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職官與衙門的設置

清朝職官與衙門的設置 2006-5-9 -------------------------------------------------------------------------------- 一、清朝內閣與軍機處的設立 1.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廢除 清統治者入關前,曾有「議政王大臣會議」,由八旗的諸王和總理旗務大臣組成,凡朝廷的軍國大政,都要由它討論和決策。這說明,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滿洲貴族控制朝政、維護自己利益的特權機構,這必然同封建的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發生矛盾和衝突。所以清王朝統一中國後,封建皇帝便通過允許蒙、漢大臣參加議政和設立內閣等辦法,逐步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並最終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明令正式予以裁撤。 2.清內閣的設立 清朝入關前,朝廷設有內三院,即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分掌記注皇帝起居、編立史冊、撰寫實錄、草擬國書制敕及為皇帝進講等。內三院設大學士、學士等,可參預國家機要。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朝改內三院為內閣,設大學士,加殿閣頭銜,滿漢各半。並且仿照明朝制度,規定凡各處官員上呈的奏章,先由內閣代擬批旨(替皇帝擬出幾種處理意見),再進呈皇帝;對於皇帝的詔令,也由內閣下達六部等衙門執行。開始時,由於規定大學士僅為五品官,至使內閣的權勢反而低於原內三院。但是由於清朝皇帝利用內閣抑制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勢,使內閣的地位不斷得到提高。雍正時,內閣大學士的官位品級升為正一品,成為朝廷的最高級官員了。不過,自軍機處成立後,取代了內閣的許多職權,內閣官員也只是處理一些例行公事了,這時的「大學士」也成了文臣的一種榮稱。 3.關於南書房 南書房在乾清宮的南廡,原是康熙皇帝讀書之處,後來又選召翰林等官入內當值,稱為「南書房行走」。康熙皇帝在閑暇時,便由他們陪侍賦詩作畫等,進而參預機務,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令,一度成為發布政令之所在。不過,南書房只在康熙帝時才具有這種特殊地位。 4.軍機處的設立 雍正七年(1729年),正值清軍在西北與準噶爾部作戰,為了能及時處置軍情,遂在內廷設軍需房,直接轉達前線軍情及皇帝旨意,這樣既可省去內閣的複雜手續,而且不易泄密。後又稱軍機房,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其職權也擴大為參預全部軍國大政。由於軍機處轉達皇帝旨意、處置政務效率高,使得皇權專制達到最高峰,所以儘管它不是正式官署,卻一直保留下來,並在清朝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軍機處設軍機大臣,稱為「軍機處行走」、「軍機大臣上行走」,無定員,多者六、七人,一般以特選的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充任,清末也有親王入選。領班的軍機大臣叫作「首揆」。 軍機大臣在軍機處輪班值日,準備皇帝隨時召見,商議軍國大政。軍機大臣也要根據皇帝意見擬定諭旨,發布到有關部門,叫作廷寄。當時,內閣發出的各種文件叫「明發」,相比之下,軍機處的廷寄較明發具有勤、速、密的突出特點。 對於資歷淺的軍機大臣,授予「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其地位稍低,班次在後。軍機大臣的僚屬稱為軍機章京,俗稱小軍機,主管軍機處的日常文書工作、撰擬諭旨、文稿等。 二、其它中央行政機構 清朝中央行政機構的設置和職掌,如六部、九卿、五寺、二監等,都和明朝一樣,只是理藩院為清朝所特設。 理藩院,設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專門掌管蒙古、西藏及新疆各地少數民族事務。此外,理藩院也分管部分外交、通商事務,如設俄羅斯館等,直至咸豐時才把外交、通商等職掌劃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三、清朝的都察院 清朝的都察院同明朝一樣,是全國最高監察機構。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為正、副長官。明朝作為獨立的監察機構六科給事中,在清朝歸併入都察院。 清朝把全國劃分為十五道監察區,都察院設十五道監察御史分掌稽核各道的刑名案件等,並且有權稽察在京各衙門事務。 都察院還在京城設五城察院,分東、西、南、北、中五城,每城設一衙門,以巡城御史為長官,專察京城地方的機構和官員。 此外,清朝督察院還設有宗室御史處,專門稽察宗人府事務;設稽察內務府御史處,專門稽察內務府事務。 四、清朝的地方官制 清朝的地方行政機構一般可分為省、府(州、廳)、縣三級。 省一級的最高軍政長官為總督、巡撫。總督和巡撫在明朝都是屬於都察院的差遣職官,在清朝則成為正式的地方高級官員了。 總督一般管轄兩省至三省,但四川總督就只管四川一省。總督例兼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御史銜,這就使他掌握了數省的行政、軍事、監察大權。總督又可稱為「制軍」、「制台」。 巡撫為一省的最高軍政長官,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有副都御史銜,這樣便有權統管全省的行政、軍事、監察等大權了。巡撫又可稱為「撫軍」、「撫台」。 督、撫之下設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財賦、民政。布政使又可簡稱藩台、藩司。 又設按察使,掌管一省的司法、監察以及驛傳事務。按察使又可簡稱臬台、臬司。 清代對於督撫、布政使、按察使,可合稱三大憲。 清初,布政使下設左右參政、參議,駐守在某一地方,稱為守道;又按察使下設副使、僉事等,可去分巡某一地方,稱為巡道。乾隆時裁撤上述參政、副使等官,專設分守道、分巡道,帶兵備銜,管轄府州,成為省和府州之間一級機構,叫作道員。在名義上,道應是省的派出行政機構。清朝還設立一些專業道員,如負責河務的,負責鹽、茶、糧等。 省下設府,以知府為行政長官,掌管一府的政務及所屬州、縣的賦役、訴訟等事。此外,順天府和奉天府,分別是京城和陪都,地位較一般府要高,設府尹為其長官。 還有與府同級的直隸州,直屬於省,以知州為其長官。有屬縣。又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有直隸廳,直屬於省,以同知、通判為長官。 府下設縣和散州。縣是地方行政的基層組織,長官為知縣。散州多是因地而特設的,也以知州為其長官。 五、清朝末年的官制改動 清朝後期,西方帝國主義闖進了中國的大門,他們借口通商,一步步侵奪中國的主權。