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戒法師《溈山警策文》講記——第22講
《溈山警策文》講記——第22講
凈戒法師 講授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師利菩薩!
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的眾生得到究竟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請大家發起殊勝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攝持之下,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由達摩大師從西天傳持過來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頓門法。
禪宗傳到中國,形成了五家七派。今天我們學習五家之中的溈仰宗,溈山靈佑大圓禪師作的一篇警策文。
我們現在學習警策文正文,正文分為兩大科判,第一長行,第二偈頌。現在學習長行,長行又分為兩大科:第一、宣說八種教誡,第二、開示法要。開示法要分為三科:第一、指示道行,第二、需要參禪學教,第三、總結勸策。
現在我們講第一科,指示道行。指示道行又分為五科,我們現在講解第四「教誨參訪明師」。文中這樣說:「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目交報,歿後沉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這就是教誨我們,雖然有了志,雖然有了願,雖然知道要行解相應,願行相符,有願有行。但是,我們從來都沒有走過的道路,如果讓自己走,這是走不動的。所以古人講:「欲向山中行,須問過來人。」同樣,我們從無始以來,在生死中漂轉,從來就沒有走過菩提道,從來就沒踏上過解脫道。現在要修行,必須要依止一位在菩提道上走過的過來人。在宗門下也經常說,要依止過來人、依止明眼人,否則冬瓜印子假裝的這種善知識,冒充的善知識,沒有利益。因此,大德祖師這篇引導文、這篇警策文,不管你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學律也好、學教也好、參禪也好、念佛也好,都是需要學的。
大香法師說這篇注釋就像五色的摩尼寶珠一樣的,五彩紛呈,有宗有教,對在家也可以,對出家也是適應的。尤其我們看到確實作為一個學佛人,從正面講應當怎麼做,從反面講哪些不能做,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真是菩提道上的一位大導師。在這裡也是這樣,教誨我們學法,一定要依止善知識。因此說「遠行要假良朋」,假是依靠、由藉、依憑的意思,我們要走遠路,需要結交好的朋友,結伴同行。為什麼呢?「數數清於耳目」,在這個人生的道路上,修行的道路上,經常能夠由於良朋正友的善知識的教誨,「清於耳目」,什麼叫聰明呢?耳聰目明叫做聰明,沒有說老眼昏花,沒有說又聾又啞的。這就是經常看到他的行為、他的身教以及聽到他的言教,就能夠讓我們的耳目一新。
「住止必須擇伴」。住止,住在哪個地方,你到哪個寺廟去住,哪個環境去住,必須要選擇伴侶,為什麼呢?經常可以聽到我們從來沒有聽過的道理。現在有些人看經典,說昔未曾聞,就是聽了以前沒聽過的經,他認為聽過一遍我就聽過了,不是這樣的。有些聽了跟沒聽一樣;有些聽了只是種一個因,過了幾年之後突然他才恍然大悟。噢,原來是這個道理;有些又再過幾年,他又有提升,大徹大悟,這個道理徹底明白了。就像我們剛才也說的,以前多次地聽過,「聽聞認識煩惱,思維壓伏煩惱,修行斷掉煩惱」,可能到今天我們才有一點點地明白。昨天我也講了,我在思維法義的時候,有一點點的理解和認識。你看須菩提在金剛般若會上,他以前不是沒有聽過般若吧,但是他聽到第十四會,他就痛哭流涕,哽咽難掩,熱淚盈眶,為什麼?佛說的這個經「從昔以來,未曾得聞」,不是說以前他根本沒聽過的,而是這個道理他以前沒有明白,所以悲欣交集,悲的是過去擦肩而過,欣的是今天還是明白了、悟了。
