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習悟

習練太極拳感悟 / 杜廣智

2013-02-12 11:41:07|分類: 默認分類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祖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以勢如金剛又似行雲的魅力及強身健體的功效,化打合一的擊技效果,深受人們喜愛。它既古老又新穎,既高雅又樸素,既健身又防身,既鍛煉人的意志又能陶冶人的情操。它凝聚著浩瀚的民族文化。

通過習練太極參我明白了一點太極的內涵,結合隨想談一絲感悟,願與廣大太極參愛好者商榷。

1.松與僵

習練太極拳最主要的是解決一個「松」字。不松便會緊, 只有鬆了才會心平氣和,收放自如。從練拳講,鬆了才會氣血 周流,打通經絡,從而起到強身健體之功效。平時在練拳時 講究拳不用力,全身處於放鬆狀態,無論用何姿勢,全身都要做到「松」字,只有身體松下來才能用意念行氣運力,如果周身松不下來,用了蠻力,則蠻力一出,真氣難以調動。初學時,總免不了精神緊張。精神緊張氣易上浮,而動作有力,生硬的蠻力便是僵。太極拳講不用力是不用蠻力,不能僵硬。鬆了以後不是沒有力,放鬆和有力不是一回事,兩者不矛盾。

所謂松不可過,松過了就是懈,懈過了就是癱。就像車輪一樣,松過了輪子就曠了,而發生搖擺。必須從「圓」字中來,找圓的運動是有一定規律的,松是圓活而不亂擺。

怎麼樣做到松?是要經過多年的磨練,不用蠻力,練的時候不圖快,按照太極拳的理論去做。松本身就是自然,功到自然成。所以拳經說「練拳如走路」,人從小習慣走路,就沒有不是很自然的走,所以初學要松,自然就能松。

人懷著一顆善良的心來到世上,不知害怕恐懼,就像初生牛犢不畏虎一樣自然放鬆,遇到許許多多的事情以後,人們又逐漸形成了自我保護的潛意識,遇什麼事情都緊張起來,不自然,更不放鬆。習練太極拳感悟世間萬物皆為自然,充分認識到事物的本質以及它的源泉,耕耘了便會有收穫,努力了就會有結果。學了太極拳處事方式就會有所改善,這就是太極拳的潛移默化作用。遇事沉著就是松,死打硬拼便是僵,不講方法亦是僵。真正有「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精神,正確面對,泰然處之。

太極拳在放鬆中習練,還能有效防止或延緩皮膚老年斑的生成,增加皮膚、肌肉的彈性;改善肌肉中血液循環的作用,還有駐顏、養顏,防止過早脫髮,降低血壓等效果。

2.慢與快

初學太極拳氣易上浮,精神緊張,還能拔氣,動作快了,氣更不沉,這對身體也是有影響的。儘管知道慢了好,不發勁好,但總是慢不下來,慢了就覺得沒意思,慢了又站立不穩。學騎自行車也一樣,慢了容易倒,達到慢騎的人是從快上過渡過來的。因此說習練太極拳初始階段能慢還是慢一點好。

那麼,為什麼要慢呢?慢到什麼程度為好?我認為,慢是用功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目的,不慢則緊張而不能松,不慢則找不到細緻,也找不到運動規律,不慢則氣血不暢,達不到有氧運動的目的。比如才學寫字,老師和家長督促的是「慢點寫,慢點寫!」而這種督促用意在不可潦草,須了解用筆的方法,怎樣頓、怎樣提、怎麼轉折,習慣了,自然速度就提起來了,並不是越慢越好,假設說練拳越慢的功夫越深,善於寫字越寫越慢,那還怎麼運用呢?慢是將每招每式的眼法、身法、步法、手法的規律掌握住,再通過量化積累的方法達到熟練,進而將實用方法弄明白,需發力的動作做得當,逐漸達到「心與力合」「力與氣合」「氣與心合」的內三合標準。這時練拳的速度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掌握了。

習練太極拳的慢與快,應是慢而輕靈不滯,快而沉著不浮。慢而不滯須轉換的恰當,快而沉著須轉換的圓滿。慢快相間的速度才是好拳法。

3.柔與剛

凡曉得一點太極的人不論是學過練過還是聽說過,都知道太極拳是「以柔克剛,剛柔相濟」,然後擺出做操的樣子像是在切西瓜。美哉!太極拳!

