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艾灸與養生(組篇)

艾灸出的汗,到底是什麼?

艾灸上火? 你忘了灸這裡!

艾灸30問,啥病能艾灸,看後嚇一跳!

山西省名老中醫謝錫亮教授、主任醫師,早年親炙於近代針灸家承淡安先生,行醫60 余年,以醫技精湛、醫德高尚載譽三晉大地。

謝老臨床擅用直接灸治療多種疑難雜症。重視直接灸也叫化膿灸,用精製之葯絨(極細艾絨50 g,加白芷2 g、肉桂2 g、細辛2 g、麝香1 g拌勻 ,密封備用)每天在穴位上施灸,艾壯如小麥、綠豆大小。根據患者耐受能力決定施灸壯數,一般每穴 7~ 9壯,每壯需燃燒完,不貼淡水膏;或用發泡灸,每穴只灸 1壯,艾壯如小麥大小,需燃盡,每 3~ 5日灸 1次,待水泡吸收後再灸,痛苦輕,不留瘢痕。筆者侍診謝老多年,現舉驗案數例如下。

1、反覆感冒

患者 ,女,42歲,工人,於 2007年 1月 17初診。

病史 :2年以來經常感冒 ,近 1個月加重 ,合併支氣管炎。臨床見咳嗽、痰多,經用抗生素等輸液治療 28 天,療效不佳。

刻診:怕冷,背部發涼,多汗,鼻流清涕 ,腰背酸困 ,全身乏力,舌質淡、苔白 ,脈細。

診斷為虛寒感冒,合併支氣管炎。

治療用直接灸法 ,穴取大椎、肺俞、關元、足三里,每穴 7壯。灸治 1次後,多汗、鼻流清涕、腰酸困、全身乏力等癥狀消失 ;1個月後,面色紅潤,精力充沛 ,食慾增加,痊癒,停止治療,正常上班。隨訪3個月未複發。

按:本例病人體質虛寒,濫用抗生素以致體質更加虛寒 ,經常感冒 ,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大椎為六陽之會,總督一身之陽,能提高機體免疫力與抗病能力 ;肺俞具有調肺氣、清虛熱、宣肺、止咳化痰作用;關元補益腎氣,鼓舞正氣,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足三里健脾胃,療虛熱,強壯全身。諸穴合用,療效增強 ,病遂痊癒。

2 、乙型肝炎

患者,男 ,26歲,工人 ,於 2000年 6月 18日初診。

病史:1991年因乏力、反覆感冒,去醫院檢查,發現患乙型肝炎,肝功能異常,曾在多家醫院治療,花費巨資而療效欠佳。

刻診:面色青暗、無光澤 ,鞏膜發黃 ,頭髮乾燥,疲乏 ,口乾,口苦,脫髮 ,急躁易怒 ,易感冒,腰困,夢多 ,記憶力減退 ,小便黃,飲食欠佳。

查體:肝區緊張,肝左葉叩痛( ),壓痛( ),肝俞、期門穴均有壓痛。舌胖體大、質紅、有齒痕,脈弦。

化驗:麝香草酚濁度12 U,谷丙轉氨酶200 U,總膽紅素38 mm ol/L;乙肝五項表面抗原陽性、e抗原陽性、核心抗體陽性;B超檢查:肝脾基本正常。

診斷 :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

治療用直接灸法 ,穴取雙側肝俞、脾俞,每日1次,每穴7壯,教會患者家屬後囑回家自灸,並適當休息,絕對戒酒,多食蔬菜,少食肉,要經常聯繫,不能間斷治療。

8月6日來複診時,帶來肝功能化驗單,各項指標均有所下降,鞏膜發黃減輕,主要癥狀有所改善,近時未再感冒,精神、吃飯、睡眠均可,對治病增加了信心。

11月17日複診時述:在此期間只感冒過1次,但比原來恢復快。現在精力充沛,每天上午8點上班至晚9點下班,無不適、疲乏的感覺,面色紅潤,頭髮有光澤,口乾、口苦消失,肝區柔軟,叩痛、壓痛均消失,脈象平穩有力。

肝功能:麝香草酚濁度7 U,谷丙轉氨酶79 U總膽紅素25.8 m mol/L;乙肝五項仍是大三陽。

2001年2月23日來診時精神氣色均同正常人,沒有任何自覺癥狀,肝功能正常。化驗乙肝五項:表面抗原陽性,核心抗體陽性。為鞏固療效,灸法每周2次,還要注意休養,不可過量勞動,不可飲酒。

