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人格魅力為什麼會那麼強大?

一、問題的提出

劉備的人格魅力為什麼會那麼強大?

殺劉備的刺客為什麼會不忍心下手,被劉備「語之而去」⑴呢?

為什麼陶謙一見劉備來徐州,就甘願以徐州拱手相讓(而且還是一讓再讓)?

反覆無常的呂布奪了劉備的徐州、抓了劉備的妻子,劉備一無所有了,為什麼呂布還會歸還劉備的妻子,讓劉備屯兵小沛,給了他安身之地,儘力討好他?

曹操、袁紹這樣名望頗高的人,為什麼聽說劉備勢敗來投,都是那麼的盛情款待,曹操是「禮之愈重」⑵,表劉備為左將軍,袁紹親自出鄴城二百里相迎,何等看重劉備?

像龔都這樣的賊寇,都甘願為劉備鞍前馬後,盡忠報效,何其有魅力!

劉表也是「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⑶對劉備更是沒話說!

像關羽、張飛、諸葛亮這樣的非常難得的人等才為什麼會死心塌地跟隨劉備,最後為了劉備的事業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劉備的人格魅力

三國鼎立之一的漢昭烈帝劉備的成功,足以被萬世景仰,因此,雖然由於晉朝因承魏而興,故陳壽等奉魏為正朔,後代很多史家卻表達了不同觀念,如習鑿齒、朱熹、肅常、郝經等人,均以蜀漢為正統;《三國演義》等文學著作,更是拚命抑曹尊劉,雖然在客觀上「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⑷,但劉備的人格魅力實在是勝過了曹操,怪不得曹操「禮之愈重」竟如此看好劉備!

歷史上的漢昭烈帝劉備,那真的是一位響噹噹的英雄人物,若非生在群雄並起的時代,一定可以掃平寰宇,一統江山。劉備一生顛沛流離,然而他以信義為旗幟,屢敗屢興,最終成就帝業。這在我國古代史,實為突出。劉備出生貧寒,勢小力薄,卻能在強手如雲的三國時代爭得一席之地,我以為,這與他的人格魅力有很大的關係。

人格魅力具有磁石般的作用,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吸引其他人,令無數人為之傾倒。人們自動地聚集在他的周圍,沒有任何的外來力量,沒有任何的強制,心甘情願地跟隨他,服從他的意志,聽從他的領導。對人格魅力的這種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粘合劑,是原子能。

三國鼎立之一的漢昭烈帝劉備,就是人格魅力綜合寫照的典範。他用自己的真誠、仁愛、膽肝相照、禮賢敬士等博得了人民的擁護,這是曹操和孫權都無法比擬的。他是一位集仁愛、德政、治國人格魅力於一體的領導者。劉備的人格魅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性格寬厚、仁愛、愛民 。在劉備任職於平原相時,將府中的財物施捨給百姓以度饑荒,自己在府中和一般辦事人員同席同食,無所簡擇。所以,大家都歸附他、愛戴他,起事之初就很得人心,也給他造就了很高的威望。後來曹操攻打樊城,追擊劉備於襄陽,劉備在自身都很難保的情況下,他還要帶10萬餘百姓一起走,更可見他的愛民了。

2.重情重義、膽肝相照 。劉備是一位典型的重感情、「義」字當頭之人。首先,陶謙有意將徐州託付於劉備,劉備堅辭不受,直到第三次陶謙在臨終前將徐州再次交付於劉備時,劉備才肯接受。比如,關羽被孫權殺害,劉備為給關羽報仇,發兵東吳,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從這事,我們可以看出是劉備的真情真義的男兒寫照。

3.尊賢禮士、用人不疑。大家都知道在劉備的身邊雲集了諸葛亮、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等謀士武將,並且對他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他有何智慧能讓他們為此效犬馬之力呢?答案是真誠。劉備三顧茅廬欲請諸葛亮,諸葛亮本不願出山,但出於劉備的誠懇和信任,才同意出來輔佐他,並誕生了著名的「隆中對策」,協助劉備成就了一備霸業,建立了蜀漢。

劉備人格魅力的特徵是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的真實體現。劉備小時候就十分注意自身品德的修養和歷練,樹立賢德之君的風範。而且「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一直是他的基本政治理念,鑄就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人格魅力。

