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5)中醫經方五味理論之二

人之病除了前篇論述的主氣之為病外,還有客氣之為病。客氣為病亦稱「外感天行」也。《至真要大論》重點談論了客氣之六氣司天之勝復,六氣在泉之勝復,三陰三陽之勝復,引起的病變和治法,

客氣為病,不同於前面五味治法補瀉化,中醫採用五味陰陽之分立二旦四神湯。《輔行訣》「弘景曰:外感天行(六氣),經方(《湯液經法》)之治,有二旦、四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悉,後學咸尊奉之。山林僻居,倉卒難防外感之疾,日數傳變,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間,豈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數方者,則庶無蹈險之虞也,今亦錄而識之。」

一、二旦湯

1,陽旦

小陽旦湯(桂枝湯)

大陽旦湯(黃芪建中湯,加人蔘)

2.陰旦

小陰旦湯(黃芩湯,加生薑)

大陰旦湯(小柴胡湯,加芍藥)

二、六神湯

1、青龍

小青龍湯(麻黃湯)

大青龍湯(小青龍湯)

2、朱雀

小朱鳥湯(黃連阿膠湯)

大朱鳥湯(黃連阿膠湯,加人蔘、乾薑)

3、白虎

小白虎湯(白虎湯)

大白虎湯(湯竹葉石膏湯,去人蔘、加生薑)

4、玄武

小玄武湯(真武湯)

大玄武湯(真武湯,加人蔘、乾薑)

弘景曰:

陽旦者,昇陽之方,以黃芪為主;

陰旦者,扶陰之方,以柴胡為主;

青龍者,宣發之方,以麻黃為主;

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為主;

朱鳥者,清滋之方,以雞子黃為主;

玄武者,溫滲之方,以附子為主;

並曰「此六方者,乃六合之正精,升降陰陽,交互金木,即濟水火,乃神明之劑也。張機撰《傷寒論》,避道家之稱,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藥名之,以推主為識耳。」所謂「六合」者,臟腑六合也。六合而成五味陰陽也。《至真要大論》「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通泄為陰,鹹味通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陰陽應象大論》說:「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化生精,精食氣,氣生形,形食味。味傷形,形傷氣(原作氣傷於味),氣傷精,精傷化(原作精化為氣)。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甘通泄為陰」這段論述清晰的展現了中醫五味的四象特徵。《神農本草經》雲「味有酸咸甘苦辛,又有溫熱寒涼四氣」,而自古本草類經文都更重視溫熱寒涼四時特徵,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其實讀過置頂文章的都會知道關於太乙的一段論述「溫燥者,寒熱之所生也。寒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所以大家就可以理解本草是以太乙之紀-四時春夏秋冬,溫熱涼寒來歸納草藥五味的。而陰陽四時實乃四象也:老陰,老陽,少陰,少陽,其在術數中經常以四神的面目出現,《本草衍義》稱「四氣」為「四性」都是一個意思。成無己在《傷寒明理藥方論》中說「寒熱溫涼四時者生乎於天,酸苦辛甘淡咸成乎於地。生成而陰陽造化之機存焉」故而草藥中性味往往並舉,制方時性味都要考慮,這是兩個互補的方面,並不矛盾。其五味陰陽之分術數原理如下圖:

關於上述出現的六味,要明白所謂的「六味」只是草藥之性味或者陰陽之性並非草藥之味。其中的淡味,多見於道家文獻。《管子》「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是以水者,萬物之准也」故而這個淡味是水的味道,水中有太乙,故而雲」萬物准「或者」五味之本「。《呂氏春秋》雲「凡味之本,水為最始」此也。因淡味居中象土又為陽,故而《內經》也把淡味歸為胃,其實不過是水土一體理論的運用罷了。而咸乃火的味道,火水也是一體的,《內經》把鹹味歸於腎水(其實是歸於兩腎中命門火),水火居中運化陰陽。經又雲"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壯火者火也,少火者水也。用柴胡發泄太過則傷氣,用黃芪可補氣。

所以如果你明白古人的術數原理,那麼他們說的話都不矛盾,否則你就會象方舟子之流一樣認為中醫實乃」矛盾百出,滿紙荒唐言「了。

陰陽之氣與五味配合列示如下:

