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智慧:儒道兵
06-10
1、春秋智慧:儒道兵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傳統文化與成功之路。我的主題是:「春秋智慧:儒道兵」。春秋是一個###的時代,也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在春秋的晚期,幾乎同時產生了《論語》《老子》和《孫子兵法》三大智慧寶典,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篇章,是古代聖賢為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中國古代的聖賢對於智慧有著深刻的理解,春秋時代的智慧強調人的謀略和修養,我們現代人通過學習就能夠獲得這種智慧。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我姓高,因為父親喜歡廣州和宜昌,所以我的名字叫高廣宜。我是湖北省宜昌市人,從小喜愛文學和藝術。1991年大學畢業以後,長期在企業從事經濟工作,對於傳統文化和人生智慧方面的問題有許多思考。2005年開始專心研究《老子哲理》《孔子論語》和《孫子兵法》。我的人生格言是:實事求是,努力完善,隨機應變。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儒家、道家和兵家的思想。《孔子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老子哲理》是道家的經典,《孫子兵法》是兵家的經典,它們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春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的出現和牛耕技術的推廣,使大片的土地得到了開墾,社會生產力迅速地提高。這時候,中原的各諸侯國發展得很不平衡,一些強大起來的諸侯國開始爭奪天下的霸權。平王東遷以後,周王朝直接控制的疆域日益縮小,軍事實力不斷地被削弱,已經無力制約各諸侯國了,周天子喪失了對於土地的最高支配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各諸侯國開始進行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的改革,特別是成文法的出現和變法運動的開展,一方面削弱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一方面加強了各諸侯國的實力。以前周王朝所實行的嚴格的禮樂制度逐漸被打破,出現了所謂「禮崩樂壞」的局面。同時由於周王朝內部激烈的王位爭鬥,使得王室典籍開始在民間流傳,而私學的興起則加速了文化下移的進程。這就是《孔子論語》《老子哲理》和《孫子兵法》產生的歷史背景。過去人們喜歡把《論語》和《老子》放在一起討論,比較它們的區別和聯繫,卻忽視了還應該從《孫子兵法》的角度去理解《論語》和《老子》。因為春秋時期,戰爭非常頻繁,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的思想信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我們學習「春秋智慧」,通過《孔子論語》和《老子哲理》可以看到人類對於和平與正義的渴望,通過《孫子兵法》可以看到歷史的混亂與殘酷。其實孔子所說的君子是仁者、智者和勇者,文武之道是不可以偏廢的。儒家、道家和兵家的思想,能夠融會貫通便是真正的大智慧。《孔子論語》強調忠孝仁義,孔子特別推崇君子的修養。我們來看一下君子這個詞:君就是要講求忠誠,子就是要講求孝順,君子合在一起就是要講求仁義。《老子哲理》強調道法自然,老子認為萬物是順應道而生長的,道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我們只有認識了自然規律,才能夠深刻地理解老子所說的道。《孫子兵法》強調克敵制勝,我們知道毛澤東思想是克敵制勝的法寶。毛澤東有一句名言:「與天鬥爭,其樂無窮;與地鬥爭,其樂無窮;與人鬥爭,其樂無窮。」就是說,鬥爭是快樂的,天災和人禍都是我們的敵人。這就是真正的大智慧,所以說大智慧都是從鬥爭中產生的。《春秋智慧:儒道兵》這本書,力求運用現代漢語完美地表達原文的思想。本書的現代譯文非常精美,適合朗讀與背誦。我認為經典是需要反覆閱讀的,過多的評論和註解反而不利於讀者聯繫生活去思考問題。本書始終堅持歷史、辯證、唯物的觀念。我先是帶著現代唯物的觀念去解讀《老子哲理》,再帶著《老子哲理》觀念去解讀《孔子論語》,再帶著《孔子論語》的觀念去解讀《孫子兵法》,最後是聯繫自己的生活才融會貫通的。為了寫這本書,我經歷了許多的痛苦和磨難。我認為,只有真正地體驗了生活的艱辛,才能夠深刻地理解聖人的智慧。2、文化的根基老子講的道是力量和規律,老子講的道德是擁有力量並且順應規律才能夠實現道德。「道」是中國最神秘的文字,要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我們還是要去《老子》中尋找答案。