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類型及營養學常識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中獲取能量的比例對於體成分來講意義重大。一般而言,這一比例大致為碳水化合物40%,脂肪30%,蛋白質30%。影響這一比例的主要因素就是我們的身體類型。不同的身體類型不僅會表現出不同的體格,而且對於宏量營養素的吸收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差異。
體型分類
一般來說,我們的身體類型大致可分為三類:
外胚層體型:一般來說,屬於外胚層體型的人骨架較小,神經系統發達,代謝率高,因此可忍受較高水平的碳水攝入。
典型外貌:長跑運動員
宏量營養素建議攝入比例:碳水化合物50%,蛋白質30%,脂肪20%
中胚層體型:這類體型最為理想,特徵為骨骼及肌肉較為發達,不易發胖,骨架大小中等,增肌相對容易一些。
典型外貌:健美運動員、體操運動員
宏量營養素建議攝入比例:碳水化合物40%,蛋白質30%,脂肪30%
內胚層體型:這種類型的人通常骨架寬大,充滿力量;飲食方面應偏重於高脂肪低碳水。
典型人群:力量舉選手
宏量營養素建議攝入比例:25%碳水化合物,35%蛋白質,40%脂肪。
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與這三種典型體型的描述絲毫不差,但大多數人常常兼具以上多種特徵。
飲食控制
對於飲食控制而言,食物熱量表這一方式最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對於日常飲食的細緻記錄確實有其突出的優點,但其過程過於繁瑣,實用性不佳。
從長遠來看,食物熱量表並不是一個能夠有效控制飲食的途徑。研究顯示,即使我們已經三番五次核查過了計算過程及食材等各項因素,食物熱量表這種計算方法的誤差最高仍然可以達到百分之25之多。
鑒於上述方式漏洞較多,且不適合長期使用,我們推薦大家通過另一種方式來控制飲食,即定量攝入這一方法。研究表明,在充足的食物面前,人們常常會不受飽腹感的約束,不受控制的吃下大量食物。因此,以是否吃飽來判斷自己的食量並不是確定食量的最好方式。
我教大家一種方法,用一隻手就可以幫助你達到確定食量的目的。
·我們可以用手掌來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
·用緊握的拳頭來確定蔬菜的攝入量
·用一捧來確定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用拇指來確定脂肪的攝入量
假設你每日四餐,那麼每頓飯的建議搭配如下:
對於外胚層體質:
2捧碳水化合物
手掌大小的肉類蛋白質
1拳大小的蔬菜
半個拇指量的脂肪
對於中胚層體質:
1捧碳水化合物
手掌大小的肉類
一拳大小的蔬菜
拇指大小的脂肪
對於外胚層體質:
半捧的碳水化合物
手掌大小的肉類
一拳大小的蔬菜
2拇指大小的脂肪
由於我們的手掌與身體存在一定的比例,因此這一原則的普適性更強。當然,我們也不必去生搬硬套這一標準,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地調整。例如,如果在這期間,你發現自己增加了不必要的體重,那麼你可以在每餐中減少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攝入,適當調整。
進食頻率
遵循少食多餐原則
你的進食頻率應當圍繞自己的日程安排及偏好,只要保證足量的營養素攝入就可以,並不需要拘泥於固定的套路。
好了,在了解了自己的身體類型及相應的飲食知識後,缺的就是將其真正地應用起來了,在這個冬天,讓減脂從飲食開始。
推薦閱讀:
※水果什麼時間吃最營養?--------------新華網
※拒絕各種添加劑 這幾種自製輔食既方便又營養
※營養液
※抗過敏吃它!它和雞蛋一樣營養,但雞蛋有一樣永遠比不上它!
※消化道腫瘤患者圍手術期的營養支持治療措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