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是養生健身之本
06-10
作者:王春華字體: 【大 中 小】 現實生活中人們都在快節奏、高效率地工作著,感覺到活得很累,身心疲憊。所以生活上都講究補一補身體,吃點兒好的、高營養的美味佳肴。 然而吃得好吃得多並不能吃出健康,科學飲食,均衡營養,從天然食品中攝取營養元素是最好的飲食方式。但要注意營養過量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應。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氣補不如神補」。補養精神才是最好的補養之良方,就是最高級的營養。有人會問:精神的營養要素是什麼呢?這就是「明白道理,心態平衡」。若想得到平衡的心態,就需要養德即「修心養性」,也叫做道德修養和精神修鍊。道德是人的精神思想境界,長壽的目標要求人們心仁、性善。古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大德必得其壽」的論斷。 說明要想長壽,必先修好道德。中醫學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太過,均對健康不利。精神狀態不良,能使中樞神經傳導受阻,氣機紊亂,體內各器官生理功能失常,免疫功能失調,這就是所謂的「心病而致身病」。「心病」是表達與情志有關的某種非良性心理狀態和某種難以言說的心理負擔。與「身病」相對而言的「心病」,用現代心理學或精神病學的術語來說,就是所謂「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礙」。在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便有一個叫奧瑞托·安提萬的人,為解決人們的「心理抱怨」而探索過心理治療的途徑。佛家有句偈語:「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佛說萬法,都是治心病的。有位法師說:「身病起於心病,心若無病,身亦無病」。是有道理的,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醫學心理學稱心理為「心」,生理為「身」,合稱身心。現代醫學所謂心身疾病,即認為患病的心理可影響到軀體,而患病的軀體亦可影響到心理,但其致病之根本卻在於心理的原因,故又稱之為心因性的疾病。 隨著社會的變革,有些人不能適應,產生了不平衡的心態,從而引起各種心理變態,心理疾患則愈演愈烈。有人斷言,新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將主要是「心因性疾病」。心病對人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輕則使人失去工作效率與生活樂趣,重則嚴重危害健康,甚至使人萬念俱灰,痛不欲生。有許多原因不明的自殺,都可歸結於可排解的心理障礙所致。故重視心理修養,善於排解不良的心理障礙,對健康是很重要的。 還有一種心病叫「憂慮」,它容易導致關節炎和其它疾病。據報道說,每年死於自殺的人比死於常見的傳染病的人還要多,通常都是因為憂慮所致。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0歲以上的人中,骨關節炎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80%,骨關節炎又稱「下半生疾病」,我國骨關節炎患者已超過1億人。國際醫療機構近年來對骨關節炎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骨關節炎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並將每年的10月12日定為「世界骨關節日」。人為什麼會患骨關節炎呢?憂慮的心情會使你患風濕病或關節炎而坐進輪椅,這並非是聳人聽聞,據世界知名的治療關節炎專家羅泰·塞西爾博士稱,有以下情況者最容易得關節炎:婚姻的破裂;經濟上的不幸和難關;寂寞和憂慮;長期的憤怒和嗔恨。當然這幾種情況並不是關節炎形成的唯一原因,而產生關節炎最「常見的原因」是塞西爾博士所列舉的這幾點。 憂慮除了會讓你患上關節炎外,甚至會使你發生蛀牙和產生其他併發症,如心臟病、胃潰瘍、糖尿病等。如果你想遠離關節炎和其他疾病,請你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崇高的信仰,對前途要有信心,要能睡得安穩,喜歡好的音樂,從滑稽的一面來看待生活,這樣健康和快樂就都是你的。 憂慮還會摧毀女人的美麗容貌,據有關資料稱,再沒有什麼會比憂慮更容易使女人老得更快。憂慮會使我們表情難看,會使我們咬緊牙關,緊皺眉頭,會使我們的臉上產生皺紋,會使我們愁眉苦臉,會使我們頭髮發白,有時甚至會使頭髮脫落。憂慮會使你身上的皮膚產生斑點、潰爛和粉刺。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美麗的容貌,請你消除心中的憂慮。 人立足於世間,會經常不斷地接受來自身體內外各個方面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刺激。最嚴重的刺激是精神方面的,這種刺激對每個人來說又都是不可避免的。過於頻繁過於強烈的外界和內在刺激是人體難以承受的,它會破壞人體平衡,危及健康,嚴重時可以致命。為此,人有必要學會自覺地掌握和運用一些適當的心理調節方法和措施,對心態實施調節,緩解刺激的貫力,增強心理適應力,以保持情緒的有效控制、退讓、轉移與合理宣洩的方法,維護心態的平衡與心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唯以調心至關重要。人要學會生活,懂得生活。學會自我調節,此調節不單是調節飲食與起居,更重要的是調節心理。當心理可能出現失衡時,必須迅速實施調心,使心緒維持平衡或恢復平衡,否則是會出危險的。 大喜與大怒的兩種極端對立的情緒對人們心身健康危害性極大。這種事例在古代就不少,古典小說《儒林外史》中有窮秀才范進因中舉而歡喜過度瘋了的故事。在現時生活中因狂喜失控而致病致死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 大怒在大喜的另一極端,同樣是一種情緒高度亢奮的危險狀態。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里提出了「第一戒神嗔」的勸告,認為發怒是最要不得的。他還提出了「養生十二莫:莫強食,莫強酒,莫強舉,莫憂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懼,莫多言,莫大笑,莫跋扈,莫急切追求於所欲,莫斤斤計較於憤恨,此皆損壽命。若能不犯者,則得長生也」。此言可謂是養生的醒世名言。 把握生命與健康需要靠自我調節,「心病還要心藥醫」。人們生活在社會環境中,必然會產生需求,有求就會產生苦惱。當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產生了悲觀情緒,過分地悲哀會閉絕經絡,而陽氣盛動,致體表生癰疽,出現胃部潰瘍,尿頻尿血等病症。悲傷直接影響內髒的功能而傷神,神傷就會神志不清,精疲力竭,時間一長,身體經脈、肌肉就會萎縮拘攣,兩脅疼痛,不能行動。有的人整天生活在憂愁之中,心事重重,愁容滿面,凡事總朝壞處想,本來不該他操心的事,他偏操心,不應該著急的事,他也要著急。憂愁導致傷肺,肺氣就會閉塞不流動,如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憂愁不止,會出現胸悶氣堵,呼吸不暢,從胸達背會感到隱痛。女人憂思哭泣不止,會使體內陰陽之氣不通暢,失去平衡,月經時多時少,出現熱症病,口裡感到苦渴,面色難看,肌膚黃黑。 導致人得病的情緒原因諸多,最主要的還是古人所說的「百病由心生」。為此,古人總結出了預防的方法及攝生養性的秘旨。儒家、道家、釋家、醫家研究出了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從操練過程來看,都是對於人之身與心的練與養,而且對心的煉養尤為重視。儒家講純心養性、道家講修心煉性、釋家講明心見性、醫家講的是煉養真氣。諸家一理,諸家都是以心性為本,都是求達到心態平衡的真功夫。 推薦閱讀
- [養生隨筆]
- [養生講席]
- [名人養生]
- [專科門診]
- [怪壞女性]
- [傳統國術]
- [保健藥箱]
- [指點健康]
- [房中攝養]
- [保健天地]
- [家庭便方]
- [食養傳招]
- [文化樂園]
- [旅遊天地]
- [快樂讀者]
推薦閱讀:
※武當內功養生與技擊淺議
※【道教修鍊養生】1
※大寒節氣養生保健五方法
※養生就是養我們的生機Ⅱ
※蘋果醋有哪些功效和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