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9)一步之遙還是萬里之遙

一步之遙還是萬里之遙

——不避嫌談姜文的新電影《一步之遙》

近來有兩個電影話題在網上熱議,一是以三百萬美元成本拍出的伊朗電影《一次別離》,在央視六頻道播出後觀眾交口稱讚;另一個是姜文以三億人民幣拍出的《一步之遙》,播映後廣遭吐槽。我看過《一次別離》,很喜歡;也看過《一步之遙》,這就不是喜歡與不喜歡所能概括的了。應該說,從這部電影可以看出姜文正走在一條藝術的歧路上,漸行漸遠。看了一邊倒的差評,我覺得姜文先別急著惱火,應認真思考大家對影片的意見,以便扭轉方向回歸電影藝術的正途。

至於我,一個寫小說偶爾涉足電影的作者,是門外漢,另外與姜文曾有過一段不愉快的經歷,談他的電影相對增加了難度,弄不好,還會產生歧義引發非議。儘管如此我還是想說幾句,因為對他在藝術道路上的「走偏」頗感惋惜,以他對電影藝術的摯愛以及對電影技術的嫻熟,以及對色彩、聲效、台詞等電影元素的獨特敏感,本應步步為營,把片子拍得一部比一部好,事實上卻未能如此,他有些辜負觀眾的期望。所以如此原因當然很多,我覺得當是「巴掌山」擋住了他的雙眼,而這「巴掌山」正是他舉起的自己的手。

稍遠點談,在我客串了幾部電影頗感失望時,其小說《生存》入了姜文的眼,他把我請到北京商談拍攝事宜。那時他只拍了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廣受好評。為增加我對他的了解,他請我和我愛人宋寧在他的放映室看的這部片子,我對這部生機勃勃又樸實無華的片子很是喜歡;同時對他拍攝《生存》抱以很大信心,他請我改編劇本,我答應了,回來很快完成寄給了他。

後來發生的事情很是糾結,很是狗血。由此我還寫了本叫《<鬼子來了>官司談》的書,講了事情的詳細過程,在此不贅。許是個性使然,做為青年導演的姜文未能處理好與一個年長作家本不難處理的關係,致使後來對簿公堂。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認識到了這一點。

只因與姜文之間起了官司,電影拍出來後就沒請我這個原作者、編劇之一看樣片。後來看到影碟,看後半天沒回過神來,心想這是根據我的小說《生存》拍出來的嗎?整個面目全非!不是說導演不可以對原作進行改動,完全可以,問題是要改得更深厚更出彩,而不是相反。

後來一邊跟姜文打官司,一邊以平常心看他拍出來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部接一部,直到剛上演的《一步之遙》。我是先看了幾位影評家的評介才看電影的。對照電影,我倒覺得這些評介談得很中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的所在,所以我覺得姜文應認真加以思考吸收,這對他要走下去的藝術道路有好處。

客觀地講,電影在中國比文學難搞。電影要大投資,要經過嚴格的審查。由《生存》改編的《鬼子來了》不是就被禁了嘛,幾千萬打了水漂。然而,再不易,也不能成為不斷出產爛片的理由呵。

做為一個愛好電影並希望中國導演能拍出好影片的人,每每看到一些糟爛得不可思議的影片被「隆重」推出,心情總是頗為複雜,幾個億的投資拍出與藝術相去甚遠的東西,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可問題出在哪裡?當然情況是不一樣的,因導演而異。有的是缺乏良知,有的是缺乏才華,更多的是為了拍片賺錢。具體到姜文身上,我覺得他最主要的是人文情懷的缺失與藝術觀念的偏差,如果說得刻薄些,或許在姜文的心目中並不存有人文關懷這個概念,因為我們在他幾乎全部電影中(包括取得高票房的《讓子彈飛》看不到存在,正是因為人文關懷的缺失,他的影片便與文藝所追求的真善美(並非指色彩的絢麗)沒什麼關聯了。而所說的藝術概念的偏差,則是在內容與形式的孰輕孰重上本末倒置,樂此不疲地把玩於形式,而忽視了影片的內容,不關注人物的命運走向,不細微地傳遞人物的內心情感,只有連綿不斷的噱頭,說穿了他是對電影,對藝術的領會(悟)上出了偏差。這就奇了怪了,一個成年搗鼓電影的准大師級導演能「低級」到如此程度?是的,「低級」正是因為太想把電影拍得「高級」,卻又沒有領悟到何為真正的高級所致。簡單地說,盲目性導致了他在電影創作的次要方面「用力過猛」。是的,無厘頭的用力過猛是包括姜文在內的許多導演存在的最要命的問題之所在。下面我們側重說說這一點。

