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新注(三)

(6)明智得空

無智亦無得。

「智」謂能證的無分別智,「得」謂所證的無分別理。能證的智圓滿,名為菩提;所證的理圓滿,名為涅盤。菩提涅盤代表離系果,離系果亦空,名「無智亦無得」。菩薩見道時,心境俱空,能所雙亡,不但能緣的識與所緣的境了不可得,就是能證的智與所證的理(真如)亦皆空無所得。如說智空無所得者,首先《唯識三十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百八十二亦云:「善現!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無自性不可得,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自性不可得;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空無自性不可得,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空亦無自性不可得。」說涅盤空無所得者,如《大寶積經》卷三十一云:「觀生死無我,亦達常無常,及了涅盤空,何緣現微笑。」生死上實無我法性,故生死不可得,涅盤上亦實無我法性,故涅盤不可得。凡夫著生死,二乘著涅盤,為除此執著,故說二皆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五十五亦云:「見生死者三有,著涅盤者二乘。是故知生死空,斯出三界矣;知涅盤空,斯過二乘矣。」本經同樣是為了破除二乘人認為有智有得的執著,故說智得皆無。《大智度論》卷三十一云:「問曰:若涅盤空無相,云何聖人乘三種乘入涅盤?又一切佛法皆為涅盤故說,譬如眾流,皆入于海。答曰:有涅盤是第一寶無上法,是有二種:一者有餘涅盤,二者無餘涅盤。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餘涅盤;聖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盤。不得言涅盤無,以眾生聞涅盤名,生邪見,著涅盤音聲,而作戲論,若有若無,以破著,故說涅盤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間;若著無,則著涅盤。破是凡人所著涅盤,不破聖人所得。何以故?聖人於一切法中不取相故。」所以教法是對迷而不覺的凡夫和二乘而施設的,而本經所說的一切諸法皆無,也是為了破一切執著而方便說的。如說「無智」,就是空能取執,「無得」就是空所取執;為了遠離對果位上的能所執著,故言「無智亦無得」。

(7)總結

以無所得故。

回顧上文,總說有三方面的空無所得:①世間空無所得。世間包括有情世間和器世間兩個方面。而世間又不外是三科所形成,但三科上的我我所性是了不可得的,為了遣除對三科諸法的分別執著,故說無五蘊、無十二處、無十八界。②修行的理法空無所得。修行所應明白的道理和所應掌握的方法,不外是四諦、十二緣起和六度等。由於本經主要是為令二乘舍小轉大故,不是對現有菩薩而說法,所以只言緣起、四諦空無所有,而不言六度、四攝空無所有,實則六度、四攝亦在大乘修行的理法之中。緣起、四諦上的我我所性了不可得,不可執著,而六度、四攝上的我我所性同樣是了不可得,不可執著的。為了遣除修觀行者對理法的分別執著,故說無緣起、四諦之法。③出世果法空無所得。果法不外有二,一是正智圓滿的菩提果,一是正理圓滿的涅盤果,二乘人貪著二果,心生分別,為了除遣此種分別執著,故說無智亦無得。總之,無世間,無出世間,亦無由世間而到出世間所觀的理、所修的行,一切法皆無,故最後總以「無所得故」而作結。

從「是故空中無色」,乃至「無智亦無得」一段,可從三個方面來體會「無」字的意義。1、世出世間染凈一切諸法上實我實法是空無所有的,從我我所性空無所有而言,故無三科、緣起、四諦、菩提、涅盤。2、世出世間染凈一切諸法皆無有名,從諸法本自無名上而言,故無三科、緣起、四諦、菩提、涅盤。3、從遠離對一切諸法的執著及言說而言,故無三科、緣起、四諦、菩提、涅盤。因為無實我實法,故不可執著;自性無名,故不可言說。無執著者,心行處滅;無言說者,言語道斷。所以一連串的無字,一者無我法之自性,二者無諸法之名言,三者無內心之執著。依此三義通達,才是正確理解「無」字之義。而絕不能認為,無三科等法,就是什麼也無有的斷滅頑空。若作是解者,便會墮在撥無因果的損減斷滅見中,非是正見,為聖者所呵斥。《大寶積經》卷一百一十二云:「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中論》卷二也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所以學人對空無之義,一定要正確理解。

以上所說一切皆無一段,相當於中觀所說的「畢竟空」理。但畢竟空是對勝義有而言的,也就是真空之後必有妙有。因為能悟真空之智,是為般若,圓滿則稱菩提;被智慧所悟的真空(包括智亦空)稱為涅盤。菩提涅盤是在真空之中,真空是在菩提涅盤之內。從真空而看菩提涅盤,名空而不空;從菩提涅盤而看真空,名不空而空。不空而空者,有不異空,有即是空;空而不空者,空不異有,空即是有。有空俱顯,有空俱遣,兩邊不住,中亦不著,方可稱為善取空的菩提薩埵。

