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生活現實很無奈,親情關係太糾結
——一個父親看《我的兒子想當廚師》 《我的兒子想當廚師》不是什麼鴻篇巨著,只是加拿大華人徐小平寫的一篇短文。但兒子專門以郵件發來,其用意明顯,是要引導我學習作者好榜樣,做一個「尊重孩子的選擇」的好父親。於是學習文章,反思存在問題,將欲痛改前非。卻發現願望與現實、理性與情感、新觀念與舊倫理之間,存在許多的矛盾糾結,並不容易說得清、做得好。 1 徐先生的文章,講述他從對兒子想學廚師的本能排斥,到反思「為什麼我對兒子自然流露的一種顯然不是不良習性的興趣喜好,表示了這麼大的反感?」。進而意識到「好奇心,好學心,是人類最偉大的天性,只要不是惡習,就應該鼓勵」;而且「親子交流方式和交流內容,關係到教育者如何尊重孩子自我,鼓勵孩子尋找自我……最終為孩子找到人生髮展方向和生活方式的頭等大事」。於是幡然醒悟,決定尊重兒子的選擇。 這篇文章文筆清新細膩,所表達的思想也令人讚賞。為人父者,理當竭盡所能,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幸福快樂、健康茁壯、事業有成!只不過,希望怎麼做是一回事,現實中能夠怎麼做卻往往是另一回事。 國內現行的教育體制,就很讓人糾結。「應試教育」的評價升學體系,「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加上「虎媽式」的家庭教育,交織形成一種強大的「場能」。這套系統壓抑著孩子們的天性和童真,扭曲了孩子們的心靈和價值觀,引導裹挾他們走向一條無需思想創造、只要死記硬背的不歸路。德國立法禁止學前教育,西方普遍反對過度教育,不會沒有道理。國內教育當局也許有堅持現行體制的種種理由。有可能教育體系涉及到「培養接班人」的國家意志。也有可能高考制度是農家子女通往理想、社會底層實現階層流動的相對公平、也幾乎唯一的出路,而且至今還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案。其實,不管是什麼原因,也由不得誰喜不喜歡,現實就是這個規則。你如果無法改變或抗拒,就只能接受和服從。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太遭罪,只能自己不做「虎媽」。父母不僅觸動不了家門外的大環境,就是在家裡也要服從大環境,比如督促孩子完成那些「該死的」的作業。我家念初一的女兒,一直要求不參加周末和假期的補習。我明知這類「補習班」荒唐可惡,也不敢「尊重孩子的選擇」。還要一本正經的和她討論:如果考不上好的高中大學,你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是不是已經掉隊了? 傳統所謂的傳道授業解惑,走到極端就成了「師道尊嚴」。師長家長既是道德權威也是知識權威,對孩子通常是居高臨下的強制灌輸。許多家長習慣於要求孩子「聽話」。勉勵孩子「聽話呀!」不滿意孩子「就是不聽話!」他們不一定意思到,孩子聽話到極點,可能就成了教育者自身的複製品。家長們一定不願意兒女重複自己的生活。不用說眾多生活困頓、有志難酬、眼巴巴望子成龍的升斗小民,就是志滿意得的權貴富商,又何尚不希望子女們超越自己?比較而言,西方教育更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孩子的意見感受、性格喜好,發現發掘他們智力體能方面的特點特長。這種重視交流互動,營造寬鬆氛圍,以尊重、鼓勵、引導為主的教育方式,應該更人性化也更有科學性。然而不管東西方教育有多少差異,不論傳統教育有多少誤區,教育都不能缺少一項基本內容,就是父母對於子女有引導和糾錯的責任。東方的傳統更強調「子不教、父之過」,甚至流傳下來「養子不教如養驢」這種近乎粗野的古訓。父母有文化知識、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優勢,又有親情倫理、法定監護人的雙重責任,對子女有養育的義務,更有教育的責任。子女的言語行為要是出錯,如果只是出於過失,事情大一些也都可以原諒。如果事關人品德行,就必須「不因惡小而『縱』之」,事情再小也要及時制止,堅決說不。父母當然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但也不能偏廢對孩子的引導和校正。而如何把握平衡「尊重」與「教導」之間的關係,是對教育者自身素質的檢查考驗。 個人根據自己的興情愛好,去選擇職業發展事業,自然更合乎天理人性。它關係到人的自由與幸福,也關係到人的創造性及生命活力。