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之後是清明
寒食節,清明節
兩個牽絲扳藤的日子
你理得清嗎?
」寒 食 節
因其重要習俗為禁煙火、吃冷食
而又被稱為禁煙節、冷食節
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中
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圖自《行天下》2013年05月 攝影/潘曉曄
▲青團,加了艾草汁的糯米團下面墊著黑芝麻,不僅吃著香,還不會粘笸籮,也不粘手。
圖自《中華遺產》2016年02月 攝影/王建榕 廖育賢
▲用南燭的莖葉搗汁拌飯,在寒食節前做好,米飯顏色烏亮,獨具一股清香。
圖自123rf.com.cn
▲糯米糕
關於寒食節的起源,學界爭議由來已久
主要的觀點有子推說、改火說、山戎說等
有些說法引經據典
有些則是根據民間習俗層層推衍
看似都各有其道理
地理君在此不做贅述
歸根到底,寒食節時
人們的生活都受自然時令、社會風俗的影響
開元二十年(732年)四月二十四日
唐玄宗敕曰:
「寒食上墓,禮經無聞,近代相承,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祭者,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掃禮,於塋南門外奠祭撤饌訖,泣辭,食余於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
政府明確把寒食上墓編入禮典
寒食節至宋代發展到頂點
然而,頂點亦即拐點
從唐宋開始
寒食節與清明節便開始「剪不斷理還亂」
北宋龐元英在《文昌雜錄》中有記載:
「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是此三節最重。」
可見此時的寒食節
已是與冬至、元旦並重的三大節日之一
寒食節是曾經如此要緊的一個節日
如今卻「淪為」清明節的「別稱」
殊不知
清明節與寒食節原本是兩個不同含義的日子
清 明 節
清明作為節日
與純粹的節氣有所不同
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
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
和某種紀念意義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網 攝影/吳政保
「清明」最早只是一個節氣的名稱
東漢崔寔[shí]《四民月令》記載:
「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
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
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
而不是節日
唐朝時期形成了作為節日的清明節
每逢此節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
所以那是就有了
「寒食、清明,四日為假」的國定假期
《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
「(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
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
「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
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大觀》所記二者「合而為一」並非是將兩者相提並論,並作同一節假日。人生活在社會中,便是生活在民俗中,或許此「合而為一」多有卧談民俗、宏富傳統文化背後的人文情懷之意。而寒食節和清明節互為左右,為中國傳統節日賦予料峭盎然的春日氣息。
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
寒食節被定為清明節之前兩日
改革後
寒食節被定為清明節之前一日
歷史上
寒食清明兩節相近
在民俗活動範疇下,可以說二者互為指代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03月 攝影/曹鐵
▲四川福寶古鎮
寒食節已綿延兩千餘年
是在中國地理、人文環境下民俗文化的點睛一筆
清明節一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
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規定
農曆清明當日放假一天
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
放假一天
2009年改為放假三天
習俗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
我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
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
苗族、瑤族、黎族、水族、
京族、羌族等20多個民族
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學者們現在也普遍認為
「清明節日」的習俗
吸納了寒食、上巳兩節的風俗
——
這兩個節日
都是關於春天的風俗節日
而它們又很湊巧地忽前忽後
剛好處在清明節氣的附近
於是在後世的發展中
有些習俗出現了交叉滲透
▼
寒食城東即事
唐 王維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圖自《中華遺產》2008年03月
▲《古代風俗百圖》王弘力繪
參考文獻與資料
① 張慶捷《杜牧<清明>詩與掃墓風俗無關》(《文學遺產》1993年第1期)
② 楊琳《唐詩的民俗學解讀》(《古典文學知識》2001年第2期)
③黃濤《清明節的源流、內涵及其在現代社會的變遷與功能》(《民間文化論壇》2004年第5期)
④曹海東《唐代清明節與掃墓風俗問題辨證》(《文學遺產》2001年第1期)
- < End > -
推薦閱讀:
※讓人完全放鬆自己的語錄,身心靈一切都清明
※為什麼中國的鬼節(亡魂節)比如清明、七月十五等的人晚上夜深一些都躲在屋子裡不敢出去,而美國的萬聖節等這種類似的節日他們卻狂歡不止呢?這是社會差異么?還是歷史問題?
※二十四節氣|清明
※清明節提問:你家還有祖墳嗎?還有家譜嗎?
※《清明》時節懷念我的慈父慈母……
TAG: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