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分享:程顥《識仁說》

《識仁說》

北宋·程顥

學者,須先識仁。

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

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若心懈則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須窮索。存久自明,安待窮索?

此道與物無對,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萬物皆備於我」,須反身而誠,乃為大樂。若反身未誠,則猶是二物有對,以己合彼,終未有之,又安得樂?《訂頑》意思,乃備言此體。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未嘗致纖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蓋良知良能元不喪失,以昔日習心未除,卻須存習(一作「養」)此心,久則可奪舊習。

此理至約,惟患不能守。既能體之而樂,亦不患不能守也。

作者簡介:

程顥(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河南洛陽人(出生於湖北黃陂)。程顥是宋明理學開宗祖師周敦頤的得意門生,北宋五子之一,著名理學家,與其弟程頤並稱「二程」,共為宋明理學的主要奠基人。雖與其弟並稱為「二程」,但程顥其實與程頤(伊川先生)在為學法門、所抵造詣上差異較大。程顥是最為接近其師周敦頤,並深得其真傳的。程顥為人洒脫,道行深妙,深為心學大家陸象山、王陽明所稱許。

程顥學問參修體系渾淪,最為關鍵者「天理」、「識仁」、「定性」而已。據讓他自己說,「天理」二字不是臆測推導出來的,而是自己從心中體認出來的,並指出「天者,理也」,「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而「仁」則為程顥之道,他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而性者,天之命於人也,中庸所謂「天命之謂性」,「性」之於人,無動無靜,寂定恆常,所謂「動亦定,靜亦定」也。

程顥之悟得,純粹源於其勇猛精修,絕不是外化的知識見解。但是,後人在繼承他的學問時,發生了偏差,逐步滑向知識、推理一邊,最後發展為更為注重知識見解的、相對固化的「程朱理學」。

程顥著名作品有《定性書》、《識仁說》等,後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有《二程遺書》、《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書》。

《識仁說》是儒家深究心性的名篇,程顥在《識仁說》中認為,「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一任大化流行。程顥認定,「此道與物無對,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深體此理,還有張橫渠的《訂頑》(即《西銘》)亦備言此體。所以,參學此名篇,建議與《孟子》、《西銘》同參。後世心學諸大家,如陸象山、楊慈湖、王陽明、王龍溪、王心齋、羅近溪均深受其影響。


推薦閱讀:

TAG:經典 | 分享 | 程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