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道」能夠產生萬物。那麼在現實中什麼東西能夠產生萬物呢?這是《老子哲理》首先要解答的問題。宗教的觀點是上帝創造了萬物,科學的觀念是能量產生了萬物。我們將「道」字一分為二:上有首,下有走,首表示人的思想,走表示物的運行,「道」是力量與規律的化身!就是說,人的思想可以認識事物的規律,而物體的運行必須依靠力量的推動。道的含義包括方法和路徑,老子講述的道是力量和規律,力量與規律合起來才是道,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認識。所以說,道是順應規律的力量,只有順道而行才能夠實現道德。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我們可以解釋為:「道產生了時間,時間產生了有和無,有和無產生了天地人,天地人產生了萬物。」就是說,是順應規律的力量產生了萬物。老子是從生命的角度去理解「道」的。古人認為,宇宙萬物都是有生命的,而生命就是一段時間。「道生一」的「一」是線段,可以表示路程,這裡表示時間。那麼老子為什麼不直接說「力」,而要說「道」呢?這裡面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和文化背景,我們可以留作問題以後再去討論。我發現老子說到「力」的時候,語言總是令人費解。例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其中的「無有入無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曾經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把這段話解釋為:「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駕馭天下最堅強的東西,無形的力量決定有形的事物,我因此知道自然無為的益處。以實際的行為而不是言辭來教導眾人,順其自然地處理事情而能實現最大的利益,天下很少有人做到這樣。」原來「無有入無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無形的力量決定有形的事物!」這才是老子所要表達的觀點。所以說,老子的思想就像一座神秘的宮殿,我們只有選擇正確的道路才能夠找到智慧的寶藏。現在我們還可以從相對論的角度去理解「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有一個著名的能量公式:E=MC2。就是說,物體的靜能量=物體的質量×光速的平方。相對論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由能量構成的,物質是能量的表現形式。事實上,物質在衰變的過程中會釋放巨大的能量,而巨大的能量也可以產生新的物質。物質的存在使空間和時間發生了彎曲,空間和時間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也就是說,我們其實生活在一個彎曲的世界裡。現代物理學認為,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在其孕育的初期,集中於一個體積極小、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奇點。奇點產生以後發生了大爆炸,才有了現在的宇宙。這就是力量產生萬物的科學解釋。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從從相對論的角度去理解「道」呢?因為《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我們只有真正地理解了「自然」,才能夠真正地理解老子所說「道」。老子說道生萬物,愛因斯坦說E=MC2,他們都認為是力量產生了萬物,這就是人類認識自然的大智慧。其實我們認識的世界往往不是「自然」本身,而是從我們的視角、用我們的方法觀察到的「自然」。人類的大智慧常常就是用最神秘的理論去解釋最神秘的世界。孔子講的道是規範和秩序,孔子講的道德是遵行正道並且講求仁義才能夠成就大德。孔子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就是說:「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天下無道就辭官歸隱。國家有道而自己貧賤,是一種恥辱;國家無道而自己富貴,是一種恥辱。」可見孔子是講求明哲保身的。孔子所說的道包括方法和路徑。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解釋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裡所謂的忠恕,就是忠厚與寬容。因為忠孝所以能夠厚實,因為寬大所以能夠包容,關鍵就在「寬厚」二字上。孔子講君子的道德,其實是做人的大德。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可見「道」和「大」有著深刻的聯繫,「道德」和「大德」有著深刻的聯繫。老子講的道德強調道法自然,孔子講的大德強調忠孝仁義。仁是善的表達,義是愛的奉獻。