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恐懼不是信仰(張承遷)
發表於 2014-6-23 13:27|恐懼不是信仰張承遷《古蘭》啟示我們:我派遣使者們,只是報喜訊者和警告者;凡信仰並致力於改善的人,將沒有恐懼,也不憂愁。」(6:48以下括弧內數字,均為《古蘭》章節數)。意思是說,作為伊斯蘭信仰者,如果他不固執己見,且能堅持不斷改善自己,他就沒有恐懼,也沒有憂愁;更不會因信仰的踐行而在行為上患得患失。作為宣傳伊斯蘭信仰的人,當然也用不著以渲染死後如何受到各種懲罰而讓信仰者徒生莫名恐懼。伊斯蘭信仰不是建立在恐嚇基礎上的信仰,伊斯蘭也不用恐嚇作為勸化的手段。說起這些,我們首先應該檢討我們的穆斯林教育。說到教育,或許我們誰都能說出一大套道理。我們也確實為此召開過無數的會議,做出過無數的決議。但殘酷的現實是,我們仍在原地踏步。不能說我們沒有雄心壯志,也不能說我們努力不足。我們的投入絲毫不遜於前朝古代,我們的宣傳手段遠先進於我們的歷史既往。可是,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呢?大陸內地不說了,台灣、香港是沒有意識形態干擾的吧,可那裡信仰又怎麼樣呢?那裡的清真寺滿大殿都是外國人。從大陸遷居那裡的老輩穆斯林陸續歸真後,他們的第二代多數已年逾50,可他們在信仰上一片漆黑;他們的第三代、第四代,甚至連吃喝清真不清真都毫不在乎。他們的信仰為什麼丟失得這麼快呢?原因到底何在?這並不是個什麼尖端課題,也不是一個複雜到令人無法破解的世界難題。先說維持我們最低信仰的那點底線是什麼?是道理,還是迷信?是敬畏,還是恐懼?如果我們宣傳的是具有普世價值的道理,那人們為什麼會這麼快就拋棄它呢?要知道,伊斯蘭是建立在最尊貴的《古蘭》啟示基礎上的信仰,是具有普世價值、放之四海而皆準、適應任何時代的普遍真理。可我們給廣大穆斯林灌輸的是什麼?灌輸的不是偉大的《古蘭》啟示,而是人云亦云的迷信傳說。五大功修是伊斯蘭信仰的實踐基礎。其中第一條就是「記念」,阿語稱「則克勒」,當動詞用時,意思是「記念」,當名詞用時,意思是「提示」。它確實是給全世界的提示。(6:90;12:104;68:52)也就是說,作為伊斯蘭信仰者,人類要隨時隨地誦念《古蘭》提示,而絕不是念一句「除安拉之外,再沒有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清真言)就完事了。先知時代的人,思想很單純。伊斯蘭興起之前的阿拉伯人把他們崇拜的偶像始終掛在嘴邊。這種情況下,先知認為,只要這些愚昧的人放棄偶像崇拜,承認「除安拉之外,再沒有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清真言),即標誌著他們在信仰上的轉變。可人類發展到今天,語言的表達已不足以反映思想的真相,口頭的承諾也根本不具採信價值。只有行為才能說明問題。而處在麻木不仁狀態中的現代穆斯林,竟然還在四處宣揚「念了清真言就是完成了第一功修」,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麼?人類是最容易健忘的生物,隨時隨地都需要提醒才行,更何況我們身處各種錯誤思潮的包圍之中。穆斯林的制勝法寶是什麼?就是真主啟示的《古蘭》,而我們卻把它束之高閣,不聞不問。我們的領頭人只顧念誰也聽不懂的阿語《古蘭》,一些人甚至連信仰的基本原則都說不清楚,卻熱衷於今天紀念這位導師,明天紀念那位先賢。一些當紅的學者口若懸河,但沒有一位能寫出達浦生《伊斯蘭六書》那樣水平的作品。我們且不論達老的為人,作為民國時期的阿訇,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有誰達到他所建立的高峰嗎?論條件,比起民國時代,我們現在優越多了,起碼博士碩士數不勝數,但有傳世的作品嗎?有經得起推敲而又有信仰力度,且能帶動一個地方,維持一個時段,真正能夠承先啟後、堪稱表率的大師嗎?不是被埋沒,而是根本就沒有!正像錢學森先生在與前總理溫家寶的談話中所說的,為什麼解放後幾十年,各個大學就沒有培養出一個大師級的人才呢?現在一些人著書寫文章,就知道抄古人洋人的那點冷飯,自己都不覺得倒胃口。為什麼不從《古蘭》啟示里找根據、找原則,加以闡發呢?穆斯林現在經常聽到的,仍然是那些違背啟示教導的迷信傳說,諸如「世界末日來臨之際,爾薩(耶穌)降臨,消滅一切異教徒和豬,統治四十年後,地球毀滅。」「白拉提夜(拉加布月,希吉來歷七月初十)是真主換文卷和赦免的夜晚,應該加緊禮拜求恕,這是真主說的」等等。