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遵規守矩知規律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太極 田躍君 - 太極

遵規守矩知規律

修鍊陳式太極拳之要點

拳論講:「學拳須明理,理明則功進」。習練陳式太極拳,除了熟悉周身規矩和基本動作,熟悉手、眼、身、法、步等要求外,還有一些規律性的要求同樣值得我們注意。

一是對稱和諧。對稱與和諧,既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則,也是太極拳的最高原則。即有上有下,有下有上,逢上必下,逢下必上,上下要對稱和諧;有左有右,有右有左,左發右塌,右發左塌,持中有靠,引中有進,左右要對稱和諧;有前有後,有後有前,前發後塌,後撤前發,前後相應,前後要對稱和諧。諸如金剛搗礁的提左膝沉右胯提右膝沉左胯,單鞭和懶扎衣定式的左發右塌右發左塌,再如抱頭推山的前發後塌,倒卷肚的後撤前發等等。這樣打起拳來,身法中正,八面支撐,上下左右前後三維對稱和諧,為內氣通暢,勁路順遂,功架穩定紮實,提供了科學而優美的動態和靜態拳架結構。

二是陰陽相濟。王宗岳講:「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陳鑫講:「一陰一陽之謂拳,其妙處全在互為其根。」要求在拳架中體現「陰陽相濟」:

1、在重心方面,虛為陰,實為陽。既要虛實分明,又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互根、互孕、交感、相濟。虛實雖有主有賓,但不能互不搭界,互不交感,互不相濟,除獨立步外,虛不能全虛,實不能全實,也不是平均分配,而是虛實要搭配科學合理,要有利於中定、平衡,誠如單鞭第一個動作,右腳為實為根,左腳為虛,但是穿左掌收右掌時,胸向右轉,左腳掌為軸,腿逆纏蹬勁,力貫左手中指尖,右腳要抓地,腿順纏往回給勁,形成陰陽相濟的對稱勁,以保持自身的中定。在動態中也要保持隨遇平衡,誠如倒換虛實時檔要走下弧,不要直接抗過去。馬虹老師講:「不倒翁為什麼不倒?一是它只有一個重心,二是它的重心總是偏下,三是它的底部是圓形的,四是它上虛下實,上輕下沉。人確有兩隻腳,如何掌握這種『不倒翁』的本領?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虛實互換,虛實互根,並且注意重心下移,在倒換重心時檔走下弧,以維持自身的動態平衡。」就像釣魚的魚漂在水中不管波浪怎樣起伏,始終保持垂直的姿態。

2、在開合方面,合為陰,開為陽。要做到開中有合,合中有開,梢節開,中節合,中節開,梢節合,開合相寓。只開不合謂之散,只合不開謂之癟。只有做到開中有合,合中有開,誠如六封四閉中的手開肘合,手合肘開,再如倒卷朧中的手肘膝檔的開合,這樣才能外有棚勁,內有撐勁,外形圓融,氣勢飽滿。

3、在輕沉方面,沉(降)為陰,輕(升)為陽。要做到有上升的部位,就有下沉的部位,有下沉的部位,就有上升的部位,這叫輕沉兼備。一升俱升謂之飄或浮,一沉俱沉謂之塌或癱,誠如左右金雞獨立等式。就是騰空跳躍動作也要膝升檔沉,腳踢胯沉,誠如中盤和二起腳等式,這樣給人一種沉穩莊重感。

4、在動靜方面,靜為陰,動為陽。要做到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相寓。動時要做到外動內靜,「沿路纏綿,靜運無慌」,即便發勁也要在氣定神閑的前提下,爆發出瞬間的驚彈勁,不慌不亂不緊張,發完勁馬上放鬆,給人以穩重、鎮靜、從容感。靜時要做到外靜內動,神靜氣動,形靜意動,給人以大將之容,毫無獃滯之象。

5、在勁道方面,柔為陰,剛為陽。要練成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之勁,只柔無剛謂之軟,只剛無柔謂之硬。拳論云:「四肢發動,氣行諸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

6、在速度方面,慢為陰,快為陽。要做到蓄勁要慢,發勁要快,慢運柔化勁,快發剛彈勁,整套拳要穩起穩收,中間有快有慢,慢中有快,快中有慢,快時不丟不亂,慢時不呆不滯,快慢相間,給人以節奏感,韻律感。

三是動則螺旋。陳鑫講:「拳者,纏法也」。「太極拳,須明纏絲精(勁)。不明此,即不明拳。」所以,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特徵之一,也是該拳的精華所在。運手投足要做到非逆即順,非順即逆,胸腰要圓轉靈活,圓轉不只是平著圓轉,手腳動作要走弧形路線,非圓即弧,不是外弧就是里弧,不是上弧就是下弧,這樣行拳才有棚勁和氣感,如同在空氣中游泳一樣,外有阻力,大小動作都要運勁。正如馬虹老師所說的「拳法之妙,在於運勁」。

四是往複摺疊。老子講:「反者道之動」。任何事物都有來有往,無往不復,往複過程中要從反面人手走摺疊勁,「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也是這個道理。所謂摺疊,就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開先合,欲合先開,欲收先棚,欲棚先收,切記不要有直來直去的抽扯之形。特別是一勢完成在轉關前,要做到螺旋下沉,放鬆呼氣,氣沉丹田,形成意猶未盡,氣猶未盡,勁猶未盡之態勢。這樣打起拳來似江河滾滾,波浪起伏,連綿不斷,一氣呵成。

五是節節貫穿。要節節貫穿,先要把全身的各個骨關節放鬆,不可僵硬,不要較勁。上盤有肩、肘、手(腕),下盤有胯、膝、腳(課)。身有胸、腰與丹田,周身九節勁,氣勁節節貫穿而行。蓄勁、引化時(也叫入勁)是收腹吸氣四肢氣勁收聚丹田(命門),上盤路線是手、肘、肩、胸、腰、丹田,下盤路線是腳、膝、胯、丹田(命門)。發勁、打放時(也叫出勁)是呼氣突腹丹田催動四肢,上盤路線是丹田、腰、背、胸、肩、肘、手,下盤路線是丹田、胯、膝、腳。行拳時,如果是慢運柔化勁,你會進人一個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節節貫穿,氣機順遂,身心舒暢,天人合一的無礙之妙境。當快發剛彈勁時,你會享受到在發勁的剎那間,周身一體,螺旋震蕩,松活彈抖,淋漓酣暢的舒爽之感。

這正是:

修鍊太極須認真,遵規恆練功進身。

虛領百會精神振,沉肩墜肘氣易沉。

圓檔松胯腰圓活,兩足平行好培根。

順逆纏絲舒經絡,開合相寓棚周身。

對稱和諧氣通順,松活彈抖化淤陳。

快慢相間身靈利,熟用拳法眼有神。

陰陽相濟求懂勁,丹田內轉練「元真」。

意領形隨身心健,益壽延年不老春。


推薦閱讀:

長壽新規律:飯量減1/3,多活20年!
地支藏干規律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遵循這些八字規律
去下盤之前,先來看看易勝博新規律!
練陳式太極拳需要明拳理懂規律

TAG: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