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虛實之間話中醫

作者:朱光編輯/姜媛 校對/李邦源導讀:中醫學所涉及的內容都在虛實之間。弄清其虛與實,對於正確理解、準確把握中醫學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相較於現代醫學,中醫學的理論體系顯得獨特——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卻亦有著顯著的社會科學的特點,同時還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因而可以說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為主體、多學科知識相交融的醫學科學。它對於人體的生理、病理及治療,雖建立在記述之上,但更偏重於描述。這就在一方面構成了中醫學的鮮明特色,而另一方面也構成了學習、認知中醫學的障礙。

總體說來,中醫學所涉及的內容都在虛實之間。弄清其虛與實,對於正確理解、準確把握中醫學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之「實」

毋庸置疑,中醫學起源於對生命體的直接觀察。古人通過觀察做犧牲的動物,及因戰、刑或病死亡的屍體,大致了解了人體內外的形態結構。如《靈樞·經水》言:「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再如《靈樞·腸胃》與《難經》,分別詳述了消化道、心、肺等的長短大小和重量。由此可見,古代關於人體結構的本始概念都是建立在解剖基礎之上的。

清代醫家王清任更是認識到:「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他多次到亂葬崗中和刑場觀察人體的內臟結構,並著成《醫林改錯》,糾正了許多古籍中關於人體的錯誤記述,並勇敢地主張依據新的解剖知識來修正中醫的臟腑。近代醫家朱沛文提出匯通中西醫學可以「形從洋,理從華」,實際上是肯定了西方解剖學對人體器官的認識。

「眼見為實」,這是中醫學在形成的初始階段所遵循的一個原則。它以解剖實體(形而下)為基礎,運用直觀法求解臟腑功能,其概念形成的依據是解剖的結構實體。

中醫之「虛」

一個周知的事實是,中醫學在實體求證這條道路上並未走下去。其間原因至少包括:(1)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如「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以人為本、人倫和諧的觀念、辯證思維方式、陰陽五行學說及氣一元論等世界觀與方法論;(2)儒家學說的興起,尤其是董仲舒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使儒家思想大行其道,《孝經》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觀點,對中醫學的發展走向有著不小的影響;(3)生產力發展水平及客觀條件的限制,因缺乏物質工具而使得難以探索人體的細微世界。

這樣的背景不僅促使了中醫學整體觀念的產生,也促使了中醫學走向虛化的演變,更多地關注形而上的層面。在認識人體時,不再把重點放在打開人體,觀察、研究其結構與形態上,而是根據「有諸內,必形諸外」(《孟子·告子下》)的認知原理,採取「司外揣內」(《靈樞·外揣》)的方法「以象度形」「以象測能」「以象定性」等,進而認識人體結構、推測相應功能。這與控制論中的「黑箱理論」極為相似——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間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因而在不直接影響原有客體黑箱內部結構、要素和機制的前提下,通過觀察黑箱中「輸入」「輸出」的變數,即可得出關於黑箱內部情況的推理。通過尋找、發現其內部規律,進而可實現對黑箱的控制。

處理「司外」獲得的信息最常用的方法是取象比類。所謂取象比類,即「意象」思維方法,是指運用帶有感性、形象、直觀的概念、符號表達事物的抽象意義,通過類比、象徵方式把握事物聯繫的思維方法。具體地說,就是在思維過程中以「象」為工具,以認識、領悟、模擬客體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為了歸類或比類,即根據被研究對象與已知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導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類同。取象的範圍不只是局限於具體的物象、事象,而是在功能關係、動態屬性相同的前提下可進行無限地類推、類比。

