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幸福課

人生幸福課

經濟系一位著名的中國教授暑假回中國教學,又到香港大學訪問了一個月,八月底回到美國。

九月,教授打電話給我,說想跟我聊天。教授的辦公室緊靠布希圖書館,後面有一個人工湖,景色很美。

教授問我學習情況,鼓勵我努力做好研究,做一些有意義而快樂的事情。他說每年在國內呆很長時間,祖國的經濟越來越好,但是人們的幸福感並沒有增長。這一現象同樣出現在歐美髮達國家。美國和英國三十年來,人均收入增長了三到五倍,但是現在英國人感覺自己幸福的只有32%,1957年卻有57%有人認為生活幸福。現在美國患抑鬱症的人比四十年前增長了十倍,患抑鬱症的年齡也從四十年前的29.5歲下降到14.5歲。

聽了教授對人生幸福話題的講述,我很感興趣,就問他:經濟學家們是否對幸福度作了科學而量化的研究分析,有什麼結論?

教授笑笑說:人生幸福那裡可以量化,就連分析其真正的因果關係也很難。和愛情、生死等問題一樣,關於幸福的研究現在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教授正在和國內大學的經濟學家合作,做一個有意思的課題,課題名字暫時叫做:人生幸福度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2006年,美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選修課是一位名叫泰勒·本·沙哈爾的年輕講師新開設的「幸福課」。

哈佛大學的學生大多數會在學習期間感到沮喪和消沉,而沙哈爾的「幸福課」正好讓學生們消除了不積極的因素,每一位走出「幸福課」課堂的學生,都如沐春風。

2006年2月,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被迫辭職,因為校長大人在一次大會上說「女人先天不如男人,在學術上也是男人強過女人。」這句話要是普通人說,大概沒人理會,可是從哈佛校長口中出來,卻震驚了世界。於是世界範圍內的批評聲幾乎把薩默斯淹死,他無奈選擇了辭職。只是辭職讓他很不開心。沙哈爾便給原校長大人開了藥方:首先人生經歷挫折很正常,大膽經歷,大膽接受;第二部門積極心理學的書,認識被趕下世界最好大學校長之位並不糟糕;第三總結任校長時的經驗教訓,開始新的生活。如果這些還沒有效果,請原校長大人也來聽一學期的「幸福課」。

不知道薩默爾有沒有心情好轉,也不知道他有沒去聽「幸福課」,但是知道就算是哈佛校長碰到挫折,也會和常人一樣抑鬱,也需要學學積極心理學。這件事也有一個好的結果:從來沒有當過官的哈佛大學歷史學家福斯特成為哈佛三百年來第一位女校長。薩默爾一句話引出了一位女校長,世事就是如此有趣味。

我們越來越富有,為什麼還是不開心呢?我們來的這個世界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每一個人都問過這個問,問別人,問自己。對此沙哈爾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惟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人們衡量商業成功的標準是「錢」,如果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那麼正面情緒超過負面情緒時,我們的幸福指數就是盈利了。

如果個人長期抑鬱,就如同情感破產。個人問題越來越多,整個社會就陷入到幸福蕭條時代。

美國經濟學家對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遺傳基因、與幸福有關的環境因素以及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行動。

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學科就是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人們活得更快樂、更充實。這說明幸福,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的。

我們從小學到大學,許多的課程教育我們如何更好的思考、閱讀和寫作,教育我們如何更好地掌握技能,以得到更好的工作,但是為什麼不教育學生更好的生活呢?

沙哈爾認為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他把積極心理學簡約化、通俗化、實用化,教學生如何懂得自我幫助。

在我們的教育中,總會聽到一句話:做任何事情都要成功,只有成功可以得到人生最大的歡樂,成功的喜悅是人生的充實感和幸福感。我們進入重點高中,一定是開心的,考上名牌大學更高興,大學畢業後進入得到一份高收入的體面工作,似乎就實現了人生最大的目標。

可是,絕大多數人進入重點高中,考上名牌大學,找到好工作,都只是喜悅幾天後,又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為什麼呢?進入重點高中,競爭激烈,每天苦讀要考上好大學。到了好大學,又開始為找到好工作而努力。找到好工作,還有更高的目標,還要為愛情家庭操心。

