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世界觀(二)

  微觀世界,包括組成世界的最小物質單位。從古希臘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到近代牛頓的經典物理學,基本是建立在原子論的基礎上。他們認為原子是物質分割到最後的、不可繼續分割的微粒,其存在是客觀、常恆的,不受任何主觀因素的影響。由這些基本物質元素的聚集,構成了我們的世界乃至宇宙。

  20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出現改變了這些觀點。他們提出「波粒二象性」,認為物質的存在並沒有常恆不變的實體,它可能以波的方式存在,也可能以粒子的方式存在,且具有隨機性、自由性、不確定性。更讓物理學家感到驚奇的是,其存在會受到觀察者的影響。換言之,對象在沒有被觀察之前,其存在是不確定的;只有被觀察之後,才決定了它的存在方式。這就說明,當我們觀察世界時,不僅是單純的觀察者,本身也是參與者和創造者,甚至決定了世界的存在方式。

  量子力學還有個很有意思的觀點,認為兩個基本粒子只要源頭相同,是相關聯的,哪怕彼此相距遙遠,當其中一個粒子發生變化時,另一個粒子也會發生改變,這就是著名的量子糾纏理論。其中原理,連愛因斯坦都無從解釋。因為它們並不在一起,在物質上找不到任何連接,也沒有無線傳輸,這種「鬼魅似的遠距作用」是怎麼發生,怎麼相互感通的呢?

  科學家雖然發現了很多現象,卻說不出其所以然。可見,雖然我們一直崇尚唯物,信任科學,但究竟什麼是物質?其本質是什麼?至今仍是未知而撲朔迷離的。對於這些問題,佛法早有自己的一系列認識。

  早期的部派佛教中,「說一切有部」提出了「極微」的概念,認為這是組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並有專門計算公式,說明物質怎麼分析到最小單位。說一切有部認為,極微在時間上是恆常的,包括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叫「三世實有,法體恆有」。這一觀點和原子論相似,認為世界存在固定不變的基本元素,以此作為物質世界建立的基礎。這些極微的聚集,稱為「和合」。能造的是極微,所造的是一切現象。雖然我們看到的現象世界是虛幻不實的,但極微卻是恆常不變的。

  而大乘中觀思想否定了極微的存在,提出「緣起性空」的觀點。緣起,說明一切現象都是眾多條件的和合,其中找不到恆常不變的自性。所謂自性,即不依賴條件、恆常不變的獨立實體。《心經》有個著名的公式:「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什麼?佛教所說的空,不是要空掉存在的現象,而是要破除我們內心對此產生的自性見。任何現象,從一張紙到整個宇宙,包括我們的生命現象,都是緣起的,是各種條件和關係的組合,其中沒有恆常不變的自體。當條件發生改變,現象就隨之改變了。

  此外,大乘唯識思想從另一個角度批判了極微的觀點,比如《唯識二十論》認為:如果有恆常不變的極微,那麼它到底有沒有體積?如果有體積,就意味著它還有方位,還可以繼續分割,說不上最小;如果不承認它有體積,就意味著它並不存在。總之,只要有質量的存在,就可以分割,否則就是空的。  唯識宗還提供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思想。

  第一,我們認識的世界沒有離開我們的認識。我們可能理所當然地認為,世界在我們的認識之外。比如我看見山,那個被看見的山一定在我的認識之外。其實,如果它在我們的認識之外,我們怎麼認識得到呢?既然能被我們認識到,一定沒有離開我們的認識。

  第二,我們的認識模式決定了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佛法認為,生命體是由業力構成的五蘊和合的系統。其中的認知系統,由經驗、觀念、想法等生命積累共同構成。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透過這個系統得到的。所以,我們能看到什麼樣的世界,不是由世界決定的,而是由我們的認知系統決定的。

  唯識有個比喻叫「一心四境」。比如人類看到的水,在魚看來就是房子,天人看來是琉璃,而餓鬼看來就成了膿血。也就是說,當物質世界沒有被認識的時候,究竟以什麼方式存在,並不確定。只有當它被認識之後,才構成其存在方式。或者說,是在那個認知系統中的存在方式。對於人、魚、天人、餓鬼這些眾生來說,由業力造就的生命形態和認知系統各不相同。透過這些不同的認知系統,同樣的境界,便有了不同的呈現。

  不必說不同的生命形態,就我們熟悉的人道眾生來說,面對同樣的外境,色盲、近視、老花者的所見一樣嗎?又或者,眼根同樣健康的人,普通人和藝術家所見一樣嗎?我們都知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為什麼?就因為認知的不同。所以說,外境在沒有被觀察之前,具有種種的不確定性,並沒有我們所以為的、客觀的、固定不變的存在。