狠砸錢,便是用力過猛的一個方面,以為影片的質量與投資成正比。電影未開拍就告訴觀眾要花多少個億,似乎觀眾一定會奔著高投資走進電影院。通常情況,投資多肯定有好處,但並不絕對。前面提到的《一次別離》不就是花了區區幾百萬?如果錢沒花在正地方,高投資甚至會對影片帶來傷害,將精益求精變成了畫蛇添足,比如將人們都見過的青磚鋪地,石灰牆,木製龍椅實在無奢華可言的皇宮打造得金碧輝煌,如同仙境,視覺效果有了,但電影完全成了失真的虛擬世界,在讓觀眾喪失其「在場感」的同時,也失去了藝術感染力。

姜文電影的「用力過猛」還集中體現在演員的過度表演及刻意雕琢的台詞上。這是姜文電影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在《鬼子來了》拍攝現場我便發現這個問題,而這部《一步之遙》則有過之而不及,個個巧舌如簧,口吐蓮花,幽默機智。如果不看畫面,會覺得是一夥語言大師對著一夥幽默大師在說話,可一旦過了頭就成了賣弄,成了耍嘴皮子,就顯出「二」來了。

一個影評家也提到姜文電影表演用力過猛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國產影視的通病,表情過剩,聲嘶力竭,唯恐「戲不夠」,這一點從姜文本人的表演中便能得到印證。

演員們在談到某某導演對藝術的一絲不苟上,常常拿拍了多少條都通不過說事,似乎唯有一遍遍「重複」才能保證「質量」。如小瀋陽在談到拍《三槍拍案驚奇》時,對反覆拍摔倒的鏡頭津津樂道。重要情節嚴格把關,是必須的,而一些無關宏旨的用不著太叫真。生活中有不同情況的摔倒,無正確錯誤之分,更無「藝術」不「藝術」一說。

用力過猛當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也是對藝術缺乏感悟力的表現,另外也是創作態度上的走偏。他不是為觀眾,而是為自己拍電影,僅僅為了證明自己「劍走偏鋒」的不凡(如影評家所說的自戀),而如這「不凡」是放在尋一個不凡的故事倒也罷了,事實上他尋找的一直是形式,一直在這上面傾心傾力下功夫,就成了影評家所批評的形式大於內容。

觀眾是奔著故事看電影的。故事是第一要素,觀眾普遍反映對姜文的電影看不懂,問題就是出在故事上,故事講得不好,或者說被淹沒了。「用力過猛」應重點放在這上面,而不是花里鬍梢的「外包裝」。

抓了芝麻(形式)漏了西瓜(故事)是很多電影失敗的原因。

我一直在想,找一個適合拍電影的好故事真有那麼難?還有,有了好故事還非得處心積慮地將其講得支離破碎讓人一頭霧水才算完?硬是和觀眾的接受心理擰著來這不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真正的藝術作品如同原野上一棵自然生長的樹木,樸素得當:該長枝的地方長枝,該長葉的地方長葉,生機盎然。而生硬、裝腔作勢的作品猶同一根僵硬的掛滿各種飾物的木雕,看似琳琅滿目,卻了無生機。畫家作畫講究「留白」,電影何嘗不應如此。

其實,世界上許多事物,正與反往往只隔著一層窗戶紙,捅破了即成,對姜文而言,本來憑藉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手已經觸到了紙上,可他卻把手縮回,掉頭而去。讓人不解而惋惜。

張藝謀亦屬同類情況,《菊豆》《紅高粱》《活著》拍得好好的,卻突然改弦易轍,弄起了《英雄》《黃金甲》《三槍》之類,倒了自己的牌子也倒了觀眾的胃口,好在他已意識到應當《歸來》,儘管有點戰戰兢兢。當然所有關注姜文的人也期望他的「歸來」,包括我。