講求仁義,心中就會充滿仁義。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對於「仁」有許多論述。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我們可以理解為:「齊桓公九次會盟諸侯,不用武力,是管仲的功勞啊。這就是仁義!這就是仁義!」關於仁德,孔子說:「仁者先付出而後獲得,可以稱為仁德。」曾子說:「君子依靠朋友培養仁德。」可見孔子講的「仁」不僅是個人修養,而且具有社會意義。仁是善的表達,義是愛的奉獻,我們可以把《論語》中的「仁」理解為「仁義」。就是說,心中有了善還不是仁,完善地表達出來才是仁;心中有了愛還不是義,無私地奉獻愛心才是義。所以說,仁義離我們並不遙遠,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表達善意、奉獻愛心的故事。所以說,只要我們講求仁義,心中就會充滿仁義。道德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仁義是我們心靈的故鄉。我還寫過一本書叫做《老子哲理和孔子論語》,該書從人生智慧的角度對「道德和仁義」提出了許多新的看法。其中有兩首十四行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需要怎樣的智慧?我們如何才能夠完善自身?人類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也曾經歷過無數的苦難。當戰爭的硝煙隨風遠去,和平的陽光照耀牧場。我們回首往事、眺望遠方,在宛若銀河的星際圖上,兩位聖人為我們指引著方向,那就是道德和仁義的思想。偉大的老子宣揚了道德,高尚的孔子講述了仁義。道德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仁義是我們心靈的故鄉。道德啊仁義。我們需要怎樣的道德?我們需要怎樣的仁義?在一個有階級的社會裡,在一個為利益而爭鬥的時代,講求道德和仁義,能夠實現永久的和平嗎?道德和仁義,與其說是一種思想,不如說是一種智慧;與其說是一種智慧,不如說是一種信仰;這種思想、這種智慧、這種信仰,就是中國文化的根基。所以說,有了思想就能夠產生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夠產生信仰,信仰是大智慧。信則有,不信則無,沒有信仰就沒有大智慧。但是信仰並不等於迷信,信仰一旦變成了迷信,那就不是大智慧而是大愚昧了。《孔子論語》《老子哲理》和《孫子兵法》合在一起就是《春秋智慧:儒道兵》,它們既是政治大智慧,又是人生大智慧。3、探討《孔子論語》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孔子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開篇的第一章,看起來好像很平淡,其實是孔子人生智慧的總結,我來解釋一下:孔子說:「學了知識以後時常地溫習它,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拜訪你,不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不因此而怨恨,不就是君子的品德嗎?」在這裡孔子談到了三個重要的問題:1、學習知識,2、結交朋友,3、成為君子。孔子認為,學習是快樂的,結交朋友是快樂的,我們通過學習和結交朋友就能夠成為君子。在學習和結交朋友的過程中,最大的痛苦莫過於不被人理解,別人不了解我,我不因此而抱怨、不因此而記恨,這就是君子的品德。學習《論語》關鍵在於了解孔子的為人,我們來看一看孔子的弟子是如何評論孔子的。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顏淵又叫顏回,是孔子最得意、最好學的弟子。可惜他重視學文,身體又不太好,結果英年早逝了。這段話是《論語》中最有文採的篇章,我來解釋一下:顏淵感嘆地說:「抬頭仰望是那樣的高大,努力鑽研是那樣的艱深;好像就在前面,忽然又在後面。夫子循循善誘教導眾人,用文化豐富我的思想,用禮儀約束我的言行,使我欲罷不能,使我用盡全力。好像高山矗立眼前,雖然想去攀登,卻沒有適合的路徑。」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這裡的「文」是指:文學、文藝和文化;這裡的「禮」是指:禮制、禮法和禮儀。孔子這個人啊,我們從《論語》中只能看到他文的一面,其實孔子還有武的一面,我們讀《論語》的時候需要注意這一點。孔子的父親是魯國有名的武士,可以說孔子出生於兵家。孔子本人身材高大、相貌威武,孔子的言行卻是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的。孔子精通的「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可見孔子傳承的是文武之道,孔子是能文能武的。孔子非常重視「禮」,一生以復興周禮為己任,提出了「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思想。關於「禮」,我想補充一點,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做「先禮後兵」,軍禮常常是最隆重的禮儀。