三、宏觀世界

  在很長時間,西方社會一直奉行地心說,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到16世紀,哥白尼提出日心說,認為太陽才是宇宙中心,但受到當時教會的打壓,支持這一學說的科學家布魯諾甚至因此被燒死。到20世紀哈勃望遠鏡出現之後,人們才發現,僅銀河系就有很多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同時又發現,宇宙中還有很多銀河系這樣的星系。而面對浩瀚的宇宙,這些發現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已告訴我們,宇宙中有恆河沙、微塵數那麼多的星系。《華嚴經》就有很多相關闡述,如《盧舍那佛品》的「此蓮華藏世界海中,一一境界,有世界海微塵數清凈莊嚴」,《十行品》的「入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世界塵數剎外,各見萬佛世界塵數諸佛」,《十明品》的「如是等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億世界、百億世界、千億世界、百千億世界,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世界」,等等。在《大正藏》收錄的經典中,「世界」一詞出現了七萬多次,讓人驚嘆佛陀的所知所見,實在是深廣難測,不可思議。

  那麼,佛法對世界的基本認知有哪些呢?首先得從三界說起。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是根據眾生生命狀態和精神境界所作的劃分。比如欲界眾生,還在享受色食二欲的生活,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獄等,都屬於欲界範圍。色界在欲界之上,此界眾生但有色相而無男女諸欲,包括四禪十八天。無色界則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居,有四空天等。雖然三界的生命層次不同,但都是眾生生死往來之處,所以佛法修行是以超出三界、斷除輪迴為目的。

  此外還有六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及天、人、阿修羅三善道。這是眾生的輪迴之道,故曰「六道」;又名「六趣」,即一切眾生隨業趣向之處。而十法界則是在六道之外,加上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種聖賢境界,為六凡四聖。不同的法界,代表不同的生命狀態,以及各種世界的存在。

  「三千大千世界」也是佛教常見的概念,是對世界結構的說明。用現代的話來說,以太陽為中心,有各種行星圍繞,再包括生活其間的六道眾生,由此構成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構成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構成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構成大千世界,合稱三千大千世界。每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位佛陀教化的領域,並不是宇宙的全部。

  那麼,宇宙中到底有多少三千大千世界?佛陀講《大般若經》時,放光動地:「此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殑伽沙,即恆河沙,佛說法時,每每以恆河沙來形容數目之多,難以窮盡。因為恆河沙極其微細,哪怕只抓一把都很難數清,何況整條恆河中的沙?而宇宙中的三千大千世界竟然有恆河沙那麼多,遍布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每個方向都有無量世界,實在是難以想像。

  在佛弟子熟悉的《維摩詰所說經》中,也對世界作了生動的描述。維摩詰是一位居士,「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某日,他示疾於床,釋迦牟尼佛就派遣諸大弟子前去慰問。結果從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富樓那、摩訶迦旃延、阿那律、優波離、羅睺羅、阿難一直到彌勒菩薩等,都曾領教過維摩詰的辯才,知道前去問疾後,將有一番高難度的往來答辯,所以誰也不敢接受這個任務,自知難為酬對,不堪任詣彼問疾。

  最後輪到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菩薩雖然清楚任務艱巨,但既然佛陀有此安排,也應承擔下來。眾人深知文殊師利和維摩詰見面後必說妙法,所以,「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如此浩蕩的探病隊伍,到了維摩詰一丈大小的房中,竟也不覺擁擠。

  因為大家都站著,所以維摩詰就問文殊菩薩:「仁者游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獅子之座?」文殊菩薩言:「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獅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如果一由旬按二十公里計算的話,這個座椅之大,實在是超乎想像。

  維摩詰居士接著顯現神通,「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獅子座,高廣嚴凈,來入維摩詰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皆包容三萬二千獅子座,無所妨礙。於毗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如此大的座椅,而且不是一個,是三萬二千之多,但小小的丈室居然能夠容納。更奇妙的是,房間沒變大,椅子也沒變小。

  這並不是魔術,而是佛法「事事無礙」的境界,說明物質並沒有客觀的、固定不變的實體。如果我們有自性見,會覺得大就是大,小就是小,無法理解大的物體怎麼能裝到小的裡邊去。其實我們看電腦屏幕,雖然這麼小,但可以把上下五千年、縱橫千萬里都放在其中,看得清清楚楚。我們在看的時候,沒覺得世界變小了,也沒覺得電腦變大了。還有目前正在發展中的VR虛擬現實,從天空到海洋,那麼多讓人身臨其境的場景,僅僅在一副眼鏡中而已。

