婊子無情 戲子無義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坊間有句老話,叫做「婊子無情、戲子無義」。說的是舊社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除了社會偏見,實際上說「婊子」與「戲子」為了生存而沒有氣節。說這話著實有點狠,然而卻是市井百姓積聚多年總結出來的「醒世格言」。當然,當今中國再也沒有名正言順的「婊子」了,「戲子」們也都升華為「藝術家」,此「格言」也就無所指向了。
所謂「婊子無情,戲子無義」,並非真無情義。婊子常在床上有情,戲子只在台上有義。每一個人,都有其依附之物。娃娃依附臍帶,小童依附爹娘,女人依附男人。有的人的靈魂丟在床上,離開了床即死了。有的人的魅力長在台上,下了台便沒了靈魂……
舊社會的老百姓在對權貴荒謬化的同時,對藝人也多半妖魔化了,正所謂「婊子無情,戲子無義」。資訊發達、文明演變的進程中,人們發現原來藝人也和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甚至更加深情厚意、高風亮節。所以,歷史地看,是傳媒首先解救了藝人。
近來,無論是「泛交論」抑或是「性爆者」,無論是三年後捲土重來的,還是來勢洶洶、一語驚人的,無非是在搏出位。從潛規則的受害者,「性爆者」儼然蛻變成勇揭黑幕的女傑。在喝彩之際,不妨靜心琢磨:音像資料是否真實?誰在幕後指使?尤其女傑在網上公開的第一段錄像,並不是女傑自個兒。
以自我犧牲來換取眾人警醒,看來經不起精算推演。所謂潛規則,不管影視圈也好、資本市場也好,紅、黃、白、黑道也罷,都是非主流價值觀,並非被所有人認同。所以與主流相悖,上不得檯面。
早些年,馮小剛拍了個戲叫《一地雞毛》。今天想來,冠冕堂皇者、偷雞摸狗事,把「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兩種角色混沌在一起,以網路為舞台,把一出醜陋骯髒之戲劇活生生地演給人們看,還真有點「一地雞毛」之惑。還真有點時光倒流之感。
當下中國,人民群眾對英特納雄耐爾的指望仍是遙不可及,初級階段的社會裡各種演藝明星紛紛成為大眾心中的崇拜偶像,與動輒就引得無數「粉絲」競折腰的無限風光相比,古代、甚至解放前的藝人都只能望其項背。在舊社會,藝人這個行當是個社會地位最為低賤的職業,甚至連妓女都不如,屬於 「下九流」之末流。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是舊社會一般大眾對演藝人員的一種蔑稱。
然而,即便是淪落為「下九流」之列的小人物,也有響噹噹被人敬仰的大腕。清同治、光緒年間被業內外人士奉為「十三絕」之一的劉趕三就不簡單。唱戲、卻沒人把它當作戲子,大腕、稱得上「京城聞人」。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應該說實在是一個不小的奇蹟。
非常倜儻之人必有非常倜儻之事。劉趕三之所以在天子腳下的京城享有如此之高的盛名,一言一行受到上至朝廷、下到街肆之各色人等的注意,並非靠了超乎尋常的演技,而是因為他不畏強權、積極干涉現實政治,勇於揭露社會黑暗面的非凡膽略和浩浩正氣。換言之,他所依靠的正是一種和他的小人物的身份所不相稱的大人格。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又說一鼓作氣,再鼓衰,三鼓竭,其實都是一個理兒:氣不可泄,否則覆水難收。可是,凡人都有好逸惡勞、攀龍附鳳、嫌貧愛富等潛在劣根,堅守氣節的並不容易。
雲南玉峰寺有副對聯:「人活是非境,倘若貪贓枉法豈能錦上添花;佛在有無間,只須敬業樂群自有雪中送炭。」抄在這,還是想論證「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職業並不是決定氣節的轉向輪,生活態度,道德修養和人化品格才是關鍵因素。這與新舊社會,戲不戲子並沒關係。舊社會也有「有氣節」者,看今朝也有「下三濫」人。
抗日戰爭時,愛國僑領陳嘉庚曾說:「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當奸」。實乃大節所在!在民族氣節的大節面前,其他利益退之其次。
人活世上,煩惱往往多於快樂。心煩看似是一種因外部壓力引起的內心嘆息,現實中往往是自身為私念所勞神、為貪心所使役的必然。
陳嘉庚拜佛,還喜歡俗話:「人活一口氣,佛爭一柱香」、「人死留名,虎死留皮」。這些都是奉勸世人活著的時候,不能碌碌無為,平平庸庸,不蒸饅頭,爭口氣!
人活一口氣。氣從何來?有道是:多讀書養才氣;慎言行養清氣;重情義養人氣;能忍辱養大氣;溫處事養和氣;講責任養賢氣;系蒼生養底氣;淡名利養正氣;敢作為養浩氣。
推薦閱讀:
※衣錦媚行-(在塵封的華麗中且歌且行)(之四)戲子
※【滴天髓案例:與紅塵探討戲子的風情人生】二
TAG: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