腹部都隨呼吸起伏,並且非常明顯,所以稱之為全呼吸。雖然採用自然呼吸法來調息練功要隨其自然,但也並不是說原有的呼吸形式一成不變。要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把呼吸頻率逐漸減慢,呼吸深度逐步加深,使呼吸顯得更為柔和、自然、舒暢。自然呼吸是調息的基礎,也是呼吸鍛煉的最低要求。(2)胸式呼吸胸式呼吸屬於自然呼吸的一種形式,它的特點是胸部隨呼吸起伏,是以擴展和縮小胸腔來進行呼吸的一種方法,它有擴胸縮腹的作用,在鍛煉時,還可加上意念。這種呼吸法可以改變胸圍的大小,對某些胸部疾患有療效。(3)腹式呼吸它是自然呼吸系列的一種形式。常見的腹式有以下幾種:1)順腹式呼吸吸氣時肚子要鼓,呼氣時肚子要凹。2)逆腹式呼吸吸氣時逐漸收縮腹肌,使腹部凹下;呼氣時腹肌自然放鬆,腹部逐漸隆起。3)潛呼吸隨著呼吸,小腹部微微起伏,這是呼吸高度柔和情況下出現的一種形式。練功中,腹式呼吸可與意念結合在一起,所謂「腹內松凈氣騰然」。吸氣時,意想從腹腔中心點的脊後發出力量,直起腰干,鬆開腹肌,大量吸氣,好像氣順著脊背向肛門送下去的樣子。邊吸邊向下擠壓,感到小腹充實、舒適後,屏息片刻,然後慢慢呼氣。順、逆腹式呼吸主要適用於開始學功而有病的人,主要是用來清理病氣。腹式呼吸對人的內臟,特別是胃、腸、肝、膽起著重要的按摩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某些疾病就可以得到治療。(4)深呼吸要盡量地用力,深、長、細、勻地呼吸。呼吸由1分鐘16次到10次、8次、4次,甚至到1次,把呼吸盡量地延長。但一定要順其自然,不可勉強。這種方法常常適用於強身健體的保健功,或者為武術氣功所採用。(5)停閉呼吸法它實質上是一種閉氣的鍛煉,是在腹式呼吸和深呼吸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呼吸法。基本練法是:在一吸一呼之間或一呼一吸之間,有一停頓閉氣的時間。也可以長時間吸氣,短時間呼氣,或短時間吸氣,長時間呼氣,所以又叫時差呼吸。閉氣是與咽下氣津密切結合起來的鍛煉方法。後來人們用心數來控制閉氣時間的長短。停閉呼吸法,一般每分鐘只呼吸2—3次,一般認為閉氣法對內氣的儲存和調動很有好處,所謂閉氣以養氣。應該指出,初學者不宜練閉氣法。功底較差的人會產生憋氣現象,閉氣時間過長,有時會出現耳鳴、眩暈感、出汗等現象。(6)次差呼吸這是一種調節呼吸節律的呼吸法,即吸氣數次之後,一次呼出,或反之。採用這種呼吸方法,應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中進行,它可以使練功者吸入大量的氧氣,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這種呼吸方法有比較明顯的節律性。它對提高癌症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疏通經絡,誘導真氣運行很有幫助,可以防疫治病,增進健康。(7)口鼻呼吸它的形式是:用鼻吸鼻呼,或純粹用口吸口呼,或者口鼻結合起來,交換呼吸,這種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要看個人習慣,這裡面有一定的奧妙。(8)出聲呼吸即呼吸時有聲音。包括鼻聲呼吸、口聲呼吸、口鼻聲結合呼吸、喉聲呼吸、顫聲呼吸、遠聲呼吸等,還包括:1)五音呼吸呼聲、呻聲、歌聲、哭聲、哼聲呼吸。2)七情呼吸喜聲、怒聲、憂聲、思聲、悲聲、恐聲、驚聲呼吸。3)五響聲呼吸禽聲、獸聲,以及自然物體聲、鐘聲、機器聲、音樂聲等呼吸。4)音樂聲呼吸比如用宮、商、角、徵、羽五音呼吸。練功到一定程度,人體內臟會發出某種樂器的聲音等等。(9)意達呼吸即意念到達一個地方。好像把氣引到一個地方去,比如丹田、湧泉。(10)意氣呼吸有意識地把氣盡量提灌到一個地方。這是武術氣功中常常採用的一種呼吸方式。(11)意氣力呼吸即用氣、用意、用力呼吸,練硬氣功常常這樣呼吸。(12)動作呼吸道家功以及自發動功常常採用動作呼吸的方法,即要用動作幫助呼吸,或在呼吸時配有特殊的動作,如口形改變、鼻動作改變,還有手的特殊動作等。(13)模式呼吸包括經絡呼吸、部位呼吸、環境呼吸。比如,只讓你用一個鼻孔呼吸,或只用百會或其它穴位呼吸,或創造一些特殊的氣味,或在水中、或在高溫、低溫、煙霧條件下呼吸。