  當然,那是通過設備達到的效果。但對修行人來說,一旦超越自性見,安住在空性境界中,所謂的大和小不過是夢幻泡影而已。既沒有實在的大,也沒有實在的小。我們平時感受到的所謂大小、輕重、美醜、貴賤等等,以及由此帶來的一切障礙,其實都來自我們的心,來自我們的執著。

四、世界的生成和演變

  世界怎麼產生,怎麼變化的?其產生和變化取決於什麼力量?從基督教來說,是來自上帝的安排;從現代科學來說,宇宙中有強力、弱力、電磁力、萬有引力等,由此影響宇宙和自然界的運作。

  佛法是緣起論,認為由眾多因緣的和合組成了世界,其中又以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為主,這是偏於物質的分析。此外,還有「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之說,認為世間萬象都離不開心的作用。在世界生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心具有能動性和主導性,而物是被動的。但不論心還是物,都是無常的。心念有生住異滅,色身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乃至宇宙中無量無邊的星球,時時刻刻都在發展、變化之中。只是我們的感官太遲鈍了,在很多時候,覺察不出這種改變而已。所以,佛教經論是以心為立足點進行探討,從真心到妄心,從意識到潛意識,都有深刻的剖析和闡述。

  關於世界的生成演變,佛法認為,世界由眾緣和合而生。形成之後進入住劫,即相對穩定的階段,生態環境開始形成,適合眾生包括人類居住。然後,這個環境又因自身發展規律和人類的消耗逐漸敗壞,最後化為微塵,徹底毀滅。不僅如此,每個星球都會經歷這樣一個成住壞空的階段。

  在此過程中,人類是在住劫期間出現在地球的。這又涉及一個問題:人是怎麼來的?基督教認為,上帝用五天創造天地和萬物後,在第六天,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塵土造出一個人,即人類始祖。而佛教不承認有造物主,認為是光音天人移民到此。《長阿含經》記載,光音諸天福盡命終,來生此間。本來,這些天人以念為食,能神足飛空,身光自照。後來,見「此地甘泉湧出,狀如酥蜜」,就出於好奇嘗了一下,結果越吃越多。最後身體變得粗重,失去天人的妙色,也不再有神足通,只能長居於此。

  《起世因本經》則記載,光音天人初到地球時,因為往昔福報的餘力,「不須耕種,而有自然粳米出生」。這種稻米隨欲而取,取而復生。但隨著這些天人福報轉薄,他們出於懶惰和貪心,覺得每頓取食麻煩,不如多取一些作為儲藏。結果越取越多,終於福報享盡,只能自耕自食了。

  此外,佛法認為世界在住劫過程中會有上升和衰退,又稱增劫和減劫。增劫中,世界會往正向的方向發展;而減劫中,則往不良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不是由誰決定的,而是取決於人類整體的道德行為。隨著人類道德的墮落,彼此爭鬥,瘋狂掠奪,世界會出現各種問題,包括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也包括戰爭、瘟疫、饑荒等人為災難。反之,隨著人類道德的提升,不僅社會和諧安定,生態環境也會日益平衡,所謂「依報隨著正報轉」。

  所以說,每個人的心念和行為,在決定各自命運的同時,也在彙集成共業,決定這個世界的未來。在今天,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關鍵就在於人類道德的墮落。而現代科技的發展,又在某些方面強化了人類的破壞力。以環境污染為例,近百年的破壞程度,超過了以往幾千年的總和。這是每個人都看得見,也正在深受其害的苦果。

  我們是受害者,但又何嘗不是施害者呢?一方面,每個人行為會影響到這個世界;另一方面,這個世界的問題也會直接影響到每個人,誰也無法倖免。比如霧霾之下,你能獨自倖免嗎?哪怕有能力移民到更好的環境,又躲得過全球變暖帶來的隱患嗎?那種「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的想法,不僅自私,更是愚蠢而短視的。

  我們要改變這個社會,必須以緣起的智慧,認識到個體是整個世界的一部分,彼此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這樣,才能自覺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否則的話,很多人也覺得環保重要,可一旦和自身利益發生衝突時,還是自己重要,眼前重要。這就是因為他認識不到個體和世界的關係,認識不到這種休戚相關的內在聯繫。

  所以說,對世界的正確認識,是個體生命和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關鍵。對於今天的國人來說,尤其要重視觀念、心態、道德行為的建設,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不知道實現的是什麼夢了。

五、世界的原理

  古往今來,除了哲學家和神學家的追尋,科學家們也始終在探索,希望能找到解釋宇宙一切現象的定律。從經典物理學到量子力學,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最新的弦論,都在試圖揭開其中的奧秘和原理。