一步之遙還是萬里之遙

——不避嫌談姜文的新電影《一步之遙》

近來有兩個電影話題在網上熱議,一是以三百萬美元成本拍出的伊朗電影《一次別離》,在央視六頻道播出後觀眾交口稱讚;另一個是姜文以三億人民幣拍出的《一步之遙》,播映後廣遭吐槽。我看過《一次別離》,很喜歡;也看過《一步之遙》,這就不是喜歡與不喜歡所能概括的了。應該說,從這部電影可以看出姜文正走在一條藝術的歧路上,漸行漸遠。看了一邊倒的差評,我覺得姜文先別急著惱火,應認真思考大家對影片的意見,以便扭轉方向回歸電影藝術的正途。

至於我,一個寫小說偶爾涉足電影的作者,是門外漢,另外與姜文曾有過一段不愉快的經歷,談他的電影相對增加了難度,弄不好,還會產生歧義引發非議。儘管如此我還是想說幾句,因為對他在藝術道路上的「走偏」頗感惋惜,以他對電影藝術的摯愛以及對電影技術的嫻熟,以及對色彩、聲效、台詞等電影元素的獨特敏感,本應步步為營,把片子拍得一部比一部好,事實上卻未能如此,他有些辜負觀眾的期望。所以如此原因當然很多,我覺得當是「巴掌山」擋住了他的雙眼,而這「巴掌山」正是他舉起的自己的手。

稍遠點談,在我客串了幾部電影頗感失望時,其小說《生存》入了姜文的眼,他把我請到北京商談拍攝事宜。那時他只拍了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廣受好評。為增加我對他的了解,他請我和我愛人宋寧在他的放映室看的這部片子,我對這部生機勃勃又樸實無華的片子很是喜歡;同時對他拍攝《生存》抱以很大信心,他請我改編劇本,我答應了,回來很快完成寄給了他。

後來發生的事情很是糾結,很是狗血。由此我還寫了本叫《<鬼子來了>官司談》的書,講了事情的詳細過程,在此不贅。許是個性使然,做為青年導演的姜文未能處理好與一個年長作家本不難處理的關係,致使後來對簿公堂。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認識到了這一點。

只因與姜文之間起了官司,電影拍出來後就沒請我這個原作者、編劇之一看樣片。後來看到影碟,看後半天沒回過神來,心想這是根據我的小說《生存》拍出來的嗎?整個面目全非!不是說導演不可以對原作進行改動,完全可以,問題是要改得更深厚更出彩,而不是相反。

後來一邊跟姜文打官司,一邊以平常心看他拍出來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部接一部,直到剛上演的《一步之遙》。我是先看了幾位影評家的評介才看電影的。對照電影,我倒覺得這些評介談得很中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的所在,所以我覺得姜文應認真加以思考吸收,這對他要走下去的藝術道路有好處。

客觀地講,電影在中國比文學難搞。電影要大投資,要經過嚴格的審查。由《生存》改編的《鬼子來了》不是就被禁了嘛,幾千萬打了水漂。然而,再不易,也不能成為不斷出產爛片的理由呵。

做為一個愛好電影並希望中國導演能拍出好影片的人,每每看到一些糟爛得不可思議的影片被「隆重」推出,心情總是頗為複雜,幾個億的投資拍出與藝術相去甚遠的東西,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可問題出在哪裡?當然情況是不一樣的,因導演而異。有的是缺乏良知,有的是缺乏才華,更多的是為了拍片賺錢。具體到姜文身上,我覺得他最主要的是人文情懷的缺失與藝術觀念的偏差,如果說得刻薄些,或許在姜文的心目中並不存有人文關懷這個概念,因為我們在他幾乎全部電影中(包括取得高票房的《讓子彈飛》看不到存在,正是因為人文關懷的缺失,他的影片便與文藝所追求的真善美(並非指色彩的絢麗)沒什麼關聯了。而所說的藝術概念的偏差,則是在內容與形式的孰輕孰重上本末倒置,樂此不疲地把玩於形式,而忽視了影片的內容,不關注人物的命運走向,不細微地傳遞人物的內心情感,只有連綿不斷的噱頭,說穿了他是對電影,對藝術的領會(悟)上出了偏差。這就奇了怪了,一個成年搗鼓電影的准大師級導演能「低級」到如此程度?是的,「低級」正是因為太想把電影拍得「高級」,卻又沒有領悟到何為真正的高級所致。簡單地說,盲目性導致了他在電影創作的次要方面「用力過猛」。是的,無厘頭的用力過猛是包括姜文在內的許多導演存在的最要命的問題之所在。下面我們側重說說這一點。