4、果

(1)涅盤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菩提薩埵」者:菩提是覺義,薩埵名有情;菩提薩埵,漢譯為覺有情。簡稱為悲智等運,自覺覺他的菩薩。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者:「依」就是前面所說的行,也就是於諸聖教,起聞、思、修三慧,見法實相,成就現觀,名「依般若波羅蜜多」。

「心無掛礙、無恐怖」者:掛者障,礙者拘,恐者畏,怖者懼。凡夫迷惑,不見法性真如,處處掛礙,起我法執著,造業感果,流轉生死,舍離涅盤,而不得出世解脫。二乘愚痴,亦無有真正的大智慧,所謂執世間是染,生死是苦;執出世間是凈,涅盤是樂。於是怖畏生死,舍離生死,貪求涅盤,而最終安住於涅盤中。菩薩真俗圓融,以根本智實證空理,而不礙有;以後得智善達幻相,而不礙空。不有不空,不增不減,通用無滯,無住而住,內心清凈,自在解脫。故名「無掛礙,無恐怖」。「恐怖」者,即五恐怖,或又名五怖畏。1、不活恐怖:謂初學之人,雖行布施,卻恐不活,而常積資財,不能盡己所有行施。2、惡名恐怖:謂初學之人,為化眾生,而同入酒肆,卻無法安行自若,怖畏他人譏謗。3、死恐怖:初學之人,雖發廣大之心,所謂「願將身心奉塵剎」,但仍貪生怕死,不能捨身亡命。4、惡趣恐怖:謂初學之人,怕生惡道,於不善法,分別對治,令其不生。5、眾中恐怖,又名大眾威德畏:謂初學之人,在眾多人前,或威德人前,內心懼畏,不能隨意作師子吼。《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云:「成就此四力者,得離五恐怖。何等五?謂不活恐怖、惡名恐怖、眾中恐怖、死恐怖、惡趣恐怖,是名五恐怖。」八十《華嚴經》卷三十四云:「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離。」如何才能遠離五種怖畏?《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七云:「由善修習無我妙智,分別我想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由是因緣,無不活畏。由於他所,無所希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求覓;由是因緣,無惡名畏。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壞想轉,故無死畏。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齊等,何況殊勝?是故無有處眾怯畏。」總之,掛礙、恐怖皆因我法執起,菩薩以無分別智照見生死即涅盤,煩惱即菩提,內心清凈,無有執著,是名「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者:「顛倒」有四顛倒和七顛倒的不同。四顛倒者:於世間生死而執為常、樂、我、凈,是凡夫的四種顛倒。於出世涅盤而執為常、樂、我、凈,是為二乘的四種顛倒。遠離凡夫四倒,即為二乘;遠離二乘四倒,即為菩薩。七顛倒者:1、想倒,2、見倒,3、心倒,4、於無常、常倒,5、於苦、樂倒,6、於不凈、凈倒,7、於無我、我倒。於前說四顛倒中起妄想分別,名為想倒;於彼妄想分別中,忍可欲樂,建立執著,名為見倒;於此執著見倒之中,所有貪等煩惱,名為心倒;後四倒與前說四倒相同。名為七倒。《瑜伽師地論》卷第八云:「一、想倒,二、見倒,三、心倒,四、於無常、常倒,五、於苦、樂倒,六、於不凈、凈倒,七、於無我、我倒。想倒者:謂於無常、苦、不凈、無我中,起常樂我凈妄想分別。見倒者:謂即於彼妄想分別中,忍可、欲樂,建立執著。心倒者:謂即於彼所執著中,貪等煩惱。當知煩惱略有三種,或有煩惱是倒根本,或有煩惱是顛倒體,或有煩惱是倒等流。倒根本者:謂無明。顛倒體者:謂薩迦耶見、邊執見一分、見取、戒禁取及貪。倒等流者:謂邪見、邊執見一分、恚、慢及疑。此中薩迦耶見,是無我我倒。邊執見一分是無常常倒。見取是不凈凈倒。戒禁取是於苦樂倒。貪,通二種:謂不凈凈倒及於苦樂倒。」「夢想」者:未得真智覺悟時,恆處在生死長夜的夢中,把自心所現、有而非真的影象,執為真實,故稱為夢。夢由想起,故名「夢想」。又前說七倒皆由妄想生,處夢而行,故名夢想。或前說七倒都是生死之因,今此夢想,即生死果。因果同說,故稱「顛倒夢想」;超越了世間因果,稱為「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者:掛礙恐怖,顛倒夢想,到此全無,故言「究竟涅盤」。二乘求趣涅盤,最終安住在寂滅涅盤之中,故所證涅盤,非究竟涅盤;超越二乘所證的涅盤,也就是於涅盤亦不住,名「究竟涅盤」。簡單說,究竟涅盤者,無住涅盤也。梵語「涅盤」,漢譯寂靜、滅寂和圓寂,此有四種:1、自性涅盤:自性者,本性也,意顯一切諸法本性就是涅盤。何以故?三世十方一切諸法上的我我所性,了不可得,此理佛陀出世如是,佛陀不出世亦復如是,故它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圓滿現成,真實不虛的絕對真理,是名「自性涅盤」。《解深密經》卷二云:「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盤」。所以自性涅盤多依寂靜義建立。2、有餘依涅盤:「余依」指根身和器界。三乘聖者以無分別智簡擇諸法性相,斷滅煩惱業障,但前業所感最後有漏之身尚存,是名有餘依涅盤。3、無餘依涅盤:由無分別智斷煩惱生死苦因,證得常樂我凈的涅盤境界,而最後一生的有漏之身亦不存在。是名無餘依涅盤。有餘依和無餘依二涅盤的差別是,滅世間苦因,證有餘依涅盤;滅世間苦果,證無餘依涅盤。4、無住涅盤:菩薩由大智大悲二力,既斷滅煩惱所知二障,出離世間,但又不舍世間,常時化度無量眾生;既證涅盤,但又不舍涅盤;悲智等運,無住而住,故名無住大涅盤。而此處的究竟涅盤,理應屬於四涅盤中的最後一種無住大涅盤。

