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仲容先生:唯識三十頌講記(七)

第四章 釋唯識位

《唯識三十頌》解決了五方面的問題。第一、首先破我法二執,顯唯識理;第二、講「因緣緣起」(即自性緣起)和「業感緣起」(即增上緣緣起),這是緣起部分;第三、講唯識相,狹義地說乃三自性;第四、講唯識性,狹義地說是三無性。第五、講唯識位,即學者自發心到成佛所經歷的五個位次。前面講了遍計所執相無性、依他起性生無性和圓成實性勝義無性的三無性。下面講唯識位,即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和究竟位。

第一節 釋資糧位

首先講資糧位。頌云: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即從初發菩提心起,乃至未證得順抉擇分的時候,這一階段叫「資糧位」。資糧位主要是廣積福德、智慧二種資糧。資糧者,行遠路時所需的路費和口糧。而向成佛的那個境界邁進,也須具備一定的資糧,那就是「福德」、「智慧」。因為這兩種資糧圓滿了,就成佛,就叫兩足尊。從初發心乃至未起順抉擇分,即未到「加行位」這一段時間,叫資糧位。資糧位也叫「順解脫分」,就是隨順解脫這一大部分。「順抉擇分」,就是在加行位修唯識觀,就是隨順見道智慧(就是抉擇),就是隨順趨入證道位。資糧位儘管未實證真空本性,還須依聞思修來修六度。因為此時還沒有「修慧」,故只好依聞思智慧來修。布施、忍辱、持戒這三度,廣積福德;禪定、般若廣積智慧,精進就是努力來積福慧。在這一階段,只能增長一些善法,使我法二執生起的「煩惱」、「所知」二障在現行上,略有減輕。

「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對我法二執的種子(隨眠即種子),「猶未能伏滅」,還沒能斷除。何謂「隨眠」?即隨逐有情、眠伏藏識,「二取習氣」經常隨逐有情,緊跟著眾生,躲在阿賴耶識中。若有情在人趣,「二取隨眠」就在人趣的阿賴耶識中;若有情在天趣,「二取隨眠」就在天趣有情的阿賴耶識中;若墮地獄,「二取隨眠」還是在地獄有情的阿賴耶識中,它常時隨逐有情、眠伏藏識。在資糧位中,對二取習氣的種子沒有斷除,但對二取習氣的現行還是伏滅了一點點,但不多。這一階段主要是「多聞熏習,如理作意」,以聞思慧來修六度,來積福德。在這一長時階段中,《華嚴經》說有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住」,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和十解。一、發心住:即最初發菩提心,還沒有多少行動,也未聞多少正法,就住在初發心那個境界上。(依於「十信」而住,即信、勤、念、定、慧、戒、願、不退、護法、迴向,就是十種信,相信這十法。1、信:此有三:(1)信有實,相信佛說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2)信有德,相信佛法僧三寶的偉大功德;(3)信有能,相信我自己有能力通達佛法真實義,能夠成就佛法僧三寶的功德。這是總的信。其它還有幾個方面,我們應當相信:2、勤:此處指正勤,也就是精進,相信精進努力能成就佛果,懶惰絕對一事無成。3、念:相信正念,正念住心,才能降伏邪念。4、定:由正念產生正定,有定才能生智慧。5、慧:即相信自己有明了通達一切諸法實相真理的智慧。6、戒:要相信正戒能防惡趨善,六祖說:「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身口意三業清凈了,就是道,三業清凈很不簡單,首先要意業清凈,心裡沒有煩惱。7、願:相信願力廣大,《華嚴經》中《普賢行願品》所講的十大願,這種願力不可思議。願力關係大得很,發了個願,無形中自然就會實現。佛常說:「初發菩提心,即成無上覺。」《阿彌陀經》說:「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願力不可思議。所以大家不要亂髮願,要發正當的願,即上成無上菩提,下化無邊眾生。這裡我本人有一點經驗。起初,我眼睛看不見,想通達「五明」,終於通了一點。後來又發願辦教育,一個盲人又沒讀過師範校,結果在教育界幹了那麼多年。為什麼能成就?就是因為我發了願,要普度眾生,教育也是普度眾生。我又發願「送窮」,寫了一首《送窮詩》:「嗟我此生何太窮,早年失明晚多空。願從此日送窮去,頓作人間福壽翁。」我鼓勵大家要發大願,發正當的願一定會實現。8、不退:相信不退,要前進,修行用功一退,就退得無止境了。9、護法:相信護法,要維護正法。10、迴向:什麼叫迴向?做事之先要發願,即立個志向,我要做什麼,達到個什麼目的,事情做完之後,再發個迴向願,表示要把事情用在哪一方面,比如布施,這之前先發願要大弘佛法,廣度眾生。布施後,又把這個功德迴向眾生。願使眾生都得聞佛法。迴向也是願,在事情之後,發願把功德迴向給哪個。所以凈土宗常念:「願以此功德,迴向諸凈土……」,先念佛,然後把功德迴向,以莊嚴凈土。大家做了布施後,或者把功德迴向無上菩提,或者迴向眾生。「十信」就是要相信這十種。先要有信仰,才能發起菩提心。)二、治地住:發心初期,煩惱還熾盛,心還收不住,就要調伏心地、治心地。三、修行住:把心地調伏了,就要開始修行。為調伏心地,佛法有五凈行,依眾生不同的煩惱,採取不同的方法對治。1、如貪心盛,就用「觀不凈」來調伏;2、如嗔心重,就修慈悲觀;3、如果痴心重,就要「觀緣起」;4、如果驕慢心重,就要「觀界差別」,人由地水火風識空等六界組成,把六界拆開,就沒有我,我都沒有,還有什麼驕慢呢?5、尋思重,不停地想這樣想那樣,就數出入息。最初煩惱很重時,就看自己哪一種煩惱最重,影響修行,就選取哪一種方法對治調心。四、生貴住:發心修菩薩行的人,一般不會落在貧窮人家,要生在尊貴之家。五、方便住:普通人都有方便智慧,善於說話很有策略,處世善巧。六、不退住:經常想著向前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見《大學》),德業日日進長。七、正心住:心裡正大光明。學佛人首先要做好人,做好人首先是修身,即身體戒行好。修身須先正其心,心性端正,光明磊落。八、童貞住:即出家,不結婚就學佛,童貞入道。九、法王子住:法王子就是佛的兒子,將來必定成佛,繼承佛位。十、灌頂住:印度古時,凡皇帝封太子,老皇帝要用酥油給太子灌頂。這種儀式用於佛法中,表示將來要繼承佛位。十住,表示住在這十個位次上。

