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老和尚講法華經》第006集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妙玄節要》
第七神通妙者。前論機應。止是辨其可生可赴之相。若正論化用益他。即是三輪不思議化。謂身輪。口輪。他心輪。普門品但有二文。而兼得三意。游於娑婆世界。即身輪。而為說法。即口輪。如見蓮華大。知池水深。若見說法大。則知智慧大。故兩輪兼示他心輪也。示身輪者。即是示葯樹王身。如意珠王身。示口輪者。即是示毒鼓。天鼓。此是慈悲熏於身口。則有二身示現。二鼓宣揚。若示心輪。即是隨自意隨他意等。亦是同於病。行嬰兒行也。上辨機感相關。而妙理難顯。應須神通發動。現於瑞相。密表乎理。
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
這個《妙玄節要》這本書,這是以最快的速度請得來的。那麼這個書呢,本來我們是講《法華經》,並不是講《法華玄義》。那麼這個《法華玄義》這個本子,是常住上公用的,不能隨便帶走,要要回的。我們可以代你們請,十塊錢一本。那麼這個書呢,將來留到常住上,今後這個《法華經》,甚至於《楞嚴經》,這些大乘經典,都要反覆地講,反正年年講嘛。也必須,這個本也少不掉的,那個不是結緣的。
那麼上來,我們昨天講到這個跡門十妙。這跡門十妙跟本門十妙呢,這跡門十妙,是自行因果,約自行,這是前邊。後邊兒呢,叫個化他因果。現在我們就是講的,就是從第六感應妙,有感必應。
上頭我們說的,感應就不出四種:冥機冥應,冥機顯應,顯機顯應,顯機冥應,一直到我們講到這個顯機顯應。「須達長跪。佛往祇洹。月葢曲躬。聖居門閫」。以這個四句呢,下邊兒稱為三十六句,一直到有六萬四千八百機應。你看看這個感應多少?我們就不去詳細地分析研究。那麼這個講經么,前面耽誤的時間太長了。今天呢,我們就略講了,講這個第七。翻到《妙玄節要》第四頁。第七是一行兩行,第七行。《妙玄節要》第四頁,第七行,神通妙。
第七神通妙者。前論機應。
此中解釋「神通妙」,就是上邊兒說,有機則應。
止是辨其可生可赴之相。
「可生」就是可生之機。「可赴」就是可赴之應。這個現象,上邊兒講這個感應妙呢,基本上大家都可以理解。
若正論化用益他。
那麼機來了,拿什麼應呢?所以底下呢,就是說,要這個說法。說法之前,先要「先以定動」,定動就是講這個神通。「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這是諸佛說法的,都是有這麼個次序的。像說這個《法華經》,釋迦牟尼佛入無量義處三昧,放光,動地,顯瑞,這個都屬於神通妙。有了這個神通的感動,然後回去說法,它就有基礎了。
若是正論化用益他,即是三輪不思議化。
這個「三輪」就是身輪,口輪,那麼應該說還有一個意輪,身口意三業嘛。那麼身口意都講輪,輪是什麼意思呢?輪者是運轉,從此到彼。就是從我的口中說出來,進入你的耳根,這叫做輪。那麼有身輪,有口輪,有意輪。
普門品但有二文。而兼得三意。
這個《普門品》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
游於娑婆世界。即身輪。而為說法。即口輪。
這個觀世音菩薩游於娑婆世界,「千處有求千處應」,處處現身,有三十二應。三十二應身,那就是身輪。「因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那就是口輪。那麼既有身輪,又有口輪,那就沒有意輪嗎?應該是有的。它這底下呢,舉那麼個譬喻。
如見蓮華大。知池水深。
你要是看到,那一朵大蓮花,那可見這蓮花必須生長在一個很深的蓮花池中。那麼身輪也大,口輪也大。身輪也妙,口輪也妙,那麼意輪呢可想而知,他智慧必須大。智慧不大,怎麼能夠現大身?說大法呢?這講這個三輪。
則知智慧大。故兩輪兼示他心輪也。示身輪者。即是示葯樹王身。如意珠王身。示口輪者。即是示毒鼓。天鼓。此是慈悲熏於身口。則有二身示現。二鼓宣揚。
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到,慈悲啊,「此是慈悲熏於身口」。慈悲熏於,這個身口,沒有慈悲熏習熏修,這個身口是不會起這個作用的。我們也有身啊,我們也有口啊,我們能夠,這個身口能夠起多大的作用呢?而且這個身口必須有以慈悲來熏修而成就的。此處講「慈悲熏於身口」,上邊講「慈善根力」,同是一個道理。佛菩薩度一切眾生,是藥王身也好,是如意王身也好,是塗毒鼓也好,是天鼓也好,他都是不假作意的。不是像我們,要想做一件事兒,先要用心。把這個心呢,都用的挖空了心思,絞空了肚腸,那就苦了。佛的現身說法,是無為而作。他這個神通,神力自在。阿闍世王要害佛,放了那麼多的醉象出來,佛一伸手指頭,五個獅子就出來,他並沒有作意的,那就是「慈善根力」,那也是「慈悲熏於身口」的,他才有這種神通作用。
若示心輪。即是隨自意隨他意等。亦是同於病行嬰兒行也。
「病行嬰兒行」,這是菩薩的五行。菩薩,佛,這個諸大聖人,度一切眾生,示現五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怎麼說的?菩薩有五明,這還有五行。五行,是菩薩的行處。菩薩怎麼做菩薩呢?就這麼辦事兒。病行,眾生有病,他也示現有病。像維摩老居士一樣,他在那地方呢,維摩大士害起病來了。但是我哪兒有病?我沒得病啊。眾生有病,我才有病的,這是示現病行的。
「嬰兒行」,這嬰兒行,嬰兒行是小孩子。那麼在佛法當中呢,就是人天小善。那麼這個人,善根微淺,不能給他說真正的佛法,也更加不能說大乘的佛法。那怎麼,怎麼辦呢?佛是不舍一切眾生的,只要有微少的得度因緣,佛呢,都示現給他同一樣的,這叫做嬰兒行,就是說人天小善法門。他畢竟能夠離苦,得人天之樂啊。這叫做嬰兒行,給小孩子說法的。這不是給大人說的。給大人說啊,那佛呢,就暢開了心懷說。我心裡廂肚裡有什麼,就說什麼。這是隨順眾生的,這叫做「隨他意」,不是隨自意的。
上辨機感相關。而妙理難顯。應須神通發動。
這個「神通發動」呢,神通就是定。你們說定慧定慧,定怎麼成為神通呢?神通是要動的,你定是不動的。神通屬於定,沒有定怎麼能發通呢?說先要顯神通。我們剛剛說的么,沒有講《法華經》之前,佛要放光,動地,顯瑞,顯這個神通。
現於瑞相。密表乎理。