其實,我認為太極拳是柔與剛並存的。在用於技擊時,只是柔與剛的表現形式。柔是引化,不頂勁,沾連粘隨,與人同步。剛是身體的高度整合用力於一處。陳鑫先生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曾說「周身上下無處不太極,挨著何處何處擊」就說明了這一點。

太極拳的運動形式都是纏絲運動,而纏絲的原理是公轉加自轉,其表現出來的「離心力」和「向心力」是相對、相等、相動而衡的物理現象。

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要達到神韻境界,可以處處享受到一種被渲染的超逸威猛,瀟洒雄渾,揚則如旭曰升騰勢沖霄漢,俯則如夕陽西下勢沉萬丈深淵。使拳法動作在韻律感的基礎之上再積累揣摩,讓有韻律的拳法動作加以升華,此時的柔與剛則表現為寓柔則如行雲流水、微風柳搖般翩若驚鴻、宛如游龍;寓剛則如風起雲湧、山崩海嘯般驚天動地、雷霆萬鈞。這種拳法動作的神韻,柔與剛的配合,又在自然中流露,方是爐火純青的最高境界。

遇友切磋,則表現為柔,如逢涓流,雖玉立挺拔而讓涓流緩去,謙恭如待;遇悍強敵,則表現為剛,如遭波濤洶湧、致敵於胯下,讓洪災如草遇勁風般偃服,固若金湯。

在和諧社會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我們的工作態度,學習熱情,處事方法處處存在著柔與剛的太極理論。細細品嚼,回味無窮。自身的本事再大也有比自己大的,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把自己看得自然一些。說話、做事不可太剛,越剛就越脆,再脆就斷了。與同事之間、同學之間、上下級關係之間等都出現了僵化,最後成為孤家寡人,因此這種剛是不可取的。在刻苦學習、勇於上進、克服困難上,在與病魔做鬥爭上,則要表現出剛來。越剛就越堅強,越勇敢。在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上則表現得越柔越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多與積極向上的,具有科學思想的,具備奉獻精神的,尊老愛幼的人柔在一起共同進步,相互提高。這樣的柔是值得提倡和借鑒的,遇問題多思考,遇困難應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具備滴水穿石的精神,都達到了柔的成功。否則越柔,素質越差,水平越低,一事無成,最後有可能走上不歸路。西楚霸王項羽,雖力能舉鼎,才氣過人,驍勇善戰,然不善用人,封侯失措,致使政治失策、戰事失利,四面楚歌,引兵東向卻不肯過江。此時應知錯了,渡過江去,總結經驗教訓,大不了從頭再來。可他太剛,在烏江(今安徽和具境)自刎而死。這就是剛的代價。而一代偉人毛澤東在總結歷史教訓時,表現的剛真是恰到好處:「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打過長江去,解放了全中國。世界製造業500強的松下幸之助,為人謙和,無論見了誰都示意點頭,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經營哲學:「首先要細心聽取他人的意見。」他的地位那麼崇高,卻一點也不驕傲,這不就是表現的柔嗎?為了把試製的產品推銷出去,曾近百次地 拜訪難以接見的重要領導,後來感動了所有人,他也就成功了。這種永不放棄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就是表現的柔的耐性。太極拳的柔與剛不只是在打拳時能表現出來,在辦理事情上,處理關係上,明確決策上都能體現得淋漓盡致。因此柔要柔到渾然一體。剛要剛在恰到好處。真正做到「剛柔相濟」。