模式呼吸一般要有師傅指導才能練。(14)胎息法又叫臍呼吸,是一種較高深的呼吸法,即呼吸的幅度、頻率最大限度地變淺、減緩,腹部幾乎不動。《攝生三要》中說: 「須想其氣,出從臍出,入從臍滅,調得極細,然後不用口鼻,但以臍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日胎息。」《抱朴子·內篇·釋滯卷》指出: 「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胎胞之中,則道成矣。」胎息是練功練到高深階段,達到「鼻息微微,若有若無」的境界時才會出現。胎息是自然形成的,不能勉強追求,只有功夫到達一定程度時,才能逐漸體會到。(15)冬眠式呼吸像龜、蛇等動物冬眠一樣的呼吸,這種呼吸在人身上不是用肺呼吸,而是用全身的毛孔在呼吸,是體呼吸。還有仿照特殊動物,如魚、蟋蟀等呼吸的仿生呼吸等等,總共有118種。一般練功的人採用自然呼吸,進一步做到深呼吸;再進一步採用腹式呼吸就行了。氣功的呼吸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順呼吸、逆呼吸、胎呼吸,但它們是隨著功夫的不斷提高而自然出現的,練功者不能人為地進行選擇。如想要出功能,就要進行特殊的訓練,但必須有師傅指導才行。調息對呼吸中樞起著加強或抑制活動的作用。植物神經機能與呼吸機能有密切的關係。意志性調整呼吸,能調整植物神經系統機能。祖國醫學認為:在練功中通過調整呼吸,可調動人體的內氣聚集、儲存於身體的某一部位,或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或祛邪排濁,協同調心入靜,促使進入氣功功能狀態。3,調形調形也就是調整肢體形態,包括四肢、五官、內臟、軀幹等,是全身的調整。調形是要使身體各部分都處在最恰當的情況下,以配合調心和調息,使練功者能迅速進入氣功態。怎樣調法?一個原則是:就以調到什麼姿勢感到最舒服為原則,就以下意識出來時所想的姿勢為最理想的調形姿態。如果你想不出來,也琢磨不透其中的奧妙,那麼,就用十指接近、雙腿接近的這種保護磁場比較好的姿勢。比如,用盤腿、卧式等,或者你在參觀古迹時看到壁畫、雕塑的人像那裡,覺得哪個姿勢最舒服,就選哪個也行。總之,要使姿勢適合功法的需要,不能放任自流。比如,靜功中所擺的姿勢強調松、靜、自然,就是希望練功者能在一段時間內意念集中。許多練功者對姿勢的選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自覺性,這是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當然,調形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調心,但是調形和調心、調息三者是不可分割的。調心、調息、調形三者的有機融合,形成了氣功訓練的特點。靜功姿勢總的原則要求全身穩定,內部舒松,防止強直和松垮。具體來說,要注意掌握四要、兩對。1)四要①塞兌垂簾輕合嘴,輕閉目,露一線之光。②沉肩垂肘兩肩鬆開,兩肘下垂。③松頸含胸頸部鬆弛,胸略內含。④舒腰松腰坐則腰直,側卧腰彎,腹部放鬆。2)兩對①鼻與臍對正面視之,鼻與臍成一直線。②耳與肩對側面視之,耳直對肩。古人把姿勢概括為:站如松——挺立巍然;坐如鐘——穩健持重;卧如弓——柔韌不硬;行如風——輕靈洒脫。這是非常值得練功人參考的。6.調形的姿勢調形的姿勢很多,主要包括坐式、卧式、站式、走式四類:(1)第一類:坐式是一種常用的練功姿勢。它與一般人的坐姿相似,但又有一些練氣功的特殊要求,姿勢很多。1)平坐式坐在凳上,自然端正,頭項正直,松肩垂肘,含胸,口眼輕閉,兩手分別放在大腿上,腰部自然伸直,腹部鬆軟,兩足平放觸地,兩下肢外側相距與肩同寬。要求:兩足平行向前,上身與大腿,大腿與小腿夾角均約成90°角,選擇坐凳的高度一定要適中,腰、背不能接觸椅子的靠背,臀部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坐在凳上,要坐得平穩自然。平坐為坐式中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種,除體質極度衰弱的病人不能持久外,一般均可採用,或可與卧式交替使用。