世間古人也說,生我者父母。而成就我的學問和道德,對我們出家人來講,道業的,是什麼呢?是良朋善友。朋友就是善知識,為什麼要依止善知識呢?說「親附善者」,親是親近,附是依附,說我就依附你了,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依止,其實過去的這個「附」還更好,就是靠著他、倚著他了,親近、親附他。
親附善者就像在霧中行走,就像在露水草地上行走一樣,雖然不會把衣服徹底就濕透了,但是也經常會有一些滋潤、潮濕。什麼意思呢?濕衣就比喻大徹大悟,徹底明白了。「時時有潤」即經常會滋潤,自己的心中能夠斷一分過,增一分德。
相反,不依止善知識,依止惡知識,「狎」也是親近,過去中國用詞非常有深義的,接觸這些惡的、親近惡人、惡知識,叫「狎習惡者」,就是親近他,跟他混在一塊,叫狎習惡者。「長惡知見」就是增長我們的惡知惡見,剛剛學過法相,可能我們沒學過法相,就認為惡見就是不正解的見解,到底不正確的見解是哪些呢?不知道。學過法相就清楚,薩迦耶見、邊見、見取見、戒近取見、邪見等這五種見,就是依止他們就會增長這些惡知惡見的,這樣就早晚都造業。「即目交報」,就是在眼皮子底下業報就現,很快眨眼之間就遭到了報應。這有兩個,有些依止惡人,即生遭到了惡報,看看很多學邪法的,像《楞嚴經》中記載的,有些即生就受了王法的制裁,抓到監獄裡面了,有些工作沒了,有些搞得家破人亡,有些還自焚了,這叫「即目交報」。有些在學習邪法、旁門左道的時候,還誹謗佛法,就會墮落三塗惡趣。「即目交報」就是很快就遭報應的。
「歿後沉淪」,「即目交報」是現報,「歿後沉淪」是生報或後報的,「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一次打失了這個人身,一萬劫都難以再得的。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依止善知識,首先,我們要搞明白,我們為什麼要依止善知識,為什麼?第二個,我們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是什麼;第三個,如何依止善知識;這三個問題要搞明白。
第一個,為什麼?善知識是菩提道上的良師善導,我們要依止。
第二個,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這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大報恩經》、在《大集經》、《寶積經》、在《法華經》,處處經典中都有宣說。一切經典的經王《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一生依止善知識,一生成佛,所以讀了《華嚴經》,你就知道善知識的重要性。包括《大般涅盤經》,佛即將入涅的時候,也給我們講善知識的殊勝性、重要性,惡知識的危害性,講得非常清楚。所以,讀了這些經書之後,就知道依止善知識是學法的第一步。《華嚴經》的歸納——略的《華嚴經》是《普賢行願品》,經中說:「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與我常生歡喜心。」這是要發願生生世世遇到善知識。華嚴大法——在佛經中最深、最微妙、最不可思議、最圓頓的法是這樣發願的,不僅僅善知識(要這樣發願),同行善知識,也需要發願:「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有些學佛的人,不僅僅遇到了很好的善知識,而且同行者、道友也很好很好,所以他進步很快。有些人遇不到善知識,遇到惡知識,遇不到善道友,遇到惡道友,修行就非常地艱難。所以,要廣聞博學經論中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這一點我們以前在其他地方多次地講過,今天就略過。