4.意與力

行動是由思想支配的,太極拳的動作也是由思想支配的,而這個思想就是業內學者常說的「意」。在習拳中,把「意」理解為合乎拳法的一種思維活動,是一種「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人們常說的用「心」去練,也就是指的用思想、用「意」去練。一般來說,意即是心。然而仔細分析,心與意之間尚有區別,那就是心為意之主,意為心之副,心意密切相關。無論是行功練拳或推手,心動則意起,意起則氣隨。心靜則意堅,意堅則氣沉。因為意從心出,意體現其拳形,觀其拳形則知其心意,明其傳神。拳形表現尚欠佳者,主要原因在於手練有餘而心練不足。2012年6月15日,我的老師劉成德先生面對全國各地前來學拳的師兄弟說:「我不提倡一天練多少遍,有的學員一天練三十遍、五十遍、七八十遍,但其拳形 還不見好,我在打全國比賽時練的遍數也不多,但要練一遍是一遍,用心去練。正確的練法越練越熟,錯誤的練法越練越瞎。」老師的諄諄教誨,足見練拳之練意的重要性。

用意的拳形體現出來的看點,猶如一首詩、一幅畫,其意又和著現實生活的氣息。雄渾中有意趣,豪放中有溫潤之韻。

什麼是力?恩格斯講得最簡潔,他說:「從靜止到運動就是力的表現。」

《人體力學》告訴我們:「力就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或發生變形,都是力的作用。」

力的產生是成對的,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構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用力方向、力的作用點。」太極拳中,所有的動作,也都離不開上述一些力的觀點。如磋步、頓步、震腳等動作,都是作用力於大地,而借地之反作用力的措施。推手,我給對方一個勁(作用力)再借用對方的反彈力(反作用力),即所謂借力打力。這都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表現。拳中順逆螺旋力正是力學中的力偶原理,太極拳中的掤勁、彈抖勁,正是力學中的彈性力。左托右采(野馬分鬃)又是力學中的槓桿力。拳論云:「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以及兩人交手時,「先要後給」,或「先給後要」等等摺疊勁,都是借對方之作用力或反作用力的技巧。即以其人之力還治其人之身。正是《拳論》中所講「順人之勢,借人之力,接人之勁,待人以巧」。對付對方的來力,強調我力與來力先合之,再稍改變其角度而拔之,即可使其落空。「合即撥也」。這又是力學中的合力原理的太極拳運用。

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講:「雖然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武禹襄講:「每一動,唯手先著力,始而意動,繼而勁動。」

李亦畲《散放秘訣》:「擎起彼身借彼力,引到身前勁始蓄。鬆開我勁勿使屈,放時腰腳認端的。」充分體現了我本身以作用力於大地,而借地之力,同時借對方之反彈力而發放對方的道理。

太極拳是武術,一種應敵術。但又不同於一般的武術,它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主張不主動侵犯他人,即「彼不動,己不動」。正像陳鑫所說:「我守我疆,不卑不亢。」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身浩然正氣,寬仁貴和。敵人主動進攻時,上策是能容能化,力求化解來力,使其落空。運用摺疊勁,做到「來時歡迎,去之歡送」。以其人之力還治其人之身。

由此可見,太極拳的力是打拳人必須具備的條件,所謂「用意而不用力」是指在太極拳拳法的練習上,要注重方法,講求招式。學拳初始時,用「意」盡量將身上的「犟力」用量化的方法逐漸克服掉。「用意而不用力」中的「不用力」之含義,應該是不用拙力、蠻力、僵力、硬力、笨力,以及單擺浮擱的局部力。

太極拳拳法體現「剛柔相濟」的才是好拳法,意與力是不可分的。用「意」向「明師」請教拳法每招每式的使用方法,弄明白後,再用「意」揣摩著實用方法去練,這樣就可將實用方法中需要發力的動作用「意」帶著「敵情觀念」、有的放矢地練習拳法,使拳法動作達到「練拳如交手」的意境。真正如老師所言:「練時似有人,打時似無人。」