可惜的是,所謂「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只是馬克思對他理想社會的期盼,是人們現時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不算遙遠的、馬克思紅旗舉得最高的年代,要求人們的是:「革命青年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而在那種制度性的環境里,人們除了「一切聽從黨安排」也別無選擇。雖然,這樣的荒唐恐怖已經成為過去,民眾不再被當作沒有情感意志的「磚」和「螺絲釘」,執政者已經在倡導「以人為本」。但現實的芸芸眾生,仍然缺乏選擇的權利,除了大量的「拼爹」或者個別的「天才」,往往只能無可奈何被選擇。據說有煤炭工人,因待遇遠低於電廠職工憤而質疑:能不能待遇不變,我們去發電,他們來挖煤?其實電廠職工可以照樣質疑電信業、金融界。國企員工又都可以去質疑黨政系統……這些要求只關乎生存環境,已經由不得個人選擇。那麼個人喜好、性情特長,就更要遷就現實生活了。假如有人撞大運中頭獎有了選擇的機會,恐怕也會感覺,自己珍惜的愛好特長、專業技能,不過是「木匠手藝」之類的謀生手段,為了生活只能奔往更加實惠而體面的選項。所謂「男怕入錯行」,不止是傳統警言,更是現實邏輯。官位崇拜的制度安排及思想觀念,源遠流長根深蒂固。人們對權貴利益集團感受複雜:羨慕嫉妒恨!? 徐先生在文章中呼籲,「孩子喜歡什麼,就應該鼓勵他發展什麼」,斥責阻礙孩子天性的職業歧視為「精神盲腸」、「無恥的價值觀」。人家生活在加拿大,可以有憑有據理直氣壯,能夠站著說話不腰疼。隔著浩瀚的太平洋,我們只能望洋興嘆!其實望洋而知興嘆,比起望洋的麻木或者張狂,應該算是多了一份清醒與覺悟。人生需要一點清醒與覺悟,才知道我們正在做的,未必就天經地義。我們做不到的,未必是歪理邪說。我們服從於生活現實的時候,不能完全迷失自我,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理性判斷、道德底線和人格尊嚴!然而,這種知與行的矛盾,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能不能自圓其說?有沒有底氣大聲說自己做得怎麼樣? 2 徐先生的文章中,兒子才13歲,「想當廚師」也只涉及到「課外教育」的業餘愛好,前因後果都不複雜。等到兒子長大成人以後,面對一些涉及未來生活走向的重大選擇,才會真正考驗和折磨父親的智商情商。 我們試著演繹一下:假定作者的兒子成年以後學業事業都不理想,父親資助的創業嘗試沒有成功,此後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沒有固定工作。某一天,兒子說自己仍然愛好廚藝,雖然過去沒有機會、現在也沒有打算學習烹飪,但要求父親投資為他開一間中餐館。態度堅持且言之鑿鑿:開餐館不光是方便學廚藝,還能夠學習管理廚師、經營餐館,這也是自己多年以來的人生夢想!這個要求從「學專業」升級到了「做項目」,與個人喜好和專業已沒有大關係。關係大的是工作與生活模式的重新定位:打不了工就做老闆。或者可以說,兒子是想憑藉父親的財力,而不用通過自己的能力與努力,來改變自己現實的生存狀態。不知道作者以加拿大的眼光,會怎樣看待兒子這樣的選擇? 兒子選擇的「開餐館」,是一個需要投資的項目,不會簡單到「試試看、做不好重來」。做項目離不開理性的分析判斷。作為父母,除了評估項目的可行性,更要考慮項目實施對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與影響。開餐館只是兒子想當然的要求,沒有起碼的項目調研與策劃,說不出技術含量、商業模式方面的亮點,也談不上管理團隊、人脈關係方面的優勢。這樣的項目起點不高,結果極可能血本無歸,後續虧損還有可能形成一個無底洞。更為關鍵的,還在於創業者本身。如果創業者缺乏從業經歷、專業訓練和知識積累,雖然缺憾不小,但是尚可彌補。如果創業者沒有親歷親為、踏實肯乾的決心與行動,老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怨天尤人,指望著碰運氣靠別人,這樣的老闆夢永遠只能是空中樓閣。即使父母提供了比餐館更好的平台,但演出能不能成功,夠不夠精彩圓滿,都取決於表演者自己的實力與努力,這一點沒有人可以替代。而表演者真正具備條件,不會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青年人希望創業並不錯,但首先應當衡量自己具不具有獨立創業所需的基本素質和條件,衡量一下這事情是不是靠譜、能否看得見希望。如此這般「開餐館」,就不如放棄。不如讓省下的這筆投資,按其自身的安全與效率原則,去選擇比開餐館更好的項目。兒子需要放下急於求成的創業衝動和不踏實不努力的依賴心。