如上四種涅盤,一切有情有初一自性涅盤,出世二乘有前(自性、有餘依、無餘依)三涅盤,有學菩薩有自性、無住二涅盤,但無住涅盤不圓滿,八地以上的菩薩有有餘依涅盤,唯我世尊四種涅盤圓滿具有。

(2)菩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者:過去、現在、未來,稱為「三世」;無量滿覺者,稱為「諸佛」。「佛」全稱佛陀,此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義。自覺者簡於凡夫,覺他者簡於二乘,覺滿者簡於菩薩,三覺圓滿者,名為佛陀。』《佛地經論》卷一云:「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醒,如蓮華開,故名佛。」三世諸佛,代表無量諸佛。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獲證、成就是「得」義。「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譯為正,「藐」譯為等,「三」又譯為正,「菩提」譯為覺。無法可過,故名無上;理事遍知,故名正等;離妄照真,故名正覺。簡別異生邪智,名正;簡別二乘偏智,名等;簡別菩薩智斷未圓,名無上。唯佛圓證,獨得全名。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漢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是此義。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無上菩提者:那是因為般若為諸佛之母,能生三世一切諸佛,若離般若,則無菩提可言。《維摩詰經》卷二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壇經》亦云:「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般若有二,一是方便般若,二是實相般若。方便般若能下化無量眾生,實相般若能上成圓滿佛道。下化眾生者是覺他,上成佛道者是自覺,二者覺行圓滿,便是圓滿的佛果。又大悲度生的方便般若能積福德,大智照見真如的實相般若能積智慧,福慧圓滿,便成兩足尊的佛果。這就是諸佛依般若而出生的所以然之理。所以經言:「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三藐三菩提,簡稱無上大菩提,也就是四智相應心品。1、由第八阿賴耶識所轉得的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此圓鏡心品,離我我所執及一切能取所取分別,能緣行相,所緣內境,微細難知。於一切法,不妄不愚,性相清凈,離諸雜染,為一切純凈圓滿色心現行功德所依,又能任持無漏功德凈種,更能現生佛果依正二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佛地經》云:「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唯以圓鏡為譬喻者,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等,是故智鏡,名圓鏡智。」 2、由第七末那識所轉得的平等性智相應心品。在有漏位,末那識恆執賴耶見分為自我,故有人法之執,能所分別,而不平等。轉識成智之後,無我我所執,能觀一切染凈諸法平等及自他凡聖平等,又能變現他受用身土,教化十地菩薩。《成唯識論》云:「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3、由第六意識所轉的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此智心品,善觀一切諸法自相共相,善觀一切有情諸根勝劣,攝諸法門,無礙而轉,又能發生六度、十力等無量功德財寶,於大眾會,起無邊神通,說法利導,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使諸有情,獲大利樂。《成唯識論》卷十云:「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善觀無量總持之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4、由前五識所轉得的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此智心品,變現化身,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利樂人天二乘及地前菩薩,更能隨本願力,入三途中度化眾生,成就一切所應作的佛事。《成唯識論》云:「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一切諸有情故,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心品對心所而言,與心王相應的名為心所;與四智相應的,名為心品。前者心所是雜染的,有漏的;後者心品是清凈的,無漏的。前者心所不但有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與心王相應,同時還有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和四不定心所,共五十一法與心王相應;後者心品只有清凈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及各自凈識,共二十二法與四智相應,當然煩惱和不定心所、轉依之後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根據《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菩薩地〉及《攝大乘論·彼果智分》所說,「二斷、二智名為菩提」。二斷者:1、煩惱障斷;2、所知障斷。二智者:1、煩惱障斷,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2、所知障斷,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或說成就「清凈智、一切智、無滯智」名為菩提。斷盡所有煩惱並諸習氣,名清凈智。於一切界(世界、有情界),一切事(有為、無為),一切品(有為無為二事無量品別),一切時(三世),智無礙轉,名一切智(於界、事、品、時如實知,名一切智)。暫作意時,遍能速疾無礙了知諸法,名無滯智。或說成就無量功德佛法,名為無上正等菩提。無量功德佛法者:謂最清凈四無量心,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相清凈,十力,四無畏,三不護,三念住,拔除習氣,無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無量功德。