「十行」,就是修十種勝行。一、歡喜行:隨時要樂觀,有樂觀主義精神,就有毅力,敢於承擔任何困難,做一分算一分,不畏懼,有歡喜心,就有勇氣。常時心裡有正當的樂趣,法喜充滿。二、饒益行:即饒益眾生,做有益眾生的事。三、無嗔行:常時心中充滿慈悲,要學佛陀「大慈大悲憫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沒有嗔恨行為,要隨時「運同體大悲,行無緣大慈」之心。四、無盡行:不論度眾生,持戒律,習禪定,修智慧,隨時沒有厭足感,不能認為現在已經做夠了,學好了,不用前進了,「謙受益,滿招損」。五、離痴亂行:心裡要有智慧,不要愚痴顛倒。六、善現行:時時處處修善法,佛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有人不懂如何持戒,認為持戒重在戒惡。惡當然要戒,但是有一種積極的對治,就是努力行善,偶然有惡念起來,就用善念去降伏它。只是消極止惡,不修善,煩惱就降伏不了,戒就持不好。七、無著行:要求沒有執著心,無著很重要。學佛就如《六祖壇經》說:「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法華經》(卷一)說:「吾自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大的執著只有兩種,即我執和法執,詳細的就很多。如何離執著呢?觀緣起性空是離執著的總持法門。佛在《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中說:「若知此因緣,則達法實性;若知法實相,是則知空相;若能知空相,則為見導師。」對每一件事,都用緣起性空這個正念正知去觀,自然就不會執著,自然就具足戒定慧,故叫無著行。八、尊重行:心念行持要莊嚴。因為佛陀是真俗圓融的。從真諦角度講,心不起分別,沒有善惡分別,心裡清凈。從俗諦角度說,就還要有善惡分別,內真外俗,心行莊嚴。佛法還是講禮貌,即四威儀。每一部佛經開頭,都要贊佛。《金剛經》中,須菩提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把世尊讚歎一番,佛也稱讚別人「善哉善哉」。九、善法行:要廣修善法。十、真實行:我們的行為要達諸法性空,沒有實我實法的執著,這就叫真實行。如有我法執著,哪怕行為再好,也屬有漏行。沒有我法執著的行為,就屬出世無漏行,即是真實行。