按:本案病程長達10年之久,用過多種方法無效,病人幾近失望。謝老改用灸法,穴取肝俞,與肝臟經氣有直接輸注關係;「見肝之病,當先實脾」 ,故又取有調理脾氣、健脾功效之脾俞,二穴相輔相成,可提高和調節免疫功能,是獲效的主要原因。

3、食道癌

患者,女,72歲,教師。於2004年11月在某次進食饅頭時有梗噎感覺,未曾在意,此後日漸加重,感覺明顯,以致只能吃流食,在2005年3月底,到醫院做內鏡檢查後診斷為:食管中上段癌症。

病變在門齒向下25-30 cm處,呈菜花樣病變。因為是中晚期,病灶靠上,患者年齡大,體質瘦弱,不宜手術,遂拒絕放療、化療,也一直未用過抗癌藥物。

癥狀逐漸加重,於是採用灸法,在病灶皮膚上施灸,選取前胸部、胸骨體上段之華蓋、紫宮、玉堂等穴,背部相對應處身柱及下肢足三里穴進行直接灸法,每穴9壯,每日2次,共灸治1個月,以後改為每日1次,治療3個月後改為隔日1次。治療期間,加強營養,每天飲3袋牛奶(750 mL),食4枚雞蛋,多吃蔬菜,午餐湯麵一大碗。因診斷結果一直對患者隱瞞,僅自以為病重,2005年「五一」期間赴京旅遊,亦未曾中斷施灸,結果亦未見不適,也不疲乏,旅途愉快。灸至2006年6月共15個月,未有間斷。現飲食正常,能做家務勞動,精力充沛,一如常人。目前未做內鏡複查,病灶變化不明,仍在繼續治療中。

按:此病按一般發展規律,病期為8個月到1年。該患者自確診以後已歷15個月,不但病情不再發展,反而恢復接近正常,此乃灸法之功。日本學者提出在病灶前後對應處找穴施灸 ,有良效。足三里穴能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補正氣,強壯全身,起到延長壽命、提高生存質量的作用。

4、腰椎間盤突出

患者,女 ,42歲,工人 ,於 2006年 12月 1日就診。

主訴:腰痛、左腿痛 2年余,時輕時重 ,抽筋樣疼痛。曾在山東煙台做過 2次腰椎微創手術 ,第 1次2005 年5 月做完後好轉,11 月複發,痛苦難忍,經西藥、中藥、封閉、按摩、牽引等治療不佳 ,C T檢查:L4/L5及骶椎間盤突出。抗鏈「O」陽性。腰陽關、環跳、承山等穴處有壓痛,肌膚麻木,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脈沉 ,舌淡、苔白。

診斷:腰骶椎間盤突出。

治療用直接灸法 ,穴取腰陽關、命門、大椎、關元,用化膿灸法,每日 1次。患側環跳、承山、陽陵泉、足三里、懸鐘等穴用發泡灸,3~ 5日灸 1次。經治療 7天後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癥狀減輕,15天後癥狀消失 ,1個月後已經正常上班,隨訪 5個月未複發。

按:腰椎間盤突出在命門、腰陽關、環跳、承山、懸鐘等穴位壓痛點上直接施灸,能溫通經脈,調理局部經氣 ,改善血液循環 ,解除局部軟組織水腫、痙攣,以達到止痛的目的 ,故療效快而明顯。大椎、關元,一陽一陰 ,一督一任 ,配合使用 ,能通過調節任督二脈 ,溫補陽氣 ,消除或減輕神經根的水腫與局部無菌性炎症 ,而提高療效。

5、頸椎病

患者,女 ,41歲 ,工人 ,於 2007年 2月 9日初診。

主訴:頭痛、頭暈、失眠、雙側手臂疼痛麻木 2年 ,加重 1月余。每天夜間痛苦不堪,有輕生念頭。

CT 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C3-C6前緣增生,後緣肥大,鉤突關節變尖。舌質淡、苔白,脈沉細。診為頸椎病、骨質增生。

治療用灸法 ,C5、C6椎之間壓痛點及大椎穴用直接灸,每日 1次 ;C3、C4椎間壓痛點及 C4、C5椎間壓痛點用發泡灸,3~ 5日 1次。灸至半月後上述癥狀大減,1個月後自述頭不痛不暈 ,手不麻,睡眠佳 ,心情舒暢 ,精力充沛,已正常上班。