三、劉備的過人之處

有其過人之處的人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劉備的過人之處,主要在以下方面。

劉備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劉備起兵不僅僅是投機,也實在是有清平宇內之志。

黃巾之亂,兼以瘟疫橫行,全中國的人口劇減,「十裁一二在」,不過才六、七百萬,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一點都不誇張。劉備稱帝時,蜀國統共才二十萬戶,九十萬人。國家當此危難,如司馬徽那樣的好好先生、許汜那樣的求田問舍者比比皆是,連諸葛亮都不願輕出茅廬,而劉備卒能以天下為念,崛起於尋常巷陌,以綿薄之力捐助國家,正是大好男兒所當為。而且,在被曹操收並後,雖被厚待,但由於深知曹操將不利於漢室,於是看輕個人的名聲安危,接受密詔,然後又毅然與曹操決裂。取得益州後,又不遺餘力進攻曹操,誓要「董齊六軍,糾合同盟,掃滅凶逆」⑸。

因此,千古以來,尤其是《三國演義》出現以前的文人墨客,謳歌劉備的詩篇並不少於曹操,著名的如呂溫《劉郎浦》:「誰將一女輕天下﹖欲換劉郎鼎峙心。」辛棄疾《水龍吟》:「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等等,劉備不僅是個英雄形象,且被稱作「劉郎」,其英雄的翩翩儀錶,可與「周郎」同證。其雄心壯志,甚至也非項羽「彼可取而代也」這樣的草莽人物所可比攀。

以人為本。劉備重視「人」的觀念,保人意識強烈,用人水平高超,因而也就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這一點從他撤離荊州時,表現得最為明顯。《三國演義》著重寫道了百姓對他的追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劉備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而實際上,追隨他的又何止百姓。《資治通鑒》說到,曹操進攻荊州,荊州士子如雲一般追隨劉備。

劉表治下的荊州,不僅相對太平繁榮,而且由於劉表本人為清流的緣故,吸納了大量的名士,而因劉表志大才疏,這些人大多暗戀劉備,即便是劉表本人,也對劉備推心置腹。其他如公孫瓚、袁紹、曹操、呂布等,都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卻也對劉備趨之若騖,比如呂布,明明利欲熏心襲擊了劉備,卻不忍心傷害劉備的家小,且最終又接納了劉備,要換了是曹操,只怕早被剁成肉醬了。可見劉備的人格魅力實在無法抵擋。

劉備善待士卒,在入蜀之前,劉備沒有一寸土地,卻始終有相當實力的軍隊沒有離散,這是他凝聚力的表現;張世平、蘇雙等「見而異之」,馬上就能「多與之金財」用來「合徒眾」,而陶謙與劉備接觸未久,便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徐)州也」,都可見其人格魅力和社交能力;早年遇刺客,刺客竟然不忍刺,並「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劉琮束手,劉備「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⑹,可見其震懾力和吸引力;劉備逃出荊州,百姓扶老帶幼跟隨,可見其政治魅力,這是對曹操的戰勝,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當時的民心向背;劉備入蜀後,對劉璋舊臣不計前嫌一概錄用,可見其胸襟廣大……

以上羅列這麼一大堆,無不是劉備的好,試問曹操、孫權得到這麼多讚譽嗎?而他在用人方面,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連諸葛亮都大有不如,此處不願贅述。

劉備有大才。當時稱劉備為「梟雄」,劉備的才華表現在多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戰略眼光。乘勢而起便是有眼光的表現,後來不斷騷擾曹操後方,令操如芒刺在背,更是表現了遠遠超過袁紹和劉表的見識,當時也只有曹操等少數幾人才能意識到他的能量。

在具體的戰役中,劉備也不是等閑之輩。《三國志》明言其「善用兵」,在結識諸葛亮前,已經身經百戰,並在征戰中不斷地壯大著自己,擁甲一直在數萬以上,是各諸侯爭相拉攏的對象。且誅車胄、殺蔡陽、燒博望、戰赤壁、征四郡、收西川、取漢中……這都是劉備親自指揮的勝仗。比如取漢中,戰局一直按照劉備的預謀進行。史載「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軍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⑺

打了這麼多勝仗,如何大家只記住了夷陵之敗呢?我們對赤壁大敗的曹操,沒有這麼苛刻吧!再說夷陵之戰,史載劉備兵統共不足七萬,比東吳尚少一萬,且算是孤軍深入,縱是敗了,也象李陵那般的悲壯,比曹操之眾敗於寡,尚有很大距離。

