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詩三百首 蘅堂退士

《唐詩三百首》是仿《詩經》三百篇(共311篇)之作。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有注釋和評點。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

五言古詩簡稱五古,是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唐人五古筆力豪縱,氣象萬千,直接用於敘事、抒情、議論、寫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等。

七言古詩簡稱七古,起源於戰國時期,甚至更早。現在公認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時期,鮑照致力於七古創作,將之衍變成一種充滿活力的詩體。唐代七古顯示出大唐宏放的氣象,手法多樣,深沉開闊,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韓愈。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是律詩的一種。五律源於五言古體,風格峻整,音律雄渾,含蓄深厚,成為唐人應制、應試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採用的詩歌題材。唐代五律名家數不勝數,以王昌齡、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劉長卿成就為大。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是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與五律相同。七律源於七言古體,在初唐時期漸成規模,至杜甫臻至爐火純青。有唐一代,七律聖手有王維、杜甫、李商隱、杜牧、羅隱等,風華絕代,輝映古今。

五七言絕句簡稱五絕和七絕。五絕起源於漢,七絕起源於六朝,兩者都在齊梁時期成型,初唐階段成熟。唐代絕句氣象高遠,率真自然,達到了吟誦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維、王昌齡、韋應物、杜牧、劉禹錫等人。

紀昀在《御選唐詩》的提要里說:「元結尚古淡,《篋中集》所錄皆古淡;令狐楚尚富贍,《御覽詩》所錄皆富贍;方回尚生拗,《瀛奎律髓》所錄,即多生拗之篇;元好問尚高華,《唐詩鼓吹》所錄,即多高華之制。蓋求詩於唐,如求材于山海,隨皆取給,而所取之當否,則如影隨形,各肖其人之學識。自明以來,詩派屢變,論唐詩者亦屢變,各持偏見,未協中聲。」象高棅的《唐詩品彙》,它把盛唐詩分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初唐詩稱為正始,中唐詩稱為接武(步),晚唐詩稱為正變、餘響。這樣分,就特別推重盛唐。這種看法,給李夢陽、何景明等造成「詩必盛唐」的主張,它的流弊是摹仿盛唐而流為膚廓;竟陵派選《唐詩歸》來糾正這種膚廓,偏向幽渺,它的流弊是幽詭;到王士禛選《唐賢三昧集》,標舉神韻,想救崇尚宋詩的質直的流弊,又偏於空疏。這樣用選本來救弊,來宣傳一種文學理論,還是偏在一方面,不能反映唐詩多方面的成就。到沈德潛選《唐詩別裁》,除「大家名家而外,即旁蹊曲徑」,也選,不論「正變盛衰」都選,不偏於神韻,要求選得全面。不過他主張「去鄭存雅」,鄭指浮靡。因為他要選雅音,所以他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出的初選本,初唐不選王楊盧駱的歌行,中唐不選白居易的諷諭詩,張籍王建的樂府詩,李賀詩,晚唐不選李商隱的無題詩。大概認為這些詩不夠典雅,或不免浮靡淺露。後來經過讀者的提意見,到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出重訂本作了補選,除無題詩外,原來不選的幾種詩都選了,大概他認為無題還是屬於浮靡的詩,還是不選。

該書的編者是孫洙,別號蘅堂退士,江蘇無錫人,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進士。孫洙編選唐詩,是依據沈德潛(1673年—1769年)的《唐詩別裁》及王士禎(1634年—1711年)的《古詩選》、《唐賢三昧集》、《唐人萬首絕句選》為主,雜以其他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的題材廣泛。孫洙選詩的標準:「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比方《唐詩別裁》里不選李商隱的《無題》的,但廣大讀者還是喜歡讀的,所以還是選了六首《無題》。孫洙的選詩標準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選了三百多首,分量適中,適於在讀者中廣泛流傳。選的作家中,以杜甫詩選得最多,其次是王維、李白、李商隱。注重含蓄,要求音節流美,容易讀,容易懂。