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書,剛才講到的《華嚴經》等諸大經,還有印度的《事師五十頌》,以及比丘戒的《依師法》或者《出家事》中也講得很清楚,還有宗咯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無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華智尊者的《大圓滿前行》,這裡面都講了如何依止善知識。在祖師大德的零星的教言之中比比皆是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透過剛才所說的這些經論、教言、語錄去學習就可以了。
第三個,如何依止善知識。這個有三點,第一個,認真觀察善知識,第二個,認真依止善知識,第三個,認真學習善知識傳持之法。認真觀察哪些方面呢?,觀察一個戒律的「戒」字,再觀察一個「慈悲」,再觀察一個「懂不懂佛法」,他有戒律,至少不會害你;他有慈悲,他會幫助你;他有佛法,你到他那裡能得到東西。不受傷害這是第一步,能夠得到一些利益,他有慈悲,第三個有佛法,其實這三個又是綁在一塊兒的。僅僅有個戒律,你靠著他,他也利益不了你;僅僅有個慈悲沒有佛法,他用什麼利益你呢?有好心卻幫不了你;如果僅僅有佛法,沒有戒律沒有慈悲,他會用佛法來騙你,甚至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害你。所以這三個字記住就可以了。戒律不用多的,如果你依止的是一個出家的師父,看看淫戒和盜戒就可以,一般出家人、佛門中的人不會公開明面上就去殺生。所以殺戒不用多觀,就看淫戒和盜戒就可以了。慈悲心去看一看,接觸一下就知道了,這個不難,但是我們很多人不懂,所以他不會觀察。就這三個字,觀察善知識。觀察的步驟,先站遠了觀察,也許聽到他的名聲,見過他的面,先看,冷眼旁觀;然後再接近他的弟子,看看他的弟子怎麼樣,所謂「有其師必有其徒」,要好好觀察一下;再到他的身邊,跟他接觸,這是觀察的三個步驟,就能夠對他比較了解。
之後就要依止,依止就要很鄭重了。世間人拜一個學武的師父那都是非常鄭重的,佛門中不管是不是舉行一個儀式,內心是鄭重的,內心中是嚴肅的、內心是真誠的、誠懇的、真摯的,那真正是要拜師。然後他也攝受了你,你也投拜了他,投靠了他。現在我們有些「我以某某老法師為師」,見都沒見過,最多聽聽他的光碟,是不是(師徒)呢?我們看的書多啦,這個師徒的關係必須是面對面的才可以的,是雙向的。所以,必須是面對面真誠的,他有收你的心,你有拜他的心,達成一個共識。當然師父也有不同的層次,傳傳皈依就走了,這樣的師父也是結結緣;傳個五戒,緣份就更深;再傳了八關齋戒、菩薩戒。等等,再手把手地給你講經學教,教你持律,教你修行,這就是緣份越來越深了,乃至給你指示心性讓你成佛的,那就是不共的師父了。