劉備還勇敢機智,勇敢處如「至京見權,綢繆恩紀」⑻,抱得美人歸,機智處如「陰欲離紹,乃說紹南連荊州牧劉表」⑼,便金蟬脫殼揚長而去。劉備年輕時曾師事盧植、鄭玄,雖「不甚樂讀書」,想必不會一無所得,而且帝王師也並非盧植、鄭玄之流,而應是姜尚、張良之儔。

劉備有性格。《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這「喜怒不形於色」哪裡是《三國演義》里那個愛哭的劉備呢!而鞭打督郵,並非張飛,而是劉備親自所為,為此他不得不棄官逃命,可見其性格中有不折腰的一面。其恥居人下的性格,使他在播亂蓬轉之中始終信心十足,先後依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卻又先後離去,雖然給人以朝秦暮楚之感,事實上卻是生存能力極強的表現,其依附時是座上賓而非墀下奴,其離去時是高飛而非遁潛。因此,世人稱其為「梟雄」,極言其鷹揚虎視、天縱才華。

劉備重感情。重感情一向被認為是政治家的缺陷之一,但作為英雄,往往就有著強烈的悲情色彩。項羽若非虞兮虞兮窮途末路,英雄色彩也必沒有那麼濃厚。劉備亦然,雖然桃園結義是虛構,關羽其實也長劉備一歲而非其義弟,但對關羽之死的憐惜,終於促成東征,雖然戰敗,其君臣的知己之感卻實在感人,想必千古以下的士人,將無不為這樣的帝王傾倒了!劉備的最大遺憾其實是其繼承人阿斗,劉備不是沒有有成器的兒子,但想他堅持立阿斗的緣故,有著感念共患難的原因,阿斗因是劉備的兒子,播遷輾轉,早年頗為艱苦。對兒子如此,對夫人也亦然,雖然為政治需要又娶了孫權的妹妹,但其情形卻與劉秀相似,到了功成名就,還是故劍清深。仔細看一下歷史就明白,大凡開國皇帝,對髮妻都很有感情,雖不能做到一夫一妻,卻基本上可以共同始終。

四、劉備的號召力

有過人之處又有人格魅力的人就有強烈的感召力、號召力。

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人,要想在天下大亂,群雄並立之時開創江山,沒有幾分驍悍之氣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說,像劉備這樣的一個人在亂世是很有號召力的。

《三國志》中記載劉備「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⑽這個記載證明,劉備儘管出身貧寒,缺少曹操創業前那種顯赫的履歷,但卻具有一種天生的領袖氣質,能夠把很多優秀的年輕人聚攏在身邊,顯示出非凡的管理才能。在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邊界地帶涿郡(今河北涿州)從事馬匹貿易(這在當時是大宗貿易)的大商人張世平、蘇雙便給劉備提供了大筆資金,使劉備能夠招募徒眾,壯大組織。這種在事業尚未起步、只看重「團隊」便給予支持的模式,不正相當於今日的「天使投資」嗎?顯然,張世平、蘇雙對劉備的投資正是以押寶團隊為主的天使投資,這類投資由於沒有別的收益預期依據,只能以團隊能力為標準。而對團隊帶頭人的第一要求就是:能團結團隊成員,消滅內耗。歷史事實證明,張世平、蘇雙的眼光是毒辣的,劉備團隊的核心成員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人的團結程度是魏、蜀、吳三大集團中最高的,這與劉備的個人性格和領導能力及號召力密不可分。

劉備性格寬厚、仁義、正直、愛民。在他當平原相時,將府中財物施捨給百姓,以度饑荒,自己在府里跟「士之以下者」即一般辦事人員同席同食,無所簡擇。所以大家都歸附他、愛戴他,起事之初就很得人心。也給他造就了很好的聲望。後來曹操攻破荊州,追擊劉備於當陽,劉備攜民渡江,「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⑾在此安危之際,哪怕有生命危險也不願拋棄百姓,在歷代開國君主中實不多見。裴注特引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評論曰:「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亂世之民渴望的就是有個寬厚愛民的好皇帝啊,劉備也就理所當然的眾望所歸。