缺點是有不少名篇,因為寫得不夠含蓄,或不夠溫柔敦厚,內容比較深一點、長一點的,都沒有入選,顯得不足。他的選詩注重講含蓄而富有藝術性的,白居易的諷諭詩《新樂府》以及皮日休等人的作品,直率而欠含蓄,所以不選。但《唐詩三百首》也有一些遺珠之憾,他的選詩是給兒童讀的,較深較長的詩不選,所以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白居易未被選入。但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也比較長,因為它們的音節流美,風華綺麗,所以入選。他的選詩又不滿於浮靡之作,王楊盧駱的歌行可能因為沒有完全擺脫六朝的影響,而不選。又反對怪詭難懂,李賀詩可能因而不選。又主張溫柔敦厚,選了不該選的鄭畋《馬嵬坡》:「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遠不如《長恨歌》寫得真實。對皮日休、陸龜蒙的詩,大概認為不夠溫柔敦厚都不選。孫洙選的《隋宮》譏刺隋場帝的奢淫昏暴,《瑤池》譏刺周穆王的求仙無益,沈都沒有選。盧照鄰《長安古意》、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劉希夷《代悲白頭翁》都未入選,顯然是認為他們風格輕綺。李白的作品總的說來選錄恰當,但《古風五十九首》一篇不錄;杜甫詩選錄如此之多,而「三吏」、「三別」、《赴奉先詠懷》《北征》這些名作一篇未選。整個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作品一篇不取。中唐李紳《憫農詩》,晚唐聶夷中《傷田家》、皮日休《正樂府》等反映社會現實較為深切的作品也都一概擯斥。上述作品除李紳、皮日休之作外,《唐詩別裁》都入選了,可見孫洙比沈德潛做得還要極端。

少數作品選錄不當。當然,光憑「膾炙人口」來選有的也不可靠,象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娉娉嫋嫋十三餘」,在這個選本里本不必選的卻選了。如綦毋潛《春泛若耶溪》、元結《石魚湖上醉歌》,都不夠水平。即使是大家作品,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別》、杜甫《寄韓諫議注》、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在他們自己的集子里也並非上乘。至於像鄭畋的《馬嵬坡》,格調甚低,更不應入選。還有韓愈《石鼓歌》、李商隱《韓碑》。

入選的詩較多的八家。盛唐四家:杜甫的三十六首,王維二十九首,李白二十九首,孟浩然十五首。中唐二家:韋應物十二首,劉長卿十一首。晚唐二家:李商隱二十四首,杜牧十首。

李白詩,書中選五古三首,樂府三首,七古四首,樂府五首,五律五首,七律一首,五絕二首,樂府一首,七絕二首,樂府三首。各體具備,七古和樂府共九首,最多,五七絕和樂府共八首,居次。杜甫詩,計五古五首,七古五首,樂府四首,五七律各十首,五七絕各一首。只少五言樂府,別體都有。律詩共二十首,最多;七古和樂府共九首,居次。

王維詩,計五古五首,七言樂府三首,五律九首,七律四首,五絕五首,七絕和樂府三首,五律最多。孟浩然詩,計五古三首,七古一首,五律九首,五絕二首,也是五律最多。

韋應物詩,五古七首,五律二首,七律一首,五七絕各一首,五古多。劉長卿詩,計五律五首,七律三首,五絕三首,五律最多。

李商隱的詩,計七古一首,五律五首,七律十首,五絕一首,七絕七首,七律最多,七絕居次。他的七絕最著名的可是《寄令狐郎中》一首。杜牧詩,五律一首,七絕九首,幾乎是專選一體。

《唐詩三百首》向來有幾種注釋本流行,章燮注釋本最早,其中以陳婉俊的補註較為簡明。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詩正文鑲嵌平仄符號、字詞句子註解、作意、作法。朱自清著有《唐詩三百首讀法指導大概》一文,近人金性堯根據《唐詩三百首》重新加註。

