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構建德育內容體系的系統研究

科學構建德育內容體系的系統研究

 

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 張忠華

 

[摘要]德育內容是實現德育目標的中介和重要依據,也是個體進行道德學習、掌握道德規範、提升生命與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依據個人一生道德發展完善的縱向、橫向活動空間與範圍,可以把德育內容分為六個維度,即自我道德發展完善的德育內容維、家庭德育內容維、與他人交往活動的德育內容維、職業勞動的德育內容維、社會活動的德育內容維和科技生態倫理的德育內容維。

[關鍵詞]德育內容體系 德育的內容維度

 

德育內容是指藉以形成和發展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質的政治觀點、思想觀點和道德行為規範體系的總和。德育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學生身心獲得全面發展的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德育內容是實現德育目標的中介和重要依託,它既是一定社會價值體系傳遞與創生、實現個體道德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個體進行道德學習、掌握道德規範、提升個體德性的重要依據。所以對德育內容體系的研究和探討,是德育理論與實踐的重要課題。

 

一、德育內容體系研究現狀

 

1.中國德育內容體系發展的階段

第一階段(1949~1965年)。學校將傳統道德賦予時代精神,並與社會主義的新道德融合在一起進行教育,是比較成功的。1952年3月,教育部頒發了中小學「暫行規程」(草案),把中小學的德育目標定為「五愛」,即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這也是當時的德育內容。

1954年4月又頒布了《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把德育目標規定為三個方面的要求,即「樹立社會主義政治方向,培養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基礎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奠定了德育內容三分天下的格局,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195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四個方面的德育內容,即進行階級觀點、集體觀點、勞動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1963年中共中央制定的《中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對中小學的德育內容又進行了規定,小學以「五愛」教育為主,增加擁護社會主義、擁護共產黨的教育內容;中學在小學教育的基礎上,以階級觀點、集體觀點、勞動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為主,增加國際主義教育、為人民服務教育等內容。

第二階段(1966~1979年)。「文革」期間,是一個混亂的年代,以政治教育為主。中國的傳統道德文化一律被視為封建思想,外來的思想和文化則被視為資產階級的東西,但因為全國掀起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而毛澤東的著作是中國傳統道德文化與馬列主義思想相結合的光輝典範,所以這一時期的政治學習和政治運動對人們的思想仍然起到凈化和約束的作用。

第三階段(1979年至今)。此階段內,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改革開放逐步走向深入,道德領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外來思想、外來文化衝擊著中國傳統德育,德育領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對德育內容體系的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

2.德育內容體系研究的現狀

學者們對德育內容體系的系統研究始於改革開放以後,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沒有分類依據,把德育內容直接羅列一些方面,這是主要的觀點。例如,有的人認為德育內容有愛國主義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傳統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民主、紀律和法制教育;人道主義和社會公德教育;正確人生觀和科學世界觀教育。[1]有人認為,現代德育內容具有七個方面:道德規範、道德原則、道德價值觀和世界觀並重;獨特的民族性與普遍的國際性並重;學生的道德素養、能力與綜合素養並重;學生的個性與群體意識、社會責任感並重;注重國情和國策教育;注重公民教育;注重勞動教育。[2]還有的學者認為德育內容有四大方面: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或法紀)教育和道德教育。[3]也有人認為,學校德育內容體系主要有五個方面,即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與政治教育。[4]

(2)按個體思想品德經歷,一般由日常文明行為習慣開始到倫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後上升為人生觀和世界觀這樣一條發展、提高的軌跡,把德育基本內容分為文明行為習慣培養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教育,勞動教育和愛護公共財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紀律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際主義教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教育,理想教育和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等。[5]

(3)根據德育內容的重要程度分為主要的和基本的德育內容。主要的內容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基本文明規範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現代思想與道德的培養;培養現代人心理素質;青春期性道德教育;培養、發展思想品德能力。[6]還有人在主要和基本之外再加上熱點的和特殊的內容。[7]還有的分為基本內容、一般內容、新生內容和特殊內容。[8]

