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中龍紋的演變(戰國)(四)

古代玉器中龍紋的演變(四)

  圖6 戰國 雙龍首出廓玉璜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商王村1號墓出土

  圖7 戰國 龍鳳形玉佩 湖南省長沙市八一路小學1號墓出土

  圖8 龍形玉佩 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國1號墓出土

  ▲圖1 戰國 雙龍出廓玉璧 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出土

  圖2 戰國早期 四節活環龍鳳形玉佩 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圖3 戰國 夔龍紋玉璧 山東省曲阜市魯國故城52號墓出土

  圖4 戰國 玉龍 河南省洛陽市唐宮路戰國墓出土

  圖5 戰國早期 龍形玉佩 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吳念親:著名玉器鑒定專家、央視《鑒寶》欄目玉器專家、河南衛視《華豫之門》欄目鑒寶專家、江蘇省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副主任

  五、戰國

  由於戰國時期社會的變革、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儒家思想賦予玉的種種道德文化內涵,所以使得戰國時期的王公貴族,皆以佩玉為時尚。此時治玉工藝更加成熟,而且普遍使用了金屬類工具,進而使玉雕業迅猛發展,創造了中國玉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

  戰國玉龍的造型已完全擺脫了商周嚴謹規範、形制大多雷同的束縛,構思巧妙大膽而富於變化。戰國玉龍除沿用春秋玉龍的主要器形外,增加了大型鏤空玉龍及精美無比的複合式多龍活環飾、多節活環龍鳳佩(圖2)及有龍形紋飾的出廓玉壁(圖1)、玉帶鉤、玉劍飾等,玉壁上的夔龍紋(圖3)更是此時的特色之一。

  1.此期玉龍的整體造型,仍然延續商代以來的傳統,即絕大多數為扁平體,亦有圓雕製成而作圓柱體者,但數量極少,如河南省洛陽市唐宮路戰國墓出土(圖4)的兩件,多通體光素或飾以絞絲紋和雲紋。

  2.龍身較商代、西周為細長,身形大多翻轉扭曲,呈S形、複合S形或M形,鼓腹卷尾,富有張力。早期玉龍之軀幹肥碩較短,稍作彎曲,彎轉的個數較少,如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圖5),墓葬年代為戰國初期,兩件形制紋飾相同,體寬肥,龍曲身顧首岐尾,一面淺浮雕變形的龍紋,其間夾以谷紋。中期以後逐漸演變為瘦長,且作顯著彎曲,彎轉個數較多,如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國1號墓出土(圖8)的玉龍。戰國中期以後,拱起腹部兩側的頭與尾開始呈均衡對稱狀,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商王村1號墓出土的1件玉龍當屬戰國玉龍的精品(圖6),該墓屬戰國晚期,玉龍雙龍首形,軀體相連,杏仁眼,獨角,龍身通體飾以規整的勾連谷紋,內外緣出廓飾以透雕的雲紋和鳳紋,造型充滿勃勃生機,達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3.龍首較小,皆為側面,腦後有呈鈍尖狀或耳朵狀的角,龍眼早期沿用圓形眼和圓角長方形眼,後期多雙線雕橢圓形眼和上眼框清晰、眼梢細長的杏仁眼,有些沿眼球外沿斜磨成微凸狀。

  4.戰國玉龍沒有明顯的四肢和龍爪,但也有少數的玉龍出現了如同爬行獸類的肢體(圖7)。

  5.扁平體玉龍身上的紋飾最初淺浮雕以雲紋、谷紋、變形龍紋、繩紋、弦紋、螭紋、網格紋表現,紋飾比較稀疏,布局不甚規矩,圓柱體玉龍則多通體飾以絞絲紋,由戰國中期開始,趨於單一紋飾,即谷紋,紋飾布局繁密,十分規矩。


推薦閱讀:

太可怕了!4種小傷口處理不當 會演變成致命癌症
賦體文的演變
【陝,陝】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變含義
從宗教與政治關係的演變歷史分析建立和諧政教關係的社會意義

TAG:古代 | 演變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