  唐詩三百首

  卷一 五言古詩 感遇之一

  卷一 五言古詩 感遇之二

  卷一 五言古詩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卷一 五言古詩 月下獨酌

  卷一 五言古詩 春思

  卷一 五言古詩 望岳

  卷一 五言古詩 贈衛八處士

  卷一 五言古詩 佳人

  卷一 五言古詩 夢李白之一

  卷一 五言古詩 夢李白之二

  卷一 五言古詩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卷一 五言古詩 送別

  卷一 五言古詩 青溪

  卷一 五言古詩 渭川田家

  卷一 五言古詩 西施詠

  卷一 五言古詩 秋登蘭山寄張五

  卷一 五言古詩 夏日南亭懷辛大

  卷一 五言古詩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卷一 五言古詩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卷一 五言古詩 尋西山隱者不遇

  卷一 五言古詩 春泛若耶溪

  卷一 五言古詩 宿王昌齡隱居

  卷一 五言古詩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卷一 五言古詩 賊退示官吏

  卷一 五言古詩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卷一 五言古詩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卷一 五言古詩 寄全椒山中道士

  卷一 五言古詩 長安遇馮著

  卷一 五言古詩 夕次盱眙縣

  卷一 五言古詩 東郊

  卷一 五言古詩 送楊氏女

  卷一 五言古詩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卷一 五言古詩 溪居

  卷一 五言古詩 塞上曲

  卷一 五言古詩 塞下曲

  卷一 五言古詩 關山月

  卷一 五言古詩 子夜吳歌

  卷一 五言古詩 長干行

  卷一 五言古詩 烈女操

  卷一 五言古詩 遊子吟

  卷二 七言古詩 登幽州台歌

  卷二 七言古詩 古意

  卷二 七言古詩 送陳章甫

  卷二 七言古詩 琴歌

  卷二 七言古詩 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卷二 七言古詩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卷二 七言古詩 夜歸鹿門歌

  卷二 七言古詩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卷二 七言古詩 夢遊天姥吟留別

  卷二 七言古詩 金陵酒肆留別

  卷二 七言古詩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卷二 七言古詩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卷二 七言古詩 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卷二 七言古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卷二 七言古詩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卷二 七言古詩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卷二 七言古詩 寄韓諫議注

  卷二 七言古詩 古柏行

  卷三 七言古詩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卷三 七言古詩 石魚湖上醉歌並序

  卷三 七言古詩 山石

  卷三 七言古詩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卷三 七言古詩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卷三 七言古詩 石鼓歌

  卷三 七言古詩 漁翁

  卷三 七言古詩 長恨歌

  卷三 七言古詩 琵琶行並序

  卷三 七言古詩 韓碑

  卷四 七言樂府 燕歌行

  卷四 七言樂府 古從軍行

  卷四 七言樂府 洛陽女兒行

  卷四 七言樂府 老將行

  卷四 七言樂府 桃源行

  卷四 七言樂府 蜀道難

  卷四 七言樂府 長相思之一

  卷四 七言樂府 長相思之二

  卷四 七言樂府 行路難

  卷四 七言樂府 將進酒

  卷四 七言樂府 兵車行

  卷四 七言樂府 麗人行

  卷四 七言樂府 哀江頭

  卷四 七言樂府 哀王孫

  卷五 五言律詩 經魯祭孔子而嘆之

  卷五 五言律詩 望月懷遠

  卷五 五言律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卷五 五言律詩 在獄詠蟬(並序)