我們說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不是說中國就軟弱可欺了。歷史上,一個隆禮重法的國家,往往會大力地發展軍事。孔子的思想是「仁為中心,禮為外用。」那麼孔子對於「仁義和禮儀」是如何論述的呢?《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話: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我來解釋一下:孔子說:「依靠智謀獲取,不用仁義守護,即使得到,也會失去。依靠智謀獲取,能用仁義守護,不能表現莊重,百姓不會敬服。依靠智謀獲取,能用仁義守護,能夠表現莊重,行為不合禮儀,也是不完善的。」就是說,仁義能夠輔助智謀,禮儀能夠表現莊重。關於智謀和仁義、莊重和禮儀,孔子是從治理國家的角度去論述的,我們可以從成家立業的角度去理解。例如:一位男士去追求一位漂亮的女士,用盡了心思才得到女士的青睞。如果他不能表達善意、奉獻愛心,漂亮的女士就會離他而去。如果他能夠表達善意、奉獻愛心,但是言行舉止輕浮油滑,漂亮的女士不會對他心服口服。如果他這些方面做得還可以,但是不懂得人情世故,特別是不會孝敬女方的父母,那麼成家以後也會鬧出許多的矛盾。4、道德、仁義、禮儀老子對於「仁義和禮儀」是如何論述的呢?我們再來看一看《老子哲理》的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的思想是尊重道德而不崇尚仁義。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不能說:「失去道以後才會有德,失去德以後才會有仁,失去仁以後才會有義,失去義以後才會有禮。」我為第38章加了一個標題叫做「道德仁義」,我來解釋一下:品德高尚的人不固守小德,所以成為有德之人。品德低下的人不放棄小德,所以成為無德之人。品德高尚的人順其自然是無心作為,品德低下的人放任自流是有心作為。真正有仁愛之心的人,幫助別人是出於無意;真正講求信義的人,幫助別人是出於有意;真正講究禮儀的人,幫助別人而對方不給與回報,他就會拿出手段來報復對方。所以說失去大道以後會講究德行,失去德行以後會講究仁愛,失去仁愛以後會講究信義,失去信義以後會講究禮儀。所謂的祭祀禮儀,其實是忠信不足的表演,是禍亂的前兆。所謂的先知預言,其實只看見了道的幻象,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心存厚道而不拘泥於禮儀,講求實際而不追求幻象。所以只有去除禍亂和愚昧,才能夠實現道德和仁義。大家請注意,這裡對「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解釋是:「失去大道以後會講究德行,失去德行以後會講究仁愛,失去仁愛以後會講究信義,失去信義以後會講究禮儀。」老子講的是治理天下的大道理,我們也可以聯繫生活去理解。例如:一個人失去工作以後,會依靠自己的專業去謀生。如果沒有可靠的專業,會寄希望於親人的關愛。如果沒有親人的關愛,會寄希望於朋友的幫助。如果沒有朋友的幫助,會設法保全自己的面子。5、探討《老子哲理》說到《老子哲理》大家會覺得有些神秘,正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才覺得它神秘。《老子》的第1章是「玄妙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一章有兩句非常著名的話:1、道可道,非常道。2、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我來解釋一下:「道可道,非常道。」第一個「道」字是「道路」,第二個「道」字作動詞,解釋為「行走」。以往人們把第二個「道」字解釋為「說話」,其實「道」字具有「說話」的含義是隋唐以後的事情。第三個「道」字可以理解為「道路」,也可以理解為「力量和規律」。以往人們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句話也有許多的誤解。其實「玄」字的本義是「深」,這裡作動詞,「玄之又玄」的意思是「深入之後再深入」,我們可以理解為「不斷地探索」。因為少女多變,所以「妙」字的含義是「變化」。現在我們再來看「玄妙之道」這個標題,就不是「玄妙的道」了,而是「探索變化的力量和規律」。所以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文字的含義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說,我們只有堅持正確的觀念,才能夠真正地理解《老子》。下面我來解釋第1章:可以行走的道路,不是永久的道。可以表達的名稱,不是永久的名。無是天地的初始,有是萬物的本源。所以通常要從無的方面,去觀察道發生的變化;通常要從有的方面,去觀察道表現的形式。無和有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不斷地探求這樣的道理,是認識一切變化的大門。大家請注意,「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釋是:「可以行走的道路,不是永久的道。」