可以跟隨投資的流向去摔打磨礪,先經過一番增長見識、積累經驗、培養素質,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標。 父母有條件當然應該支持兒女的事業追求,但不能支持那種不經過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夢想。父母有條件當然應該照顧兒女的生活需要,但不能照顧那種不勞而獲就成為富人的奢望。對於兒女的要求,父母有責任坦誠說清楚自己的意見。哪怕「開餐館」之類可能造成尷尬的話題,也不能隱瞞迴避。兒女成年後有獨立的人格,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力。父母對這些選擇可以不認同,但底線應當是不反對。兒女的選擇即使看起來荒唐出格,父母有權利不支持,但沒有權利剝奪屬於兒女的自由,不能夠強行的干預阻止。我們對於成年兒女,持這種「我不干涉你、你也不能強迫我支持」的態度,應該合乎情理,可以問心無愧。但轉念想想,換個角度,又會發現一個不小的缺憾:這些想法可能過於理性,缺少了情感的因素。父親對兒子總不能不講感情親情吧!如果真的這樣做,會不會缺少了父親為兒子著想的設身處地?缺乏了改善兒子生活狀態的實質性幫助?缺失了親情之間應有的溫情關愛?這樣的冷靜理性是不是已近於冷酷無情? 然而親情之間的行為,似乎又從來離不開理性的判斷。古希臘哲人把人規定為「理性的動物」。人們處理親情關係時,即使不一定執著於是非對錯的判斷,也很難沒有應不應該、合不合適的考量。李嘉誠等一眾富豪讓兒子勤工儉學;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們將遺產不留子女而裸捐社會;恐怕不能歸結為他們對子女缺少愛心。港商余彭年將40億身家捐做慈善,說法是「兒孫要是有辦法的話,你不留錢給他,他依然有辦法;要是他沒有辦法,你留錢給他反而害了他」。當然,大千世界各色人等,不可能都與富豪們保持一致,人人都有權利按照自己的邏輯生活。究竟怎樣的關愛更有益於子女的人生?對子女應該情感優先還是理性為上?每個人只能根據自己的知識閱歷,作出不同的理解、以及「自以為是」的選擇。 3 徐先生的文章,有這樣一段描述:兒子聽出來,父親「聲音里透著巨大的虛假」,支持他學廚師並非真心實意。接下來,「爸爸反覆說兒子去報名,兒子不斷說我不去了……」。一個13歲孩子顧及父親想法的「深明大義」,父子爭相「謙讓」的雙向互動,構成了一幅讓人印象深刻的父子親情圖。中西文化應該都同意這樣一個說法:親情關係原本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愛,親情倫理也離不開這種雙向互動的關愛。 父母對兒女的愛,我相信是一種深植於遺傳基因的天性。這種愛,護佑著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到人類作為種族的生息繁衍。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承載著父母對未來生活幾乎全部的希望,包括傳宗接代、養兒防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我不懷疑,父母愛兒女可以勝過愛自己。 父母有一種犧牲自己生活的方式,是為兒女去專職陪讀。很多母親還是中年,正處於人生的巔峰期,不惜拋舍自己的家庭、工作與習慣的生活,住進某處遙遠陌生的出租屋,全身心服務於兒女的學業前程。這種愛子心切,令人感動也讓人疑惑。可以說,莘莘學子不會靠著陪讀成才,也不會沒有陪讀就不成才。問題還在於,就算陪讀真的好處天大、十分必要。這些被陪讀的子女成年以後,就「十分必要」再去陪讀他們的子女。如此代代相傳,此「恨」綿綿無絕期。如果一代一代人都是為兒女、而不是為自己生活,是不是走入了生活的誤區,迷失和異化了自我的人生? 人生不是只有生兒育女一項內容。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事業、愛情友情、興趣樂趣。也許,父母對兒女的奉獻不應該是無限的,也需要一個合理的底線。一位住在美國的華人長者寫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路……親情是愛的雙通道,並非單向的奉獻。」這種親情雙通道的說法,雖然近於冷酷,卻也直白真實。「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是古已有之的說法。父母善盡撫養之責,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健康快樂的長大成人,算不算是責任義務的邊際?當然,為人父母不應該守在義務的底線心安理得,而應當給兒女更多的關愛,甚至大愛無邊。