這時一些人想通過變法維新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新的形勢迫使清政府對封建的職官制度不得不做某些調整。政府部門有增有減,有的改名。但是已經絲毫不能挽回整個封建制度的垂死命運了。 六、清朝的爵祿品級和官員服飾 1.清朝的封爵 清朝的封爵分為王爵與世爵兩套。王爵也稱為顯爵,是封給滿族宗室的,最初為十二等,乾隆時增為十四等。當然表中出現的只是體現了名號上的等級差別,並非實指。另一套世爵是封給功臣貴戚的。這些爵位中,有的又再分為一、二、三等。清朝取消了勛,有些勛名用於爵名了。 2.清官的品階 清朝文武官員都分為九品,每品有正、從,共十八級。清朝的文武散官官階也是十八級。由於品級的不同,朝廷授官的規格、使用的授予文書形式也不同。 見本公子樓下的滿清官職一帖。 3.清官的俸祿和服飾 清朝官員無論滿漢、文武,其俸祿一律按品級定高低,以俸銀和祿米發給。在外武官不支祿米,摺合薪銀髮給。官員們除了正俸外,還有皇帝賞賜的「恩俸」以及養廉銀等。 清朝官員的服飾與過去有較大區別,官員的服色不分品級,只有皇子和特別賜允的親王、郡王可用金黃色,百官袍服一般為石青色或紺(深青帶紅)色。清朝官員服飾的重要區別在於「頂子」和「補子」。頂子是指帽頂上的帽珠。不同品級的官員,所用帽珠的質料也不同。當官員被罷免時,首先要摘去頭上的帽子,因為帽珠是他的身份的重要標誌。 清朝官員在袍服外面要罩一件襟褂,叫作補褂。補褂的前胸和後背各有一塊綉成的方形圖案,稱為補子。補子的圖案是文官為鳥類,武官為獸類;御史監察系統的官員則不分官品,都綉獬豸(音謝致),因為傳說這種神獸能辨曲直。 此外,清朝高級官員帽頂後面還拖著一束孔雀翎毛,稱為花翎。翎上的圓圈狀花紋叫眼,於是又以眼的多少顯示等級,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 自唐朝以來,明黃色(淡黃)成為皇帝的專用顏色,這是出於五行說以中心屬土,色尚黃的理論。 由於清統治者信奉佛教,佛教的念珠也影響了清朝官員的服飾。清朝規定,官員在穿朝服時,都要在頸項上佩帶108顆圓珠,稱為朝珠。不同品級官員的朝珠質料與穿珠絲線的顏色也都不同。 參考資料: http://www.xy9999.net/print.asp?flag=news&;id=665清代官階 一、官員的品級: 清時官階分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從之分,所謂「九品十八級」。不能列入九品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末入流」。列表如下: 1、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武)領侍衛內大臣 2、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將軍,都統,提督 3、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統,總兵 4、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將 5、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參將 6、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武)游擊 7、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 8、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9、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省知州;(武)守備 10、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侍講,各部院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總 11、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12、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衛千總 13、正七品——(文)翰林院修編,各部院七品筆貼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知縣,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14、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15、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貼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16、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17、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貼式,縣主簿;(武)外委把總 18、從九品——(文)翰林院待詔,刑都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19、末入流——(文)京、外縣典吏,驛丞,河泊所所官;(武)無末入流 二、官員的服飾 品級——頂戴—————————蟒袍————補服(文/武) 一品——珊瑚—————————九蟒五爪——仙鶴/麒麟 二品——起花珊瑚———————九蟒五爪——錦雞/獅子 三品——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九蟒五爪——孔雀/豹 四品——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雪雁/虎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八蟒五爪——白鷳/虎 六品——硨磲及白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鷺鷥/彪 七品——素金頂————————五蟒四爪——(溪鳥)鳥和(束力鳥)鳥/犀牛 八品——起花金頂———————五蟒四爪——鵪鶉/犀牛 九品——鏤花金頂———————五蟒四爪——藍雀/海馬 末入流—鏤花金頂———————五蟒四爪——黃鸝/無 三、官員的稱呼 大學士—————中堂 太子少保————宮保 吏部尚書————天官、冢宰 禮部尚書————大宗伯 戶部尚書————大司徒、大司農 刑部尚書————大司寇 兵部尚書————大司馬 工部尚書————大司空 左都御史————總憲 左副都御史———副憲 通政使—————銀台 御史——————侍御、都老爺 郎中、員外郎——部郎、郎官 主事——————主政 總督——————制軍、制台、制憲、督憲、部堂 巡撫——————中丞、撫軍、撫台、撫院、撫憲、部院 河道總督————河台、河帥 漕運總督————漕台、漕帥 學政——————學台、學院、學憲 布政使—————藩台、藩司、方伯、東司 按察使—————臬台、臬司、廉訪、西司 鹽運使—————鹽司 道員——————道台、觀察 知府——————太守、太尊、黃堂、五馬 同知——————二府、分府、司馬 通判——————別駕、三府 知州——————牧、刺史 