這句話是非常深刻的,無論是政治道路還是人生道路都是如此,人們常常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才體會到其中的深義。「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解釋是:「不斷地探求這樣的道理,是認識一切變化的大門。」這樣的解釋才是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的解釋,才是唯一正確的解釋。《老子》的第81章很有意思,我加了一個標題叫做「感嘆人生」。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大家覺得這一章是不是有點奇怪?「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呀?《老子》不是講辯證法的嗎?應該是有利必有害,有為必有爭才對呀。上天也會降臨災禍呀,聖人也要敢於鬥爭呀。所以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下面我來解釋第81章:誠實的語言並不華美,華美的語言並不誠實。善良的人不與他人爭辯,喜歡爭辯的人並不善良。深入了解的人,未必知識廣博;知識廣博的人,未必深入了解。聖人大公而忘私,他幫助別人而使自己更加富有,他給與別人而使自己更加充實。感嘆自然之道,萬物如何能夠各得其利而不相互傷害;感嘆社會之道,人們怎樣才能有所作為而不相互爭鬥。老聃就是老聃,千古文章的最後一句竟然是反話,真是令人佩服啊!現在我們再來看第80章的最後一句:「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大家是不是認為老子的這句話說錯了?如果我們加上「爭鬥」二字又如何呢?那就是「鄰國之間可以相互看見,雞犬之聲可以相互聽到,人們從生到死也不往來爭鬥。」怎麼樣?可以理解了吧。80章無爭81章有爭,此處無爭勝有爭!所以說,對於聖人的言論我們要懷著敬畏之心,只有正確地理解才能夠獲得其中的智慧。講到這裡有的朋友會問了:你的這些觀念是從何而來的呀?我說啊,這些觀念是從前人探索中得來的,是從自己的體驗中得來的。生活就是我們最好的大學,志向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要快樂生活,所以我們要樹立志向。6、探討《孫子兵法》下面我們來探討《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倡導的是一種積極防禦的軍事思想,這也是中國現在的戰略思想。孫子認為:百戰百勝不是最好的用兵之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用兵之法。孫子認為:上策是破壞敵人的計謀,其次是瓦解敵人的外交,其次是擊敗敵人的軍隊,下策是攻佔敵人的城市。美國人通過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認識到《孫子兵法》的利害,後來美國成功地運用用「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的戰略,在冷戰中拖垮了前蘇聯,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孫子兵法》開篇的第一章: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的本義是兵器,這裡指戰爭,我來解釋一下: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人民的生死,關係到國家的存亡,不可以不認真地考察。孫子說的太好了!戰爭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情,所以聖人和君子也要經得起戰爭的考驗。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這是《孫子兵法》軍形篇的第一章,我來解釋一下:孫子說:從前善於用兵的人,先使自己不被敵人戰勝,以等待時機戰勝敵人。不被敵人戰勝在於自己,戰勝敵人在於有機可乘。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能不被敵人戰勝,不能使敵人必定被我戰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知而不可以強求。孫子對於戰爭的認識是非常深刻的。孫子認為,軍爭是為了獲得利益,軍爭是為了避免危害。一個高明的指揮者,要善於把握戰機、爭取勝利,而不是強行用兵、強求勝利。毛澤東在總結革命戰爭的時候說:打仗沒有什麼神秘,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麼戰略戰術,無非就是這四句話。所以說,戰爭只是手段,勝利才是目的。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夠把握戰機、爭取勝利呢?