於是,絕大多數時間內,人們抑鬱的心情也多於快樂。

一個快樂的人,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認為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沙哈爾認為人生主要有四種模式:第一種是享樂主義型人生,這一種人享受眼前的快樂,同時埋下未來的痛苦,是一種及時享樂,出賣未來幸福的人生。第二種是忙碌奔波型人生,這一種人過著忙碌的日子,為了未來的長遠幸福目標,努力工作,有著許多的痛苦。第三種人是虛無主義型人生,這種人對生活喪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對未來抱期望。第四種是幸福型人生,就是能享受目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又能獲得更美好的未來。

我們的社會中,有少數享樂主義者,有少數虛無主義者,大多數是忙碌奔波的人。幸福型人生很美好,也只有少數人可以做到。

為什麼呢?因為人們習慣於關注下一個目標,很少重視眼前的事情。一個學生考上了好大學,就想著未來找好工作的事情,背著沉重的壓力度過大學時光,很少會去想大學四年,是黃金般的學知識時光,也享受其中,要樂於學習不知道的任何事情。等到工作了,又會想起當年大學時為什麼不開心地去學習呢?而工作中的人,經常把每天的早出晚歸當作一種負擔,夢想著功成名就後的淡然生活,卻很少想工作的每一天其實就有著無數的快樂點滴,把工作看成了美麗的,開心的,人生的每一天必然是快樂的。

徐小平有一篇文章寫的很好,文章里他說在美國很容易就認出中國人來,因為中國人都有一張「中國臉」。這張中國臉是什麼樣的呢?是愁容滿面。

我們的老師告訴學生,要好好學習,目的是為了考上重點高中,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結果學生們很努力地,在沉重的壓力下取得了好的成績,到了哈佛大學讀博士,甚至當上了教授,可是一生都是一張愁容的「中國臉」。

如果老師和家長從小對學生說,應該開心地去學知識,與朋友交往,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愛現有的生活。那麼許多學生同樣會取得好成績,但是不會出現一張標誌性的「中國臉」。

做忙碌奔波型的人不會太快樂,做享樂型和虛無型的人更不快樂。為什麼社會中有許多的忙碌奔波型的人呢?因為人們經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們所處的學習環境和社會環境是這樣的:學習成績優秀了,老師家長會給予獎勵。員工工作出色了,老闆會給予獎金。這樣的結果是我們習慣於追求下一個目標,導致終生的盲目追求。

一旦達到目標,人們就會放鬆心情,以為得到了幸福。似乎目標越難,幸福感越強。可以說我們從中得到了真實的快樂,但並不等同於幸福。忙碌奔波型的人錯誤地認為實現目標就是幸福,相信實現目標後的放鬆和解脫就是幸福,於是他們的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追求目標。這樣的幸福往往只停留在目標實現的一小段時間內,追求過程長遠而痛苦。

尋找一個真正能讓自己快樂和幸福的目標,才是獲得幸福的關鍵。忙碌奔波型人把物質和財富放在了幸福和意義之上。

我們應該經常問自己,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否能夠給人生帶來樂趣,是否對自己有意義,是否會快樂地去追求,內心是否鼓勵自己去追求?

沙哈爾的哲學老師在他畢業時,給了他一點忠告:「生命很短暫,在選擇道路前,先確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後再細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後,對於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諸行動。」

所以沙哈爾在給學生講課時,要求學生問自己三個問題:一什麼帶給我意義?二什麼帶給我快樂?三我的優勢是什麼?這三個問題順序不能改變,給出答案,找出三者的交集點,交集點上的工作就是最能帶給你幸福的工作。

在加拿大時,我曾經碰到過一個華人醫生,他從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畢業,工作好,收入高,但是他並不很開心。他說其實他最喜歡的工作是畫畫,開一家自己的畫廊。

我問他為什麼現在不開畫廊呢?你已經有足夠的錢開畫廊了?可是醫生說開畫廊掙不了錢,沒有錢生活難有保障。所以他雖然不喜歡當醫生,但為了錢,還是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