  卷五 五言律詩 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

  卷五 五言律詩 雜詩

  卷五 五言律詩 題大庾嶺北驛

  卷五 五言律詩 次北固山下

  卷五 五言律詩 破山寺後禪院

  卷五 五言律詩 寄左省杜拾遺

  卷五 五言律詩 贈孟浩然

  卷五 五言律詩 渡荊門送別

  卷五 五言律詩 送友人

  卷五 五言律詩 聽蜀僧濬彈琴

  卷五 五言律詩 夜泊牛渚懷古

  卷五 五言律詩 春望

  卷五 五言律詩 月夜

  卷五 五言律詩 春宿左省

  卷五 五言律詩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卷五 五言律詩 月夜憶舍弟

  卷五 五言律詩 天末懷李白

  卷五 五言律詩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卷五 五言律詩 別房太尉墓

  卷五 五言律詩 旅夜書懷

  卷五 五言律詩 登岳陽樓

  卷五 五言律詩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卷五 五言律詩 山居秋暝

  卷五 五言律詩 歸嵩山作

  卷五 五言律詩 終南山

  卷五 五言律詩 酬張少府

  卷五 五言律詩 過香積寺

  卷五 五言律詩 送梓州李使

  卷五 五言律詩 漢江臨眺

  卷五 五言律詩 終南別業

  卷五 五言律詩 臨洞庭贈張丞相

  卷五 五言律詩 與諸子登峴山

  卷五 五言律詩 宴梅道士山房

  卷五 五言律詩 歲暮歸南山

  卷五 五言律詩 過故人庄

  卷五 五言律詩 秦中寄遠上人

  卷五 五言律詩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卷五 五言律詩 留別王維

  卷五 五言律詩 早寒有懷

  卷五 五言律詩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卷五 五言律詩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卷五 五言律詩 餞別王十一南遊

  卷五 五言律詩 尋南溪常道士

  卷五 五言律詩 新年作

  卷五 五言律詩 送僧歸日本

  卷五 五言律詩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卷五 五言律詩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卷五 五言律詩 賦得暮雨送李曹

  卷五 五言律詩 酬程近秋夜即事見贈

  卷五 五言律詩 闕題

  卷五 五言律詩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卷五 五言律詩 送李端

  卷五 五言律詩 喜見外弟又言別

  卷五 五言律詩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卷五 五言律詩 喜外弟盧綸見宿

  卷五 五言律詩 賊平後送人北歸

  卷五 五言律詩 蜀先主廟

  卷五 五言律詩 沒蕃故人

  卷五 五言律詩 草

  卷五 五言律詩 旅宿

  卷五 五言律詩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卷五 五言律詩 早秋

  卷五 五言律詩 蟬

  卷五 五言律詩 風雨

  卷五 五言律詩 落花

  卷五 五言律詩 涼思

  卷五 五言律詩 北青蘿

  卷五 五言律詩 送人東遊

  卷五 五言律詩 灞上秋居

  卷五 五言律詩 楚江懷古

  卷五 五言律詩 書邊事

  卷五 五言律詩 除夜有懷

  卷五 五言律詩 孤雁

  卷五 五言律詩 春宮怨

  卷五 五言律詩 章台夜思

  卷五 五言律詩 尋陸鴻漸不遇

  卷六 七言律詩 黃鶴樓

  卷六 七言律詩 行經華陰

  卷六 七言律詩 望薊門

  卷六 七言律詩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

  卷六 七言律詩 送魏萬之京

  卷六 七言律詩 登金陵鳳凰台

  卷六 七言律詩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卷六 七言律詩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卷六 七言律詩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卷六 七言律詩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卷六 七言律詩 積雨輞川庄作

