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論文

淺析《道德經》中的天人觀念

摘要:《道德經》凝聚著我國道教思想的精髓,其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有許多可取之處,老子的自然觀在這一理念中有著突出的體現。老子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強調天、地、人是一個有機整體,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害關係。總體來看,老子的天人觀念不僅為中國古典哲學貢獻了優秀的思想成分,對當代社會的生態理論建設和全面可持續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本文旨在通過探析《道德經》中天人觀念的內涵,進一步理解中國古典哲學的基本理念和其對當代社會生活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道德經 天人合一 自然觀 和諧

在中國思想史上,天和人的關係歷來是一個重點探討的話題,「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中的一個基本理念。「天」是一種複雜、模糊而深刻的存在,古人對天抱持著一種敬畏的心態,古代知識分子更是不斷地思索、探究天人淵源。《道德經》作為道教的最高經典,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代表性闡發,是中國文學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它以凝練的文字,表達了含蘊深遠的東方哲學觀,具有中國特色的天人觀念滲透其中。探究老子哲學中的天人觀念,對理解中國古典哲學和指導現世生活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可以說,不論是哪本中國古典哲學著作,都無法具體而微地講清楚古人所崇敬的「天」是什麼,這不僅符合哲學自身朦朧的美感,也符合東方哲學言簡意深的蘊藉特點。但是,我們可以從一個相對明確的範疇來概括「天」的意義以及天人合一的觀念。在《道德經》中,「天」被認為是遵照大道規律運行的一種神秘力量。天具有操控世間萬物的不可抗力,然而天並非宇宙間的最高存在,大道才是,大道是天地間的最高主宰。《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道」在「天」之上,道的神聖力量通過天來傳達。老子認為,萬物的本源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構成了這幻化無常的人世。普通民眾不足以理解哲人眼中的「道」,在他們看來,造成世事更迭的就是天,是冥冥中決定了世人命運的老天爺。五穀豐登的好年頭是上天的恩賜,顆粒無收、餓殍遍野的歉年是天道對世人孽行的懲罰;王朝的更迭也是天所發揮的神力的顯現,是天對君王作為的評判和決斷。總之,天是凌駕於君主之上、遵循大道而行的「統治者」,是一隻無形的大手,是一旦被觸發就會迸發出驚人威力的隱形力量。

天人合一,是《道德經》中重點闡釋的思想精髓之一。在這個觀念中,天和自然是息息相關的,甚至可以說天就等同於自然。季羨林對「天人合一」的概念解釋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自然力對人類的影響是十分驚人的,因此民眾對自然持有深重的敬畏之心。老子重視道,認為道是萬物之源,但並不認為道產生於虛空。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可知,老子認為道的力量源於自然,人們各行其是,世間萬物各司其法,其實都是遊走在自然規律構建的框架之內。

天人合一的意義有兩層:一是指天和人具有一致性,宇宙天地是一個大的自然系統,而人自身可以視為一個小的自然系統,這兩者具有相通性;另外一層含義是指天和人相互聯繫、呼應,即「天人感應」。天雖然存在於無形,但天時時能感應到人世間的種種作為,並給出反饋。在《道德經》中,「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是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或者說,要求做到「道法自然」,就是「天人合一」理念的體現。老子強調人應該順應天意,即人與自然應該達到和諧統一。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按照其固有規律有序地運行,早在人類誕生之初,自然就為人類制定出了不可逾越的生存框架。在老子眼中,人類是卑微而渺小的存在,人類具備勞動的力量,但勞動是在順從自然規律的前提下進行的;假使人類站到了自然的對立面,生存權也會隨之喪失。這種古老的順應自然的觀念,和我國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曾出現過的「人定勝天」觀念截然相反。人是自然的產物,盲目地挑戰自然,妄圖隨心所欲地控制自然,是罔顧人類生存發展規律的行為,也是人類思想上的一種倒退。

為踐行天人合一的信念,老子提出了他的看法。老子主張效法自然,無為而治,這種觀點集中體現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不提倡人們出於自己的意願去改造自然,而是希望人們順應自然規律,放手讓自然按照其固有的法則去運行,自然自會給人類結果。《道德經》中第十六章中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即是說,老子希望人的心靈能達到虛空的境界,在靜謐中體會自然之道;世間萬物只有遵循自然規律而發展,才是符合道的做法,才能長久。2003年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其歷史文化淵源就可以追溯到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具體表現在科學發展觀中的自然觀。2013年召開的十八大又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把科學發展觀中的自然觀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建設生態文明,要求我們首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這是國人對自己生存態度的審視和反思,是對自身和自然的關係所進行的一次新的重要定位。處於工業文明時代的人類將自然破壞得千瘡百孔,被自然教訓的慘痛例子不勝枚舉,因而我們需要放慢腳步,重拾先人的智慧,從古代先賢的經典中找尋拯救現代社會、指導今後發展的方法。

