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道教歷史沿革及主要道觀和道士

黃山的開發建設,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唐代道教舊籍中,關於軒轅黃帝和容成子、浮丘公來山煉丹、得道升天的仙道故事,流傳千年,影響深廣,至今還留下與上述神仙故事有關的許多峰名,如軒轅峰、容成峰、浮丘峰,以及煉丹、仙人、上升、仙都、道人、望仙諸峰。黃山山名,亦與黃帝煉丹之說有關。道教在黃山建立較早的道觀有浮丘觀、九龍觀等。宋末道士張尹甫在黃山修鍊,創建松穀道場。明末以後,全山範圍內,已無道教活動的蹤跡。 沿革 唐代道教的舊籍中,記有道家在黃山煉丹的傳說。道教傳入黃山的確切年代不詳。據舊志記載,唐代之前創建的道觀有浮丘觀、九龍觀。歷代增建的有松穀草堂、老庵、黃山觀(後名升真觀)、釣橋庵、松谷腳庵、硃砂庵等,其中九龍觀、黃山觀由皇帝賜額。至明末清初,道教活動在黃山已基本終止。 觀宮 浮丘觀  在浮丘峰下。始建年代不詳。唐會昌間(841——846)拆毀,明宣德間(1426——1435),道人鮑興重建,現已圮廢。 九龍觀  在九龍峰下。唐開元中(713——741)一度改為僧舍。宋政和五年(1115)敕名九龍觀。觀宇久廢。 城山觀  在翠微峰下。宋嘉定間(1208——1224),太平人焦源建,初名黃山堂。後由同鄉人焦頤重修改名「城山書院」,命二子在此讀書。清代改為城山觀,祀玉虛真人。觀宇廢圮。 升真觀  在採石峰側,舊名黃山觀。北宋嘉祐八年(1063)創建,政和間(1111——1117)賜額。觀已湮沒。 仙壇宮  俗名仙人壇,在後山,面對煉丹峰。已廢。 仙都觀  在仙都峰下。元至元中(1335——1340),徽州人吳萬竹曾在此修鍊。觀宇廢圮。 軒轅宮  在溫泉區紫石峰下,或說在祥符寺舊址,久廢。溫泉岩壁刻有「軒轅行宮」四字,水簾洞前又有軒轅碑。都來源於軒轅黃帝入山煉丹的傳說。 浮丘壇 在浮丘峰下。壇前有白蓮池,周圍多梅花。久廢。 名道 張尹甫 (1244——1300),號松谷,浙江人。少時學儒,後攜妻室隱居錢塘江。宋寶祐間(1253——1258),曾在天水任官,被革職後學道,來黃山建松穀道場。元大德四年(1300)五月二十日卒於黃山。 玄陽 歙人,程姓道士。明隆慶間(1567——1573)結茅硃砂峰下,自題匾額「步雲亭」。萬曆三十四年(1606)正月,其徒福陽,將步雲亭併入法海禪院。 王九嶺 山西太原人,居黃山仙壇宮,通醫術。卒年一百三十餘歲。 申清虛 生平不詳。曾在洋湖築舍居住。生性好奇,見仙石橋在雲霞縹緲間,嘆為奇觀,常去觀賞。 鳥窠 江蘇淮安人,採藥至黃山,留戀始信峰勝景,在此獨居三年,自題室額為「活死人墓」,拒絕見外人,後卒於此。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14年獵鬼人,金盆洗手......】這個帖子,附鏈接?
有沒有玄學道家方面的大事從專業角度分析一下《最後一個道士》寫的怎麼樣?
一個老道士關於八字時柱與風水關係考究
茅山道士
道士

TAG:歷史 | 道教 | 黃山 | 道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