  卷六 七言律詩 贈郭給事

  卷六 七言律詩 蜀相

  卷六 七言律詩 客至

  卷六 七言律詩 野望

  卷六 七言律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卷六 七言律詩 登高

  卷六 七言律詩 登樓

  卷六 七言律詩 宿府

  卷六 七言律詩 閣夜

  卷六 七言律詩 詠懷古迹之一

  卷六 七言律詩 詠懷古迹之二

  卷六 七言律詩 詠懷古迹之三

  卷六 七言律詩 詠懷古迹之四

  卷六 七言律詩 詠懷古迹之五

  卷六 七言律詩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卷六 七言律詩 長沙過賈誼宅

  卷六 七言律詩 自夏口至鸚鵡洲望岳陽寄元中丞

  卷六 七言律詩 贈闕下裴舍人

  卷六 七言律詩 寄李儋元錫

  卷六 七言律詩 同題仙游觀

  卷六 七言律詩 春思

  卷六 七言律詩 晚次鄂州

  卷六 七言律詩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卷六 七言律詩 西塞山懷古

  卷六 七言律詩 遣悲懷之一

  卷六 七言律詩 遣悲懷之二

  卷六 七言律詩 遣悲懷之三

  卷六 七言律詩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卷六 七言律詩 錦瑟

  卷六 七言律詩 無題

  卷六 七言律詩 隋宮

  卷六 七言律詩 無題之一

  卷六 七言律詩 無題之二

  卷六 七言律詩 籌筆驛

  卷六 七言律詩 無題

  卷六 七言律詩 春雨

  卷六 七言律詩 無題之一

  卷六 七言律詩 無題之二

  卷六 七言律詩 利洲南渡

  卷六 七言律詩 蘇武廟

  卷六 七言律詩 宮詞

  卷六 七言律詩 貧女

  卷六 七言律詩 獨不見

  卷七 五言絕句 鹿柴

  卷七 五言絕句 竹里館

  卷七 五言絕句 送別

  卷七 五言絕句 相思

  卷七 五言絕句 雜詩

  卷七 五言絕句 送崔九

  卷七 五言絕句 終南望餘雪

  卷七 五言絕句 宿建德江

  卷七 五言絕句 春曉

  卷七 五言絕句 夜思

  卷七 五言絕句 怨情

  卷七 五言絕句 八陣圖

  卷七 五言絕句 登鸛雀樓

  卷七 五言絕句 送靈澈

  卷七 五言絕句 彈琴

  卷七 五言絕句 送上人

  卷七 五言絕句 秋夜寄丘員外

  卷七 五言絕句 聽箏

  卷七 五言絕句 新嫁娘

  卷七 五言絕句 玉台體

  卷七 五言絕句 江雪

  卷七 五言絕句 行宮

  卷七 五言絕句 問劉十九

  卷七 五言絕句 何滿子

  卷七 五言絕句 登樂游原

  卷七 五言絕句 尋隱者不遇

  卷七 五言絕句 渡漢江

  卷七 五言絕句 春怨

  卷七 五言絕句 哥舒歌

  卷七 五言絕句 長干行之一

  卷七 五言絕句 長干行之二

  卷七 五言絕句 玉階怨

  卷七 五言絕句 塞下曲之一

  卷七 五言絕句 塞下曲之二

  卷七 五言絕句 塞下曲之三

  卷七 五言絕句 塞下曲之四

  卷七 五言絕句 江南曲

  卷八 七言絕句 回鄉偶書

  卷八 七言絕句 桃花溪

  卷八 七言絕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卷八 七言絕句 芙蓉樓送辛漸

  卷八 七言絕句 閨怨

  卷八 七言絕句 春宮怨

  卷八 七言絕句 涼州曲

  卷八 七言絕句 送孟浩然之廣陵

  卷八 七言絕句 下江陵

  卷八 七言絕句 逢入京使

  卷八 七言絕句 滁州西澗

  卷八 七言絕句 楓橋夜泊

  卷八 七言絕句 寒食

  卷八 七言絕句 月夜

  卷八 七言絕句 春怨

  卷八 七言絕句 徵人怨

  卷八 七言絕句 宮詞

  卷八 七言絕句 夜上受降城聞笛

  卷八 七言絕句 烏衣巷

  卷八 七言絕句 春詞

  卷八 七言絕句 宮詞

  卷八 七言絕句 贈內人

  卷八 七言絕句 集靈台之一

  卷八 七言絕句 集靈台之二

  卷八 七言絕句 題金陵渡

  卷八 七言絕句 宮中詞

  卷八 七言絕句 近試上張水部

  卷八 七言絕句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

  卷八 七言絕句 赤壁

  卷八 七言絕句 泊秦淮

  卷八 七言絕句 寄揚州韓綽判官

  卷八 七言絕句 遣懷

  卷八 七言絕句 秋夕

  卷八 七言絕句 贈別之一

  卷八 七言絕句 贈別之二

  卷八 七言絕句 金谷園

  卷八 七言絕句 夜雨寄北

  卷八 七言絕句 寄令狐郎中

  卷八 七言絕句 為有

  卷八 七言絕句 隋宮

  卷八 七言絕句 瑤池

  卷八 七言絕句 嫦娥

  卷八 七言絕句 賈生

  卷八 七言絕句 瑤瑟怨

  卷八 七言絕句 馬嵬坡

  卷八 七言絕句 已涼

  卷八 七言絕句 金陵圖

  卷八 七言絕句 隴西行

  卷八 七言絕句 寄人

  卷八 七言絕句 雜詩

  卷八 七言絕句 渭城曲

  卷八 七言絕句 秋夜曲

  卷八 七言絕句 長信怨

  卷八 七言絕句 出塞

  卷八 七言絕句 清平調之一

  卷八 七言絕句 清平調之二

  卷八 七言絕句 清平調之三

  卷八 七言絕句 出塞

  卷八 七言絕句 金縷衣

【第一卷:五言古詩】

張九齡:感遇?其一

張九齡:感遇?其二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贈衛八處士