實際上這個神通呢,雖然是事相,表面看得到的。實際上呢,它是有理在裡頭的,事都是表理的。所以這個佛法當中,凡是講一些事,不是單純地就事論事的,都表理的。包括今後我們進入正式講經的時候,那個《譬喻品》,包括三車啦,這個三草二木,這個都是譬喻,都是表理的。
《妙玄節要》
稱神通者。瓔珞雲。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性。通達無礙。地持雲。神。謂難測知。通。謂無壅礙。天心即是難測知義。慧性即是無壅礙義。不同者。鬼道報得通。人能服藥亦得通。外道依根本禪亦發通。諸天報得通。二乘依背舍勝處一切處修十四變化。發得神通。六度菩薩因禪得五通。坐道場時能得六通。通教菩薩因禪得五通。依體法慧得無漏通。別教地前依禪發五通。登地正發無漏通。任運常照。不以二相見諸佛土。圓教通者。依今經及普賢觀。以鼻舌兩根以為六數。
稱神通者。瓔珞雲。
為什麼叫它神通呢?「瓔珞雲。」瓔珞,是一本經,《瓔珞經》。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性。通達無礙。
這叫做神通。天然之性。我們現在就是迷失了天然之性了,所以不得神通。哪裡有神通呢?只要你這個天然之慧性明了,你這個通自然會有的。
地持雲。神。謂難測知。通。謂無壅礙。天心即是難測知義。慧性即是無壅礙義。不同者。鬼道報得通。
那麼你講神通,這個神通是不是有區別呢?有區別。這個神通雖然是同一個名字,那個神通就有大小。不但是證聖果的人有神通,有大小。就我們這個十法界來講,這個神通就不一樣。
鬼道是報得通。這個鬼啊,你看雖然他是惡道,受這個惡道的果報,他也有通,他也有五通。看起來我們這個人呢,說起來本事大呢。有的時候呢還不如鬼大,不如鬼的神通大。它還有五通呢,我們有幾通啊?自己問問看有幾通啊?眼睛,首先就不通,隔著牆就看不到。不但隔著牆就看不到,隔著一層紙頭你就看不到,「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這個眼睛就沒得通。耳朵也沒得通啊,耳朵有通嗎?那個鬼就有通。這個鬼啊,我們這個牆它就隔不住,那個門啊也隔不住。它並不是從那個門縫裡邊兒鑽進來的,它就沒得障礙它就跑進來了。它這個通呢,是業報得的。「天將雨而商羊舞,風欲起而石燕飛。」它也有通啊,就我們人不知道。天要下雨了,我們不知道。「商羊」是一種飛的蟲子,它曉得要下雨了,它就先飛起來了。「風欲起而石燕飛」,那也是蟲子,它們呢曉得。你比如說要下雨了,你看螞蟻要搬家了,人還不曉得它就曉得了,它有這個通。
人能服藥亦得通。
這個服藥得通,那除非是外道,煉丹煉藥的。他也有通。那麼這種通呢,都功用不大的,僅僅乎有個通的道理。它起什麼作用呢?它這個神通,也不是像我們那個放光顯瑞那個神通,為說法得度因緣者做一個助道因緣,它不能起這個作用。但它也有這個通,異乎常人的。就對於我們人來說呢,這叫做通。
外道依根本禪亦發通。
外道那個神通就更大了,呼風喚雨,手摸日月,「停河在耳」,「變釋為羊」。他不但有通,而且他還有定。他能得根本定,他能得四禪定。你看看這個四禪天,四禪天有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善見天,善現天,無煩天、無熱天,色究竟天,有這個九天。那個無想天,那就是外道所生的。他那個定呢,他那個定還能定五百大劫呢。你說他那個定大不大?那他都有通的,天人還沒得通嗎?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都有的。但是他有通呢,這個通呢,上來所說這個通呢,漏盡通沒有的。因為他不能夠了生死,不能夠斷煩惱。通是有的。
二乘依背舍勝處一切處修十四變化。發得神通。
這個「二乘」,身聞緣覺,這個屬於二乘。「依」,就是依據。「背舍」是八背舍。「勝處」呢,是八勝處。「一切處」呢,就是十一切處。這個八背舍,是小乘人一直修行的。一直到下邊釋迦牟尼佛要說《法華經》,要召集十方世界所有釋迦牟尼佛的分身,都到娑婆世界上來應這個法會,怎麼辦呢?娑婆世界是個穢土,地方又小。所以底下他講呢,「三變土田」,把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變得又寬廣又清凈。拿什麼變的?就是用這個「背舍」,「勝處」,「十一切處」,用這個變的。這個名字呢,在小乘教里廂。它呢,大人用著呢,它就是起這個殊勝作用。它能夠「三變土田」,你看那個功用多大啊?這個呢到下文講到經的時候呢,大家就看得很清楚。
六度菩薩因禪得五通。
「得五通」,就是沒有漏盡通
坐道場時能得六通。成佛了,出三界了。
通教菩薩因禪得五通。依體法慧得無漏通。別教地前依禪發五通。登地正發無漏通。任運常照。不以二相見諸佛土。圓教通者。依今經及普賢觀。以鼻舌兩根以為六數。
你看這圓教菩薩叫「六根清凈」,這個東西到講經的時候再講啊。
《妙玄節要》
他心宿命。入意根攝。六根之通。不依事禪而發。此乃中道之真。真自有通。任運成就。名無記化化禪。不別作意。故名無記。任運常明。如阿修羅琴。化復作化。故言化化。中道真通。任運如此。與余通異。論其修習。皆緣實相常住之理。文雲。得是常眼根清凈。央掘雲。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耳鼻舌身意。皆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聞知等。彼者於佛為自。於眾生為彼。眾生謂為無常。於如來是常也。依禪而修。名為減修。依實相修。名無減修。不見佛性。名不了了見。若見佛性。名了了見。
他心宿命。入意根攝。六根之通。不依事禪而發。此乃中道之真。真自有通。任運成就。名無記化化禪。不別作意。故名無記。任運常明。如阿修羅琴。化復作化。故言化化。
這個「無記化化禪」,我們在沒有講《法華經》的時候,也經常提到這個名字。如果你要是不看,不研究天台教,這個名字,別的地方還沒有的,經中也沒有。經中沒有,它這個名字怎麼有呢?經中文字沒有,它道理有啊。
「無記化化」,這裡講的呢是不作,不別作意。不要分別,這個不別。作意呢,就是用心。我這個不要用心,這個無記,這是一個道理。還有呢,無記,化了又化,化了又化,化得不得邊兒,不得數,怎麼記法呢?說有個數,你就記嘛,十個,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好記,沒得數,你怎麼記法呢?