有一年我到雲南雞足山的華首門,我在那裡拜佛,有一個女眾,那麼跟她攀談了下,我說你是誰的弟子?在哪兒出家的?她說我是大迦葉尊者的弟子、確實她的師父很厲害。師父執著徒弟也是這樣,見個面什麼法都沒傳,說你是我有緣的弟子,我這次來就是找你的,你們這些人看跟我有沒有緣?你們第一個接觸的出家人是不是我?第一個接觸的藏族出家人是不是我?是了,那當然最有緣的了。然後什麼法都沒傳,就成了徒弟了。再一個有些僅僅給你傳一個皈依,你看現在佛門有這樣的現象,一個漢族師父也許戒律很清凈,修行很不錯,給他傳了一個皈依,後來他遇到一個藏族人,我們就說這兩個是平級的吧,給他傳了一個皈依,那就成了金剛上師了。那恭敬就完全就超越了前面的師父了,同樣是傳了皈依,我們在一個師父面前受到皈依和在釋迦牟尼佛前受到的皈依是一樣的,在皈依這個法上是一樣的。如果你以前沒得到皈依,那個師父傳了,你法上沒得到利益,後來一個得到了,這種感恩心增上是可以的。有些就是一種形象,我說的意思不是說不能對藏族師父起信心,不是這個意思。他也給你傳了皈依,你以前顯宗師父也傳了皈依,有些說他傳三皈依我師父傳四皈依,其實四皈依和三皈依本體是一樣的。傳皈依無論是放在藏地還是漢地也都是顯宗法,談不上什麼金剛上師。
我了解了一下上師的分類,有六種,金剛上師是最高的一種、灌頂的、給你傳密宗竅訣的、傳傳承的,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在學法上態度不真誠,不嚴肅,觀察都不觀察,接最高的法,你必須拿出最高的真誠啊!你對他都不了解,你憑什麼就把真誠付出了?一個女人到大街上見了一個男人,直接就撲過去抱過去,人家會認為你瘋了,知道吧?你先看一看,先了解了解。所以現在有很多,要麼是不依止善知識,落入一個邊,要麼是依止善知識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前面觀察三個步驟,遠、中、近觀察;中間依止善知識要真誠、真誠地結成師徒的關係,師徒關係是什麼呢?傳了皈依,傳了戒,傳了菩薩戒,給你剃度,給你受戒,乃至給你講教。
現在我們在漢地看到,師父只給剃了個頭就送走,打發到佛學院來,法師天天給講課,一說師父就是自己的剃度師,根本沒有執為師。然後一個師父給一個居士僅僅傳過皈依戒,「那是我的師父」,即使是在其他的法師前面聽了很多法,「那不是我的師父」。然後說我去打佛七去了,一個主七和尚給我們講了很多開示,帶我們修行,「他不是我的師父,我的師父就給我傳皈依的」。你到禪堂裡面參禪,這個首座和尚、方丈和尚給你講了很多開示,「這不是我的師父,我的師父就是給我傳皈依的,剃頭的」,我們現在就是這樣的。什麼是真正的師父呢?就是有法,這叫做師父。就像誰是你的父母,你的身體流著他的血脈,這就是父母吶。同樣的,你的法身智慧中(流著他智慧的血液),法身慧命是他給的,他給你講經說法,他給你傳戒,你才有了智慧法身,這叫做有法乳之恩吶!
現在我們基本的問題搞清楚了,要什麼不依止善知識,自以為是,自己去搞盲修瞎煉,憨山大師說「聰明蓋世也枉然」,沒用處,不會有太大的長進的。要麼就盲目地去依止,這裡面有很多的時弊,我們就不用廣說了。
第三步,依止善知識幹什麼呢?有些也鄭重其事地觀察了,也拜了,拜了師要麼整天給師父幹活、做飯,你做飯是為了解脫,為了承侍師父讓師父歡喜求到法,不是為了做飯而做飯,而是為了求到法給師父做事。要是為了求法,你去修寺廟,你去做飯,全部都是功德解脫的資糧;如果僅僅是我已經拜了師父了,師父讓幹什麼就幹什麼,跟解脫沒關係,充其量是做了一些好事。所以,第三個,依止善知識,必須是求法、學法、修行。我們在釋迦牟尼佛面前聽經,最後一句經文是什麼?「歡喜欣受,作禮而去」,為什麼,聽完法了,去修行去了。
這是依止善知識的三個要點。
我們再對剛才這段文作一個發揮和闡述,我們遠行、在這裡就是走遠路,引申出來的我們從生死此岸要走向菩提彼岸,「要假良朋」就是需要依靠善知識來利益我們。後面兩句是講,居住必須要道伴來幫助我們。最後兩句就是講,這樣行也好,住也好,依止善知識、善道友獲得什麼樣的結果,獲得什麼樣的功德。遠行的時候,有善知識經常以利益我們斷過失、修功德的教言,來讓我們的耳目一新,來洗滌我們的塵勞,來凈化我們的心,這就像大慧宗杲他的語錄中有一個弟子,他這個弟子沒有開悟,有一次大慧宗杲讓他去給別人送一封信,然後又給他配了一個伴,這個伴是開悟的。然後就說:「路上你就好好用功,什麼事我都可以替你辦,唯有幾件事情我代替不了你,吃喝拉撒,還有了生死。」