按:頸椎病局部壓痛點直接施灸 ,能溫通經脈以促進局部軟組織水腫的緩解 ,達到通絡止痛的目的。大椎為六陽之會,長期溫熱刺激能促使血脈暢通 ,循環改善 ,提高機體免疫與抗病能力。

6、 小結

謝老擅用直接灸法 ,注重任督二脈、膀胱經背俞穴和脾腎二臟,另對足三里尤為重視。灸法用穴 ,大多為強壯穴 ,任督二脈統領諸經 ,強壯穴較多 ,功效較大,主治範圍廣 ,也便於取穴施灸。

五臟六腑有病皆可取膀胱經背俞穴,該處為臟腑經氣輸注之處 ,具有運行氣血、濡潤周身、抗禦外邪等作用。

脾為「五臟之母,後天之本」,腎是「一身之根 ,先天之本」 ,健脾補腎能強壯機體,對全身之疾病的治療皆有裨益。足三里為直接灸法最常用穴之一,屬足陽明胃經,胃經與脾經互為表裡,灸足三里可使胃氣旺盛,而胃為水谷之海 ,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盛 ,氣血充盈 ,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從而達到治病、防病之目的。

重直接灸也叫化膿灸(無菌性化膿),一般灸至 15天左右才出現化膿 ,即痂下有分泌物出現(瘡發),灸得輕時 ,分泌物呈白色或淡黃色 ;重時分泌物呈暗紅色,顏色重,效果比輕好。

如果患者氣血虛,免疫功能低下,有時 20~ 30天才會出現分泌物 ,而且量少 ,再繼續灸 ,分泌物會增多 ,氣血、免疫功能得到增強,疾病隨之而愈。分泌物越多效果越好 ,灸的時間越長 ,分泌物越多。

艾灸調理「四大虛」

中醫常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體內的正氣足,人的抗病能力就強,就不容易生病。正氣弱,身體易受陰邪之氣侵蝕,必定會虛弱。

疾病侵犯人體時,總是先侵犯皮毛,然後是肌膚,再者是筋脈,其次是六腑,最後才是五臟!

所以,病到了五髒的時候,就很難治了!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並不是一件空話!

所以,五臟要調好,五臟才是身體的根本!

調五臟,從調理四大虛開始!

五臟六腑都相互關聯,只要有一個臟器虛弱,如果不加以調理,就很有可能會影響其他臟器,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有虛弱的跡象,就要對症下藥,早做調理,以防連累別的臟器!調理五臟,從調理以下四大虛開始——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①氣虛就好像人體的燃料不足,從而導致動力不足;

②血虛就是人體的營養液不足,進而導致身體枯燥、營養不良;

③陰虛相當於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現燥熱;

④陽虛,則相當於陽光不足,所以會讓人感到寒冷。

四大虛的癥狀總結: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

調理四大虛,艾灸最有效!

中醫常說人生不過「氣血」二字,用艾條灸一灸,就可以補充陽氣,推動氣血運行,讓虛弱的身體好起來。  

沒病的時候灸一灸能強身健體;

生病的時候灸一灸能調病驅疾。 

①氣虛艾灸:氣海、關元、足三里。

②血虛艾灸:中脘、血海、足三里。

③陰虛艾灸:三陰交、太溪、然谷。

④陽虛艾灸:大椎、命門、關元。

(可在公眾號下面的「穴位大穴」里查詢穴位)

從中醫五行看五臟互補!

五臟自身就是一個極為精密龐大的循環系統,它們通過生、長、化、收、藏來維持生命的不停運轉。

中醫五行:

腎屬水,腎主骨,腎是血液循環的過濾器;

肝屬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基地;

心屬火,心是動力泵,心是推動血液運行的臟器;

脾屬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納,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屬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廢氣,吸入氧氣 。

五臟相生互補

五髒的陽氣足了,各個循環系統就會各司其職,正常運轉,這樣,身體自然健康強壯!