《難經十八難》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

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

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

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

如此草藥六氣五味配十二經也。這裡草藥之性再次出現了相合的概念,不同於前篇草藥五味之金木合併,水火既濟的相合,這裡六氣味呈現的是三陰經合三陽氣,三陽經合三陰氣。故而草藥之性味乃相合於五臟六腑也。草藥的性合六經,草藥的味合五臟。

古聖論述遣詞造句都十分講究對丈匹配,「辛甘」配肝心,「酸苦」配肺腎,正是春夏秋冬四時。然後單舉鹹味,淡味為陰陽之土居中,完全符合陰陽兩儀四象之法,而後人張大昌不明《輔行訣》二旦四神之設,私自增加所謂「勾陳」「騰蛇」藥方,並改陶弘景之言謂「八正六合」故而造成流傳不同《輔行訣》抄本之不同。張大昌傳承《輔行訣》有功於中醫,但其憑私智增改原本卻使醫道復晦又為中醫之罪人也。我在解析二旦四神湯理之時就被錯誤版本誤導以為還有六神之方,卻怎麼也無法用術數完美解釋,後來考校別人對於版本的研究才明白是張氏私增所為,一旦排除張的干擾,古聖之論互相闡發無復疑惑矣。

上表五味定義採用無聞居士論述輔行訣整理的草藥五味。表中只用四味:酸苦辛咸,以應春夏秋冬四時也。外感天行要麼發散於上,要麼通泄於下。《藥性賦》:「辛能散能行,具有發汗解表、透疹散風、行氣行血等功效;甘能緩能補,具有緩中止痛、調和藥性、補養氣血等功能;苦能燥濕降瀉,具有燥濕祛邪、瀉下利尿、導瘀血下行等作用;酸能收斂固脫,具有止汗、止血、止瀉、縮小便、固遺精等效應;咸能軟堅潤下,具有軟堅積、破症積、消癭瘤瘰癧等功能」。據此,辛味長於宣散,有發散、行氣、行血等作用;酸味長於收斂,有收斂、止汗、止瀉等作用;甘味長於補益,有和中緩急等作用;苦味長於瀉火,有燥濕、堅陰、降瀉等作用;鹹味長於軟堅,有散結、潤下等作用。外感之方以上六味為君,其制以「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組方,其製法只用一君,不同於補瀉化五味治法有用二君的,需要學者明曉。配伍法則通用湯液五味圖。

關於心包三焦配脾胃火土一體之理在《外經微言》可以找到理論依據,現轉錄於下:

少師問曰:脾為濕土,土生於火,是火為脾土之父母乎?岐伯曰:脾土之父母,不止一火也。心經之君火,包絡、三焦、命門之相火,皆生之。然而君火之生,脾土甚疏;相火之生,脾土甚切,而相火之中命門之火,尤為最親。少師曰:其故何歟?岐伯曰:命門盛衰,即脾土盛衰。命門生絕即脾土生絕也。蓋命門為脾土之父母,實關死生。非若他火之可旺、可微、可有、可無也。少師曰:命門火過旺,多非脾土之宜,又何故乎?岐伯曰:火少則土濕,無發生之機;火多則土干,有燥裂之害。蓋脾為濕土,土中有水。命門者,水中之火也。火藏水中則火為既濟之火。自無亢焚之禍,與脾土相宜,故火盛亦盛,火衰亦衰,火生則生,火絕則絕也。若火過於旺,是火勝於水矣。水不足以濟火,乃未濟之火也。火似旺,而實衰,假旺而非真旺也。與脾土不相宜耳。非惟不能生脾,轉能耗土之生氣,脾土無生氣則赤地乾枯,欲化精微以潤各臟腑難矣。且火氣上炎與三焦包絡之火直衝而上與心火相合。火愈旺而土愈耗,不成為焦火得乎。少師曰:焦土能生肺金乎?岐伯曰:肺金非土不生。今土成焦土,中鮮潤澤之氣,何以生金哉。且不特不生金也,更且嫁禍於肺矣,蓋肺乏土氣之生,又多火氣之逼,金弱木強,必至之勢也。木強凌土而土敗更難生金,肺金絕而腎水亦絕也,水絕則木無以養,木枯自焚益添火焰,土愈加燥矣。少師曰:治何經以救之?岐伯曰:火之有餘水之不足也,補水則火自息。然而徒補水則水不易生,補肺金,火氣則水有化源,不患乎無本也。腎得水以制火,則水火相濟,火無偏旺之害。此治法之必先補水也。