這樣他就開悟了,哦,其他事情都可以做,這些事情是必須要自己做的。這是什麼意思呢?他依止善知識的身邊,就對善知識有個依賴,認為完全就靠善知識。就像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我是佛的寵弟(寵愛的小弟弟),不需要我努力修的,佛就惠我三昧,恩賜給我了」,所以遇到摩登伽女,沒有修行,就差一點被拉下水了,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死自己了」。必須要干。別說其他了生死了,你肚子餓了,可我撐的要死,你還是個餓漢。所以必須要自己干,因此依止善知識非常重要,他是得菩提道的滿分因緣、全分因緣,但是也必須要自己做的,這就是「數數清於耳目」。
有這樣一個故事:雪峰禪師和岩頭禪師,他倆是師兄弟,岩頭禪師早就開悟了,達到了很自在的境界,隨時隨地安住在心性中。吃也是它,住也是它,行也是它,大徹大悟,叫保任聖胎,歇腳於心性之中。而雪峰禪師沒開悟,他沒有開悟,他就很著急用功,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走著也在用功,坐著也在參禪。兩人一起行腳的時候,看著這師兄,要麼就吃要麼就睡,有一天終於看不下去了,就說,我真是倒霉,以前遇到的一個師弟跟他行腳,他也不修行(就嫌道友不行),現在又遇到你這樣的,意思你倆都不修行,都不行,就我修行。人家說(大概的意思吧,我記得不是太清楚),如果你自己修行,自己這裡妥當了沒有,你事情辦完沒有,開悟沒有,你管別人幹什麼呢?然後就給他問機鋒轉語,就想看他修的功夫怎麼樣,一問他就說不出來了。他就知道人家比他高了。人家說你什麼時候身上的分別執著,就像我們貼身的汗衫一樣,襯衣一樣,一層一層地脫掉,脫到什麼呢?一絲不掛,這就是赤裸裸、凈洒洒、圓陀陀的境地,我問你一個機鋒轉語,全部是你胸襟中、自心中、智慧中流露出來的,那個時候你才是頂天立地的丈夫了,這一點拔他開悟了,說今天是鰲山成道了,你看這就是善知識、善道友。這叫「遠行要假良朋」。
這類的公案故事太多了。印度也是這樣、漢地也是這樣、西藏也是這樣。憨山大師有一個非常好的道伴達觀大師、妙峰禪師陪他修行。這樣就「數數清於耳目」。你住的時候就必須要擇伴。我們到一個地方住,看這個人信心怎麼樣,看他的戒律怎麼樣,看他的修行怎麼樣,甚至到這個道場看看,是搞經懺的嗎?搞是非的嗎?搞旅遊的嗎?還是搞修行的?如果是前者,趕緊走,還不如不住,住店去。這樣去做的話,就能夠所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為什麼呢?你數數聽聞,你的見地就正了;你聞於未聞,你的智慧、勝解就產生,勝解產生就可以悟入無生,正見正了就不受別人的瞞了。所以有一個禪師開悟了就說「從今天開始,我再不被天下老和尚的舌頭瞞了」,你說是心是佛也可以,是心非佛也可以,非心非佛也可以,你怎麼說,我都知道你說的是一個,就像大梅禪師一樣的,這叫做「成我者朋友」。
在中國,古人也說「君子居必擇眾,游必擇方」,住必須要擇眾,游必須要選擇地方。在《禮樂》中也說「君子先擇而後交」,先選擇、先觀察,才結交的。這樣有什麼好處呢?——「故寡尤」,尤就是錯誤、過失,所以過失就越來越少。小人是「先交而後擇」,先一見面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後面再觀察、再選擇、再拋棄。
就像《舍緣銘》中這樣說: 「邪師惡友,畏若狼虎,善導良朋,親如父母,低心似地。緘口如愚。摧挫我人。消停意氣。」什麼意思呢?就是依止善知識和惡知識的功過。邪師惡友,我們要對他生起畏懼心,畏懼得就像見了狼和老虎一樣,而對於善導,善的引導者和好的道友,就親得像爹媽一樣的,見了真正的善知識、善道友,是要低聲下氣,甚至是「低三下四」的。但不是諂媚或者其他的,而是真正放下自我,謙虛的一種表露。為什麼呢?這叫慚愧,崇重賢善。緘口若愚,在善知識面前不能信口胡言,你都說得對了,你依止他幹什麼?你就教他吧,如果你是想跟他學,就不要整天叨叨叨、叭叭叭的、喋喋不休地說個沒完,而應該就像一個笨蛋一樣,什麼都不懂,很愚蠢,在他面前接受就可以了。靠善知識,靠自己放下,「摧挫我人」,我、人、眾生、壽者的種種惡見,「消停意氣」,心上的客氣、煩惱氣都要消除、盡除。