5.頂與丟

太極拳是一個不尚力的拳種,《太極拳論》中「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又指出「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這些經典的論句,都很準確地闡明了太極拳不尚力,不能產生「頂」「抗」之力、要捨己從人,不能頂抗。頂抗是人自然的反應,鍛煉正確了,鍛煉久了就能克服掉。

太極拳不是對抗項目,是引化,是牽動四兩撥千斤,自己保持平衡,引化對方失去平衡,在對方失去平衡的基礎上,不是前引就是後加,加速其不平衡。人先天不會丟頂,人的僵力是後來形成的,幼童不會用力,很放鬆,就不會產生頂。身體放鬆了,上下相隨了,外表敏感了,增加了靈敏度,才會所謂「聽勁」,拳譜說「上下相隨人難進」,自身是一個整體了,貫穿了就有了功夫。「沾連粘隨不丟頂」指的是與對方同步,能聽(掤住)對方的勁,進而把對方引透,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發揮自身優勢,控制住對方。

那麼,什麼是丟呢?丟指的是「丟勁」和「失掤」。掤是建立在放鬆基礎上的,運動中只有周身關節、肌肉自然放鬆,由內形於外的掤才能自然暢通,鼓盪於皮。若松得不徹底,勢必導致掤勁不足,這就是太極拳論中所說的「一分柔一分剛」的道理。但柔不能全然無力,無力則為丟勁,丟掉中氣就是「失掤」。只有在放鬆的前提下,中氣才能由內形於外,才能做到柔中寓剛。掤勁來源於內氣,日積月累,愈練愈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靈活多變的浩然之氣,由此可見,丟之嚴峻,丟之危害極大,丟之使人震驚。

師爺洪鈞生先生說過:詩可品,書亦可品,人亦能品。他用拳法論語中的「不丟不頂」品人之德行:「一個人,走在大街上,被一隻狗無端狂吠,大聲叱喝它?狗能吠你,自有它的道理,無非是狗仗人勢,人事不明,叱狗等同於人狗同咬,是丟了還是頂了?丟了!拿磚頭打或用腳狠踢這畜生?打狗看主人,主人能依著人打他家的狗嗎?此行為是丟了還是頂了?頂了!叱喝不得,打也打不得,只有一走了之才是不丟不頂之舉啊!」

洪鈞生大師的太極拳理論「頂與丟」能應用在現實生活的多個方面。我們在和諧社會的環境之中,如何用「頂與丟」去評價、審勢與把握事情的尺度呢?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比如說與領導之間、與同事之間、與尊長之間、與客人之間、與友人之間、與親屬之間、與朋友之間把握好「不頂不丟」,確實有利於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在自身的生活習慣上,把握好「不頂不丟」,在處理自己與社會的關係上把握好「不頂不丟」,在處理自己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上把握好「不頂不丟」。那麼,自己將時時處在有氧的、有陽光的旺盛的環境之中成長著,享受著。更事事如魚得水、遊刃有餘,發展著、奉獻著。

6.中與重

「中」是指練太極拳時的身法要立身中正。

「重」是太極拳動作的重心轉移應穩重、厚重、持重,避免雙重。

人體在靜止狀態站立做到「無前,無後,無左,無右(無極狀態)」時,就達到了「不偏不倚」,假如前方有了「重」的感覺,這就說明身體前「傾」了,反之則是後「仰」了,假如左側有了「重」旳感覺,那就是左「偏」了,反之則是右「倚」了。而這種「不偏不倚」做到了,就達到了「無過不及」的標準,將「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標準做到了,就自然達到了「立身中正」。將這種「立身中正」做到「放鬆,自然」,就達到了「中正安舒」的太極拳極致標準。