2)盤坐式指雙足交疊而坐的姿勢。這是佛家氣功通常主張的練功坐法。盤坐式具體又分為:①自然盤上身自然端正,頭頸正直,松肩含胸,兩腿交叉盤起,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均可。雙手放置不一而定,可雙手掌交疊或兩手相互輕握而置於腹前,或雙手分別放於大腿上。②單盤只把一足盤起,可將左足置於右腿之上,反之亦可,其餘與自然盤相同。③雙盤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同時將右足置於左腿上,兩足心俱上仰朝天,其餘均同自然盤。要求:上身姿勢基本與平坐相同,但略向前傾,坐時臀部可稍墊高一些,可鋪坐墊。盤坐可使下肢稍緊張,而上身及頭部的緊張狀態則易消除,有助於思想入靜,消除雜念。(2)第二類:卧式也是常用的一種練功姿勢。姿勢也很多,一般選用的有仰卧式和側卧式。1)仰卧式全身平卧在床上,頭自然正直,面朝天,輕閉眼口,四肢自然伸直,兩手可分別放於身旁或相疊放於小腹。要求:枕頭高低要適中,以感覺舒適自然為宜,四肢伸直但不使肌肉有緊張感,兩腳之間距離與肩同寬。仰卧式為一種比較舒展自然、不消耗體力的姿勢。比較適用於久病力衰、體質甚弱者,或可作為睡前的練功姿勢。2)側卧式側身卧於床上,左右側均可,一般採用右側卧較多。頭略向前胸收,平穩著枕,口眼輕閉,腰背略微彎曲,下側手自然彎曲放在枕上、手心向上,離開頭部約2寸,上側手放於髖關節上,下側腿自然伸直,上側腿略彎成120°角,放在下側腿之上。要求:注意枕頭高矮要適中,身體彎成弓形,柔韌不硬,姿勢要擺得自然舒適。側卧式腹肌較鬆弛,易於形成腹式呼吸,某些胃腸病或肺病都適宜用側卧式。(3)第三類:站式來源於古代拳法的站式練功法。氣功調形的站式,一般為養生樁。最常用的是自然式和三圓式。1)自然式兩腳分開呈平行狀,兩腳間距與肩同寬。頭頸要直,兩眼平視,含胸拔背、垂肩,膝關節微屈,兩手可自然下垂於身旁兩側,也可以手心向內,兩手疊放在小腹上。要求:身體正直,不要彎曲,宜穿平底鞋或矮跟鞋,亦有主張赤腳練功的,膝關節微屈是指自然狀態下的伸直。2)三圓式兩腳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兩足尖內八字站成半圓形。兩腿自然站立,膝關節微屈,頭部正直,兩眼睜開,平視前方某一目標,口輕閉,舌舐上齶,含胸拔背,直腰,兩臂抬起,兩手與乳部同高,作環抱樹榦狀,兩手的手指全部張開彎曲,如抱球狀,兩手掌心相對,相距20厘米左右。要求:三圓,即足圓、臂圓、手圓。手臂屈曲得小,稱抱球式;手臂屈曲得大,稱環抱式。站立姿勢還可根據練功者膝關節屈曲程度而分為高、中、低位。站式適於健康的人或體力較好的患者,它利用下部的緊張,以促進上部的鬆弛,而且動作簡單,不受場地的限制。對於陰虛陽亢,或上半身癥狀特別明顯的患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青光眼等病者尤為適宜。(4)第四類:走式是對氣功練功過程中含有演練姿勢的動作的概括稱謂。它所包含的動作並不僅僅是走動的姿勢。一般說來,走式可分成以下幾方面:1)仿生象形動作主要是模仿脊椎動物的形態、姿勢。如《華佗五禽戲》就是模仿熊、虎、鹿、鳥、猿五種禽獸的形態姿勢的練功套路。2)太極拳類太極拳柔中寓剛,動作輕柔緩和,可以活動周身每一關節,而且動作中寓有哲理,常可與練氣相得益彰。太極拳的演練要訣與氣功要旨有如同出一轍,因此有人將太極拳中的氣功內容更加強化,形成了氣功太極拳。3)自發動功這類功法所出現的動作往往沒有完整的套路,而且每次表演出現的動作不一定相同,但也有人具有比較定形的套路。有人認為這是因體內真氣活動衝擊經絡的結果,也有人認為這是誘發第二信號系統而出現的動作。走式所表現的姿勢和動作可以說是千姿百態。它對活動筋骨,,特別是與調意相配合,對於氣血流轉、經脈運行,或排濁祛邪,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因此,不少練功家在練完靜功之後,都要輔之以一小段動功。以上講的是練氣功的三大要素,具體地說就是氣功功法中有關調心、調息、調形的訓練內容,調心、調息、調形三者之間關係的體現,以及如何相互配合、運用的要領。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