「博問先知,抉擇之次,如履輕水。必須側耳目而奉玄音,肅情塵而賞幽致。忘言晏旨,濯慮餐微。夕惕朝詢,不濫絲髮。如是則乃可潛形山谷,寂累絕群哉。」這是《永嘉大師集》中這樣說,學佛的人要廣聞博學,「先知」就是先學佛的師兄、師叔、師父,等等。抉擇之次,就是抉擇自己的見解,抉擇自己的身心,就像走在輕水沿上一樣,那麼必須側耳目而奉玄音,就是用自己的眼睛來看他的行持,用耳朵聽他的教言,叫奉玄音,依教奉行,說白了就是聽法、請法。「肅情塵」就是肅清我們內心的煩惱,「賞幽致」,情塵盡了,幽致是什麼,是心性很優雅,很幽深。「忘言晏旨」達到這開悟的境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晏」作動詞,受用的意思,受用真正的法味,真正的明心見性的這種宗旨。洗滌自己的妄想,受用微妙的法。這樣白天晚上不停地去詢問,不停地去參學,不能有絲毫的、寸絲的錯亂,「絲髮」就是寸絲的一點點的疏忽和錯亂都來不得。這樣你才能夠一個人住在深山大谷里,去養道,保養聖胎。
現在有些直接一出家就跑到山裡面去了,這樣是不行的。看一看《竅訣寶藏論》中,住山應當具備什麼條件呢?過去禪宗說有「住山本錢」了,有本錢。米拉日巴尊者的傳記中,馬爾巴大師給他說怎麼樣才有條件,見了實相,見了自己的心性才能夠住山,那叫真住山。
「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第一句講依止善知識,下面三句都是講依止善知識的利益。「親附」就是親近、依止的意思,善知識就是良朋,「霧露」比喻是善知識,「行」就是在親附的意思,「在霧露中行」即依止、親近的意思,「不濕衣」就是比喻還沒有證悟,「有潤」就是能夠受到濕潤,就是還是得到利益的。這就是所謂親近善知識,雖然不能夠馬上證得無生法忍,明心見性,但是,還是時時得利益,時時滋潤我們的心田的。就像《佛本行集經》中有這樣的偈頌:「若有手執瀋水香,及以藿香燒香等,須臾執持香自染,親附善友亦復然。」,什麼意思呢?如果有一個人手裡拿著沉水香、麝香以及藿香等,只要是抓一回,香氣馬上就染在了手上,同樣親近依止善知識也是。所以古人說「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親近善知識也是這樣的,「若人親近善知識,隨順彼等所業行,雖不現證世間利,未來當得盡苦因」,就是說,如果有人親近善知識,隨順他所做的業行,業行就是持戒、修定、修慧、聞思修行、修福修慧,雖然不證得世間的利益,但是當來能夠獲得「盡苦因」,就是證得道。這個「惡士」就像提婆達多的幾個眷屬,提婆達多就宣布「我做新佛,你們都做佛的弟子」,結果一塊兒都下了地獄了。
在依止善知識上,我看過印度蓮花生大士有這樣兩句話,說:「不察上師如飲毒,不察弟子如跳淵。」不觀察上師就像喝毒藥一樣的,為什麼呢?他告訴你的儘是邪知、邪見,你依止他你就會聽他的話,聽他的話就相當於他的毒藥給你了,你就喝進去了,喝進去了就把自己的善根毀壞了。而不觀察弟子,就像跳淵一樣被徒弟連累了。所以不僅拜師是很嚴肅的一件事情,同樣收徒也是很嚴肅的一件事情,不收則可,收了必須負責任的。所以為什麼有慈悲心的,還要打、要罵呢?故意跟你過不去,磨練你,挫你的傲氣,挫你的習氣。否則,人都有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習氣,雖然我們在別人面前,我這不行、那不行,我業障最重、我又沒智慧、我沒福報,但是其實內心裡自我感覺很不錯的。