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這是《孫子兵法》用間篇的第一章,我來解釋一下:孫子說:凡興兵十萬,征戰千里,百姓的費用,公家的開支,每日要耗費千金;君臣內外騷動,民眾疲於道路,不能從事耕作的,有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取一日的勝利,而吝嗇爵祿和重金,不用間諜了解敵情的,就是最大的不仁,就不是軍隊的將帥,就不是國君的輔佐,就不是取勝的君主。孫子說的太好了!什麼是最大的不仁?在戰爭中不了解敵情就是最大的不仁!戰爭是詭詐的行為,敵情往往是瞬息萬變的。要事先了解敵情,必須依靠各種間諜,為此要不惜高官厚祿。英明的君主、高明的將帥,之所以出兵就能戰勝敵人,是因為他們使用足智多謀的人做間諜,所以能夠成就大業。這就是用兵的要點,軍隊必須根據敵情而採取行動。7、經典思想《孔子論語》《老子哲理》和《孫子兵法》中有許多經典的思想,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聯合國總部的孔子像上刻著這樣的文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說: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這句話被認為是指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金玉良言。那麼老子是否也有類似的話呢?我認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句話可以與之相提並論。就是說:一個人的信用不足,別人就不會信任他。我們說金錢是物質財富,知識是精神財富,其實金錢和知識都是一種信用。所以說,信用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沒有信用是沒有辦法立足的。一個國家,一個企業都是這樣。《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至理名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就是說:了解敵人了解自己,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推而廣之就是,既要了解別人又要了解自己,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大家會發現,這三句話都是從否定的角度去談論問題的,確實有點否定之否定的哲學味道。《老子哲理》我在半年之內讀了一百遍,總結出一句話就是:力量改變一切,柔弱常勝剛強。米盧有一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足球是快樂的。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態度不能改變一切,只有力量才能改變一切,任何事物的改變都不可能離開力量。弱小的事物順應規律就能生存,強大的事物違背規律就會滅亡。弱小的種子反而能夠生長,高大的樹木反而遭到砍伐。所以老子說,強大反而是不利的,柔弱反而是有利的。這就是柔弱能夠常勝剛強的道理。人們以前認為老子崇尚柔弱,其實柔弱是相對於剛強而存在的。老子表面上崇尚柔弱,其實處處都在談論力量,「道」就是順應規律的力量。8、文武之道孔子說的君子是仁者,智者和勇者。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就是說,君子問心無愧,所以不會憂慮;君子知識廣博,所以不會迷惑;君子有勇有謀,所以不會畏懼。《老子哲理》中有著豐富的辯證思想和精彩的用兵之道,其辯證思想和戰爭的謀略,為歷代兵家所推崇,有人甚至認為它是中國兵學的開山之作。所以說,孔子講的君子之道和老子講的聖人之道,其實都是文武之道。我們要講求仁義、講求道德、講求謀略。新文化運動以來,我們批判了封建社會的「仁義道德」,現在我們需要做一些反思了。根據孔子的觀點:仁是善的表達,義是愛的奉獻;講求仁義,心中就會充滿仁義。根據老子的觀點:道是順應規律的力量,擁有力量並且順應規律才能夠實現道德。這樣的觀點是不會錯的。所以說,不是「仁義道德」的思想錯了,而是後人的理解錯了。我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劉少奇在新四軍的時候,有一次對陳毅說:「這件事還是要用點策略才行。」陳毅說:「對同志還搞啥子策略嘛。」劉少奇說:「不是搞策略,而是講策略。」陳毅聽了後笑著說:「少奇同志的水平就是高嘛,一字之差,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講策略是善意的,搞策略是惡意的,一字之差便有善惡之分。所以說,君子也是需要謀略的,我們要樹立講求仁義、講求道德、講求謀略的新觀念。關於為人處世,中國古代有兩本非常偉大的著作,一本是《論語》,一本是《紅樓夢》。《論語》是講治理國家的,《紅樓夢》是講兒女情長的。我們說孔子是文聖人,那麼曹雪芹就是情聖了。《論語》只有二十篇,把做人的道理講得清清楚楚。《紅樓夢》有一百二十回,把家庭的矛盾說得明明白白。《論語》和《紅樓夢》都是博大精深的書,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去閱讀,會有不同的感悟。許多朋友看《紅樓夢》時覺得津津有味,看《論語》的時候也想一口氣讀完。