最後獻上 五臟俱補艾灸養生方

穴位: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

功效:補五臟、調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人體穴位常識

穴位是指神經末稍密集或神經幹線經過的地方。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於致命,其餘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鬥中,做為「殺手」使用。歌訣有:

「百會倒在地,尾閭不還鄉,章門被擊中,十人九人亡,太陽和啞門,必然見閻王,斷脊無接骨,膝下急亡身。」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1、百會穴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穴位置:頭前部入髮際五分處。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後頭暈、腦脹。

3、太陽穴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凹處。經屬:奇穴,被點中後頭昏、眼黑耳鳴。4、耳門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5、睛明穴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暈眼昏。

7、啞門穴位置:在頂部後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後髮際凹陷處)。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後,衝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後,衝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位置:喉結旁開1.5寸。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後氣滯血淤、頭暈。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1、膻中穴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後,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位置:位於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後,衝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經屬:任脈、繫心之募穴。擊中後,衝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位置:位於臍窩正中。經屬:任脈。擊中後,衝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5、氣海穴位置: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經屬:任脈。擊中後,衝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位置:位於臍下三寸處。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後,衝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後,衝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餘。擊中後,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衝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位置:在乳頭中央。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衝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11、乳根穴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後,衝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位置:位於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後,衝擊肝、脾,震動膈肌、氣滯血淤。

13、章門穴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後,衝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位置:位於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後,衝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 1、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衝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2、厥陰俞穴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經屬: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衝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

3、心俞穴位置:位於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衝擊心臟,破血傷氣。4、腎俞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衝擊腎臟,傷氣機,易截癱。5、命門穴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經屬:督脈。擊中後,衝擊脊椎破氣機,易截癱。6、志室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三寸處(命門旁開三寸)。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衝擊腰動、靜脈和神經,震動腎臟,傷內氣。

7、氣海俞穴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衝擊腎臟,阻血破氣。8、尾閭穴位置:位於尾骨端與肛門之間。經屬:督脈、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擊中後,阻礙周天氣機,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1、肩井穴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擊中後,半身麻木。

2、太淵穴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百脈之會。擊中後,陰止百脈,內傷氣機。

3、足三里穴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脈所入為合。擊中後,下肢麻木、不靈。

4、三陰交穴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擊中後,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5、湧泉穴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處,當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經屬:足少陰腎經。擊中後,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總之,以上36個要害穴,被點中後,都有性命危險,但初傷時,可能感覺不大,但後果嚴重,凡被點中者,不可輕視。

另附: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什麼是奇經八脈呢? 其實,奇經八脈只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別。所謂經,是指神經縱運行的在的干脈。所謂絡,是指神經橫運行的網路系統的小支脈。經絡如環無端、內外銜接,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經分十二經脈,絡無法計數。

十二經絡走向包括:1、手三陰經:從胸沿臂內側走向手。2、手三陽經:從手沿臂外側走向頭。3、足三陰經:從足沿腿內側走向腹。4、足三陽經:從腹沿腿外側走向足。奇經八脈包括: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中醫十二時辰經絡學中醫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並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學說。子午流注學說是中醫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研究人體氣血運行的時刻表。中醫認為,自然界與人是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年、季、日、時周期變化,影響著人們的生理、病理相應的周期變化,如人的脈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變化多半是早晨輕、中午重、夜晚更重,這些情況和人體氣血運行有關,也就是在不同的時辰,氣血運行到不同的經絡,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響,恰如現代科學提出的生物鐘效應相似。子午流注學說認為,人體氣血的運行是按照一定的時間循環無端,連成一個大的循環通道,即十二經絡的連接順序為:

其歌訣:寅時氣血注於肺,卯時大腸辰時胃,已脾心未小腸,膀胱申注醞腎注,戊時包絡亥三焦,子膽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體經絡-日之中循行運轉規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從呼吸做起,以經絡為據,洞悉太極之理,尊陰陽之綱紀,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氣者生之本也,時者生之用也!