如上二果,為什麼說菩薩證涅盤,諸佛證菩提呢?原因是,涅盤是從所緣境的法性上說的,也就是從自性涅盤上說的,學人只要有一定的般若智慧,當下便能證得受用。這種當下證得受用的涅盤,是為法法不住的無住大涅盤,也就是本經所說的究竟涅盤(連涅盤也不住的涅盤,名究竟涅盤)。但是另一果的菩提,是從能證的般若智慧圓滿上說的。菩提不圓滿時,名般若,此在菩薩的因位中;般若圓滿時名菩提,此在佛陀的果位中。既然從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菩提果上而說,當然就不是菩薩因位可以獲得的了,而必須是在圓滿的佛果位上方能獲得,所以說三世諸佛得無上菩提,不說菩薩得菩提,就是這個道理。

5、結贊般若勝用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知」者:此是承上啟下之詞。從《般若心經》所說的「總綱、境、行、果」四大部分,可以總結讚歎而說,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咒」者:指不能用言語說明的、但具有特殊靈驗威力的秘密語言。根據《長阿含》卷十三《阿摩晝經》及卷十四《梵動經》,說有「水火咒、鬼咒、剎利咒、安宅符咒」等咒名。《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誦律》卷四十六等亦說有「治腹內蟲病咒、治宿食不消咒、世俗降伏外道咒、治毒咒、治齒咒」等咒名。咒可分為善咒、惡咒兩類。善咒者,如為人治病,或用於護身之咒;惡咒者,如咒詛他人,使之遭受災害之咒。而作為世尊來說,一般是不允許弟子修習咒術、或以咒術謀生的。咒是陀羅尼,總持之義。根據《瑜伽師地論》說,陀羅尼有「法、義、忍、咒」四種。以略教含廣教,經無量時,總持不忘,是法陀羅尼。以略義含廣義,經無量時,總持不忘,是義陀羅尼。菩薩於諸法性,了了現見,得無生法忍,名忍陀羅尼。從三昧中所發秘密之語言,以除眾生災疾等苦,名咒陀羅尼。

「是大神咒」者:「神」謂神妙莫測,妙用無方。此顯般若神妙莫測,妙用無方,不可思議,是大總持法門,能使有情出生死苦海,故言「是大神咒」。

「大明咒」者:明謂大智光明。般若智光,遍照十方剎土,能破有情生死長夜,祛除無明痴暗,故言「是大明咒」。

「無上咒」者:般若大法為諸法中最,能使有情破除二執,斷除二障,證得二果,無有一法可越其上,故言「是無上咒」。

「無等等咒」者:般若大法不但能療有情種種身病,而且能療有情三毒、執著之心病;同時般若為諸佛之母,能生一切諸佛,諸法門中無有一法可與般若等同,故言「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者:苦有多種,甚或無量,故稱「一切苦」。一般的咒語僅能祛除少分現實之苦,所謂鬼咒伏鬼怪,病咒伏病魔,鼠咒伏鼠患,水咒伏水災;另外還有安宅咒,降伏外道咒,治毒咒等。而般若波羅蜜多是除遣一切諸苦的總持咒王,無有其它任何一咒可與之等同,更無有其它任何一咒能越其上。因為能使學人破執斷障,解脫出離,成就無量功德,證得菩提涅盤,而不是其它任何咒語可以成辦的,所以說「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者:如果說其它的咒語也能除包括生死大苦在內的一切諸苦,恐怕佛還不會說是「真實不虛」的。如果說般若波羅蜜能除一切無量諸苦,佛會肯定地說,這完全是真實的,不虛的。所謂「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故名「真實不虛」。