說這個「無記化化禪」,這個道理,一般人呢好像不大能理解,你說不理解,佛經中處處講啊。你看看證到初住,圓教,別教證到初地位,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身,他就能夠在百佛世界現八相成道。這是化的,這是「無記化化禪」化的。你說佛有法身,有報身,有應化身。這化怎麼化法子的?都是無記化化禪這個功用。像我們都是參禪的人呢,將來我們把這個禪能夠參到了家,也會得這個無記化化禪,也會有這個無記化化通的。但是我們現在就要有這個信念。你比如說我這一個人怎麼化法子呢?一個人怎麼變成兩個人呢?你說一個人不能變成兩個人,那個佛不是給我們做了榜樣嘛,他就變了那麼多。你要到下文到進入《法華經》的正文,那個就是講這個《如來壽量品》的時候,那個十方世界所有釋迦牟尼的分身諸佛都到娑婆世界來聽《法華經》,為法華經做證。那多少啊?啊,那都是釋迦牟尼佛化的。這個我們首先曉得,佛不可思議,這眾生也不可思議吶。你說這眾生可思議嗎?如果佛不可思議,眾生自然不可思議。何以故?眾生跟佛,三無差別嘛。佛要是不可思議,我們都也不可思議。佛的無記化化禪不可思議,我們眾生,你說說這眾生從哪兒來的?你看看那個動物裡面,地下爬的那個蚯蚓,你要把它弄成兩段,它兩段都能跑,它都能動。那是一個是兩個呢?那是一個是兩個啊?這個例子多了。智慧生了,就能變化。所以我們現在講的,「文化」,有了文就能化。比如說我們讀書多了,知識多了,他就能變化了。如果你不讀書,所以古人講,「子孫雖愚,經書不可讀」啊,「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啊。古人講,三世不讀書,你這個人就成了「人身牛」了。人是個人,什麼都不懂。這個讀書就是文化,有了文就能化。
我在這個地方跟大家說這麼一件事兒,也可說我在記憶當中的。這個可以說是我在沒有出家的時候,我也不是,我也記不得了,我這個人,現在啊老了就糊塗了。過去的事兒,昨天的事兒一轉眼就忘了。我看過《三國》,我們中國的小說有個《三國》啊,諸葛亮啊,劉備啊。在《三國》時候呢,有兩個謀士,一個是徐庶,一個是龐統。劉備就把這個龐統呢請來做軍師的,後來呢把這個人呢給它安排一個什麼職位呢,叫他做了一個縣令。所謂的縣令,就是縣長,現在的縣太爺,縣長,把他安排這麼個職務。那個縣長么,一縣之長啊,過去么,過去民間有個什麼事兒都找縣長。現在有打官司的什麼事兒呢,都有法院,他找縣長。那麼當縣長呢,有些事么人家告狀的,打官司的。來一個打官司的,遞一個狀子,他就擺在那地方。來一個就擺一個,他也不問事兒,他也不升堂,也不審案。
多了,那個張飛放不下,他說叫你當個縣長,給你這麼好的差事兒,你不辦事兒,你看這麼多打官司的,你怎麼不升堂?不審案呢?催急了,他說,這好辦呢,這點兒事兒不好辦嗎?他說你要升堂可以的,今天就打鼓升堂,叫他們告狀的都來。都來了,幾十個人。他說你們凡是告狀的,什麼事兒什麼事兒,簡單的複雜的難辦的,你們一齊說,這跪在底下一齊說。不要你先說一個,我後說一個,不行,一齊說。這一齊說,他在上頭聽著,就像我這樣坐著聽著,他聽的清清楚楚的,聽過以後隨時聽隨時就批,隨時聽隨時就批了。批下來以後是合情合理合法,大家是心服口服。
他也是個人哎,你要我們行不行啊?有一個人說話,我這兒還聽不清楚呢,兩個人同時說話,不行不行,一個個兒來。他同時都能聽得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你說他就是一個心還是幾個心?還是一個耳朵還是幾個耳朵?啊無記化化。你從這些個淺顯的道理,用我們的凡夫心,這個仰慕佛的,佛菩薩這個無記化化,這個可想而知。你不要怕哎。聞大法,不能夠生驚怖之心,二乘人就是生驚怖之心。他證了小果了,你跟他說大法,啊,說什麼東西?你這是佛說的還是哪個說的?「將非魔做佛,擾亂我心耶」,那個經里廂都有的。眾生是什麼樣都有,他害怕。但是我們不要怕,無記化化,越多越好,你不要說,那麼化那麼多,我這也太勞累了。不要怕的,那個自然而然的。
「不別作意。故名無記。任運常明。如阿修羅琴。化復作化。故言化化。中道真通。任運如此。」這個「任運」,任運而運,就自然而然的,這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任運如此。
與余通異。
這個通呢,就是無記化化禪,無記化化通呢,跟前來的三教的,乃至於人天的,鬼道的這些都不一樣。
論其修習。皆緣實相常住之理。
那麼這個怎麼修的呢?也是修的,他這個也不是天生來的哦,是修的來的哦。雖然我們這個人人本具,各各不無。但是你不修,它就不顯。都是怎麼修的呢?「緣實相」,實相就是境。上邊講這個自修自行因果,因果呢就是先立境,境妙。第二么就是智妙。這就呢,皆緣實相。這個實相呢,就是「一實諦境」。
《法華經》以實相為體,這個理體呢,就是我們所緣之境。實相是什麼東西呢?上邊兒說的,十二因緣啊,這個十如啊,四諦六度啊,這都是,一切法。實相,常住之理,這就常住之理了。
文雲。得是常眼根清凈。央掘雲。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耳鼻舌身意。皆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聞知等。彼者於佛為自。於眾生為彼。眾生謂為無常。於如來是常也。
所謂這個境是一個,這個智呢,見這個境就不一樣了。
依禪而修。名為減修。依實相修。名無減修。不見佛性。名不了了見。若見佛性。名了了見。
經中說的,「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妙德么就是文殊菩薩。
《妙玄節要》
又見實相理。名了了。識法界事。名分明也。見有二種。一相似見。如六根清凈中辨。二真見。如華嚴所明佛眼耳鼻舌身意也。此經中亦明真身通相。所謂普現色身。示一切眾生所喜見身。即是外身通也。現身如琉璃。十方諸佛悉於中現。即是內現身通。余根內外示現。亦可例知。是則圓教神通。異於前辨。然神通度物。非但變己身同其正報。亦變己國土同其依報。如瓔珞雲。起一切國土應。一切眾生應也。應同正報者。即是示為十法界像。應同依報者。即是同十法界所依處也。若應同四惡趣身者。用觀惡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應作地獄等形。乃至修羅等像。各各皆見同其事業。若應人天身者。是用觀善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作善道身。乃至各見同其事業。若應作三藏二乘者。用析空慈悲熏無記化化禪。起老比丘像。共僧布薩等。若應通教者。用即空慈悲熏。應別教者。用即假即中慈悲熏。應圓教者。用即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乃至各見同其事業。如是應同正報。不可稱記。可以意知。不可言盡。若得此意。往望五味教中。乳教所用神力若多若少。但表兩意。一粗。一妙。三藏用神力若多若少。但為一粗。方等。三粗一妙。般若。二粗一妙。此經惟為一妙。所以序品中瑞相有十。咸皆表妙。地皆嚴凈。表理妙。放眉間光。表智妙。入於三昧。錶行妙。天雨四華。表位妙。旃檀香風。表乘妙。四眾咸有疑。表機。見萬八千土。表應。此二是感應妙。地六種震動。表神通妙。天鼓自鳴。及而為說法。表說法妙。天龍大眾歡喜。表眷屬妙。又見佛子種種修行。表利益妙。若應同依報者。有兩意。