1.手太陰肺經寅時(3點至5點)—肺經旺。寅時睡得熟,色紅精氣足;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寅時,有肺病者反映最為強烈,如劇咳或哮喘而醒。

2.手陽明大腸經卯時(5點到7點)—大腸經旺。卯時大腸蠕,排毒渣滓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清晨起床後最好排大便。

3.足陽明胃經辰時(7點到9點)—胃經旺。辰時吃早餐,營養身體安;人在此時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溫和養胃的食品如稀粥、麥片、包點等。過於燥熱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現嘴唇乾裂、唇瘡等問題。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種疾病。

4.足太陰脾經已時(9點至11點)—脾經旺。已時脾經旺,造血身體狀;「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質量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唇白標誌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誌寒入脾經。

5.手少陰心經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旺。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段,對於養心大有好處,中使

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6.手太陽小腸經未時(13點到15點)—小腸經旺。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於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

人會幹咳、排屁。此時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腸排素降火。7.足太陽膀胱經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

的人最為突出。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體內津液循環,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最有效。

8.足少陰腎經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旺。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此時不適宜太強的運動量,也不適宜大量喝水。

9.手厥陰心包經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旺。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經戌時最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此時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看書聽音樂、或做SPA、跳舞、耍太極……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10.手少陽三焦經亥時(21點到23點)--三焦經旺。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得到最好

的休養生息,對身體對美容十分有益。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特點,即在亥時睡覺。現代人如不想此時睡覺,可聽音樂、看書、看電視、練瑜伽,但最好不要超過亥時睡覺。

11.足少陽膽經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旺。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泄於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於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

12.足厥陰肝經丑時(1點至3點)—肝經旺。丑時不睡晚,臉上不長斑;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人卧則血歸於肝。」如果丑時不能入睡,肝臟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臉色晦暗長斑。

每日搓八個部位防衰老經常搓以下的八個部位,可防衰老,隨時隨地你都可以使用你的抗衰秘笈。1、搓手:雙手先對搓手背50下,然後在對搓手掌50下。經常搓手可以促進大腦和全身的興奮樞紐,增加雙手的靈活性、柔韌性和抗寒性,還可以延緩雙手的衰老。

2、搓額:左右手輪流上下搓額頭50下,經常搓額可以清醒大腦,還可以延緩皺紋的產生。3、搓鼻:用雙手食指搓鼻樑兩側。經常搓鼻可以使鼻腔暢通,並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4、搓耳:用手掌來回搓耳50下,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穴位來促進全身的健康,並可以增強聽力。5、搓腹:先左後右手地輪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進消化、防止積食便秘。6、搓肋:先左手後右手在兩肋中間「胸腺」穴位輪流各搓50下,經常搓胸能起到安撫心臟的作用。

7、搓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補腎壯腰加固元氣,還可以防治腰腰酸。8、搓足: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在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激化和增強內分泌系統的機能,加強人體的免疫和抗病能力,並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做上述的「八搓」時,搓手、額和耳的手法不要很重,而且搓鼻、肋、腹、腰和足時,手法可重些。

黃芪常喝百病消

日前,央視一檔節目《中國醫藥》介紹了中國的長壽之鄉—浙江桐廬,全縣人口預期壽命超過80歲。

中國中醫科學院脾胃病專家魏瑋來到這裡,發現隨處可見天然生長的土黃芪,這裡的村民平時挖來晒乾泡水喝。

黃芪有哪些功效呢1益氣固表

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2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3降血壓

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

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被譽為「脾為後天之本,補氣諸葯之最」,深得人們的喜愛。與10種藥材的巧妙搭配,不但可以治療百病,還能做成藥膳,下面一起來看看黃芪的10款神奇妙用。

黃芪配丹參

1、胸痹心悸: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經常會感覺胸悶,呼吸欠暢,喝上幾次黃芪丹參湯可以很好的緩解此癥狀。

2、抑制增生:黃芪丹參一起使用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制作用。

3、抗擊血栓:肥胖人群及老人,很容易出現血栓,多喝丹參水,能清除血管壁垃圾,暢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

黃芪配山藥

1、降低血糖:山藥藥性溫和,也是滋補的藥材,能健脾益氣,而且能輔助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日久造成的脾腎衰弱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補氣止血:氣血是使我們保持年輕以及滋養皮膚的根本,也是女性美容很重要的物質,能夠使得我們的皮膚顏色紅潤,如果氣血足的話,那容顏難老。

3、潰瘍癒合:不小心摔傷碰上,可以用黃芪泡水喝,不僅能快速緩解疼痛,還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黃芪配金銀花

1、清熱解毒:金銀花為清熱解毒之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還有解表祛濕的功能。

2、慢性腎病:黃芪與金銀花在治療各類腎臟疾病中,可以說是一對絕配藥對。

3、皮膚瘙癢:常喝金銀花水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瘙癢。

黃芪配白朮

1、補充能量:如果感覺身體氣虛無力,幹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這是「氣虛」的表現,連喝兩天黃芪白朮湯,你會發現整個人非常有活力。