我覺得那樣不會有很大的收穫,聖人的智慧讀一遍就能夠領會嗎?那真的是超人了!讀《論語》最好的方法是把書帶在身邊,有了閑暇和興趣便讀上幾句,日積月累就可以了解《論語》,了解孔子及其弟子們了。《論語》是中國的看家寶,《老子》在西方卻很火爆。目前在西方,《聖經》和《老子》是譯本最多的書。美國的《紐約時報》把老子列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老子真的很偉大!他的生平我們知道的很少,只有一個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故事流傳下來。老子僅憑五千多字的雄奇文章,就讓中國人崇拜了兩千五百多年,實在是太崇拜了,就把他奉為太上老君。《老子》中有許多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大智慧,被譽為百經之首。千百年來,無數的學者從《老子》中獲取營養,創立了自己的學說,而老子依然特立獨行、無法超越。我們要讀懂《論語》,關鍵在於認識孔丘,理解君子之道;要讀懂《老子》,關鍵在於認識老聃,理解聖人之道。君子講求忠孝,所以能夠獲得父母的關愛和君主的信任,這就是君子的生存之道。聖人講求道德,所以身居高位之後要以德報怨體驗艱辛,這就是聖人的發展之道。所以說,聖人是以德報怨,君子是以直抱怨,匹夫是以怨抱怨,小人是以怨報德。孔子說的君子之道,好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用一句俗話來說,就像是在求上水。老子說的聖人之道,好像是順水推舟,一日千里;用一句俗話來說,就像是在求下水。無論是求上水還是求下水,都要回到原來的出發地。所以說,君子之道和聖人之道是相通的。我們學習文武之道,除了要認識孔子和老子,理解君子和聖人,還要了解《孫子兵法》,要重視鬥爭的謀略。我們可以通過周恩來的人品去理解《孔子論語》所推崇的君子的修養,我們可以通過魯迅的雜文去理解《老子哲理》中強烈的批判精神。對於《孫子兵法》,關鍵在於活學活用。毛澤東在紅軍長征的時候還沒有讀過《孫子兵法》,卻能夠指揮紅軍四渡赤水,跳出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走出了北上抗日的勝利之路。紅軍到達延安以後,毛澤東才開始研究《孫子兵法》。所以說,智慧不僅在於學習,而且在於運用。我們說啊,中國人有一種大智慧,叫做求全責備。其實求全責備是用來要求聖人、君子和將帥的,現在許多父母用它來要求自己的孩子,這是大智慧用到了小地方,也算是大材小用了。我們可以把《老子哲理》作為一面鏡子去看歷史,用聖人的標準去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成敗。聖人是講求道德、講求自然無為的。誰是真聖人?誰是假聖人?用老子的觀點就會看得明明白白。我們可以把《孔子論語》作為一面鏡子去看現實,用君子的標準去評價現實人物的是非曲直。君子是講求禮儀、講求忠孝仁義的。誰是真君子?誰是偽君子?用孔子的觀點就會看得清清楚楚。作為現代人,我們要從人生智慧的角度去理解「道德和仁義」。簡單地說,「道德仁義」就是先獲得再付出,「仁義道德」就是先付出再獲得。在一個有階級的社會裡,在一個為利益而爭鬥的時代,人們付出以後常常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所以說,「仁義道德」的思想容易被統治者利用,成為壓迫人民的工具,這就是新文化運動反對它的原因。現在我們可以把先「道德」後「仁義」理解為「成己為人」,就是先成就自我再去幫助別人;把先「仁義」後「道德」理解為「成人達己」,就是先成就別人再來實現自我。9、信仰道德人們對聖人和君子的要求是很高的,因為他們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對普通人來說,我們只要立志求學、學以致用,做一個有志之士就可以了。所謂的志士之道關鍵在於講求信用,信用是道德和仁義的基礎。我們要快樂地學習、努力地工作,要善於從生活之中感悟智慧。生活是美好的,也是不容易的,我們只有努力奮鬥才能夠獲得成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傳統文化呢?總的來說,傳統文化之中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孔子論語》《老子哲理》和《孫子兵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最有價值的思想。我們只有正確地理解傳統文化,才能夠獲得有益的啟迪。譬如《孔子論語》: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什麼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呀?如果解釋為:「君主就是君主,大臣就是大臣,父親就是父親,兒子就是兒子。」那麼推論下去就是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愚忠愚孝」了。有的人認為孔子的這句話錯了,現在我們再來做一個解釋: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主要像君主,大臣要像大臣,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齊景公說:「說得好!