又見實相理。名了了。識法界事。名分明也。見有二種。一相似見。如六根清凈中辨。二真見。如華嚴所明佛眼耳鼻舌身意也。此經中亦明真身通相。所謂普現色身。示一切眾生所喜見身。即是外身通也。現身如琉璃。十方諸佛悉於中現。即是內現身通。余根內外示現。亦可例知。是則圓教神通。異於前辨。然神通度物。非但變己身同其正報。亦變己國土同其依報。
你看看,這不是說得很清楚啊。「神通度物,非但變己身」,己身就是正報,「同其正報」,同一切眾生的正報。「十法界身,因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叫做呢「同其正報」。「亦變己國土同其依報」,「己國土」就是佛所說的國土,也能變,就能變,「同其依報」。這個下文呢,有一段兒文字我看到的,說的這個道理。
所以這個《法華經》是要學習,由我們這個作為初發心的,有些佛法的根本的道理,都在《法華經》看得到,都能學習得到。這樣學呢,它就有根據了。不然你這個學,你這個說,你是從哪兒來的?無記化化禪,我要是沒有講《法華經》之前,我講的這個東西,你到哪兒去找呢?沒得,找不到,現在就有了吧。
如瓔珞雲。起一切國土應。一切眾生應也。一切國土應一切眾生的應。「一切眾生應」。
應同正報者。即是示為十法界像。應同依報者。即是同十法界所依處也。
若應同四惡趣身者。用觀惡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
那麼你說這個佛度化一切眾生,那麼應該說是有善根,作得度因緣。那麼這個四惡趣,四惡趣從它的現象來說,這是惡的果報。說有善根因緣,比如人天啊,二乘啊,權教菩薩啦,作為得度因緣,這個容易理解。那麼地獄裡廂的眾生,四惡趣裡面的眾生,要不要去度呢?也要度。用什麼辦法去度呢?用觀惡業的慈悲。
「觀惡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無記化化禪,你們不要把這個無記化化禪沒呢,想得太妙了,太玄了,太高了,太遠了,太深了。這個無記化化呢,就是你的心,它這個體就是你的心,對不對啊?一切法都不能向外乞求啊。你說無記化化在那兒?佛的無記化化禪與我沒關係,那還罷了?那還得了嗎?化四惡趣的,應同四惡趣身,應就是感應啊。這個四惡趣就是機,應同四惡趣身,那麼你這個感應呢,若我是地獄眾生,那你就變成個地獄眾生。我是個驢你就變個驢,我是個馬你就變個馬,「同類而度」,就這麼個道理。那麼用什麼辦法去度呢?用「觀惡業慈悲」,這個也講慈悲。我們要是講到四惡趣,更加對那個慈悲相應。它不苦嗎?要苦就有大悲心。它也要離苦得樂啊,要與樂呢,就是慈心。觀惡業的慈悲,熏無記化化禪。這個都是在我們因中都有的。我們一天到晚就發願了,「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應作地獄等形。乃至修羅等像。
這是地獄的形象,現作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個四惡趣的形象,現這個身,度。你怎麼度他呢?如果度地獄的眾生,你拿什麼去度啊?現地獄身。如果說我要度畜生,現畜生身。你想度這個馬,你也變個馬。度這個兔子,你也變個兔子。這麼去度啊!那它才相信你啊,懂不懂啊?佛要度我們人,他並沒有現那個千丈舍那身呢,他就現個老比丘像,也不跟我們人一樣嗎?你要現那麼大的身,他就不相信了,那是你,我們做不到么。這叫個逐類隨形。這個四惡趣身「應作地獄等形。乃至修羅等像」這四惡。
各各皆見同其事業。
你變一個地獄身,跟他在同一事業,地獄裡面的眾生有的拉車,你也去拉車。是的,你這拉車,你還幫他的忙,我比你力氣還大,同他建立感情,然後你就可以教化他嘛,就這麼來的。那個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當中變畜生身,變鹿王身,什麼變這個獅子王身,那都是畜生啊。他就能教化么。「同其事業」。
若應人天身者。是用觀善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
這個人天呢,是用善業的慈悲,熏無記化化禪。
作善道身。
你看這三十二應身里廂什麼身都有啦,宰官身,婦女身,比丘比丘尼身,這什麼都有。這屬於善道的。
乃至各見同其事業。那我們這個,這就多了。
若應作三藏二乘者。用析空慈悲熏無記化化禪。起老比丘像。
這說過了吧,老比丘像來了。這釋迦牟尼佛,老比丘像。三藏的佛,叫老比丘像。「老比丘像」。
共僧布薩等。
跟我們一道布薩。就是我們這個法會裡面難得也有佛菩薩應現在裡頭,就是我們看不到。跟我們一樣,也是上殿,過堂,坐香,出破,都一樣嘛。
若應通教者。用即空慈悲熏。應別教者。用即假即中慈悲熏。應圓教者。用即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乃至各見同其事業。如是應同正報。不可稱記。可以意知。不可言盡。若得此意。往望五味教中。乳教所用神力若多若少。但表兩意。一粗。一妙。三藏用神力若多若少。但為一粗。方等。三粗一妙。般若。二粗一妙。此經惟為一妙。所以序品中瑞相有十。咸皆表妙。地皆嚴凈。表理妙。放眉間光。表智妙。入於三昧。錶行妙。天雨四華。表位妙。旃檀香風。表乘妙。四眾咸有疑。表機。見萬八千土。表應。此二是感應妙。地六種震動。表神通妙。天鼓自鳴。及而為說法。表說法妙。天龍大眾歡喜。表眷屬妙。又見佛子種種修行。表利益妙。若應同依報者。有兩意。
《妙玄節要》
若國土苦樂。由於眾生。非佛所作。佛但應同而已。若作折伏攝多者。佛鑒機緣。或作苦國。或作樂國。苦樂由佛。不關眾生。初意可知。若作伏攝義者。佛以觀惡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起於穢國。折伏攝受四趣眾生。乃至以即中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凈國。或起穢國。折伏攝受圓教菩薩眾生。如是種種轉變。為國不同。皆由如來神力轉變。今將此依正轉變。待三教作意神通悉名為粗。又就無記化化禪所作神變。自論粗妙。若為九界眾生。用方便神力作凈作穢。若廣若狹。悉名為粗。若為佛界眾生。用真實神力作凈作穢。若廣若狹。悉名為妙。如經放眉間光照萬八千土。及三變土田。比余經神力。何足為多。但為開發大事。故言妙也。約五味論粗妙可知。又諸經妙同粗異。粗有二種。一難轉粗。二易轉粗。易轉者。於諸經中已得為妙。難轉者。今於法華無復兩粗。但有一妙。惟一大佛事因緣。曾無他事。假同九界神通。眾生自謂他事。於佛常是佛事。客作自謂賤人。長者審知是子。此即相待神通妙也。又諸經諸粗神通。隔妙神通。今經皆開權顯實。同妙神通。是名絕待明妙。
這個底下呢,講國土哦。
若國土苦樂。由於眾生。非佛所作。
這個國土苦樂,我們娑婆世界這個國土呢,是個苦的國土。極樂世界的國土呢,是個樂的國土。從眾生這一方來講,這個國土呢,是眾生共業所感,由於眾生,不是佛陀的。「非佛所作」。
佛但應同而已。若作折伏攝多者。
這個字呢,「若作折伏攝多」,這個字呢,恐怕是一個刻板有誤的。這攝受。「若作折服攝受者」。
佛鑒機緣。或作苦國。或作樂國。苦樂由佛。不關眾生。