2、抗氧化作用:白朮能減少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強機體對自由基的去除能力。

黃芪配益母草

1、活血化瘀:廣東的客家人,喜歡用新鮮的益母草煮湯,給生完孩子的女士喝,可以調理身體,活血祛瘀。

2、防衰老:益母草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有效抗衰防老、抗疲勞及抑制癌細胞的增生。

黃芪配桑葉

1、生髮護髮:常用桑葉洗頭髮的女性們頭髮長的都普遍快,因為蛋黃中的膽鹼有利於促進頭髮生長。男生也可以喝。

2、治黃褐斑:取冬桑葉500g,隔水蒸煮消毒,去除雜物,乾燥處置後備用。每日取15g,沸水浸泡當茶飲。

黃芪配當歸

1、調經止痛:許多妹子經期不正常,出現痛經及各種婦科疾病,用黃芪泡當歸喝,不僅能消除婦科炎症,還能讓經期正常,減少痛苦。

2、動脈硬化:當歸還能夠有效抑制動脈硬化的情況,同時還能夠很好的促進血液中紅血球的生長,補血養血。

黃芪配葛根

1、擴張血管: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謝,同時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故可用於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症。

2、失眠健忘:現在很多朋友受到失眠健忘的困擾,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整天迷迷糊糊,用黃芪配葛根連喝幾次,就能明顯見效。

3、美容豐胸:葛根粉為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可以促進乳房的發育,保持身體年輕活力,嫩滑肌膚。

黃芪配枸杞

1、有效抗衰老:枸杞中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硒及黃酮類等,這些物質均有較好的抗氧化作用。

2、提高睡眠質量:枸杞一年四季均適合食用,經常飲用可以改善身體體質,對於睡眠質量不佳、難以入睡等睡眠問題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提高記憶:枸杞子被稱為「智慧果」,配上黃芪不僅能改善大腦記憶力,還能提高學習能力,適合學生及上班族常喝。

黃芪配麻黃

1、降血壓:很多高血壓患者,很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情況,喝黃芪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降低血壓的作用。

2、支氣管炎:麻黃對對慢性氣管炎、百日咳、慢性咽炎都會有不錯的緩解和改善。

3、外感風寒:季節交替時容易引發流感,喝黃芪麻黃湯,能有效預防各種流感病毒,老人孩子更要常喝。

三種人群不宜服用黃芪!

1、月經期間的女性

正在月經期間的女性不能服用黃芪水,否則會對月經還有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2、懷孕期間的女性

懷孕期間的女性服用黃芪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因為很有可能導致滑胎,對胎兒和孕婦造成傷害。

3、肺結核的患者

如果是患有肺結核的患者,癥狀主要表現為咳血、口乾舌燥以及身體發熱,那麼我們也是不建議單獨使用黃芪泡水喝的。

別忘了告訴身邊人,讓好東西傳遞下去。

以上為基礎方,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菜市的天然葯

1.天然補腎——山藥

山藥被稱為「白人蔘」,它強大的保健功效是很多藥材都無法替代的,中醫上將它稱為上品之葯,可補脾養胃,可生津益肺,也可補腎澀精。山藥性平,味甘,最佳吃法: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還可做成湯或者炒菜。

2.天然安眠藥——香蕉

香蕉富含鉀和鎂,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鎂則具有消除疲勞的效果,讓人肌肉放鬆,驅散悲觀、煩躁的情緒,保持快樂的心情。並且還具有一定的減肥功效,這樣一蕉多用,簡直是吃貨的福音。

3.天然皮膚葯——甘菊

甘菊可不只是傳說中的「花」,徒有其表。它是皮膚的天然醫師,溫和清涼,能夠抗過敏,是濕疹,泛紅等皮膚問題的剋星。這就是「明明可以靠臉,偏偏還要靠才華」。

4.天然感冒藥——檸檬

檸檬中富含豐富的維他命C,用新鮮檸檬切薄片,再放些鹽巴,沖入熱開水泡來喝,在中醫學上,這樣的熱咸檸檬茶是天然感冒藥,感冒時服用高劑量的維他命C可以改善癥狀。

5.天然胃藥——捲心菜

捲心菜又稱高麗菜,富含膳食纖維,是「廚房裡的天然胃藥」。它含有保護胃腸黏膜的物質,搭配食用,不易引起胃部的不適。對於長期飽受腸胃疼痛潰瘍所苦的人而言實在是不二選擇。