藏象學說的形成,即顯然與五行之意象思維有關。「藏」是「象」的內在基礎,「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象學說是以五臟作為生命活動整體格局之中的五個基本「要素」,以其對應的五行屬性、生克制化機制來探索生命規律。王冰對此解釋道:「象,謂氣象也,言五臟雖隱而不見,然其氣象性用,猶可以物類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靜,肺象金而剛決,腎象水而潤下。夫如是皆大舉宗兆,其中隨事變化,象法傍通者,可以同類而推之爾。」這裡的木火土金水對五臟來說,只是象徵性符號,它所表徵的五臟「氣象性用」即其功能特性。人體正是以五臟功能間的生克制化及其與自然界的通應,完成機體複雜生理過程。

基於這種認識方法,中醫學關於人體的認識不是著眼於可視的實體,而是超越了實體概念,把人放在宇宙自然的背景下、把臟腑等放在人體大系統內來加以認識。在大量觀察「象」的基礎上,提出臆測、假說,再通過反覆驗證,最終賦予並確定了人體臟腑的功能與定位,及精、氣、神等基本概念的內涵,因而也相應地產生了大量經過抽象的、虛指的概念,形成了風格奇異的中醫學話語體系。

中醫在「虛實之間」

由上述可知,中醫學是在對人體結構有了基本了解之後,通過了哲學化的處理,形成了一套陰陽五行化了的理論體系。在這一體系中,各種概念所指「既是又非」,往往處於「虛實之間」。

以臟腑為例,中醫學認為它是一個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相統一的綜合概念,不僅具有解剖學的意義(即實體臟),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個人體功能模型(即功能臟)。在這一認識背景下,臟腑不僅具有自然性(與五行相關聯的自然屬性),而且具有社會性(各具官職,如「心為君主之官」「肝為將軍之官」等),同時還有生理特性(如肝喜條達,脾喜燥惡濕,胃喜濕惡燥,腑以通為用等)。

在對生理功能的表述上,主要功能還是有實體基礎,如肺主氣、司呼吸,心主血脈,胃主受納,大腸主傳導,「血主濡之」等,但也有不少與實體既關聯又脫離、既虛又實的概念,如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脾主運化,肺主肅降,腎寓元陰元陽、主納氣,「氣主煦之」等,至於臟腑之間的關係,如肝腎同源、心腎相交等;氣血之間的關係,如氣能生血、行血、攝血,血能養氣、載氣等;氣機的升降出入,如肺胃主降、肝脾主升,「肝生於左、肺藏於右」等,無不屬此。

經絡被視為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在《黃帝內經》中對經絡系統及其功能已有較為明晰的認識,經絡學說與針刺療法對臨床診療也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按說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經絡與穴位在人體中都應該能找到實證,可儘管運用多種技術手段的研究成果現已能證明經絡的存在,而在人體解剖中卻至今未能發現,因而仍不時受到質疑。這種虛實之間如此巨大的反差,確實讓人難以琢磨,莫名其妙,也許果如李時珍所言:「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所謂返觀,是古代修道者通過長期打坐、觀想或坐禪入靜的內省體驗後具備的一種能力,這種人能真切地感受到經絡與氣的存在形式,並能感受到人體的穴位所在,是一種活體的超覺狀態。

為了解決因虛而造成的理解障礙,中醫學大量採用了比喻等修辭方法,如「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氣者,若天與日……」(《素問·生氣通天論》),「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靈樞·脈度》),「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難經·八難》),「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權」(吳鞠通)等等。這種以生活中常見事物來比擬的方法,無疑有助於對中醫學的理解與運用。

綜上所述,按「體實用虛」的標準,中醫學明顯呈「實多虛少」的狀態。這就要求在學習、研究、評價中醫學時,一定要處理好虛實之間,亦即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的關係,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方法與標準。大量實踐證明,一味運用純自然科學的實證研究來探求抽象概念物質基礎的方法,對中醫學的發展並未收到預期效果。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


推薦閱讀:

銀屑病(牛皮癬)患者,你所熟知的中醫傳統療法真的都適合你嗎?
為什麼總有人說中醫是玄學?
你聽說過中醫五音療法嗎?
中醫常用穴主治歌
哪兒不舒服刮一刮——從眼保健操說開去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