(4)按層次劃分德育內容。檀傳寶教授認為,學校德育內容包括四個主要的層次:一是基本文明習慣和行為規範的教育;二是基本道德品質的教育;三是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質的教育;四是較高層次的道德理想教育即「信仰道德」的教育。[9]黃向陽博士把德育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即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則教育、道德規則教育。這三個層次的教育,對學生的道德行為具有不同的規範功能:道德理想教育主要起激勵作用,道德原則教育主要起主導作用,道德規則教育主要起約束作用。[10]馮增俊教授在比較西方德育內容以後,把德育內容分六個層次,即家庭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階級道德、民族道德、文化道德。[11]

(5)根據德育內容的穩定性不同,把德育內容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基本的、相對穩定的內容;一是靈活安排的、可變性的內容。前者可稱為學校德育的基本內容,後者則是學校德育的時變內容。[12]

(6)按照德育的目標要求,把德育內容分為四個方面,即方向性內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際主義教育等;認知性內容,包括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審美觀教育等;規範性內容,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職業規範教育和紀律教育等;實踐性內容,包括國情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例如,汪益民、龔惠香就認為德育內容體系應包括認知性德育內容、實踐性德育內容和物質形態性德育內容三部分。[13]

(7)從德育內容涉及的對象領域來劃分,包括三個層次內容:關於學生個體的德育內容;關於個體和他人的德育內容;關於個體和國家的德育內容。[14]

(8)按德育內容主導作用可分為道德主導型、政治主導型、思想主導型和法紀主導型的德育內容。[15]

 

二、我國德育內容體系存在的問題

 

從上面的總結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在德育內容體系研究中,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由認識的單面性逐步走向全面性,也對德育內容體系由簡單羅列慢慢走向邏輯層面的分析,注意到德育內容的時代特徵,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這是其優點。但在德育內容體系的研究中,我們還能看到許多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政治教育,對基礎文明行為的培養、法紀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這在「文革」及以前時代中表現得最為突出。

2.在德育內容的設置上比較混亂,主觀因素太多,缺乏客觀性依據。其表現是學者們在其著作和教材上任意添加和刪減德育內容條目,有直接列舉德育條目的;有把德育內容歸納為幾個方面的;有以德育內容涉及的對象領域劃分幾個層次的;有按照德育目標要求,把德育內容分類的等。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德育內容經常變動,缺乏一貫性,有時內容過於籠統,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以北京市中學「思想政治課」設置的變動情況為例,1949~1990年間,變動次數總計32次,其中1976年以來大小變動共10餘次。[16]道德理想的教育多,道德規則的教育少,此所謂「理想泛濫,規則貧乏」,德育內容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

4.對學校德育內容的分類和分層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論依據,內容與內容之間沒有形成清晰的邏輯關係和層次結構。有些研究也注意到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內容區別,但從總體上看,體現層次性、序列性的研究還不夠,有的德育內容還沒有區分。

5.對培養學生的道德思維能力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其中包括道德推理能力、道德判斷能力、道德決策能力、道德抉擇能力的培養。眾所周知,德育應該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性,有了道德理性,學生就會藉助理性的力量,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理解社會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則,並且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信奉的道德理想、道德原則和道德規則,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面對具體的道德情境,進行道德推理,做出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的德育卻忽視了這一方面的教育。

6.講究面面俱到的德育內容,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現行德育內容幾乎涵蓋一切社會的道德規範與要求,我們實際上是在以一種「完人」的標準來要求學生。我們的德育,無論從理論或實踐上看,仍處在一種傳統的教育模式之中,把學生的道德學習看成是接受道德影響的過程,施加的影響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規範,而貫穿於德育過程的又僅僅是知識、概念的形成,記憶、練習成為道德學習的主要方式。這樣,內容的繁多與學生們學習時間的有限產生矛盾,造成學生負擔過重。

7.德育內容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形成學生的雙重人格。一方面,我們向學生們灌輸的道德規範是一種被剝離了生活的理性道德概念,它只是一種空洞的、抽象的行為規定,它所要和所能達到的也只是人的行為表現,無法穿透人的心靈,因而必將導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形式化。另一方面,現代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人們的經濟觀念、價值觀念發生重大變化,而傳統的理想化、一元化的道德評價標準,也使學生在教育中失去了自由的空間和自主判斷選擇的餘地,習慣於被動地認同和服從,長此以往,許多學生成了「口頭上的君子,行動上的小人」,從小就學會了說大話、假話、空話、套話。