6.天然止痛藥——生薑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是我國中醫主要的藥用食材,同時還是廚房重要的調味品之一。它是一種「天然止痛藥」,具有鎮痛功效,阻止疼痛訊息傳到中樞神經系統,減少疼痛感。

7.天然降壓藥——芹菜

芹菜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種,除香口好食之外,還有降壓的藥用功效。它含有一種鹼性成分,有鎮靜作用,對治療高血壓、降低膽固醇,療效頗佳;對原發性、妊娠性及更年期高血壓均有效。芹菜所含營養成分多在菜葉中,不要只吃莖桿丟掉葉。

8.天然降脂葯——山楂

山楂是中國特有的葯果兼用樹種,是很好的降血脂食品,可入菜,可生吃,也可做成山楂干。山楂內的黃酮類化合物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所以山楂是高脂血症患者食用的佳品,抗癌作用較強

9.天然驅寒葯——肉桂

肉桂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廣為栽培,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對平素畏寒怕冷,四肢手腳發涼、胃寒冷痛,痛經閉經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食材。但是肉柱為辛熱葯,本草有小毒之記載,用量不宜過大。

10.天然消炎藥——蜂蜜

優質蜂蜜在室溫下放置數年不會腐敗,表明其防腐作用極強。實驗證實,蜂蜜對鏈球菌、葡萄球菌、白喉等革蘭陽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在傷口上塗上蜂蜜可以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11.天然維生素——西梅

西梅原產於法國南部,這是西梅梅子的故鄉。西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它是補充維生素A的最佳來源,專家研究指出吃三粒中等大小的西梅就相當於吃了一個新鮮水果的纖維含量。

12.天然清熱葯——草莓

草莓營養價值高,中醫認為草莓性味甘、涼,入脾、胃、肺經,有潤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腫,解熱祛暑之功,適用於肺熱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暑熱煩渴等。吃之前要經過耐心清洗,用鹽水浸泡5-10分鐘,最後再用涼開水浸泡1-2分鐘。

13.天然抗衰老——葡萄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葡萄最健康的吃法是不剝皮。葡萄皮中的白藜蘆醇能夠幫助人體降低血脂,增強免疫力。鞣酸能夠抗過敏、延緩衰老的保健功效,進入人體後有85%被吸收利用。

14.天然重金屬解毒藥——火龍果

火龍果集於水果、花蕾、蔬菜、醫藥優點於一身,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白蛋白是具黏性、膠質性的物質,對重金屬中毒具有解毒的功效。

15.天然抗癌藥——大蒜

大蒜中的鍺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腫瘤細胞和癌細胞的生長,實驗發現,癌症發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國國家癌症組織認為,全世界最具抗癌潛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就是大蒜。

16.天然染髮劑——黑豆

黑豆的烏髮養發功效在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記載,如《本草綱目拾遺》指出,吃黑豆「能益精補髓,壯力潤肌,發白後黑,久則轉老為少,終其身無病。」黑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花青素、異黃酮等成分。其中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E,皆為養顏美容所需。

17.天然美白葯——白蘿蔔

古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中醫認為白蘿蔔可「利五臟、令人白凈肌肉」。白蘿蔔之所以具有這種功能,是由於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抑制黑色素合成,阻止黑色色斑的形成,保持皮膚的白嫩。

18.天然助消化——菠蘿

菠蘿蛋白酶能有效分解食物中蛋白質,增加腸胃蠕動。這種酶在胃中可分解蛋白質,補充人體內消化酶的不足,使消化不良的病人恢復正常消化機能。尤其是過食肉類及油膩食物之後,吃些菠蘿更為適宜,可以預防脂肪沉積。

19.天然潤膚葯——銀耳

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味甘、淡、性平,富有天然植物性膠質,外加其具有滋陰的作用,是可以長期服用的良好潤膚食品。清宮侍女德齡著《御香飄渺,御膳房》論通江銀耳說:「銀耳那樣的東西,它的市價貴極了,往往一小匣子銀耳就要花一、二十兩銀子才能買到。」


推薦閱讀:

治療痛風的食譜有哪些?
氣血不足易生病?
緩解熬夜的辦法
音樂的養生秘鑰

TAG:養生 | 艾灸 | 脈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