又說「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目交報。歿後沉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第一句,就講親近惡知識,下面六句,就講親近惡知識的過失、過患。又可以理解為第二句是長惡知見,第三句是惡因,曉夕造惡,造了惡因,第四句是現報,第五句是生報,第六句是後報。
第一句就是「狎習惡者」就是依止了惡師,所謂惡師就是能夠損壞我們的信心,對三寶的信心、出離心、菩提心、智慧,或者讓我們的福報消失,或者讓我們的智慧消失,讓我們懶惰、懈怠、放逸等,就是惡知識。
第二句是長惡見,常見、斷見。斷見就認為沒有因果;常見就是認為人生生世世都是常有的;或者就接受什麼上帝、自在天、毗紐天恆常周遍的,這是常見;以及不信因果、不信三寶、不信凈土,等等;或者有些雖然也號稱學般若、學中觀、學空性,但是最後誹謗因果。在《永嘉大師證道歌》中說「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盪招殃禍。」有些師父就給弟子講,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不要起念頭,其實他說的不要執著是行善的事不要干,不要行善、不要誦經、不要持咒、不要培福;造了惡的時候不要執著,什麼都是空的,沒問題,「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什麼都沒有。所以這是增長惡見、斷見,整天造惡。
「即目交報」,就是現報,現生就遭報應,現生就出現了種種的惡報,比如蹲監獄等等。「歿後沉淪」,這是生報,第二輩子就墮落了。「一失人身。萬劫不復。」這是後報。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依止惡知識會增長種種邪見。佛經中也這樣說「無知無善識,惡友損正行。蜘蛛落乳中,是乳轉成毒。」無知的,沒有善知識,依止這種惡的知識,就損害我們的正行,就像一隻蜘蛛掉在牛奶中,牛奶也變成毒了。所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就像盲龜值枙一樣的,我們依止善知識,這是非常重大的嚴肅的一件事情,所以早擇明師,早依明師,從而好好地去學法。
我們接下來講第五,勸誡信受奉行。
文中說:「忠言逆耳,豈不銘心者哉!便能澡心育德,晦跡韜名。蘊素精神,喧囂止絕。」什麼意思呢?大師怕這些話說得不好聽,說到了我們的疼處,抓到了我們的傷疤,引起我們反感、不接受。大師說忠言絕對會逆耳,就是刺耳,聽起來不舒服,忠言必是逆耳,良藥決定苦口,既然是忠言,即使不好聽,你們難道不應當銘刻在心中嗎?如果你們銘刻在心中,就能夠澡心,澡心就是洗心,我們常說洗心革面,就是把我們心中的塵勞妄想就洗凈了。「育德」就是孕育功德。「晦跡韜名」,「晦」就是隱藏自己的功德,「韜名」就是不求名。「蘊素精神,喧囂止絕」,就是說心安住在法上,心安住在心性上,叫「蘊素精神」,「喧囂止絕」,這樣喧鬧的塵勞、煩惱、生滅、干擾等,這些就止了,就絕了,就斷掉了。「喧囂止絕」就是我們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已經達到了阿蘭若寂靜處的境界。
「忠言逆耳,豈不銘心」這是大師示誨,給我們的教誨。下一句就是勸示,你們一定要受持,否則的話我就白說了。就像六祖大師也說「苦口的正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這是大師所謂的「老婆心切」,這個老母親、老媽媽心中急切。我們聽到這裡,祖師大德說鐵石人也該流汗了,有血性的人,真正想了生死的人,難道還不生一點慚愧嗎?難道還不銘刻在心,奉為座右銘,當成終身的龜鑒嗎?