「十迴向」,何為迴向?迴向也就是發願。在事情未做之先發的願就叫願。事情完畢,發願把這一切功德迴向那裡,或迴向無上菩提,或迴向眾生,就是迴向願。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救護眾生是不舍,離眾生相是不取,不取不舍,或者把功德迴向眾生,或者把功德迴向菩提。二、不壞迴向:何為不壞?就是要成就一切功德,「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善,自己止惡向善。比如,出家受持戒很嚴,後來又動搖了,破戒還俗,這都叫壞,壞了善法,壞了已有的功德。「不壞迴向」就是做事,不做則已,做則必成。三、等一切佛迴向:佛多得很,三世一切佛要平等看待,不能認為哪個佛大些,哪個佛小些,哪個佛對我有恩,哪個佛與我疏遠。禮佛拜佛時,要迴向一切佛,等觀一切佛。未來佛,儘管現在未成佛,將來是一定要成佛的。所以禮佛時,面對釋迦佛,不要心想我只禮釋迦佛,而應想我禮拜十方三世一切佛。大家要「信有能」,相信將來一定成佛。雖然初學的思想、戒行還不完全堅固,總的來說,你肯定有佛的種性,克服懷疑,凈信增長;克服無明,智慧增長,必定會成佛。對待初學,與對待如來一樣,必須心懷尊敬,我們要等觀一切法,等觀一切佛。四、至一切處迴向:這裡的「處」,不能只看成方位的地點,而是指天界的處,修十善業的處,修六波羅蜜的處,修四攝的處,也有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處。「至一切處」就是無論修什麼法,這個處就在你所修的法中。比如修六度,這個處就在六度裡面,修四攝,就在四攝裡面了,修這種種行,在這種種處里,都把功德迴向菩提,這是關鍵。如果不把所修善法迴向菩提,就成世間善報,不是成就無上佛果的功德。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朕造寺度僧有何功德?」他求的是人天福報,就沒有迴向無上菩提。所以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因為他求功德是為自己將來享受,不是為眾生。五、不住功德相迴向:就是無盡功德藏迴向,我們安住法性中,法性就是「無盡功德藏」,法性遍一切處,前前無始,後後無終,左右周圍,無有邊際,就是無盡藏。我們安住法性的時候,也要迴向菩提。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善根,從一方面看不平等,有大有小,有世間有出世間;另一方面看又是平等的,因為善根是因緣生法,緣起性空。在度生的時候,一方面要看其根基,是大乘還是小乘,是世間根機還是登地以上菩薩的根機。但同時心中不要認為這些根機有差別,因為他們都是緣起性空,緣起是平等的,性空也是平等的,在行差別相時,心裡要平等看待,安住法性當中。《維摩詰經》(卷中)說:「雖知佛國土,及與眾生空,而常修凈土,教化於群生。」修凈土時,身口意在修,但心裡要知道,修凈土也是空。口上要說,手上要做,心裡要知道它是空性。所以又要知道凈土空,但又要度眾生,又要成就凈土,要教化眾生修行,沒有別的,就是處處「不取不舍」。既要廣積福德智慧,又要做事,又要說,又要起心動念,但心裡又要了知它本性空。所以《壇經》說:「常起諸根用,而不作用想;分別一切法,而無分別想。」所以善於學佛的人,「對境心數起」,但內心又了知它本性空。《維摩詰經》(卷上)說:「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懂得這一點,就是內行。《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大智慧,一切法都是佛法,要分別一切法,而離對分別的執著。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此處有二義:(一)眾生都是我們的眷屬,老於我者父母也,小於我者子女也,同輩者兄弟姐妹也;(二)對我有恩或是有仇,我們對他一樣慈悲,大肚能容。一般「彌勒殿」兩旁有一付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佛教有忍辱波羅蜜,「小不忍則亂大謀」,大丈夫能屈能伸。所以修菩薩行的人,要等觀一切眾生。眾生說得對,我們要接受,說得不對,就觀緣起性空而空之。六祖說:「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六祖壇經·付囑品》)所以叫和合僧,等觀一切眾生,恩怨平等,無論何趣,就是天趣、人趣,眾生一樣了不可得,福報享完同樣要墮落的。不要認為地獄、餓鬼、旁生的眾生卑賤,一旦把惡報受完了,還有善業,也會上升。釋迦佛以前還變過龍、蛇等。六道輪迴中,只有登地以後才不會墮惡趣,在未登地前,都要在惡道流轉。八、真如相迴向:我們實證真如後,也要迴向。實證真如用來做什麼?不是求個人解脫,一是用來迴向無上菩提,二是用來迴向眾生,要以此功德,使眾生都能安住在真如境界中。九、無縛解脫迴向:本來我們眾生有縛,但實在還是沒有縛,根本就沒有誰把你捆縛著。把你拴在生死苦海中的人,是你自己,自己迷了。一旦不迷,開悟了,就沒有縛了。要懂得求解脫,必須在自心上破迷,不是別人捆你,你自己不迷,就解脫。解脫的境界就是涅槃。涅槃在哪裡呢?就在你心裡,就在世間。怎麼涅槃在心裡呢?心裡清凈就是涅槃。心裡沒有執著,就解脫,所以叫無縛解脫。《證道歌》說:「絕學無為閑道人,不斷妄想不求真。」為何不斷妄想?因為了達妄想本空。為何不求真呢?真也本空。懂了二者皆空,妄想不斷而自斷。真性既然本空,也就不求自得,心裡平等,也就無所系縛。本來就沒有纏縛,本來就是解脫的。四祖道信見三祖僧璨。三祖問:「你來做什麼?」道信說:「求解脫。」三祖說:「誰縛汝?」四祖答:「無縛。」「那你求什麼解脫?」四祖當下就開悟。我們還要學會處世。處世做人是一套最偉大的學問。古人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善會處事的人,就善會做人。星雲法師說:「我們可以不研究學問,但不可以不學會做人。」處不來世做不來人,一輩子都是「受氣包」。十、法界無量迴向:法界有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法界沒有限量。界,就是一類;法界,就是法這一類。法這一類就寬得很,是包括法相和法性的,所以「法界」一詞,包括理法界和事法界兩種。雖有兩種,實為一體。事中有理,理中有事。理事無有窮盡,故法界無有窮盡。若法界有盡,宇宙就有頭有尾。然而宇宙前前無始,後後無終。要問一切事物從哪裡來,同類的東西就從同類來,人從人來,狗從狗來,樹從樹來。沒有一個神,一個上帝或大梵天之類在主宰。佛法是講「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阿毗達磨大乘經》),阿賴耶識是沒有頭尾的,若有頭尾,只是在一個階段上有頭尾,但這個階段前面還有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完了後,又接上後一個階段。所以無頭無尾。懂得了法界無窮,就懂得以法界無量來迴向眾生,迴向菩提。法界無量無邊,所以宇宙沒有中心。即使說為中心,那也是相對的,相對於一定的空間來說的一個中心。整個宇宙沒有中心,因為它無窮無盡。