看看,我們不是常常說的嘛,十方諸佛度一切眾生有種種法。譬如權實二法,都不能夠超越的。還有兩種法門呢,就是折攝二門。折就是折服,攝是攝受。是按照折服,攝受來說呢,這是佛所設的,不關眾生。
上邊兒說這個國土的苦樂是有因有果的,你這個做了壞事,種了壞因,種了苦因,有感了苦果啊。我們眾生么有煩惱的,造了這個生死業,就生到了這個苦的世界上來。那個西方極樂世界是個樂土,念佛的人帶業往生。他那個地方呢,有這個因,就生到這個極樂世界去。這個就眾生來說,跟佛沒有關係。
那麼下邊兒呢,再講這個國土呢,他說國土有兩重意思。一種呢約眾生說,一種呢是約佛說。佛有自在神通之力,處處設應,約依報,上來講啊,這依報,這是講國土。講正報,正報就是我們這個十法界身。佛,有一些眾生,剛強眾生,難調難伏的。難調難伏,也要調也要伏,怎麼辦?所以佛呢,就建立這麼一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這個裡廂有生老病死,什麼苦都有,你怕不怕呢?不怕。真不怕啊?下地獄怕不怕啊?怕。折服。三災八難啊,這盡說這些個,叫人聽著就害怕,感受就更害怕了。下地獄不害怕嗎?有生死就害怕了。你要罵這個人說是你這個人要死,他就不高興了。這個死,從無量劫來,死這個苦受的太多了。從這個八識田中他就老有個怕死。你要罵他死,他就不高興。這也是折服啊。
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為了折服眾生呢,叫它不要造業,免得受苦,用這個辦法。你比如說你犯了法了,判了刑了,坐牢。坐了牢以後怎麼辦呢,就把他消滅掉啊?要教化。所以在娑婆世界呢,一方面折服,一方面進行教化,這折服。這個呢,就國土來說呢,是屬於佛的,跟眾生沒有關係。佛的大權示現,應以何種國土得度者,佛就示現什麼國土。我們僅僅曉得有個娑婆世界,還有個極樂世界。這個十方世界的國土多呢,什麼樣的國土都有。我們娑婆世界是「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以音聲為佛事,那個十方世界五塵都能做佛事。你像有些國土,那些國土沒有語音,就放光,放光就做佛事。那色塵,那個香積佛國呢,它就是以香作佛事。你不能說是我們這個,好像是十方世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你得想想十方世界都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一樣啊?它不一樣。那可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國土都有。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佛度眾生的一種方法。有人說,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哦,「化復作化」啊!釋迦牟尼佛無記化化禪,化那個身所建的什麼國土都有,這是屬於佛的。那麼可以說這個國土呢,就眾生來說屬於眾生,就佛來說屬於佛。那麼就佛跟眾生來說呢,那就都共屬的。
初意可知。
這個,《妙法蓮華經》的第七頁,第五行,「初意可知」。
若作伏攝義者。
若作「伏」就是調伏,「攝」就是攝受。若作調伏攝受這個道理的呢。
佛以觀惡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起於穢國。折伏攝受四趣眾生。乃至以即中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凈國。或起穢國。折伏攝受圓教菩薩眾生。如是種種轉變。為國不同。皆由如來神力轉變。
我們這裡不是講《神通品》嘛。佛的神通,佛的神力就是神通啊,佛的神通上來所說都是佛的神通,神力轉變。
今將此依正轉變。
依報正報都能轉。上邊兒不是講三輪嘛,身業,口業,意業。這是講這個正報。有正報就有依報,十法界有正報就有依報。我們現在呢,我們這個一百多斤,這是正報,我們住的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依報。這底下呢是講這個,講這個粗秒的,我們就把這段呢略過去,念念,沒有多少。這個《妙法蓮華經第》七頁最後末的兩行。
今將此依正轉變。待三教作意神通悉名為粗。又就無記化化禪所作神變。自論粗妙。若為九界眾生。用方便神力作凈作穢。若廣若狹。悉名為粗。若為佛界眾生。用真實神力作凈作穢。若廣若狹。悉名為妙。如經放眉間光照萬八千土。及三變土田。比余經神力。何足為多。但為開發大事。故言妙也。約五味論粗妙可知。又諸經妙同粗異。粗有二種。一難轉粗。二易轉粗。
這是約藏教,通教來說的。
易轉者。於諸經中已得為妙。難轉者。今於法華無復兩粗。
法華是開粗顯妙的。
但有一妙。惟一大佛事因緣。曾無他事。假同九界神通。眾生自謂他事。於佛常是佛事。客作自謂賤人。長者審知是子。此即相待神通妙也。又諸經諸粗神通。隔妙神通。今經皆開權顯實。同妙神通。是名絕待明妙。
這是講這個神通妙。這一段就講到這裡為止。底下呢講這個說法妙。
《妙玄節要》
第八說法妙者。諸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示。前葯珠二身。先以定動。今毒天二鼓。後以慧拔。演說一乘。無三差別。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其所說法。皆實不虛。是故次說法妙。即為六意。一釋法名。二分大小。三對緣同異。四判所詮。五明粗妙。六明觀心。釋法名者。一修多羅此雲法本。亦云契經。亦云線經。諸經中直說者是。二祇夜。此雲重頌。諸經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定。重頌上者是也。三和伽羅那。此雲授記。說三乘六趣九道劫數當得作佛。若後爾所歲當得聲聞支佛。乃至當受六趣報。皆名授記。四伽陀。此雲不重頌。亦略言偈。四五七九言等。四句為頌。如此間詩頌。五優陀那。此雲無問自說。或理深意遠。無人能問。或非不可問。但聽者宜聞。佛為不請之師。不待問自說也。六尼陀那。此雲因緣。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為說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法緣起事。皆名尼陀那。七阿波陀那。此雲譬喻。與世間相似柔軟淺語。八伊帝目多伽。此雲如是語。即是結句。言我先許說者。今已說竟。亦云本事。說諸弟子本事因緣。九闍陀伽。此雲本生。說佛本曾為師子等。十毗佛略。此雲方廣。為得阿耨三菩提故說也。十一阿浮陀達磨。此雲未曾有。如佛現種種神力。放光動地等。眾生怪未曾有。十二優波提舍。此雲論義。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廣說諸義。如是等問答解義。皆名優波提舍。佛自說論義經。迦旃延所解。乃至像法凡夫如法說者。亦名優波提舍經也。
第八說法妙者。諸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示。
諸法不可說啊,「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有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也就是這麼幾句話。亦可說示。