6、願大眾依般若得解脫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佛陀說此經已,最後以秘密的總持咒語作結,希望大眾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至涅盤彼岸,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本來咒語是不可解釋的,屬玄奘立五不翻中的「秘密不翻」。若要解釋:「揭諦」,「揭諦」(去啊,去)「波羅揭諦」、「波羅」是到彼岸義(到彼岸去);「波羅僧揭諦」,「僧」即大眾(到彼岸大眾都去);「菩提薩婆訶」(成就無上大覺)。合稱即是「去啊、去!到彼岸去;到彼岸大眾都去,成就無上大覺」。也可以說:「揭諦」是度的意思,「揭諦揭諦」者:此雲度、度,前一是自度,後一是度他。此顯般若能自度度他,或說凡能自度度他者,皆是般若之勝用。「波羅揭諦」者:波羅譯為彼岸,意謂彼岸是度之處。「波羅僧揭諦」者:僧是眾義,指自他,意謂彼岸是大眾所度之處。「菩提薩婆訶」者:薩婆訶譯為速疾成就。總前所說,「度、度,彼岸是度之處,彼岸是大眾所度之處,速疾成就無上菩提」。這是顯示般若妙慧,有勝功用,眾生依之,皆能速疾至大覺岸。

總結全經,不妨可從以下四點加以概括:

一、本經雖短,僅有二百六十字,但它顯示了佛陀談般若二十二年的主要精神和實質,同時也概括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全部內容。從「觀自在菩薩」乃至「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段,此是全經的總綱,它說明了般若的殊勝作用,能照見一切諸法皆是緣起性空,依緣起性空而觀,能使一切有情徹底得大自在,大解脫,從而永離諸苦。

二、從「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乃至「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兩段,顯示了般若之「境」。此境有二:1、空有不異:一切諸法之境非有非空,非有即無為法(空),非空即有為法(色),也就是無為在有為之中,有為在無為之內,依它中有圓成,圓成中有依它。一切諸法,相即是性,相外無性,即相即性;性即是相,性外無相,即性即相。此正顯示了有空不二,事理圓融的中道。2、空有不一:它說明了一切諸法雖然性相一如,但又絕不是一,因為相從因緣所生,有生有滅,變化無常,有染有凈,有增有減;而諸法空性亦即真如實相,它不從因緣生,無有變化、染凈、增減,清凈無為,如如不動,而又與相有異。

三、從「是故空中無色」乃至「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一段,顯示了般若之「行」。此行有二:1、法性離言:一切諸法,既是緣生,變化無常,無有定法;無定法故,則不可言有,不可言無,不可言亦有亦無,也不可言非有非無。名言上的諸法皆不可得,故說無蘊等諸法。2、現觀實證:以無分別智,實證無分別理時,言思道斷,心行處滅,能所雙泯,智如俱空,一切無所見,由不見故,故說無蘊等諸法。問:此處只言根本智(實相智),為何不言後得智(方便智)?答:言根本智則自然包括後得智,因根本智是生起後得智的根本;如言菩提,有時也可包括涅盤一樣。

四、從「菩提薩埵」乃至「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段,顯示了般若之「果」。此果有二:1、證大涅盤:涅盤是法無我性的如實彰顯。而法無我性,無始本有,圓滿現成,只要一有般若智慧,當下便可證受,所以說菩提薩埵能證究竟涅盤。因涅盤是證得而非轉得,屬解脫中的「相解脫」,故可當下受用。2、得大菩提:菩提是清凈智慧的圓滿,屬無漏有為法,它是轉八識成四智而成就的,所以說三世諸佛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菩提是轉得而非證得,屬解脫中的「粗重解脫」,故必須長劫度生,廣積福慧,因圓果滿,才能獲得無上菩提的大轉依。

般若波羅蜜多有如是豐富多彩的內容和最極殊勝的妙用,故菩薩得之,能使自他徹底獲得出離;既遠離一切顛倒夢想,又徹底解除生死大苦。故學佛者必須抓此以一賅萬的總持大法認真受學,力宣弘揚。同時本經也以讚歎其不可思議的偉大功德而作結。

推薦閱讀:

十波羅蜜 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三百六十三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 卷第十
十波羅蜜
經文釋義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17-18品)

TAG:心經 | 波羅蜜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