杜甫:佳人

杜甫:夢李白?其一

杜甫:夢李白?其二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王維:送別

王維:青溪

王維:渭川田家

王維:西施詠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邱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綦毋潛: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元結:賊退示官吏?並序

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夕次盱眙縣

韋應物:東郊

韋應物:送楊氏女

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柳宗元:溪居

【第二卷:五言樂府】

王昌齡:塞下曲?其一

王昌齡:塞下曲?其二

李白:關山月

李白:子夜秋歌

李白:長干行

孟郊:列女操

孟郊:遊子吟

【第三卷:七言古詩】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李頎:古意

李頎:送陳章甫

李頎:琴歌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杜甫:寄韓諫議

杜甫:古柏行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元結:石魚湖上醉歌?並序

韓愈:山石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韓愈:石鼓歌

柳宗元:漁翁

白居易:長恨歌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李商隱:韓碑

高適:燕歌行?並序

【第四卷:七言樂府】

李頎:古從軍行

王維:洛陽女兒行

王維:老將行

王維:桃源行

李白:蜀道難

李白:長相思?其一

李白:長相思?其二

李白:行路難

李白:將進酒

杜甫:兵車行

杜甫:麗人行

杜甫:哀江頭

杜甫:哀王孫

【第五卷:五言律詩】

唐玄宗: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張九齡:望月懷遠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駱賓王:在獄詠蟬?並序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

沈期:雜詩

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王灣:次北固山下

常建:破山寺後禪院

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李白:贈孟浩然

李白:渡荊門送別

李白:送友人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杜甫:春望

杜甫:月夜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杜甫:月夜憶舍弟

杜甫:天末懷李白

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別房太尉墓

杜甫:旅夜書懷

杜甫:登岳陽樓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山居秋暝

王維:歸嵩山作

王維:終南山

王維:酬張少府

王維:過香積寺

王維:送梓州李使

王維:漢江臨泛

王維:終南別業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過故人庄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留別王維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劉長卿: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新年作

錢起:送僧歸日本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劉脊虛:闕題

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喜見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

劉禹錫:蜀先主廟

張藉:沒蕃故人

白居易:草

杜牧:旅宿

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許渾:早秋

李商隱:蟬

李商隱:風雨

李商隱:落花

李商隱:涼思

李商隱:北青蘿

溫庭筠:送人東遊

馬戴:灞上秋居

馬戴:楚江懷古

張喬:書邊事

崔塗:除夜有懷

崔塗:孤雁

杜荀鶴:春宮怨

韋莊:章台夜思

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第六卷:七言律詩】

崔顥:登黃鶴樓

崔顥:行經華陰

祖詠:望薊門

崔曙:九月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李頎:送魏萬之京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王維:積雨輞川庄作