8.忽視學生的心理狀態,把目標當作起點。確立德育起點最基本的兩個維度是德育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點。而目前德育內容的選擇更多地受我國社會價值取向的影響,在照顧了道德認識體系完整和社會發展所期望的完美人格的同時,卻忽略了學生的年齡、心理實際,脫離了學生的知識、思維和意識的發展水平,將學生成人化,這使得我們的德育很難有效地為學生所認同,更難以激發其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有時甚至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產生負效應。同時,高起點的完美型品德標準與學生本身心理發展的不成熟之間的矛盾,置學生於「應然」和「實然」的困惑中,給學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和社會壓力。學生一旦失去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其主動進行道德實踐的內驅力將大大減弱,德育實效低下也就不難理解。

 

三、德育內容體系的構建與探索

 

構建德育內容體系的核心問題是找到分類標準,但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因為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有差異,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並不一致,民族文化傳統各具特色,德育目標多種多樣,實難找到大家一致贊成的標準。

眾所周知,德育的本質是育德,因而德育內容的確立要緊緊圍繞如何培養人的德性。我們認為,前人的分類標準有借鑒價值,也有不足,特別是分類標準的多樣化與德育內容確立的多樣化,使我們無法把握德育內容的邏輯體系。筆者認為,確立德育內容應主要以人的道德發展需要為標準。人的需要既是人進行道德創造、道德修養的根本動力,也是其最終目的,所以我們以個人一生道德發展完善的縱向、橫向活動空間範圍為標準,可把德育內容分為六個維度,即自我道德發展完善的德育內容維、家庭德育內容維、與他人交往活動的德育內容維、職業勞動的德育內容維、社會活動的德育內容維和科技生態倫理維(如圖所示)。

 

 

四邊形BCDE代表家庭活動的德育內容層面,三角形ABC代表科技生態倫理道德內容層面,三角形ACD代表社會活動的德育內容層面,三角形ABE代表與他人交往活動的德育內容層面,三角形ADE代表職業勞動的德育內容層面,OA是錐體的主線,代表自我道德發展完善的層面,其他層面的發展都是以自我道德發展完善為中心的。當家庭活動層面的內容一致時,主線發展越高,錐體的體積越大,個體的道德發展內容越豐富,個體的德性發展越好。現就這六個方面的德育內容概述如下:

1.家庭活動的德育內容

家庭活動是個體道德發展的基礎,個體從出生到成人,主要活動場所在家庭。中國的傳統社會是在自然經濟的基礎上,以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為根本,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最後組成社會、國家。「家國一體」構成了中國以家庭為本位的宗法社會結構。「家」是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結構的核心,這種「家文化」結構的基本形態表現為「家庭倫理」,由此進而推演出「群體倫理」、「社會倫理」和「國家倫理」,這一倫理文化的基本內容可用「忠、孝、仁、義、禮、智、信」七個字來概括。因此,中國的德育內容就是由處理家庭內外關係以及其他各種社會關係的規範中,衍生出中國道德文化中的價值、意義、倫理與道德的基本關係,並長期承載著整合全體社會成員價值觀和行為規範的功能。

家庭是個體道德生長的搖籃,那麼人的德性和德育的始點在哪裡?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實際上就是研究德性最初在哪裡誕生。我國倫理學者樊浩認為:「人的德性和道德教育的歷史價值始點就是:家庭。」[17]在以宗教為主的社會裡,人們認為德性的根源和德育的始點,就是宗教的終極實體,即需要從上帝、真主那裡去尋找。在世俗的社會裡,在人們的實踐理性中,家庭是人的德性和德育的歷史始點。黑格爾明確指出:「對意識來說,最初的東西,神的東西和義務的淵源,正是家庭的同一性。」[18]在黑格爾看來,家庭是一個倫理性的實體,它以愛為根本規定,認為「愛就是倫理性的統一」。[19]家庭就是一種以愛為本性的倫理實體,人的最初的德性就是在家庭倫理實體中誕生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也指出,家庭是兒童道德教育的基礎,「母愛」是德育的要素。所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求真,而是求善,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完美的人格,培養聖人、賢人、仁人、大人、君子、善人等是德育的終極追求。人的道德生活和德育,就必定也應該從家庭開始,所以傳統家庭美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礎。