如果君主不是君主,大臣不是大臣,父親不是父親,兒子不是兒子,雖然有粟糧,我能安心食用嗎?」這樣解釋又如何呢?大家還會認為是孔子說錯了嗎?儒家思想是強調明哲保身的。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儒家思想又是強調義不容辭的。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就是說:「富與貴,是人人都嚮往的;不用正當的方法獲得,君子不會接受。貧與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去除,君子不會逃避。君子能背棄仁義而成就惡名嗎?君子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背棄仁義,緊迫危急時不能背棄仁義,顛沛流離時不能背棄仁義。」這句話的關鍵是:「君子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背棄仁義!」所以說,經典是需要反覆閱讀的,只有反覆地閱讀才能夠融會貫通。對於《孔子論語》《老子哲理》和《孫子兵法》這樣的大智慧,我們要懷著敬畏之心去閱讀。讀懂了,我們就會喜歡孔子,尊敬老子,重視孫子。我們要從不好理解的文字中讀出好來,這樣才能夠觸動心靈、登堂入室。現在我們來做一個總結。用一句話來概括《孔子論語》:仁是善的表達,義是愛的奉獻;講求仁義,心中就會充滿仁義。用一句話來概括《老子哲理》:如華山之雄偉,如涇水之明澈;力量改變一切,柔弱常勝剛強。用一句話來概括《孫子兵法》:善於使用計謀,才能戰勝敵人;善於把握機會,才能獲得成功。這就是儒家、道家和兵家的思想,這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春秋智慧」。總結《春秋智慧:儒道兵》就是六個字:「仁義,道德,謀略。」其中「道德」是最核心的內容。我們學習「春秋智慧」,就是要樹立「道德仁義」的信念,了解「克敵制勝」的謀略。「道」具有三層含義:1、力量和規律,2、規範和秩序,3、方法和路徑。「道德」也有三層含義:1、道德,擁有力量並且順應規律才能夠實現道德;2、大德,遵行大道並且講求仁義才能夠成就大德;3、結果,我們走什麼樣的路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正確地理解「道」和「道德」的三層含義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叫做《星球大戰》,當帝國的死星跟蹤盧克的飛船來到耶文星系的時候,起義軍面臨生著死存亡的考驗。面對超級強大的死星,起義軍只能派出小型戰鬥機才可能擊中它的要害,人類的命運就在此一戰了。將軍對即將出征的飛行員們說:「願力量與我們同在!」這是多麼深刻的話語啊!當人類面對死亡威脅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我們需要的是能夠戰勝敵人的力量。「願力量與我們同在!」這就是人類的吶喊。我曾經聽到過信徒們的祈禱:「願上帝與我們同在!」這是多麼深刻的話語啊!當人們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候,總是希望有萬能的上帝來幫助自己。老子說道生萬物,基督教認為是上帝創造了萬物。在英語中,道是DAO,上帝是GOD,似乎有些聯繫。DAO是順應規律的力量,GOD是萬能的神秘力量。所以說,人們無論是信仰道德還是信仰上帝,歸根結底是希望獲得強大的「力量」。唯物論者必然會信仰道德,有神論者必然會信仰上帝。我們說科學是講求真理的,宗教是講求善行的,藝術是講求美麗的。就是說信仰科學必須追求真理,信仰宗教必須追求善行,信仰藝術必須追求美麗。無論是信仰科學,還是信仰宗教,還是信仰藝術,歸根結底都要信仰道德,道德信仰是一切信仰的基礎。所以說思想能夠產生智慧,智慧能夠產生信仰。信仰是大智慧,沒有信仰就沒有大智慧。「春秋智慧」的核心就是「信仰道德」。我是一個唯物主義者,所以我要說:「願道德與我們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都會得到有益的啟迪。有的朋友可能更願意接受「儒道佛」的觀念,但是作為政治智慧和人生智慧,我們更應該從「儒道兵」的角度去理解《孔子論語》《老子哲理》和《孫子兵法》。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進步的時代,民主與科學、自由與法制是這個時代的主題。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是為了探求成功的道路,相信成功之路就在我們的腳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濃縮的智慧
※什麼是生活的智慧?
※他為官的智慧值得借鑒 錢江晚報
※人生智慧十句話:見好就收,不必「棒打落水狗」
※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句句都有妙用!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