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冷血的不是路人是媒體

冷血的不是路人是媒體 作者:馬放南山 出自:小人物的生活 瀏覽/評論:862/4 日期:2011年10月20日 15:17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點30分,廣東佛山的廣佛五金城裡,2歲女童悅悅在過馬路上不慎被一輛麵包車撞倒並兩度碾壓,隨後肇事車輛逃逸,隨後開來的另一輛車輛竟然直接從已經被碾壓過的女童身上再次開了過去,七分鐘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都對此冷眼漠視,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現在小悅悅接近腦死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這則新聞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同情譴責聲不斷,尤其是對十八位路人視而不見感到痛心,感嘆世風日下,人們的道德淪喪,見死不救。但我覺得這是媒體的有意誇大炒作,正如80年代對潘曉的「人生的路啊為何越走越窄」的大討論一樣,將人們的思想引向誤區。

我們首先分析一下這十八人中是否如新聞稿中所說「冷眼漠視,不聞不問」表現的那麼冷血,為何獨獨會被撿垃圾的阿姨發現:從視頻上看,發生事故是在當晚,視線昏暗,汽車都打起了夜光燈,加上發生事故的路旁堆了東西,小悅悅倒下後第一個路人根本就沒在意,看都沒看,只是下意識的繞過了,而有好幾個人都是如此,其中只有少數幾個看了一下,有一個騎車人還掉轉看了一下,然後走開,這種人才應該譴責。而拾破爛的阿姨看到路上有東西肯定會去看,看看是否有自己需要的東西,可貴的是當她發現是人後,她毫不猶豫地將其抱到路邊,然後喊人來救助,這是她的善良愛心的真實的表現,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而事後有人罵她想出名想炒作才是最可恥的,才是最要譴責的。

新聞人做新聞講究的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我們的社會提倡見義勇為,相互幫助是主流,那麼發生了這種見死不救的新聞,這是難的一遇的,於是趕緊進行挖掘,殊不知,這種事廣泛宣傳的結果就會如彭宇案一樣帶來一系列後果,讓人對這個社會產生不信仰感,人們在譴責議論的同時,不知不覺的也加入到冷漠都的行列中。

為何人們懷念從前,難道從前沒有這種事嗎?只是當時我們提倡的雷鋒精神,提倡的是助人為樂,雖然有的人的精神境界並沒有達到,但主流是好的,而自從「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的討論過去後,人的價值觀開始改變,加上媒體的經常將負面的東西來廣泛的進行宣傳,使人們在生活逐漸富裕的同時,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越來越淡漠,對對社會的信任也逐漸喪失,因此最需要反思的我認為恰恰是媒體。

推薦閱讀:

網易正式推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 怎麼註冊申請?
11月8日記者節,你對記者有哪些了解?
民間語文|大選當前了解下台灣媒體:時政網站非主流
迪士尼和21世紀福克斯打算業務整合,在體育媒體行業中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USCC|Drug Price Reduction—A Hot Topic of Debate

TAG:媒體 | 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