在《道德經》中,滲透著一種重視「和諧」的思想。老子所推崇的天和人的關係就是一種和諧、通達的關係。人按照天意行事,尊崇自然規律,不反其道,不逆其法,即是達到了和諧的理想狀態。人和自然之間具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尤其是自然系統的修復能力具有一定的承受範圍,人類的生產活動對自然生態的影響顯而易見。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單從人類的利益出發,而是更多地從自然的角度著想,規劃人類的生產生活,符合我國建設和諧社會的構想,符合我國一以貫之的「和諧」文化傳統。《道德經》中的和諧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包括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等多重層面,而天人和諧是連綴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的一個重要層面。《道德經》第七十七章中說:天之道, 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在這裡老子強調了一種他所熱愛的圓滿的狀態:以張弓為喻,將多餘處除去,將缺憾處補足,達到一種均衡、恰好的境界。這裡描繪的是自然內部的調節機制,是天道運行的規律,憑此達到天地自然的和諧圓滿。人的行為不破壞這種天地自然的和諧,就是達到了天人的和諧。中國文化歷來追求和諧、圓滿,崇尚「和為貴」,喜歡圓滿中正,希冀天時地利人和,祈盼天、地、人之間維持一片祥和。這種傳統思想要求我們在利用自然時要照顧到自然本身的需求,不打破其自身秩序,構建不傷害自然且利於人類發展的整體和諧氛圍。

老子哲學將自然之道擺到了十分崇高的地位,在以上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希望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思想。老子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來源於自然,在自然的哺育下構建了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繁榮如斯,便應該不忘初心,應經常使心靈回歸到自然的本真狀態,得到自然的凈化。自然是既真且純的,而人類社會是面臨種種誘惑的,人類在匆忙的發展向前中和自己的本真狀態漸行漸遠,甚至被禁錮在不斷的向前奔跑中,喪失了精神上的自由。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自然的撫慰煥發出其彌足珍貴的精神意義。繼承了老子思想的莊子學派認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其美好等待我們人類去發現;「法天貴真」是對人們回歸本真、不忘初心的召喚。

我們肯定《道德經》中的天人觀念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積極的現世意義,但也不能否認,這種天人觀念有一定的消極色彩。為了順應天人合一,老子倡導無為而治,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抑制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人類發展進化於斯,早已不等同於消極被動地適應自然的動物,而是具有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需求,渴望創造,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自身與自然界的互動行為。進行創造,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已經成為了人類的本能性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要求人類無所作為,人類社會將無法運行,一塌糊塗。我們對無為而治思想的運用,應該是批判性的,有選擇性的。另外,回歸自然、感悟天道絕不能是劍走偏鋒。現在有一些以解放心性為名的「靈修」課程,打著凈化心靈、體悟宇宙奧秘的幌子,實際上是以斂財為目的,散播一些不健康的內容,毒害社會。我們應該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汲取優秀古典文化中的精華,摒棄不良文化的影響。

莊子有言:「天道有常 不為堯存 不為桀亡。」上天運行的規律無法更改。古人敬畏天,敬畏按其法則默然運行的天道,追求天人和諧的生活境界。隨著時代的發展,自然科學的進步和普及,今人對於「天」的態度更為理性,也更為淡漠。對於天道失去了敬畏之心的我們,現在卻屢屢感受到天道的威力。不得不說,我們已經在追求快速發展的步伐中迷失了自我,損壞了我們賴以生存卻不自知的根本。若不知悔改,長此以往,留待子孫後代的只有一條絕路。如今我們倡導建設生態文明,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都是我們迷途知返、亡羊補牢的舉措。探析《道德經》中的天人觀念,筆者深悟,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人是自然界的產物,從自然界中來,且要回歸到自然中去;「人與天地為合」,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應是我們追求的永恆境界。

參考文獻:

[1]老子.道德經

[2]周旋.從老子《道德經》中的「自然辯證法」看人與自然的關係.遼寧教育行

政學院學報.2009 年3 月

[3]陳曉春.略論《道德經》人與自然關係思想的當代性.中華文化論壇.2001°2

[4]陳鈺業.老子《道德經》所蘊含的自然觀.科技創新導報.2009年13期

[5]張桂葉.和諧社會, 以人為本——《道德經》中的和諧理念.科技信息.(時間

不詳)


推薦閱讀:

有哪些雖然不成文,但人人都應該遵守的規矩?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
因為年齡大就不受懲罰,合理嗎?
什麼是封建,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封建?它包含了迷信,道德束縛,同時也有帝王專權下的法律?
如何看待網路上那些發布的自以為伸張正義視頻的人?

TAG:論文 | 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