2.與他人交往活動的德育內容

人生活在世界上,並不是孤立的,個體始終要與他人進行交往。在家庭,要與長輩、同輩及後輩交往,在社會中就要與領導、同事、朋友、鄰居交往。這些交往有一定的道德要求,需要進行相應的道德教育。這方面的德育內容主要有:謙和好禮、朋友誠信、見利思義、篤實寬厚、仁愛思想、群體和諧、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友愛、嚴己寬人、見義勇為、整潔健身、求索創新、勤勞節儉等。

3.職業勞動的德育內容

人的一生髮展,除在家庭活動外,另一方面就是積极參加社會生產勞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職業活動領域。在職業勞動活動中,需要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用以調節從事特定職業者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主要表現為: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敬業、樂業,忠於職守;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熱愛勞動;廉潔奉公;勤懇誠實;崇高的職業理想;尊敬、服從領導,團結同事;積極進取、勇於創造、開拓創新等。

4.社會活動的德育內容

人的一生活動範圍十分寬泛,社會活動也是其主要活動內容之一。社會活動的德育內容主要受該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要求的制約。其內容主要包括社會公德和國民公德。社會公德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根據共同的社會生活需要逐步形成的每個社會成員必須遵守的最簡單、最基本、最起碼的行為準則。這部分內容有一些是普世倫理,是所有人類共同遵守的道德要求,如尊老愛幼、互助互利、責任感、講究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見義勇為等。

國民公德是指一個國家全體國民必須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規範。它具有民族性,而且不像社會公德那樣具有普遍性。這部分內容主要有社會政治教育、社會思想教育、社會法紀教育、社會發展方針路線政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愛人民教育、愛勞動教育、愛科學教育、愛護公共財物教育、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此外,還有特定階級道德,如敵友觀、憎愛觀等。

5.科技生態倫理的德育內容

20世紀以來,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出現了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科技生態倫理問題,這些問題涉及自然環境問題(包括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染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過度開發所帶來的資源枯竭和生態失衡問題)、社會問題(包括國家和國家之間、民族和民族之間的關係問題)、人的問題(包括人自身的身心發展問題)等各個方面。科技生態倫理問題形成的根源在於人類自身的思想觀念,主要是唯科學主義、人類中心主義、經濟主義、個人主義、霸權主義、民族主義和享樂主義等。

針對這些問題,德育內容應涵蓋以下幾個方面:針對自然環境方面的問題,進行環境道德和經濟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傳統發展模式對環境的危害,認識可持續發展和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積極意義,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針對社會方面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國際合作意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全人類共同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係,使受教育者具有人類主體意識、生存意識、國際和平意識與共同發展意識。針對科技發展與人文精神的失衡問題,進行科技倫理教育、生命關懷教育,重建人類精神家園。

6.自我道德發展完善的德育內容

自我道德發展完善的德育內容,主要是自我教育的內容,包括發展個體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發展道德思維能力與道德評價、道德判斷和道德抉擇能力,最高境界是慎獨。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47-361.

[2]戚萬學.現代德育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258-270.

[3]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91;胡厚福.德育學原理[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218.

[4][14]詹萬生.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總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311,310.

[5]胡守.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144.

[6]班華.現代德育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151-152.

[7]葉素梅,趙寶臣.關於德育內容體系的思考[J].遼寧教育,2001(3).

[8][15]馮文全.論德育內容的結構及其優化[J].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05(4).

[9]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00-111.

[10]黃向陽.德育原理[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109-110.

[11]馮增俊.當代西方學校道德教育[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3:433.

[12]朱小蔓.中小學德育專題[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2002:63-64.

[13]汪益民,龔惠香.網路時代研究生德育內容體系的再建構[J].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3).

[16]張志建.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78-83.

[17]樊浩.道德教育的價值始點及其資源性難題[J].教育研究,2003(10).

[18][19]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96,175.

 

推薦閱讀:

尼眾僧團的德育教育
德育故事
儒釋道|德育故事
有哪些不那麼主旋律的愛國電影?
龍山書院晚課——中華德育故事:《泰伯採藥》

TAG:科學 | 系統 | 內容 | 德育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