我們講解了《溈山警策文》,我也有這樣的心,道友們也有這樣的心,要背下來,然後要時時地去串習,記在心中。
我們依教奉行,該怎麼做呢?「便能澡心育德,晦跡韜名。蘊素精神,喧囂止絕」。上面兩句,就是講內在洗滌塵勞,外在隱藏自己的功德,「便能澡心育德,晦跡韜名」。也就是說,這個修行,就像很多大成就者、祖師,他是向裡面斷煩惱的,不是向外做功夫、搞樣子的,不搞形象。澡心育德,這個功德在自身上、自心上圓滿,這個時候不求名、不求利,說「你看我的腿子功夫多好」、「我一個話頭提了怎麼樣」、「我修得出現了什麼光明的境界、無念的境界、神通」,等等等等,「晦跡韜名」,越是有功夫的人,越不會在那表露,顯山顯水,越是沒有功夫的人越喜歡顯,為什麼?求名求利,他要再不顯的話,就沒人關注他了。人家有功夫的人,是道德感召,龍天護佑。他沒有功夫,他又想求名,又不想真干,表現欲很強,喜歡說、喜歡介紹自己、喜歡誇自己。
所謂「晦跡韜名」就是隱藏自己的行跡,自己的功德盡量地遮掩,所以人家有些是智慧大得不得了,就像《大智度論》中講到的,拘絺羅尊者學了印度十八部大論,智慧超群,大白天的在頭項上放個火炬,然後用一個鐵箍子、鐵腰帶把肚子箍住,標新立異,別人一見,「為什麼大白天,光天化日,你還點個火炬?」「無知最可怕,愚痴最可怕,我這有智慧,我是世間的火炬,我來照破你們的黑暗。」「那你肚子上搞一個鐵腰帶幹什麼呢?」「我這學問太多了,肚皮撐得,不箍住會爆了的。」見了佛以後,佛一句話就把他擺平了,從此之後就韜光養晦了,就不會誇了。所以世間人,剛才我說輕浮的就會往上漂,穩重的就會往下沉,就如把一根羽毛放在水上會漂起來的,但放個黃金就會沉下去的。過去的(大德),人家裡面功德充滿了,那箍都箍不住,不但被人看到了,連鬼都看到了,連猿猴、獅子、老虎都看到了。你看《高僧傳》中,有龍王去拜見的,有老虎當徒弟的,猿猴獻果等等,而沒有功德的人,靠吹、靠誇、靠搞表面的是沒有意義的。這是上兩句。
下兩句就是「內用外絕」,裡面藏著功德,這叫什麼呢?「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即「心藏無價珍」。所以我們要想清凈自心、培植功德,必須要韜光養晦。所以過去有些王子出家了、帝王出家了、大臣出家了、名人出家了,韜光養晦,誰都不知道。你看凈土宗的少康大師,別人聽到他名聲很大,去拜見他,看著他穿著破衣爛衫的,衣衫襤褸的,就是這樣的一副形象。還有印度禪宗的一個大德,他成道之後很多人去拜見他,看著他在燒火。韜光養晦,裡面藏著道,藏著般若智慧,心性已經明了,所以種種的喧鬧自然就止絕了,也就是說內心的妄想就會斷。從外在,明心見性的人就喜歡在林邊、樹下用功辦道。這樣,於外,六根清凈,於內,一心無念,恬然恬靜。
好,今天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讓你重新認識佛教——對佛教徒的幾點忠告》 法師輔導文字版
※學誠法師答疑:關於神通與感應的開示!
※一部生動直觀的生活禪「活教材」——訪四祖寺當家師崇諦法師
※凈空法師《金剛經》講記 (三十四)中
※凈空法師:沒有一樣不是佛,用這個心來持名念佛()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