  當一種又一種的理論被提出後,科學家們卻發現,這些理論都沒辦法解釋一切現象。比如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相對論的現象,相對論無法解釋量子力學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發現的都是局部原理。換言之,這一原理僅限於某個層面,超越這個層面就不再適用,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弦論的提出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些矛盾,既能解釋宏觀世界,也能解釋微觀世界,但它目前只是一種設想,並不是科學實證。

  從佛法觀點來看,世界的共同原理就是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佛陀親證的,也是區別佛法和非佛法的標準。

  第一是無常,說明萬物的非恆常性。在這個世間,小到原子、夸克,大到地球、星系乃至整個宇宙,以及我們身邊的一切人和物,有什麼是恆常不變,是不依賴條件存在的嗎?事實上,這不僅是佛法的認識,也是不斷被各種科學發現證實的原理。只要我們願意了解,就會發現,這個世上真的沒什麼是恆常不變的。可以說,人們對於無常更多的不是無知,而是無視,似乎無視就可以抵擋無常,讓自己在「恆常」的假象中再停留一下,陶醉一下。

  第二是無我,說明萬物的非主宰性。佛法是緣起論,認為一切現象都是眾緣和合的,是一套系統在共同產生作用,而不是以某種力量為主宰。就像汽車可以跑,飛機可以飛,哪一樣不是各種零件在相互作用?雖然其中有重要條件和次要因素之分,但沒有什麼是唯一、不變的主宰。包括對自己的身體,如果可以主宰,我們一定不願讓它老,讓它病,讓它死,做得到嗎?顯然不能。因為在這套系統中,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我」作為主宰。

  第三是涅槃寂靜,告訴我們,只有平息內在的迷惑和煩惱,心靈才能獲得寧靜,生命才能獲得自由。反之,只要還有迷惑,必然會帶來煩惱和痛苦。哪怕眼前諸事順遂,但只要苦因還在,總歸要流轉六道,無法自主。

  對於以上原理,我們可以去檢驗,世間有沒有什麼現象超出這三點?不符合這三點?

  此外,大乘中觀思想是以緣起性空為核心,說明一切現象都是由條件決定其存在,其中沒有恆常不變的主宰。從我們的色身到山河大地,宇宙萬有,都是無自性的。這一思想首先是破除自性見,其次是說明一切現象都有無限的可能性。

  正因為萬物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所以,它會隨著我們內心的不同認知發生改變。可能有人會說:我想把家裡的東西都變成黃金,做得到嗎?為什麼做不到?並不是這個原理有問題,而是你的認知模式達不到,你的業力系統達不到。簡單地說,就是你的能力沒這麼大。因為認知模式和「我想怎樣」是兩個概念,前者是通過觀念、心態、生命品質造就的,而後者只是妄想,是沒有力量的。

  在我們的生命中,業力決定了認知模式,認知模式決定了認識對象。從無自性空的角度來說,一切都有可能。正是基於這一原理,佛教非常重視觀想的修行。可以通過觀想來調整心態,進而改變行為。當身心由內而外地發生改變,再以禪修證得空性慧,才能真正超越現有的凡夫生命系統。

  而唯識經論提供的原理有兩點。其一,我們認識的對象沒有離開我們的認識;其二,我們的認知模式決定了所認識的世界。這在前面已經作了介紹。可見在很多問題上,我們都需要檢討自己的認識能力和認知模式。有句歌詞叫「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事實上,真相恰恰就是「我不明白」,而不是其他問題。如果不從自心入手,看清心的種種妄念,明白心的種種原理,發現心的本來面目,是不可能明白這個世界的。就像拿著一面哈哈鏡,還是小小的、破碎的,能看明白什麼呢?

  以上這些原理,對於我們了解生命、看清世界意義重大。因為心才是打開世界奧秘的鑰匙。

六、認識與存在

  我曾出過一本《認識與存在》,是對《唯識三十論》的解讀,說明我們的認識和所認識的世界是什麼關係。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世界雖然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認識與存在兩個方面。那麼,認識是什麼?存在是什麼?認識與存在的關係為何?是各自獨立,還是相互隸屬?本論"三能變』的部分,用大量篇幅,重點探討了人類認識的奧秘——八識五十一心所。三性三無性,揭示了存在的各種形態及實質;而諸法唯識的理論,則論證了認識與存在相互依託的關係。唯識學考察認識與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獲得唯識的中道正見,然後落實於空性禪修,完成生命品質的轉化。」

  前面已經說過,認識模式決定了我們認識的世界,此處通過唯識的三性說作進一步說明。所謂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是認識的三個層面。了解其中原理,我們才知道如何辨別真妄,並通過改變認識來選擇心行,轉染成凈。