前葯珠二身。先以定動。今毒天二鼓。後以慧拔。就是神通。
演說一乘。無三差別。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其所說法。皆實不虛。是故次說法妙。
現在講這個「說法妙」,說法妙有六種道理。
即為六意。一釋法名。二分大小。三對緣同異。四判所詮。五明粗妙。六明觀心。
底下呢解釋這個法的名字,釋這個法名。法就是經。
釋法名者。一修多羅此雲法本。亦云契經。契機契理。
亦云線經。這貫穿不失。
諸經中直說者是。
這是一個。講這個,單講這個法這個字。底下呢分別講。分別講這個法,叫什麼法呢?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所說的法,總而言之,不出乎「十二部經」。它這十二部經呢,這個地方把這個梵語的名字列出來。「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名,廣錄大論三十三」。這是大致的,第三十三那總結的。
二祇夜。此雲重頌。諸經中偈。四五七九言。
一個偈子么,有四個字一句的,五個字一句的,七個字的九個字的。
句少多不定。
這個句子呢,少多不一定。
重頌上者是也。
重頌上邊兒的長文的,這叫做「祇夜」。
三和伽羅那。此雲授記。
「授記」么,譬如說《法華經》中授四大弟子記,授五百弟子記,授千二百人記,這個是授記。
說三乘六趣九道劫數當得作佛。若後爾所歲當得聲聞支佛。乃至當受六趣報。皆名授記。
這個授記啊,不是都是成佛授記啊,說你將來變馬,做牛,下地獄那也是授記。對不對啊?既然授了記了,那你就跑不掉,懂不懂啊?那個佛說法嘛。
四伽陀。此雲不重頌。
這個不重頌就是孤起的,不是頌上面兒的長文的。此雲不重頌。不重頌像什麼呢?他們這個地方講這個,像那個龍女從龍宮出來,說是什麼成佛,它那個呢不是重頌的,孤起頌,不重頌。
亦略言偈。四五七九言等。四句為頌。
一個四個句子呢,稱為一個頌。
如此間詩頌。
這是孤起頌。
五優陀那。此雲無問自說。
這個「無問自說」,此經中也有的。「尓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那沒有哪個問啊?釋迦牟尼佛先是入無量義處三昧的,時候到了,釋迦牟尼佛從三昧而起,出定了。出了定以後,並沒有哪個問,我們這叫無問自說。他沒有這個有能力問,這個問也有一個本事呢。你看這問也要本事,還不會問呢,「無問自說」。據說這個《阿彌陀經》也是無問自說的,對不對啊?這就屬於這個「十二部」之當中的一部。
上邊兒這個孤起頌,孤起頌在什麼地方啊?孤起頌在《提婆達多品》。《提婆達多品》後邊兒有這麼一個偈子,這是龍女贊佛的,它跟上文呢是不相接的。「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你看看,「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所以人說是法身沒得相,她不是明明說有相嗎?「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這個偈子呢,就是不是頌上文的,這叫孤起頌。里廂還有,就是都是在此經中有的。三藏十二部經,這十二部經呢,在《法華經》中都有。
或理深意遠。無人能問。或非不可問。但聽者宜聞。佛為不請之師。不待問自說也。
機緣到了,應該聽這個法,佛就說了。
六尼陀那。此雲因緣。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為說是事。
我們這個《法華經》也講因緣喲。《法華經》里有這個。
為說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
因緣,有因有緣。佛在世的時候,要制這個戒。那個叫做優陀,那個就是,那個是優陀夷啊什麼的一個比丘。他專門兒呢就是示現的,專門犯戒。一犯,佛就制一個戒;一犯,佛就制一個戒。以他為因,有這麼個因緣。不然制戒怎麼製法呢?不能無故制戒啊。它有人故意犯戒。一犯佛就制戒。這就是因緣。
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為說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
我又不能講,我們這個就是跟大家一道學習。還有的地方呢理解不太深,不太清楚。到下文講到這個蓮花,譬喻妙法,還有一番解釋。這就所以此經呢,叫妙法蓮華,用蓮花。這個蓮花呢,跟其他的花不一樣的。你看我們這個佛教裡面啊,處處講蓮花。《法華經》,譬喻講蓮花,那個佛坐的是蓮花,腳上排的也是蓮花,處處是蓮花。蓮花的道理非常深。
八伊帝目多伽。此雲如是語。即是結句。言我先許說者。今已說竟。亦云本事。說諸弟子本事因緣。
說諸大弟子,諸菩薩在因地中這些個因緣,就這個「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呢是說自己本身,釋迦牟尼佛本身過去的事兒,比如過去為十六王子,那就是過去事啊。佛本身為獅子等,過去佛么在因地中作獅子啦,作鹿王啊,這都是本事啊。釋迦牟尼佛自己在因地中所有的事兒。
九闍陀伽。此雲本生。說佛本曾為師子等。十毗佛略。此雲方廣。為得阿耨三菩提故說也。
是為了得無上正等正覺。「毗佛略」呢是大乘法。
十一阿浮陀達磨。此雲未曾有。如佛現種種神力。放光動地等。眾生怪未曾有。
《法華經》這個放光顯瑞,這都「未曾有」,也是一部。不但是《法華經》中有,諸經中也有,三藏十二部里廂處處都有。這《法華經》呢,這一部經里都有了,全了。
十二優波提舍。此雲論義。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廣說諸義。如是等問答解義。皆名優波提舍。
《妙玄節要》
二分大小者。此經指九部為入大之本。則九部是小。三部是大。葢別語耳。通而為言。小亦有記莂無問自說廣經。又有人言。大乘九部。除因緣譬喻論義。大乘根利。不假此三。斯亦別論。通語大乘何得無此三耶。有經言。小乘但讓廣經一部。大乘說如來是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正理為方。包富為廣。又理融無二。亦名為等。聲聞中所無。但十一部。應知通有十二。為緣別說。或讓三。或讓一。以判大小耳。
三對緣同異者。緣即眾生。皆有十界根性。熟者先感。佛知成熟未成熟者。應不失時。若眾生解脫緣未熟。不可全棄。對此機緣。止作人天乘說。不作修多羅等名。若眾生有小乘根性。對此機說。通則十二。別則或九或十一。若眾生有菩薩機者。不作別說。但明十二部經。又藏教直對三法界。別說或九或十一。通教對四法界。通說十二部法。別教對兩法界。通說十二部法。圓教對一法界。通說十二部法。前以無記化化禪。與諸慈悲合。示現身輪。或為國師。道士。儒宗。父母兄弟。乃至猴猿鹿馬。同事利益。不可稱說。今口輪說者。例如前用諸慈悲。熏無記化化禪。種種不同。百千萬法。不可說不可說法藏。不可窮盡。雖復無涯。以十二部往收。罄無不盡也。
四明所詮。如四教義說。
