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回歸20年看到的中國 日經中文網

在6月初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主辦的第23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上,進行了香港回歸20周年的研討會。前香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SMBC日興證券中國高級經濟學家肖敏捷、春華資本集團董事長鬍祖六登台討論。陳方安生還進行了單獨發言。主要內容如下: (編者註:本文由日語原稿翻譯而成)

 主持人:香港回歸迎來20年。希望通過香港的20年,思考中國和大中華區的未來。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1997年7月1日,作為遠去的香港政府的行政長官、以及新成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務官,我目睹了英國國旗降下、中國國旗升起的歷史性瞬間。根據鄧小平倡導的「一國兩制」思路,強烈感受到作為行政機構負責人帶領香港的責任。

 但最近20年來,自由和基本權利逐漸遭到侵蝕,我對此感到擔憂。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及世界的窗口,一直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但要維持這一作用,一國兩制是不可或缺的。

  7月1日香港回歸紀念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問香港。希望習近平發出中國政府尊重香港一國兩制這一信號。這樣也會將給在海外等地接受教育的中國大陸的新一代帶來好印象。

胡祖六

  胡祖六:從經濟方面來看,香港回歸可以說是巨大成功。不僅是單純生存下來,而且承擔了連接中國和世界的作用,實現了巨大發展。香港的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大幅高於其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的高收入國家。此外,還確立了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今後為避免降格為中國的一個城市,保持自主性非常重要。

  此外,也存在應該解決的內部課題。必須解決房地產價格暴漲、普通的年輕人即使努力也很難買得起住宅等收入差距的問題。GDP中研究開發(R&D)費用較少,在創新性風險企業培育方面,香港明確落後於世界其他城市,這也令人擔憂。

 肖敏捷:中國在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推動大型國有企業在香港市場上市,而日美歐等的金融相關人士將香港作為基地,深入參與了改革開放。但是,近年來廣東省的GDP規模超越香港,香港的存在感日趨下降。

  那麼,是否已不再需要香港了呢?我的結論是相反的。在全球範圍內保護主義高漲的現在,中國有時也顯示出內向姿態,但同時正在推進一帶一路構想,長期來看,不可能改變國際化和開放路線。其中,法律制度等的完善需要時間。自由的營商環境在世界範圍獲得較高評價的香港今後仍將是有價值的平台。

董建華在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歸儀式上宣誓(kyodo)

 主持人:與香港的聯繫日趨深化的中國經濟的前景如何?

肖敏捷

 肖敏捷:高增長的持續已經難以實現。目前仍存在拉動經濟增長的過剩投資和房地產泡沫等諸多課題,問題的化解或許相當困難。不過,我認為出現像日本泡沫破裂那樣的硬著陸的可能性很低。IT(信息化技術)和服務業等新經濟增長顯著。這些領域的人員、產品和資金在積極意義上,正在與香港相互融合。

 主持人:一國兩制的期限為50年。如何預測2047年包括香港和日本在內的東亞?

 陳方安生:50周年或許會在沒有被意識到的情況下過去。這是因為中國自身也將改變。在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之時,中國的國民將希望作為遵守國際規則、接受普世價值觀的國家,獲得全世界的尊敬。我希望告訴日本,應推動中國的民主變化,對於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置之不理」即可。

 胡祖六:我也感到樂觀。在中國,將有數億人擺脫貧困,躋身於中產階層。網路用戶人數目前全球最多。可以說中國存在發生變化的必然性。法治和透明性或將不斷提高。

 肖敏捷:不管全球化如何發展,在企業進軍海外時,理解本地的商業慣例和精神性都很重要。日本此前在拓展中國市場時一直將香港視為大門,但今後應該更加積極地利用香港人和台灣人等熟悉中國文化的中華圈人才和組織的力量。

陳方安生:我不贊成香港獨立

香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6月初在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主辦的第23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上就香港問題進行了發言。主要內容如下:(編者註:本文由日語原稿翻譯而成,標題由編者所加)

  陳方安生:7月1日香港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將出任行政長官。中國政府2014年提出事實上僅允許建制派參選的框架的「普選」因民眾的反對而遭遇挫折。中國政府支持的林鄭月娥是由相對於700萬人口僅為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出的。支持率在就任時就處於歷任最低水平。

但是,如果能夠發揮能力,在與中國政府合作的基礎上,維護好一國兩制,或將成為出色的領導人。為此,首先中國政府必須向林鄭月娥授予廣泛自治的裁量權。如果不斷干預香港的自治、限制自由言論和基本人權,港人的反對只會不斷加強。

  我不贊成一部分人主張的香港獨立運動。這與學生等追求實施回歸時承諾的普選、拒絕假普選,進而佔據道路的2014年「佔中」行動等不同。大陸不可能允許香港獨立等,只會使做法更加強硬,將產生相反效果。

  關鍵仍在於真正意義上的普選的實施。香港回歸時,曾承諾2007年之前實施,但完全沒有取得進展。可以斷言的是,如果認可普選,極端主張將銷聲匿跡。希望北京政府拿出相信香港的決心。

  香港此前在經濟改革中一直發揮大陸榜樣的作用。香港顯示出民主選舉有效發揮作用,在政治方面,或許也能成為大陸將來民主化的試驗場。

  在20年前回歸之時,我並未想到香港的自由會如此受到侵蝕,這一點不得不承認。尤其是出版批評政府的書籍的書店相關人士的失蹤事件正在被嚴厲看待。其中1人在香港被抓走。但是,對於將來並不感到悲觀。只要堅持一國兩制,香港就能為大陸和世界經濟作出貢獻。

主持人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梶原誠

陳方安生:前香港政務司司長,是穩健的民主派代表,持續對民主化提出建議,77歲。

肖敏捷:SMBC日興證券中國高級經濟學家。以公費留學生身份赴日。先後任職於大和總研等機構,2013年起擔任現職。考慮日本問題的基礎上的中國經濟分析深受好評。現年52歲。

胡祖六:春華資本集團(Primavera Capital Group)董事長。先後任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後創辦春華資本集團。一直為中國政府提供金融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建議。現年54歲。


推薦閱讀:

你好,這裡是香港
香港回歸20周年 前政務司長提「換旗說」遭痛批:夢囈
香港回歸19年後,又一次對大陸人民說不
旅英學者:香港回歸終結了華人不得任總督的殖民符號——香港回歸20周年感懷
香港回歸十年的法治實踐(一)

TAG:中國 | 香港 | 香港回歸 | 回歸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