  首先是遍計所執,即主觀錯覺的世界。也就是呈現在我們認識上的影像,只是一種錯覺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每個人在認識世界時,會受到觀念、經驗、情緒、習慣、文化等種種因素的影響。這種認知模式,就像一副有色眼鏡,對我們見聞覺知的一切進行了加工。在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對哪個人一見如故,或看到哪個人就特別討厭?這就說明,我們看到的世界,早已經被自己的認識處理過了。

  這種加工是持續不斷的,覺得這個人可愛,就找一大堆理由證明他的可愛;覺得這個人討厭,就找一堆理由來證明他的討厭。可以說,理性很多時候都在為我們的感覺打工。隨著加工的深入,對喜歡的越來越貪著,對討厭的越來越拒絕,煩惱也就在所難免。

  其次是依他起,即因緣顯現的世界。佛法認為,我們看到的世界和心密切相關。每種心理產生活動時,由見分、相分、自證分三部分組成。所謂見分,指眼等六識有了別外境的作用,比如眼睛能看到,耳朵能聽到;所謂相分,即外境反映到心識上的影像;所謂自證分,即內心自證自覺的作用,正是這個作用,連接著我們的認識和所認識的影像。總之,外在世界和我們的認識有著共同的源頭,那就是心。

  了解這些原理,對前面提出的量子力學理論就不難理解了。因為量子的隨機性、自由性,正是意識的特點。一個物質還未成形時,會受到自由意志,即心念的影響。只有成形後,才會遵循某個規則。比如行為產生之前,我們會面臨選擇:我要做什麼,不做什麼。選擇之後,不斷地做,才會進入一種慣性。物質世界也是如此。

  第三是圓成實,即世界的實相。世間萬象雖然有各種顯現,但每個現象的背後,都蘊含著空性。在空性層面,一切是等無差別、圓融無礙的,沒有此或彼的對立。不僅如此,能認識的心和所認識的世界也是一體的。所以,「如來天眼最勝清凈,一切世界、一切有情色相差別,及余物類種種不同,如來皆見,如觀掌中阿摩洛果。」反過來說,只要有能所的分別和執著,所見就一定是局限的,甚至是錯誤的。

  通常,凡夫都是活在遍計所執中。唯識經論有個比喻,就像有人夜晚看到地下有繩,因為月色朦朧,誤以為是蛇而嚇出一身冷汗。類似的典故,還有杯弓蛇影、鄰人竊斧等。雖然杯里沒有蛇,鄰人也沒有竊斧,但在發現真相之前,這個錯覺是實實在在的,並且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影響。凡夫有我法二執,還有所知障和煩惱障,這使我們總是帶著情緒、想法、感覺、經驗在詮釋世界,對自己的見聞覺知進行加工,進而製造煩惱,製造痛苦,製造輪迴。

  探討認識與存在的關係,是以對緣起現象(依他起)的認識為立足點。對緣起現象的錯誤認識,將導向遍計所執,導向生死輪迴;而對緣起現象的正確認識,則能擺脫遍計所執,通達空性實相。兩條路的分歧,就在於對緣起現象的認識正確與否,這也是輪迴和解脫的分水嶺。

  此外,中觀是以真俗二諦來劃分世界。其中,世俗諦是世間的道理,是凡夫根據見聞、經驗所總結的;勝義諦則是聖智證得的諸法實相。兩者的關係是什麼呢?龍樹菩薩有個偈頌:「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告訴我們,如果不能正確認識世間現象,就不能證得真諦;不能證得真諦,就無法斷除煩惱,成就涅槃。

  總之,不論阿含還是唯識、中觀的見地,所有經教都在幫助我們破除對世界的誤解,告訴我們真相是怎麼回事。只有對世界建立正確認識,進而在正見指導下,通過禪修將聞思正見落實於心行,才能得定發慧,通達空性,成為佛陀那樣的覺悟者。

七、結說

  通過佛法怎麼看世界,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佛法的深度及廣度,對佛陀的智慧心悅誠服。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佛法不僅沒有過時,而且還能補科學之偏。正如朱清時先生在《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一文中所說:「當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正確認識世界,目的是幫助我們找回自己,凈化心靈,造就健康人格。只有這樣,世界才有改變的希望,所謂「心凈則國土凈」。


推薦閱讀:

楚門的世界觀是什麼?
佛教的世界觀(1)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過程
國產魔幻片世界觀層出不窮
除了洪堡特外其他人對語言世界觀的看法是什麼?

TAG:世界 | 世界觀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