以上講了資糧位中的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些是資糧位中所應修習的內容,資糧位中,有些善行善法還不圓滿,不堅固。此時就像打仗,要用善念佔領思想陣地,正知正見住心。「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六祖壇經·付囑品》),隨時破邪顯正。《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說:「守護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常時正念安住心裡,就有定境,儒家也講安住正念,講「慎獨」,心中起念,別人不知,獨有自己知道,所以對自己的起念要謹慎,所以叫「慎獨」。禪宗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是慎獨。六祖說:「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六祖壇經·般若品》用正念除煩惱,把邪念一除,正念也要放開。所以「邪正俱不用,清凈至無餘」(《六祖壇經·般若品》),邪正兩念都放下了,心裡自然清凈。有首偈子,是教人修禪觀心的:「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惺惺寂寂是」,觀法本空,心裡自然清凈,就寂靜了,此時就放下,不觀了,就有不斷定境,這是對的。「無記寂寂非」,但是無記是不善不惡的寂靜狀態,這是不對的,我們要觀諸法性空達於至善,才使它寂寂。這樣才能寂寂一陣,精進一陣,使心安定一陣。有了定境,又要「寂寂惺惺是」,又要提醒一下,觀一下。「亂想惺惺非」,要用觀正法來惺惺,提醒一下,若亂想起來了,就錯了。這是真功夫。這兩句話,有人也知道,但怎樣「惺惺」法,怎樣「寂寂」法,就講不清楚。不要清凈了就不警覺提醒,否則又會自然滑入妄念中去。

資糧道位,著重在依聞思道理修行,因為還沒有實證。

推薦閱讀:

唯識與修證
唐仲容唯識三十頌講義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二、總明所入位次
四有四無無障礙觀
唯識

TAG:唯識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