王維:贈郭給事

杜甫:蜀相

杜甫:客至

杜甫:野望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登高

杜甫:登樓

杜甫:宿府

杜甫:閣夜

杜甫:詠懷古迹?其一

杜甫:詠懷古迹?其二

杜甫:詠懷古迹?其三

杜甫:詠懷古迹?其四

杜甫:詠懷古迹?其五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韓翃:同題仙游觀

皇甫冉:春思

盧綸:晚次鄂州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元稹:遣悲懷?其一

元稹:遣悲懷?其二

元稹:遣悲懷?其三

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李商隱:錦瑟

李商隱:無題

李商隱:隋宮

李商隱:無題?其一

李商隱:無題?其二

李商隱:籌筆驛

李商隱:無題

李商隱:春雨

李商隱:無題?其一

李商隱:無題?其二

溫庭筠:利州南渡

溫庭筠:蘇武廟

薛逢:宮詞

秦韜玉:貧女

【第七卷:七言樂府】

沈全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第八卷:五言絕句】

王維:鹿柴

王維:竹里館

王維:送別

王維:相思

王維:雜詩

裴迪:送崔九

祖詠:終南望余雪

孟浩然:宿建德江

孟浩然:春曉

李白:夜思

李白:怨情

杜甫:八陣圖

王之渙:登鸛雀樓

劉長卿:送靈澈

劉長卿:彈琴

劉長卿:送上人

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李端:聽箏

王建:新嫁娘

權德輿:玉台體

柳宗元:江雪

元稹:行宮

白居易:問劉十九

張祜:何滿子

李商隱:登樂游原

賈島:尋隱者不遇

李頻:渡漢江

金昌緒:春怨

西鄙人:哥舒歌

【第九卷:五言樂府】

崔顥:長干行?其一

崔顥:長干行?其二

李白:玉階怨

盧綸:塞下曲?其一

盧綸:塞下曲?其二

盧綸:塞下曲?其三

盧綸:塞下曲?其四

李益:江南曲

【第十卷:七言絕句】

賀知章:回鄉偶書

張旭:桃花溪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閨怨

王昌齡:春宮曲

王翰:涼州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早發白帝城

岑參:逢入京使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韋應物:滁州西澗

張繼:楓橋夜泊

韓翎:寒食

劉方平:春怨

柳中庸:徵人怨

顧況:宮詞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劉禹錫:烏衣巷

劉禹錫:春詞

白居易:後宮詞

張祜:集靈台?其一

張祜:集靈台?其二

張祜:題金陵渡

朱慶餘:宮詞

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

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

杜牧:赤壁

杜牧:泊秦淮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遣懷

杜牧:秋夕

杜牧:贈別?其一

杜牧:贈別?其二

杜牧:金谷園

李商隱:夜雨寄北

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李商隱:為有

李商隱:隋宮

李商隱:瑤池

李商隱:嫦娥

李商隱:賈生

溫庭筠:瑤瑟怨

鄭畋:馬嵬坡

韓翎:已涼

韋莊:金陵圖

陳陶:隴西行

張泌:寄人

無名氏:雜詩

【第十一卷:七言樂府】

王維:渭城曲

王維:秋夜曲

王昌齡:長信怨

王昌齡:出塞

李白:清平調?其一

李白:清平調?其二

李白:清平調?其三

王之渙:出塞

杜秋娘:金縷衣


推薦閱讀:

非腐非白,正兒八經談談杜甫眼中的李白。
慢慢讀唐詩之詩如其人(3):徐賢妃
【名家解讀唐詩】何其芳:白居易琵琶行新詩話
《憶東山二首(其一)》李白唐詩鑒賞
《唐詩三百首》學習筆記(5)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