故知,治脾土以六味之「淡味滲泄」在下(草藥性味描述時,你會發現往往是甘淡同時出現,因為脾之本味乃甘,其性味卻是淡),復以五味用咸補腎水也,黃芪主之。此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陰陽二旦之名源於六味陰陽之分,淡味屬陽,配太陰脾土。今人以為陽旦為平旦太陽時則誤也,若平旦太陽則應以桂枝為主乃小陽旦也,非陶弘景之「陽旦」。《桂本傷寒論卷六·太陽病上》:問日:太陽病,其證備,按桂枝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煩躁,吐逆,譫語,其故何也?師曰:此陽旦證,不可攻也。寸口脈浮,浮為風,亦為虛,風則生熱,虛則攣急,誤攻其表,則汗出亡陽,汗多則液枯,液枯則筋攣,陽明內結,則煩躁譫語。用甘草、乾薑以復其陽,甘草、芍藥以救液,調胃承氣以止其譫語,此壞病之治,必隨脈證也

」「陽旦證,發熱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靜者,宜地黃半夏牡蠣酸棗仁湯主之;若口渴,煩躁,小便赤,譫語者,竹葉石膏黃芩澤瀉半夏甘草湯主之。」

陰旦鹹味屬陰,配厥陰心包,為何以柴胡主心包之治?其理亦在《外經微言》

少師曰:心包之火無異心火,其生克同乎?岐伯曰:言同則同,言異則異。心火生胃,心包之火不止生胃也。心火克肺,心包之火不止克肺也。少師曰:何謂也?岐伯曰:心包之火生胃,亦能死胃。胃土衰得心包之火而土生,胃火盛得心包之火而土敗。土母既敗,肺金之子何能生乎!少師曰;同一火也,何生克之異?岐伯曰:心火,陽火也。其勢急而可避,心包之火,陰火也。其勢緩而可親。故心火之克肺一時之刑,心包之克肺,實久遠之害。害生於刑者,勢急而患未大害。生於思者,勢緩而患漸深也。少師曰:可救乎?岐伯曰:亦在制火之有餘而已。少師曰:制之奈;何?岐伯曰:心包陰火竊心之陽氣以自養之,必得腎之陰氣以自存。心欲溫腎,腎欲潤心,皆先交心包以通之,使腎水少衰,心又分其水氣,腎且供心火之不足,安能分余惠以慰心包。心包乾涸,毋怪其害胃土也。補腎水之枯,則水足灌心而化液,即足注心包而化津,此不救胃,正所以救胃也。少師曰:包絡之火可瀉乎?岐伯曰:胃土過旺,必瀉心包之火。然心包之火可暫瀉而不可久瀉也。心包逼近於心,瀉包絡則心火不寧矣。少師曰:然則奈何?岐天師曰:肝經之木,包絡之母也。瀉肝則心包絡之火必衰矣。少師曰:肝亦心之母也,瀉肝而心火不寒乎?岐天師曰:暫瀉肝則包絡損其焰,而不至於害心,亦不至於害包絡,猶勝於直瀉包絡也,即久瀉肝則心君減其炎。少師曰:誠若師言,瀉肝經之木,可救急而不可圖緩,請問善後之法?岐伯曰:水旺則火衰,既濟之道也。安能舍補腎水別求瀉火哉。

故知,治心包可暫泄肝木也,以六味之「鹹味通泄」在上,以五味之酸疏肝,柴胡主之。此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金匱》第二十一,8條"產後風,續之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耳,可與陽旦湯。(舊注即桂枝湯)「其實此乃傳抄錯誤,這裡是陰旦證用陰旦湯-柴胡。在《桂林本傷寒論》」產後中風,數十日不解,頭痛,惡寒,發熱,心下滿,乾嘔,續自微汗出,小柴胡湯主之「。而神秘的陰旦證即在此也。這裡也可以看出仲景著《傷寒論》的確有好幾版,不斷的改動遣詞造句,原始的版本可以看出其藥方的確來自於道家經方。

外感天行,中醫用六味分三陰三陽組方治之,而內臟之病乃用五味補瀉化治之。五味分三陰三陽之治與前經方正五味法理不同有其特殊性,但其組方原則亦在湯液經五方圖中。


推薦閱讀:

中醫望面診病
《醫宗金鑒》以及其成書
小兒發燒的中醫處理
老中醫一般人不說,常吃這6種「換血食物」,越吃越年輕!

TAG:中醫 | 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