五明粗妙者。若對六道眾生說人天乘。此詮有為。能詮所詮俱粗。若對鈍根三藏詮生滅四諦理。亦能所俱粗。通教體法。能詮雖巧。所詮亦粗。別教能詮為粗。所詮中道為妙。圓教能所俱妙。歷五味可知。又諸經詮妙。與法華不異。而帶粗詮。粗詮不得合妙。是故為粗。法華不爾。佛平等說。如一味雨。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純是一詮。又雲。昔毀訾聲聞。而佛實以大乘教化。又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此則融粗令妙。如此兩意。異於眾經。是故言妙。復有本地圓說。諸經所無。在後當廣明。又就此經明妙十二部者。修多羅名直說。今經直說中道佛慧。不說六道三乘等法。故直說妙。重頌長行中道之說。故祇夜妙。龍女獻珠。喜見說偈。皆孤然特起。明成佛事。嘆佛妙容。故伽陀妙。二萬佛所教無上道。不教餘事。即本事妙。十六王子。即本生妙。結緣覆講。大乘系珠。不論人天小乘等緣。故因緣妙。天華地動。二眉間光。三變土田等。是未曾有妙。經題以法譬為名。譬於開三顯一。不譬餘事。即譬喻妙。身子問佛。佛答諸佛智慧門。龍女智積問答。論法華事。即提舍妙。文雲。無問而自說。稱嘆所行道。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說佛智慧。又宿世因緣。吾今當說。即無問妙。授三根佛記。皆安住實智中。為人天所敬。即授記妙。其車高廣。智慧深遠等。即方廣妙。當知此經。十二意足。而皆是妙。此即待粗明說法妙也。開顯者。昔十二十一九部不說實者。今無別實異昔不實。昔但言廣。不明理廣。今開言廣。即理廣也。開昔之異。顯今之同。即絕待明說法妙。
第六欠觀心。釋簽雲。應用觀心十二部經。別有小卷流行者是。
這個底下呢,這是分別大小乘,對於「十二部經」,「九部經」。這個解釋還是把這幾個字給大家一道念念。我們不講了,念也要念念。可以。
佛自說論義經。迦旃延所解。乃至像法凡夫如法說者。亦名優波提舍經也。二分大小者。此經指九部為入大之本。則九部是小。三部是大。葢別語耳。通而為言。小亦有記莂無問自說廣經。
廣經,這是無問自說。廣經,就是方廣經。
又有人言。大乘九部。除因緣譬喻論義。大乘根利。不假此三。斯亦別論。通語大乘何得無此三耶。有經言。小乘但讓廣經一部。
廣經么,就是方廣經啊。
大乘說如來是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那就常啦。皆有佛性就常啦。
正理為方。包富為廣。又理融無二。亦名為等。聲聞中所無。但十一部。應知通有十二。為緣別說。或讓三。或讓一。以判大小耳。三對緣同異者。緣即眾生。皆有十界根性。熟者先感。佛知成熟未成熟者。應不失時。若眾生解脫緣未熟。不可全棄。對此機緣。止作人天乘說。不作修多羅等名。若眾生有小乘根性。對此機說。通則十二。別則或九或十一。若眾生有菩薩機者。不作別說。但明十二部經。又藏教直對三法界。
這三法界么,就是聲聞,緣覺,菩薩。
別說或九或十一。
這別說呢,或九或十一呢,是約部的。或是九部,或是十一部。
通教對四法界。
四法呢,就是通,藏,別,圓,四教並談,藏通別圓這個四法。四法界。
通說十二部法。別教對兩法界。通說十二部法。圓教對一法界。通說十二部法。
一個是約法界,一個是約所說的部,所說的法。
前以無記化化禪。與諸慈悲合。示現身輪。或為國師。道士。儒宗。父母兄弟。乃至猴猿鹿馬。同事利益。
這個是現身輪呢。
不可稱說。今口輪說者。例如前用諸慈悲。熏無記化化禪。種種不同。百千萬法。不可說不可說法藏。不可窮盡。雖復無涯。
雖說那麼多啊。
以十二部往收。罄無不盡也。四明所詮。如四教義說。五明粗妙者。若對六道眾生說人天乘。此詮有為。能詮所詮俱粗。若對鈍根三藏詮生滅四諦理。亦能所俱粗。通教體法。能詮雖巧。所詮亦粗。別教能詮為粗。所詮中道為妙。圓教能所俱妙。歷五味可知。又諸經詮妙。與法華不異。而帶粗詮。粗詮不得合妙。是故為粗。法華不爾。佛平等說。如一味雨。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純是一詮。又雲。昔毀訾聲聞。而佛實以大乘教化。
毀訾聲聞么,就是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呢。
而佛實以大乘教化。
為實施權嘛。
又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此則融粗令妙。如此兩意。異於眾經。是故言妙。復有本地圓說。諸經所無。
本地圓說就是《法華經》,開跡顯本,這是其他的經典沒有的。開粗顯妙,諸經有同有異。惟這個「開跡顯本」是諸經所無的。
在後當廣明。又就此經明妙十二部者。修多羅名直說。今經直說中道佛慧。不說六道三乘等法。
它以這個為直說。
故直說妙。重頌長行中道之說。故祇夜妙。龍女獻珠。喜見說偈。皆孤然特起。明成佛事。嘆佛妙容。故伽陀妙。二萬佛所教無上道。不教餘事。即本事妙。十六王子。即本生妙。結緣覆講。
這是這個大通智勝佛,「結緣覆講」。
大乘系珠。不論人天小乘等緣。故因緣妙。天華地動。二眉間光。三變土田等。是未曾有妙。經題以法譬為名。譬於開三顯一。不譬餘事。即譬喻妙。身子問佛。佛答諸佛智慧門。龍女智積問答。論法華事。即提舍妙。文雲。無問而自說。稱嘆所行道。
都是《法華經》中的。
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說佛智慧。又宿世因緣。吾今當說。即無問妙。
無問自說妙。
授三根佛記。皆安住實智中。為人天所敬。即授記妙。其車高廣。智慧深遠等。即方廣妙。當知此經。十二意足。而皆是妙。
我們現在講的是妙法啊,這個《法華經》中「十二部」都有,都是妙法。
此即待粗明說法妙也。開顯者。昔十二十一九部不說實者。今無別實異昔不實。昔但言廣。不明理廣。今開言廣。即理廣也。開昔之異。顯今之同。即絕待明說法妙。
底下第六「觀心」呢,他這個文中沒有。
《妙玄節要》
第九眷屬妙者。無說則已。說必被緣。緣即受道人也。已受道故。即成眷屬。譬如父母遺體。攬此成身。得為天性。天性親愛。故名眷。更相臣順。故名屬。行者亦爾。受戒之時。說此戒法。授於前人。前人聽聞。即得發戒。師弟所由生也。禪亦如是。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發定。是為我師。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說諸法門。轉入人心。由法成親。親故信。信故順。是名眷屬也。他土余根皆利。隨所用塵起之。令從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聲塵。故二萬佛時。教無上道。十六王子。覆講法華。從是已來。恆為眷屬。世世與師俱生。或人天眷屬。或三乘眷屬。或一乘眷屬。故次說法之後。明眷屬妙。
下邊兒呢我們要講這個「眷屬妙」。把這個眷屬妙我給大家念一念吧。這不念就講這個不行啊。
第九眷屬妙者。無說則已。
不說法就罷了,一說法就被機。一被機,彼此之間就發生了關係。什麼關係呢?成了眷屬關係,對吧?
無說則已。說必被緣。
就是機緣。
緣即受道人也。
受道之人就是眷屬。
已受道故。即成眷屬。譬如父母遺體。攬此成身。得為天性。
這父母不是眷屬嘛,那是最親的眷屬了。你這個身體就是父母的身體,這還不是眷屬嗎?親得不能再親了。
天性親愛。故名眷。更相臣順。故名屬。
你這個身是我生的。我是能生的,你是我所生的。這不是身屬嗎?