我不禁要問,真主在什麼地方、給誰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是真主說的,為什麼在《古蘭》啟示里找不到明文?他們馬上會改口說:這些都是哈迪斯(先知言行)。可真主在《古蘭》中明確啟示:一切性命都要嘗試死亡的滋味,我以好壞考驗你們,你們只返回於我。(21:35)爾薩難道可以例外嗎?尤其《古蘭》曾明確指出「爾薩啊!我使你死亡,並把你提升至我,從那些隱昧的人中清潔你,並使追隨你的人們超越隱昧的人,直到復生日。然後你們只回歸於我,我將在你們之間,對你們所爭論的加以裁決。」(3:55)《古蘭》在這裡明確告知我們,真主使耶穌死亡,並將其提升於他,你卻說他還要降臨人間,製造這種彌天大謊難道就不怕真主懲罰嗎?耶穌重返人間,毫無疑問就是基督徒的創造,可我們的阿訇、毛拉不長腦子,置最起碼的信仰條款於不顧,拚命幫著基督徒搞宣傳,這樣的人能搞好教育嗎?有人可能會擔心,你這樣說,會不會冤枉了阿訇呢?為慎重起見,我請讀者看看2013年8月出版的北京八位阿訇共同翻譯的《古蘭經漢譯初稿》。艾里甫、倆目、米目。那部聖經里沒有什麼可懷疑的,它引導一些敬畏的人(2:1)他們在這裡把「雜力凱勒可它比」譯為「那部聖經」。可是在所有阿拉伯語—漢語詞典里,「雜力凱」這個詞的第一意思是「這」,第二意思是「那」。而且,《古蘭》啟示第二章前五節是闡明伊斯蘭信仰基本原則的,怎麼可以說「引導敬畏的人」,那部經典會是《聖經》呢(其注釋里說,那部聖經,指的就是猶太教、基督教的聖經,而且這樣說的意思是原則肯定、具體否定的方法。)?不但這一節,在第十章里,「提力凱、阿雅圖勒、可它比勒哈克米」也被譯為「那是幾節精密的聖經」。甚至將第39章第一節索性譯為「聖經是降自優勝的、英明的安拉」。我們慢說教育少年兒童,成年人自己都對真主的經典昏昏然不知所以,怎麼能將下一代引向正道?一些報刊雜誌、網路論壇,要麼吹捧蘇菲神秘主義如何虔誠,且刊登一些詩人無病呻吟的作品,天上一腳,地下一腳地充滿著幻想和囈語,藉以撫慰靈魂。尤其我們經常看到,在一些人的文章里,主的使者先知穆聖說:「我給你們留下兩件法寶,《古蘭》和《聖訓》,只要抓住,永遠不會迷霧」。請問這是先知說過的話嗎?這像先知說過的話嗎?使者先知活著的時候能把自己的話稱為聖訓嗎?先知能把自己的話與創造一切的造物主的啟示平列在一起嗎?——分明是百分之百的假哈迪斯,我們卻在到處傳揚。一些人喜歡把《古蘭》和《聖訓》相提並論,並自稱「遵守經訓」,其實這是一句很荒唐的說法。真主的超絕偉大是人類不能想像的,真主的啟示屬於絕對真理;人類(包括使者先知)的話都屬於相對真理範疇,人類的話絕沒有與真主啟示相提並論的資格。有人說我反對哈迪斯(先知言行),那麼請你打開《布哈里先知言行實錄》看看,能找到「兩個法寶」這樣的說法嗎?「據艾斯沃德傳述,人們在阿依莎跟前議論先知曾給阿里留下遺囑。阿依莎說:『當時,我讓先知靠在我的胸前,先知何時曾給他留下了遺囑?他叫人拿來一盆水,他就在我的懷中咽了氣,當時我沒有覺察到他已去世,先知何時給他留下了遺囑?」(布哈里《先知言行實錄》2741)「據泰勒哈傳述,我問阿布杜拉奧法:先知留下了遺囑嗎?他說:沒有。我說:那怎麼給人們規定遺囑或命令要留遺囑呢?他說:他以真主的經典留下了遺囑。」(布哈里《先知言行實錄》4460)「艾布賽爾德胡德默傳述,先知說:你們不要記錄我的言行,誰記錄古蘭經以外的東西,教他勾抹了它,你們傳達我的言行無妨,但誰要故意對我編謊,那他自備坐位於火獄中。」(穆斯林《先知言行實錄》)「我給你們留下了古蘭經,只要你們掌握,便永遠走不進迷誤。」(《塔志》13:116)穆斯林經常會想到,《古蘭經》太深奧了,一個普通人動輒就去求教《古蘭經》,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尤其一些瑣碎的事情,具體操作的程序,比如禮拜的數目和具體的時間,是不是還得依靠先知的言行或法學來規定呢?這種說法本身沒有什麼錯誤,但必須清楚的是,布哈里(810-870)搜集聖訓時,先知已歸真200多年;最古老的穆宛塔(715-795)先知言行錄,距離先知歸真也有100多年。而在這漫長的100—200年里,先知的言行早已被習慣性地保留下來了。問題在於,我們對先知言行的認識,是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真主的引導下不斷深入和提高的。先知時代沒有火車、飛機和輪船,我們總不能苛求先知對航天航海做出決定吧?那麼怎麼辦?「我已降示你這部經典,以解釋所有的事物,而且是對順服者的嚮導、慈惠和好消息。」(16:89)《古蘭》明確地告訴人類,這部經典可以解釋所有的事物。人類社會再複雜、再發展,難道還能超出真主的法則嗎?