州同——————州駕、州司馬 州判——————別駕、州司馬 知縣——————明府、令、大令、宰、邑尊、邑宰、邑令、令尹、大尹 學官——————教官、校官、學老師 縣丞——————左堂、二尹、捕廳 主簿——————三尹 吏目——————捕廳、右堂 典史——————捕廳、右堂、廉捕、少尉、少尹、少府 巡檢——————捕廳、巡政、分司 提督——————軍門、提台 總兵——————總鎮、鎮台 副將——————協鎮、協台 另: 正一品——文官: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 武官: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書、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武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文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官: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 武官:副將 正三品——文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武官:參將 從三品——文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 武官:游擊 正四品——文官: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各省道員 武官:都司 從四品——文官: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 武官:城門領 正五品——文官: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 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官:守備 從五品——文官: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侍講、各部院員外郎、 各省知州 武官: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文官: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 京縣知縣、各省通判 武官: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官: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 武官:衛千總 正七品——文官: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 外縣知縣、各府學教授 武官:把總 從七品——文官: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 武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官: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 武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官:翰林院典簿、府訓導、州訓導、縣訓導 武官: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官: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簿 武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官:翰林院待詔、刑部寺獄、州吏目、巡檢 武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官:京縣典史、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 武官:無 我國清代文武官員穿著補服,在服飾的前胸和後背正中均綴飾一塊綉有飛禽或走獸的絲篩,稱「補子」。它又因絲繡的技巧,染工的技法,成了藝術珍品。 飾以禽獸紋樣來區分官員等級的方法最早源於唐代女皇武則天時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採用佩印綬制和色制,是以佩飾的數量和服裝的顏色等來區分等級。武則天把飾有動物紋樣的綉袍賜給文武官員,以此來作為品級官位的區別。這種創意一改朝服等級的形象,使人一看便知。 清早期,只有武官為補服制,而補子可隨意綴織於朝衣、短褂、皮褂、馬褂之上。到了順治九年後,對補服的製作有了改變,幾乎全盤承襲了明朝的定製,只有個別紋樣有所刪改。各級官員補服為石青色,款式也一致,為圓領、對襟、平袖過肘、身長過膝,區別僅在於補子形狀和紋樣的不同。 清代的補子直接襲於明朝,但也有所發展和變化,二者的主要區別,首先在於型制上。明代補子施於袍,清代補子用於褂。明服為團領衫,前胸補子是完整的一塊,清服是對襟褂,前胸的補子被一分為二。明代的補子既有單獨綴織到補服上的,也有事先直接織綉在補服上的,清代則為單獨織綉成後再縫綴到補褂上的。明代的補子大約40厘米見方,清代的補子稍小,約30厘米見方;再有就是明代的補子多以紅色等素色為底,金線繡花,清代的補子則是以青、黑、深紅等深色為底,五彩織綉,色彩艷麗。明代補子四周多為光邊,清代補子四周加工精細,多採用花邊,並具有裝飾效果。明代文官四品以下的補子,多綉有一對飛禽,清代的禽獸均綉單只。 明代的補子只飾於前胸後背,清代宗室的圓補有的不僅飾胸,還有的飾於兩肩之上。 綴綉在清代官服上的補子,是識別官員等級的一種標識。它只不過是綉工的複雜程度和顏色的差別。補子隨著官職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製作。因此有極高的工藝價值和歷史價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種珍貴的文物藏品。 官員所綴繡的補子圖案各有不同,主要以文官採用飛禽飾樣,武官採用走獸圖案,用以顯示出武官的威武氣勢。而官員的元配夫人為朝廷命婦,亦可隨夫婿官階,可在正式的霞帔胸、背部分綴有補子。 補子分圓補和方補兩種。圓補用於貝子以上皇親者,上為五爪金龍紋,分別飾於左右肩上及前胸和後背。方補均用於文官和武將等官員。 文官綴繡的補子圖案分別為:一品為仙鶴,二品為錦雞,三品為孔雀,四品為雲雁,五品為白鷳,六口若懸河為鷺鷥,七品為(氵+雞)(氵+束+鳥),八品為鵪鶉,九品為練雀。 武官綴繡的補子圖案分別為:一品為麒麟,二品為綉獅,三品綉豹,四品綉虎,五品綉熊,六品綉彪,七品綉犀牛,八品與七品相同也是綉犀牛,九品綉海馬。 清代的補服制度嚴格,任何人不得逾越。年羹堯的兒子因穿了四團龍補服一項,在給年羹堯定罪時,就有這一項:「非其人,不得服其服,順禮也。」 當時,也有官員因自己的職位低,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私自找綉工製作的。加工廠清廷三令五申禁止私自製作比自己官職高的補子,但為了利益仍有造假之事發生。製作這些補子的機構,是皇家專門織造綢錦緞的織造衙門。