行者亦爾。受戒之時。說此戒法。授於前人。前人聽聞。即得發戒。
這個受戒啊,你看我們這個又講到受戒了。我們這個佛法傳法也是一樣的,以心印心。這個受戒,這個戒體從哪兒得來的呢?
「說此戒法」,就把這個戒法,說這個比丘戒,這個問遮難呢,「能持不能持?」就是這個受戒的時候啊,如果你這個戒根清凈,你就能受能得戒體,發無作戒體。就跟我們這個人開悟一樣,印心開悟一樣,以心印心。你說傳法,接法,就這麼接法,就跟那個受戒一樣。
「是人聽聞。即得發戒」。我們現在都受了戒了,你這個戒體發沒發?反正自己曉得。我看我是沒有發。得了這個戒體呢,這個戒體發了以後,任運持戒。任運持戒啊!任運持戒,就不犯戒。你就像那個小果聖人一樣,他有道共戒,有定共戒。初果,證了初果了,他有這個道,他任運就不犯殺戒。他走起路來呢,那個腳底下就離開土地兩寸,你是看不到的。他要是像我們走路,這一天到晚要踩死多少蟲子啊?不殺生嘛?他這個道力,成這個道果了,他有這個能力。佛走路時離地四寸,你是看不到的。走路么,這腳總歸落地,不落地你腳怎麼走路呢?哎,他就像空中跑一樣。所以這個修道修道啊,道要修啊,你不修這個是達不到這個程度的。發了「無作戒體」,任運持戒。
師弟所由生也。
戒弟子么,受的哪個的戒啊?受的,我受的哪個的戒,得的哪個的戒,戒弟子就這麼來的。這就是眷屬。
禪亦如是。
哦,底下這還有一個禪亦如是呢,禪宗也是這樣,參禪也是這樣子。
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發定。
你比如說達摩大師給二祖安心,那個就是授受,傳法,這麼傳得來的。如法修行,怎麼如法修行呢?二祖大師說我這心不安,達摩大師說你這心拿得來我給你安。他就找了半天沒有找得到,沒有找得到我給你安好了,安好了他就有了心了。有了心了么,依照這個心修,這個心才是真心呢。就安心,「如教修行,即得發定」啊。
是為我師。
那就達摩大師就是二祖的師父嘛,這不是師父是什麼東西?一代一代的嘛。
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說諸法門。轉入人心。由法成親。
那是法門眷屬。
親故信。信故順。是名眷屬也。
這個眷屬的意義,是這樣的道理。
他土余根皆利。隨所用塵起之。
「隨所用塵起之」呢,就是我們這個塵境。「他土」呢,就是他方國土。我們娑婆國土這個根也利呢,但是利呢,這個所用的呢,這個塵境不一樣。「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以聲塵,這個塵起我們的自性的。「清凈在音聞」,因聲塵而入道的。他方國土就不一樣,五塵六塵都可以入道。
令從得益。
我們是從聲塵得益的,其他國土么,從香塵,味塵,色塵都會得益。
此土耳根利故。偏用聲塵。故二萬佛時。教無上道。
「教無上道」,就是聲塵。
十六王子。覆講法華。
那是大通智勝佛有十六王子,第十六個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大通智勝佛入定了,十六個王子輪流就講《法華經》,覆小座嘛。那個十六個王子呢,就是釋迦牟尼佛。從那個時候,種了這個法華的種子,所以到今生呢入法華會上,「將非機教相扣,並智勝之遺塵。聞而深敬,俱威王之餘績。」這是道宣律師《弘傳序》上有這麼兩句話,對吧?「智勝之遺塵」,大通智勝佛,從那個時候,就都是接下來了。種了善根,到了法華會了再成熟,才能聽《法華經》。
從是已來。恆為眷屬。
生生世世都不離開啊。你看看這個佛啊,大慈大悲。你一天到晚都是背著佛跑,佛呢,時時刻刻都跟到你,佛是跟著你啊。
從是已來。恆為眷屬。世世與師俱生。
生生世世與佛俱生。
或人天眷屬。或三乘眷屬。或一乘眷屬。故次說法之後。明眷屬妙。
這個一段文呢,就是說這個法,說眷屬妙的來源。
我看我今天我也不講了。講也講不了了。這個高旻寺呢,我今天順便跟大家透露一個消息。這高旻寺現在啊,外面兒很多的麻煩。今天,大明寺那個當家,能修,跑到高旻寺來,給我們帶來個消息。大明寺的一個,一個師傅呢,那是國家培養的一個靜音法師,現在在英國倫敦大學那兒深造。他呢還很關心高旻寺,不但他關心,現在禪宗這一法成了我們世界佛教的主流。在我們大陸上還不明顯。特別在國上,國際上,學習禪宗的,嚮往禪宗的,很多很多。他帶來什麼消息呢。我這還挺驚訝,他吃飯時候來說的。他這下從國外,從各個國家,帶三百個老外,到高旻寺來當參學。三百個老外,老外這他們喊的是外國人,有英國的,法國的,德國的,什麼,還有什麼義大利這麼多人。這得了嘛,來做什麼東西呢。說高旻寺是禪宗道場,來當參學的。有這麼樁事兒。我說那麼多人,他呢,要住在高旻寺,還要吃在高旻寺。你說還要在禪堂利坐香。你們說我們這兩個禪堂,三百個老外在裡頭怎麼坐。啊。?怎麼坐。怎麼跑。我說你這個能修啊,經常跟他們通電話的,英國倫敦的電話。我說你想想看我們全國的寺廟,你看有哪一個廟,能夠不藉助外邊兒的賓館和招待所,能夠廟裡面容三百個老外的。他說沒有的。哪能容下三百個老外啊。我說高旻寺我們這個現在還在修呢。還在這個修建當中,什麼還都沒有。我說這個樣子吧,如果說有三百個老外,進入大陸,進入高旻寺,那就轟動了。這影響就大了。你想你看,這三百個老外,他沒說到其他寺廟裡面去啊,專門到高旻寺來。這高旻寺呢,我們說蠟燭啊,照遠不照近的。照到國外去了,要來。你三百個人怎麼辦呢?我說這個樣子吧,我說你再聯繫,大約我們容兩百人差不多。如果就是有兩百人來了,如果要根據目前來說,那麼我們要前客讓後客了。不讓他怎麼活動呢。如果兩百個人我們還能夠,吃啊,住啊,勉勉強強應付。這國外的人說,他都不是出家人啊。這也是有一個法師,反正這麼,就這麼介紹的,瞎宣傳的,對高旻寺。那麼可見對高旻寺這個地方,我們這個講啊,不是講感應妙嘛,這也講感應妙啊,不是感應妙嘛。這個顯感顯應。有這麼個道場,他要來了,這也是個感應。沒什麼,這是個好事兒。什麼時候來,大約恐怕就在上半年。我說你不能太遲了也不能太早了。大約在上半年。那麼消息呢是這麼個消息。這個消息,現在看來這是真的,不是虛的。如果真有這個事情呢,這也是個好事兒。沒有看過外國人的看看外國人。青鼻子綠眼的,對不對啊。好吧,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兒了。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推薦閱讀:
※「白梅和尚」的詠梅詩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菁華選讀
※學習海賢老和尚之表法02
※乘一法師講解《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