中國的秦皇漢武都是盛世明君,可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用秦皇漢武的律例能夠解決嗎?你肯定說不行。那麼,穆斯林信仰上遇到新問題,用中世紀老人家的見識就能解決嗎?當然也是不可能的。這是普通人都了解的基本常識,為什麼到了一些學者那裡,反而不明白了呢?作為信仰的人,最致命的問題是能不能結合現實理解真主的大能。我們身邊發生的很多事情,看起來好像都是偶然的,都與己毫無關係。一個人抽了一輩子煙,最後得了肺癌,自己還奇怪,怎麼會得這樣的病呢?這就叫不懂事物的因果關係。你今天的一切,不正是你昨天所作所為的後果嗎?怎麼就不認帳了呢!《古蘭》啟示第109章云:「隱昧的人們啊!我不崇拜你們所崇拜的,你們也不崇拜我所崇拜的。我不會崇拜你們所崇拜的,你們也不會崇拜我所崇拜的。你們有你們的還報,我也有我的還報」。這章啟示最點睛的一筆,就在這後面兩句,選擇不同,結果自然不一樣。而我們的一些大阿訇,卻把後面點睛的這兩句說成是「你們有你們的教門,我們有我們的教門。」意思是說,我們誰都不要管誰了。他們把最重要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關係閹割了,講沒了。 「馬利克藥敏迪尼」(執掌還報日的主)(1:3),這裡「迪尼」一詞的意思就是「還報」,怎麼能把它譯為「教門」呢?——這裡包含著一個重要哲理:信仰無需強迫,看看後果就會明白。再聯繫《古蘭》第二章前五節里提到的信仰原則:「他們確信後世」。這裡阿語用的是『阿黑勒』,即最後、後面,後果、歸根結底、後世等等。啟示在這裡有語意雙關之意,既要相信最後的清算,也要相信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因果關係存在。正常人都很清楚,不顧後果、一味蠻幹的人,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誰敢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呢?伊斯蘭信仰要求人們在思想認識後和行為實踐前,都要細心考慮好你的行為會給你自己帶來什麼後果。尤其在信仰方面,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走錯了道路如同春天撒錯了種子一樣,秋後可能顆粒無收。人生如果被壞人忽悠而選擇錯誤,那不是白來一遭嗎?拿疾病來說,病人實際比醫生更了解自己病灶的由來和原因。人的身體一旦感覺不適,首先應該審視自己的習性,無非病從口入,或不適應外部環境;要不就是多年積累的積塵宿垢,造成今日不治之疾。過去之因恰好造成現在之果,這是定而不移的。《古蘭》啟示非常關心人類的生存、發展和成長。《古蘭》從一開始就告誡人類,不要聽信惡魔的誘惑。人類是怎樣被造的?《古蘭》啟示分別給出了幾個供人類思考的基點:我從水中創造一切生物。(21:30)。他由水創造人類。(25:54)從泥土創造人。(6:2)從一個性命創造你們。(4:1)我由男性和女性創造了你們。(49:13)這應該是人類從起源到現在的整個被創造的過程。科學的研究也沒有超出過這個範圍,人類認識的繼續深化也只能在這個範圍里。「人類(阿丹)啊!你和你的妻子居住花園,並任意享用其中豐富的給養,但不要接近這棵樹,以免你們成為不義的人。」(2:35)這裡提到的「這棵樹」,《古蘭》啟示是作了詳細說明的:「你沒有看見嗎?安拉是如何把好話比喻為一棵好樹,它根深蒂固,枝幹衝天。它在養主的允准下按時生產果實,安拉為人類打許多比喻,以便他們記取。惡劣的話就像從地表拔除的一棵沒有根基的劣樹。」(14:24-26)《古蘭》啟示沒有像《聖經》那樣提到吃「禁果」的話,《古蘭》里沒有「禁果」這個詞。《古蘭》所說的不要接近這棵樹,實際就是讓人類不要接近惡魔的蠱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要過早聽那些兩性關係的壞話。今天的成年人和家長都知道,少年人如果受到誘惑,以至早熟、早戀,那他這一輩子可能也不會有什麼出息了。伊斯蘭信仰正是在《古蘭》啟示的反覆比喻和教導下認清自己的由來去往,珍惜寶貴的生命,主動接受並履行代治世界的使命,以獲取今生和後世的幸福。除此而外,別無它途。
推薦閱讀:
※女人哪八種行為讓男人恐懼
※三部最新歐美恐怖片,讓恐懼滲透骨頭!
※以33層的房子為例,到底買哪層最好,最全解讀(選擇恐懼症必看)
※選擇恐懼症的心理分析
※天睿:想要成百上千倍的成長,你需要這個恐懼邊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