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櫻花在日本的發家史
(圖:12月,雲南的冬櫻花。我總覺得在我們翹首以盼玉淵潭、武漢大學、黿頭渚、玄武湖、太子灣……還有11區的櫻花節的時候,西南腹地總有一群嬌笑的聲音:「你們這些後來居上的少年啊,圖樣圖森破~」)2. 奈良時代(710-794):初露芬芳日本人挖化石的時候說,櫻屬植物在當地已經有百萬年的歷史。但它們並不是最早讓日本人推崇的花朵。對日本文化略有了解的同學,或許會知道《萬葉集》——它有點類似於中國的《詩經》,是現存最早的日語詩歌總集。這裡面,有好事者統計過,關於梅花的詩有118首,而櫻花46首。在「萬葉集描寫的花卉top10」中,只夠排第四。梅花(也就是梅子)也是從中國引過去的。我不記得是在哪本書里看到的,說是在奈良時代,由東渡的中國僧侶帶去作為禮物(是不是鑒真和尚我就不清楚了 );而櫻屬植物,好像就是在此過程中非重點的夾帶。。。《萬葉集》收錄的詩歌年代,是在4-8世紀之間。可見早期日本人吟詠花木的審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盛唐文化的影響;就連梅花的學名Prunus mume,種名「mume」也是來自日本人對中國人「烏梅」發音的訛傳。直到今天日語中「梅」還念做「ume」。。。。扯遠了。一言以蔽之,這時候的日本人,雖然也覺得櫻花不錯,但。。。也只是不錯而已。有組織有規模有預謀的櫻花文化,還完全沒成型。至於在日本民間,提到「花」,一般指的都還是梅花;「花見」(賞花)的說法,也是指賞梅,而非賞櫻。3.平安時代(794-1185):含苞待放另一本不能不提的書是《古今和歌集》。它的成書年代比《萬葉集》晚一些,據說是在914年前後。到了此時,日本的風物文化已經有了更加豐富的層次、更加季節化的感受,而和歌、俳句里的「花」,也不知不覺地開始從梅花變成了櫻花,數量上也呈現出後者壓倒性的優勢。關於這一點,日文wiki中有個很明顯的例子——(1)《古今集》:難波津の咲くやこの花冬ごもり今は春べと咲くやこの花。中文翻譯 :花開難波津,寒冬閉羞顏。今春滿地堂,花開香芬芳。此處的「花」,寒冬吐香,自是梅花無疑;(2)紀友則:ひさかたの光のどけき春の日にしづ心なく花ぞ散るらむ。中文翻譯:今朝春日裡,本擬共芳尊。無奈櫻花落,紛紛亂我心。這裡的「花」,春日散落,就是櫻花了。註:紀友則為三十六歌仙之一,活躍於平安時代前期(845?-907)。因為對四季以及節氣文化的關注,櫻花開始成為春日的重要象徵。日本民間據說有「田打櫻」的習俗,我私心推測,有點像中國以前的「春社」,只是把櫻花作為界定這一習俗的標誌。至於後來的「花見」,也有人認為是來自「田打櫻」——這就是政治和宮廷層面的事情了。隨著平安時代的到來,政治風向上的轉改也影響到了民間對於梅花、櫻花審美的變化。為什麼說政治轉向很重要呢,因為這裡面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人:嵯峨天皇(809-823在位)。雖然說在這之前,身為女性的持統天皇(690-697在位)好像就有愛櫻賞櫻的習慣,但真正把「賞櫻」儀式化,並且在宮廷里種滿櫻花的人,卻是這位嵯峨天皇。因為君王的喜愛而嚴重影響民間流行文化的行為,我們應該見過不少了吧。當然,我覺得這與漸漸脫離盛唐模式,開始自己發展成熟的日本文化仍然有著很大的關係;從梅花到櫻花,某種程度上是否也算東瀛文化崛起的一個標誌呢。
(圖:日本晚櫻Cerasus serrulata,即日本人所謂「八重櫻」。繁複華麗的重瓣出現,多半意味著一種植物成為供觀賞的重頭戲。平安時代後期的大才女紫式部,在她的《源氏物語》里,就用嬌艷的八重櫻來比喻紫姬「幾乎完美到無可指摘」的容貌品性。)4. 從鎌倉幕府到豐臣秀吉:花吹雪這期間好像沒什麼關於櫻花的新聞。。。可能是因為戰事多些?但無論如何,賞櫻的活動規模的確在慢慢擴大化,從宮廷貴族之間才有的儀式,到武士家臣之間的團體活動,彷彿「花吹雪」一樣紛紛揚揚地擴展,到了後來的江戶時代,就已經變得非常全民化了。至於為什麼提到豐臣秀吉?嗯,因為醍醐寺的700株櫻花據說就是他種的。在此舉辦的「醍醐の花見」,聲勢浩大,登峰造極。