父母可以從嚴要求自我,將親情之間的愛與奉獻,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可缺失的道德良知。在撫養子女、贍養老人以及救急解難的時候,不能有居高臨下的傲慢,不能有求回報的企圖心……但是,家庭和睦親情愉悅,不是單方面就能夠做到的事情,離不開親情之間的良好互動。子女們作為接受奉獻的一方,可能更需要懂得:親情本來是愛與奉獻的雙通道。 傳統倫理的父子關係,重點在於規範約束兒子的行為。「孝」是儒家最核心的道德教義。「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稱為人生「八德」。百善孝為先!傳統文化有一套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規範,並遠遠早於雷鋒同志就樹立了「24孝」之類的道德楷模。大漢王朝推崇三綱五常,宣示以孝治天下。到民國政府倡導新生活運動,仍然高舉著「八德」的旗幟。歷朝歷代把「孝」抬舉到無與倫比的高度,一方面固然是統治者需要臣民們以國為家、大孝至忠,需要嚴苛的禮法來維護至上的皇權。另一方面大概也反映出,兒女面對未來,面對日漸衰老的父母,處於一種毋庸置疑的強勢。而且「子孝」也不像「父慈」那樣源於人性的最深處,沒有那麼強烈和穩固。子女並不容易「愛父母勝過愛自己」。這才有了許多我們熟悉的感嘆:「娘有兒心,兒無良心!」「可憐天下父母心!」於是乎需要倫理道德來規範約束,需要國家意志的強力維穩。 《百度》對「孝」的字義解釋為:對父母盡心奉養並順從。奉養父母做起來不難,難在存有孝心。從精神到物質儘可能「順著」老人,便是「孝順」。老人們來日無多,習性固定,又已盡過了職責。完全應當無拘無束、隨心任意、少留遺憾。我們沒有干擾干預老人生活的權利,正如我們不能懈怠撫育兒女的責任。然而現代的子女,還要不要遵守傳統的孝道?成年的子女,應該怎樣「孝順」尚未老邁、地位財富處於強勢的父母?這類問題,好像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少見相關的議論說法。社會現實卻已經一塌糊塗:公眾對官二代富二代的詬病已沸沸揚揚;生活中「坑爹」成風,「啃老」成族,打罵甚至殺戮父母、尊長也時有所聞……舊的社會管理與倫理道德已經坍塌,新的還沒有建立。上演一些逆子不孝不肖的活劇,不過是社會道德與生活秩序整體崩壞中的一幕。 「啃老族」的存在,肯定有很多社會的複雜的原因。但兒女啃老而心安理得,一定是在親情倫理、自我要求方面出了問題。兒女長大成年之後,不是不可以接受或要求父母的幫助。只是需要懂得,父母將兒女撫育到成年,可以說已經盡責了。以後再作奉獻,不是義務而是親情關愛。父母並沒有無限的責任,不存在需要贖回的原罪、尚未還清的欠帳。兒女接受父母的奉獻,至少要知道珍惜和感恩。知道生活要靠自己努力,不能長期依賴幫助,不能把啃老看成理所當然天經地義。啃得不滿意不滿足不如別人,還怨天尤人發泄一通。如果只顧自己「需要」,不管父母觀念與財力的「可能」,沒完沒了提要求,其結果一定是老子與兒子相互的不滿,相同的憋屈。父慈子孝不止是親情倫理的境界,也應該是親情互動的準則。父與子的言行都不會不影響到對方,混蛋父親或操蛋的兒子,同樣是親情相處的難題與傷痛。父母如果陷於被啃老的窘境,有可能不再期待兒女成龍成風,不指望兒女對養育之恩回報以些許孝道,不計較兒女對家庭應盡哪些責任、做過什麼奉獻。但如果兒女啃老而心安理得,索取時理直氣壯,父母又該如何心平氣和的「尊重孩子的選擇」? 有一種說法:「最好的關係建立在對別人的愛勝於對別人的索求之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存在遠近親疏的不同層次,但為人處世的常理準則卻相通相同。人的關係越親近就會情感成份越多,但即使親情之間也不能有悖於人倫常理。我們對於親人、朋友以及熟人,都需要尊老愛幼,言而有信,也需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是將遇事要求自己還是要求別人,作為區分人品檔次的標準。孔子能夠反省要求自己,所以能「不怨天、不尤人。」人需要一點「求諸己」的精神,人生歸根結底也只能依靠自己,先自給自足,再自強自立。 |
來源: 共識網 | 責任編輯:向異 |
推薦閱讀:
※有哪些適合20多歲男生的雙肩包?
※怎麼看待江門這些小城市,比如生活水平,前途之類的?
※檸檬翅根
※衣櫃衣服又皺又亂?教你幾個生活小妙招,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我讓冬天不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