《太極拳論》說:「立如平準。」陳鑫也說:「拳者,權也。」平準就是我們常說的秤,權就是秤砣。陳式太極拳等於同時用了兩套秤。手等於普通秤上的砣,它的作用是撥轉對方加在我方某個肢體方面的力量,能夠引進而落空。膝則等於天平點上的砝碼,對方來力在我左肢,我方以左膝上提以引化來力,同時我右膝下沉以加強身體的穩度。這種動作同於槓桿原理。

勁上領就是支點,對方來力就是重點,我方的手和膝就是力點。不過它和我們日常用秤稱物的目的不同。稱物時要求力點和重點平衡。在拳法上,則是對方力大則減少力點使它落空,對方力小,則加強力點使之反轉回去,但都必須配合自轉的順逆纏法,適當地滾動摩擦,才能發揮借勁與截勁的作用。

太極拳的重應穩重、厚重、持重而勿雙重。

穩重是指太極拳的動作穩而不迫,重似山巒;穩重能固本壯根,必無輕佻、輕浮之病。

厚重是指太極拳的動作重而不滯,輕而不浮。厚重則能從容沉靜,必無輕躁、輕薄之慮。「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

持重是指太極拳的動作靈活輕快,無輕率妄動之舉。能持重,則能動而有定。能持重,則能做到「形如搏兔之鵠,神似捕鼠之貓。靜如山巒,動如江河」。

雙重是指身體一側手足上下同實。造成雙重,必然導致手法引化遲慢,步法轉換失靈,招法難以施展。欲做到不犯雙重,不丟不頂,全在周身上下相隨的螺旋運動,變化的方向、時間恰到好處,無過不及。手實足虛,也就是彼剛我柔,避免雙重。但我手的實是對方加在我方的勁,我以自轉引化,仍然是虛中的實,而以柔對剛。

如何用身法「轉換」重心,而保持身體的中心「不偏不倚」呢?試試看:在邁右腿時,身法左轉,松沉摺疊左襠(使左大腿根內側跟小腹左側夾緊)塌穩左腿站立,這時身體的「重心」在其「中心」不左移左偏的狀態下,就可自然地被「轉換」到左腿,而右腿就可「前進」或「後退」自如了;在邁左腿時,身法右轉,松沉摺疊右襠(使右大腿根內側跟小腹右側夾緊)塌穩右腿站立,這時身體的「重心」在其「中心」不右移右偏的狀態下,就可自然地被「轉換」到右腿,而左腿就可「前進」或「後退」自如了。我們再來看「板車」(地排車)在載物行進中,遇到上坡或下坡路時,其「重心」是怎樣調諧(轉換)的?「板車」(地排車)在載物時,人們是將所載物品均勻地裝載在車板或車箱中,必然還會試試「前沉」和「後沉」。前沉時(前部雙重時),就往車板(箱)後部多裝點;後沉時(後部雙重時),就往車板(箱)前部多裝點,直到找到(隨遇平衡)不前沉也不後沉(中正時)的感覺時止。在行進中遇到上坡路時,就很自然地將車把往下壓,將板車(地排車)的「重心」通過車軸轉換到車前部;遇到下坡路時,就很自然地將車把往上抬,將板車(地排車)的「重心」通過車軸轉換到車後部,而車和貨物的「中心」始終保持在中間(車軸)部位。絕不會中途遇到上坡路時,就將貨物往車前部搬;遇到下坡路時,就將貨物往車後部搬;更不會以移動車軸來調諧其「重心」以保持「中心」的穩定。

總之,穩重則根固葉盛;厚重則沉而不浮;持重則靈變有定;雙重則寸步難行。

作者: 杜廣智 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太極拳的走勁與對拉(2)
奚桂忠著《楊氏太極拳學練釋疑》  摘錄一
悟太極
太極拳晨練更高效,熱身不可少!(4)
太極養生簡易招式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