因為被一個不喜歡的工作所捆綁,所以他並不開心,據說中國有一多半的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據說北京和上海兩個最大最國際化的城市的人最沒有幸福感,反而是成都這個內陸城市的市民,幸福感最強。可見,幸福感並不在於金錢、工作、地位和環境。

許多人不開心,並不他們別無選擇,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工作,而是因為他們的決定,他們把物質和財富放在幸福和意義之上。

在人生當中,金錢與幸福是生存的必需品,不互相排斥。

人通常在感興趣的事情中更的專心、持久,並體會到快樂。不一旦有了熱情,不僅動機堅定,而且做事效率很高,能事半功倍。比如,一個熱愛學習的學生,不僅成就好,還樂在其中。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不僅工作出色,還天天開心,讓人喜歡。在愛情關係中也是一樣,兩人都熱愛生活,往往會讓愛情更甜蜜,愛情更長久幸福。

科學家們研究表明:一個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個層面都會成功,包括婚姻、工作、友情、收入和健康。幸福與成功,有著強烈的相互作用。

沙哈爾總結出三種工作境界:賺錢謀生、事業、使命感。

如果把工作當成是任務的賺錢手段,便沒有任何的個人實現。每天上班,大概是盼望著下班和休假,期盼著發工資。把工作當事業的人,除了關注財富的積累外,還在乎事業的發展,如權力和聲望等。以使命感去工作,那麼工作就是目標,工資、職位固然重要,但是他們工作的實質是內心的熱情,工作的動力來自內心的源動力。他們把工作當作是恩典,而不是為人打工,他們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獲得充實感,他們的目標,真是自我和諧的目標。

比如同樣是當老師,有的老師就把工作當成了賺錢吃飯的工具,他們也許把學生當成了一種負擔。有的老師把工作當成了一種事業,把人間的權術行使到教育之中。有的老師就是喜歡這個職業,他們每天開心地關心每一個學生,他們與學生之間,不是簡單的金錢關係和義務關係,而是人生的使命感。這樣的老師會在教育學生中發現樂趣,感受幸福,他們的學生無疑是最幸福的學生。

每一個行業都是如此,沙哈爾說:一個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和意義的投資家,一個出於正確動機的商人,絕對要比一個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的意義的多。

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事情里找到意義和快樂,重要的是在選擇目標時,必須確定它符合自身的價值觀、愛好,符合內心的願望,而不是滿足社會的標準,或者迎合世俗的期許。

追求有意義而快樂和目標,我們不再虛度光陰,而是在讓時間閃閃發亮。

就算明白了幸福的含義,知道有意義、快樂目標的選擇,人生漫漫長路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低谷期。比如經歷失敗和失去,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活的很幸福。

事實上,追求每時每刻的幸福快樂,只會帶來失望和不滿,會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

一個幸福的人,也會有情緒上的起伏,只是在整體上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幸福的人中被積極的情緒推動著,他歡樂多,痛苦少。應該說幸福的人,快樂是常態,痛苦是小插曲。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羨慕別人的生活,希望也能如別人那樣過日子,但是你就是你自己,如果模仿與你不同的人,可能生活出現更多的負面影響。因為完美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追求完美在許多時候會讓人痛苦,而不是快樂。

我們的教育經常推出「完人」的形象,這個形象從小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如果達不到完美標準,多數人就會認為人生失敗。

人生應該學會接受自己,保持自己的一些獨特性,擺脫完美情節,要學會「失敗」。

沙哈爾的「幸福課」,讓越來越多的哈佛學生認識到幸福的真實含義,也讓學生們明白幸福完全可以自己把握。

沙哈爾每次課後,都會給學生列出十條幸福的小貼士:

1.遵從你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  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  3.學會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接受自己全然為人。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

5.簡化生活。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  6.有規律地鍛煉。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7.睡眠。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適量的睡眠會讓你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8.慷慨。現在也許你沒有錢,沒有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勇敢。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 表達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


推薦閱讀:

幸福課
幸福課堂:《男人幫》教你如何讀懂男人
愛情幸福課(一):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哈佛大學幸福課講義(中)

TAG:人生 | 幸福 | 幸福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