狠砸錢,便是用力過猛的一個方面,以為影片的質量與投資成正比。電影未開拍就告訴觀眾要花多少個億,似乎觀眾一定會奔著高投資走進電影院。通常情況,投資多肯定有好處,但並不絕對。前面提到的《一次別離》不就是花了區區幾百萬?如果錢沒花在正地方,高投資甚至會對影片帶來傷害,將精益求精變成了畫蛇添足,比如將人們都見過的青磚鋪地,石灰牆,木製龍椅實在無奢華可言的皇宮打造得金碧輝煌,如同仙境,視覺效果有了,但電影完全成了失真的虛擬世界,在讓觀眾喪失其「在場感」的同時,也失去了藝術感染力。

姜文電影的「用力過猛」還集中體現在演員的過度表演及刻意雕琢的台詞上。這是姜文電影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在《鬼子來了》拍攝現場我便發現這個問題,而這部《一步之遙》則有過之而不及,個個巧舌如簧,口吐蓮花,幽默機智。如果不看畫面,會覺得是一夥語言大師對著一夥幽默大師在說話,可一旦過了頭就成了賣弄,成了耍嘴皮子,就顯出「二」來了。

一個影評家也提到姜文電影表演用力過猛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國產影視的通病,表情過剩,聲嘶力竭,唯恐「戲不夠」,這一點從姜文本人的表演中便能得到印證。

演員們在談到某某導演對藝術的一絲不苟上,常常拿拍了多少條都通不過說事,似乎唯有一遍遍「重複」才能保證「質量」。如小瀋陽在談到拍《三槍拍案驚奇》時,對反覆拍摔倒的鏡頭津津樂道。重要情節嚴格把關,是必須的,而一些無關宏旨的用不著太叫真。生活中有不同情況的摔倒,無正確錯誤之分,更無「藝術」不「藝術」一說。

用力過猛當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也是對藝術缺乏感悟力的表現,另外也是創作態度上的走偏。他不是為觀眾,而是為自己拍電影,僅僅為了證明自己「劍走偏鋒」的不凡(如影評家所說的自戀),而如這「不凡」是放在尋一個不凡的故事倒也罷了,事實上他尋找的一直是形式,一直在這上面傾心傾力下功夫,就成了影評家所批評的形式大於內容。

觀眾是奔著故事看電影的。故事是第一要素,觀眾普遍反映對姜文的電影看不懂,問題就是出在故事上,故事講得不好,或者說被淹沒了。「用力過猛」應重點放在這上面,而不是花里鬍梢的「外包裝」。

抓了芝麻(形式)漏了西瓜(故事)是很多電影失敗的原因。

我一直在想,找一個適合拍電影的好故事真有那麼難?還有,有了好故事還非得處心積慮地將其講得支離破碎讓人一頭霧水才算完?硬是和觀眾的接受心理擰著來這不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真正的藝術作品如同原野上一棵自然生長的樹木,樸素得當:該長枝的地方長枝,該長葉的地方長葉,生機盎然。而生硬、裝腔作勢的作品猶同一根僵硬的掛滿各種飾物的木雕,看似琳琅滿目,卻了無生機。畫家作畫講究「留白」,電影何嘗不應如此。

其實,世界上許多事物,正與反往往只隔著一層窗戶紙,捅破了即成,對姜文而言,本來憑藉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手已經觸到了紙上,可他卻把手縮回,掉頭而去。讓人不解而惋惜。

張藝謀亦屬同類情況,《菊豆》《紅高粱》《活著》拍得好好的,卻突然改弦易轍,弄起了《英雄》《黃金甲》《三槍》之類,倒了自己的牌子也倒了觀眾的胃口,好在他已意識到應當《歸來》,儘管有點戰戰兢兢。當然所有關注姜文的人也期望他的「歸來」,包括我。

推薦閱讀:

詩·楊萬里詩選
永興蛇醫曾憲國傳授蛇傷知識「萬里行」活動啟動
萬里:推「包產到戶」
茶香飄萬里的【智商】
楊萬里與范成大

TAG: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