劉備尊賢禮士、用人不疑。建安十二年,時為左將軍領豫州牧、年已四十七歲、被視為天下大英雄的他,滿懷誠意,三顧茅廬,請教年僅二十七歲、無名無位、尚未建立任何功業的諸葛亮出山輔佐,留下千古美談。隆中對策時,諸葛亮稱讚他「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⑿,並非虛言。建安十九年奪取益州之後,對於荊州舊部和益州新附,他兼容並包,唯才是舉,「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⒀魏延本是義陽的地方豪強,劉備入川時他帶著自己的私人武裝相隨,很有勇略,屢立戰功,升任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自立為漢中王,準備將王府遷往成都,需要一位重要將領鎮守漢中。當時大家都以為一定是張飛,張飛心裡也以為非自己莫屬,結果劉備提拔了魏延,以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致使全軍上下無不驚訝。「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⒁所以說,劉備在用人、待人上顯得尤為心誠、情真,君臣相處的如同朋友般肝膽相照,相互信任,始終不渝,有一種同命運、共呼吸的真摯情誼。這在那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時代可是相當難得的。

劉備對朋友有信,對屬下有義,貧賤時一貫堅持此作風,富貴後不改寬厚,造就了人心對他的追逐與嚮往。劉備早年時,便有不少年輕人崇拜而爭相歸附他,連往來的馬販都覺得應該多給劉備以錢財,一助其成就大事。特別是昔日劉備顛沛流離,屢次被曹操擊敗,但是劉備靡下仍然願意回歸劉備,為之效力。徐州之役,劉備被曹操擊潰,轉投袁紹,關羽被俘,幾經輾轉最後歸劉備,被人稱之以義。後劉備到荊州,荊州當地投靠劉備愈來愈多,包括諸葛亮、徐庶、龐統、伊籍、霍峻、向朗、黃忠、魏延、蔣琬等荊州人士。甚至連廬江郡的雷緒都願意都願部下數萬歸附劉備,廬江人不願為當地統治者(曹操)效命,也不轉投同鄉人(周瑜)或是孫權等江東政權,卻願意長途跋涉,向異鄉人劉備投靠。劉表死後,曹操如狂風暴雨叩關,劉備在危急存亡之秋,仍吸引劉琮的左右官員及大批荊州民眾追隨,「比自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⒂赤壁之戰後,孫權派兵佔領江南郡陵城,但當地民眾不願接受曹操的統治,也不願投效南郡太守周瑜,紛紛轉投劉備,渡江之路絡繹不絕,最後居然因人多而擠得劉備埋怨地方太小,不好收容,最後又向周瑜要求分地,始得寬容。荊州士民不願就近服從周瑜,而不辭勞苦渡江投靠劉備,顯然在荊州士民的心目中,劉備和周瑜仍有區別。而且劉備有其值得投靠之處。劉備入蜀,益州不少人支持劉備,包括原來效命與劉璋的法正、張松、董和、黃權及李嚴等人,甚至連吳壹、費觀等劉璋的姻親都願意投降劉備而不願為劉璋力戰。除了表示劉璋之失人心,導致眾叛親離,但是可見劉備深得人心,魅力動人,劉備的感召力、號召力之大。

五、結 語

劉備的人格魅力的特徵是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的真實體現,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思想理念的體現。儒家的政治主張強調「德治」、「仁政」,告誡統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來影響民眾,贏得百姓信服。

複雜的政治鬥爭實際使小時候不愛讀書的劉備深知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對於角逐天下的重要性,他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養,樹立賢德之君的風範,臨終時仍不忘留下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⒃

正是這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孕育出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品格,鍛鑄出劉備的人格魅力。人們也認知了劉備這個特定歷史人物永恆的人格魅力和歷史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1. ⑴、⑵、⑶、⑸、⑹、⑺、⑻、⑼、⑽、⑾、⒀、⒂《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2. ⑷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3.⑿《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4. ⒁《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5.⒃《先帝遺詔》


推薦閱讀:

儒學讓人強大丨余東海
隔代遺傳太強大,郭晶晶四歲兒子長得和曾祖父霍英東越來越像了!
Excel中Sumproduct函數的強大你是否知道?
今天介紹幾個方便你看電影、追美劇的強大網站!
內心強大不怕挫折,這幾個生肖的人越挫越勇

TAG:魅力 | 人格魅力 | 人格 | 劉備 | 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