(醍醐寺的櫻花。圖來自flickr。)5. 江戶時代(1603-1867):十萬櫻華入夢眠(這句話原本是「十萬狂花入夢來」,說黃永玉老先生的。但我實在喜歡這個篡改後的版本,故而借來一用。)江戶時代的到來,帶領著櫻花正式成為日本主流文化的標誌性象徵。這裡面有兩個重要的東西:(1)武士道精神的確立;(2)東方花卉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與推廣。「欲問大和魂,朝陽底下看山櫻。」先講武士道。武士出現得早,但「武士道精神」這個詞,好像出現得並不是很早誒。wiki是這麼說的:……武士道真正完成於德川幕府(即江戶幕府)時代。……在江戶初年,由古學派的始祖山鹿素行汲取了中國儒家思想的養份,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進行了全面的闡述。……經過12世紀晚期的發展,武士道在16世紀成為成文的準則。在此之前,櫻花的形象還偏向於女性化,比如木花開耶姬,還有各種愛情故事神馬的。但當武士道精神介入之後,一切就變得立刻光芒四射、氣勢磅礴起來,櫻花的地位瞬間就拔高n個能量級了。懶得描述。。直接把詞條內容刪改修繕一下拿過來:(1)看過櫻花的人都知道,一朵櫻花微不足道,滿樹櫻花就蔚為壯觀。這和日本武士的集團精神是很相似的。(可以稱之為集體意識么?)(2)日本人認為櫻花最美的時候並非是盛開的時候,而是凋謝的時候。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麗中達到自己人生的頂峰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之後豪無留戀的結束自己的生命。(以上來自武士道_百度百科)更多軍事政治背景我就不展開談了。。。總之一句話,它的風靡,和背後的勢力有很大關係。大部分國家的國花確立,其實都這樣,有著很深刻的政治文化原因。當然了,如果從美的角度來說,這當然也不夠。所以我們再跑回來談談植物學範疇的事兒。江戶時代所處的17-19世紀,實際上正是西方園林文化蒸蒸日上,並為東亞地區的花卉植物幾欲瘋狂的年代;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日本人的櫻花品種得以層出不窮,也就非常好理解了。如果你願意去看一下現代的日本櫻花名錄,會發現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冠以「江戶」的名字,非常重要的一個栽培品系就叫做」江戶彼岸系「。江戶末期,櫻花的栽培品種已逾300。這個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我泱泱大中華區,牡丹最發達的唐宋時期,培育出來的牡丹花品種是120+。有這麼多品色可以看,又這麼有內涵,不受歡迎簡直就沒有天理了。發展到這一步,我覺得基本上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整個櫻花文化的體系,已經完全確立,接下來的不過是一層層的豐富潤色。
(圖:染井吉野櫻,目前最為廣布栽植的早櫻品種。出現於江戶末期。目前中國、日本的觀賞櫻花普遍以此為主。)6. 番外櫻花還滲透到了日本人生活的哪些角落,請參考櫻花是什麼味道的?P.S. 吃的櫻桃也是櫻屬植物。只不過以結果為目的稱櫻桃,以開花為目的稱櫻花。7. 總結(1)日本官方給出的說法,國花是象徵日本皇室的菊花。但是作為整個日本文化風土的象徵,毋庸置疑仍然是櫻花。(2)早期櫻花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和中國文化有關。但和梅花最大的區別在於,櫻花既有傳承,又很獨立創新,故而在後來日益成熟的日本民族文化中,佔據了重要地位。(3)武士道精神的加入,為櫻花從「物哀」正式升格為「民族精神」,算是一個很關鍵的推動。日本文化的精氣神,幾乎都可以在它身上看到縮影,你看我們的十大名花,做不到吧。。。(4)日本國目前的櫻花資源的確是舉世無雙的,就更不用談櫻花的相關衍生品。作為一個傳統文化風俗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這個當然算是一種理念上的貫徹和傳承。你還見過哪個國家為了一場花事舉國狂歡?除了日本,真沒了。不要小看這一朵花啊。它折射的是這千百年來的世間眾生。日語水平有限,部分表達或許不一定到位。高手輕拍,歡迎交流。參考閱讀:日文wiki:サクラ(櫻)英文wiki:Cherry blossom櫻花文化淺論-免費碩士博士論文《櫻大鑒》《櫻花圖譜》《中國植物志》
推薦閱讀:
※散文精選:在櫻花樹下等你,共一場浪漫
※一篇可能是最乾貨的霓虹國賞櫻指南
※【美物】最愛櫻花風第二季,美萌繼續!
※櫻花樹下英姿颯爽的動漫男神,這麼帥你確定不看
※無錫景之五百五十二 櫻花紅陌上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