皇家織造衙門聚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他們用各種綉絲彩料,運用和繼承精湛的織綉技術手法,織綉出了譽滿天下的傳統服飾。這些補子如今已成了珍貴的文物和藝術珍品了。 故宮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它坐落於北京市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明、清兩朝最大的皇家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場所,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徵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14年(公元1407—1420年)時間建成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佔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城牆環繞,周長3428米,城牆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上部外側築雉牒,內側砌宇牆。城牆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宮城辟有四門,南面有午門,為故宮正門,北有神武門(玄武門),東面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在公元1420—1911年這491年間,從明成祖朱棣到清末代皇帝溥儀,共有24位皇帝(明代有14位,清代有10位)先後居住在這座宮殿內,對全國實行封建統治。宮內有各類殿宇9000餘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建築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故宮由外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寧宮(皇帝結婚新房)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皇妃宮室),輔以養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及皇帝、皇后、皇太后、妃嬪、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遊玩的地方。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前三殿、後三宮坐落於全城中軸線上,氣勢雄偉,豪華壯觀,為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世界上別具一格,輝煌壯麗,並具中國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的建築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宮。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廢帝溥儀仍居住在故宮後半部分。1912年將外朝闢為「古物陳列所」。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部將鹿鍾麟把博儀驅逐出宮。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1948年將古物陳列所併入故宮博物院。1949年以後,政府對這座古代建築和文物進行了大規模修整,並整理展出大批文物,使其成為一座舉世聞名的古文化藝術博物院。並在西華門內成立第一檔案館,專門從事整理政府和宮廷檔案。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闢為國家級博物館供中外遊客參觀遊覽。1987年,故宮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近年推出珍寶,鐘錶、繪畫、陶瓷、青銅器等系列專館展出珍貴的收藏品,並展出50周年入藏精品、花卉展等史題展覽。到此旅遊買到導遊書、導遊卡,還能購到繪畫、陶瓷、青銅、雕刻、書法等書籍以及故宮旅遊紀念品。 故宮大事記 * 1416年(永樂十四年),明成祖頒詔遷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 * 1420年(永樂十八年),北京宮殿竣工。次年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 * 1440年(正統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 * 1459年(天順三年),營建西苑。 *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 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啟七年)方完工。 * 164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同年清順治帝至北京。此後歷時14年,將中路建築基本修復。 *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開始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部分建築,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後六十年間對紫禁城進行大規模增建和改建。 * 1813年(嘉慶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義軍攻打紫禁城。 *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帝退位。但按照與民國簽訂的優撫條件,仍然居住於紫禁城內。 * 1923年,建福宮發生火災。 *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清帝溥儀。 *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故宮博物院。 * 1933年,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以躲避日本侵略。 * 1948年,故宮博物院南遷文物部分運往台灣。 * 1949年1月,北平穩定後,故宮得到了修養。 * 五六十年代,陸續有人提出故宮改建計劃,後因種種原因擱置。 * 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北京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推薦閱讀:

史部文獻通考馬端臨卷四十七 職官考一官制總序
卷二百六十五 ◎職官部六十三
歷代職官表(三)
歷代職官表

TAG:清朝 | 職官 | 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