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雲:中、歐古代文明的發展(上)

殊途同歸———中西文化發展的軌跡之一中、歐古代文明的發展(上)版次:RB17 版名:大家 稿源:南方都市報 2012-10-12

許倬雲口述,陳珮馨、陳航整理,小標為編者所加。

從去年3月起,史學家許倬雲先生在南都開設「許倬雲說歷史」,先後推出「大國的興衰」、「現代文明的成敗」和「許倬雲說台灣史」系列,均受到讀者歡迎。從本周起,南都推出「許倬雲說歷史」系列之四:殊途同歸———中西文化發展的軌跡,每周一期,逢周五刊出,敬請關注。

在這個系列中,許倬雲先生將討論中國和歐洲這兩個文化系統數千年的發展,以及途徑的同與異,並從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經濟發展等方面對中國和歐洲進行比較。———編者

談到中國和歐洲的古代文明發展,不得不追溯到今天所謂白人和黃人之間的差別。最近二十年來,人類學界出現非洲人種擴散論,認為世界各地現在的人類,都是最後一波從非洲往北移動的人種的後代,並且稱為「現代人種」。這一理論,最被質疑之處的,是本來在這些地方居住的其他人種,究竟到哪裡去了?

歐洲與亞洲的古代人種

在古代,人類掌握的工具不可能造成滅種的災害。假如這些原來在各地居住的人種並沒有消滅,而只是和最後一波非洲北上擴散的人種混合;那麼,我們只能說,所謂現代人種也不過是許多人種之一,並沒有,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其它人種。其實,我們不能忽視,歐洲早已有人居住,例如尼安德達人,這一古代人種並沒有消失。尼安德達人的基因實際上已經在歐洲人中找到;尼安德達人,乃是和來自非洲的所謂現代人種,同時在歐洲居住,最後,二者混合為歐洲的土著人種。

回過頭來,看看東方的中國地區。中國考古學上,古代人種的基因研究,還沒有很多新研究。從「北京人」、「上洞老人」、以至近來出土的「許昌人」,中國地區的古人類有不少發現,而且經過體質人類學的解析,這些古代人種之間,也有相當可見的承襲跡象。最近的資料,又有二萬年前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研究,存在於現代亞洲大陸和海洋島嶼民族。丹尼索瓦人遺骸,是1987年時,在俄國西伯利亞地區烏拉山底下的一個洞穴之中發現的。經過德國科學家所作的基因研究,肯定這一人種乃是亞洲古代的人種。今年年初,基因研究學者從若干亞洲人種的選樣之中,找到丹尼索瓦人的基因。亞洲大陸上的古代人種成分,還有待作進一步的研究;將來找到的後果可能和歐洲現代人一樣:亞洲古代人種基因,也可能保留在今天亞洲人身上。

這種解釋指出的方向,則是人類的多樣性。來自非洲的「現代人種」,在北方的歐亞大陸擴散,居住在各地的人群,各有其演化過程,又有不斷遷移過程中的分分合合,以及因此而生的基因擴散。也就是說,歐洲、亞洲各地的人類,確實會有相當的同異。總的講起來,我想可能的情況是,亞洲和歐洲的人種是有一些不同,不過都是「現代人種」的一部分。

新石器時期中國存在五種文化形式

回到古代文化本身的特色來看,亞洲和歐洲,都從舊石器時代的採集和漁獵生活,一步步發展到新石器時代的定居農業。仔細比較這兩個地區的發展形態,我們也看到其間不同的發展途徑。二者的差異,決定了後來文化發展的不同形態。那些影響發展方向的因素,可能到今天還存在於兩個地區。

不同的人群身處不同的自然環境,會各自發展相應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結構。我們也許可以借用生物基因的觀念,稱這些特質為文化基因。以中國而論,舊石器時代轉移到新石器時代的過程,在中國的考古數據,並沒有顯示明顯的區隔,整個過渡是和緩而漸進的。新石器文化的出現,離現在大約七八千年、甚至一萬年左右。那時,亞洲東部的中國大陸地區,北面發展了小米種植的文化,南面就是長江以南,發展了稻米種植的農業文化。在這個基礎上,很快各地都發展了發達的新石器文化。

新石器文化的前一個階段,也許我們可以說,離今八九千年到六七千年之間,有幾個發展非常複雜的新石器文化出現了,例如,仰韶文化。我們要注意的事實,乃是在新石器文化前期最鼎盛的時代,中國這個地區,至少有五個高度發展的文化形式出現。

在中原一帶,以仰韶過渡到龍山期間,已經有大型的村落,村落人口為數不少;小米農業也相當發達;陶器已經有非常精美的彩繪。當然各地的地區性文化,會呈現個別獨特的面貌。基本上,村落之中,已經有富、貴、貧、賤的差別;表現於墓葬,這種社會已經是相當複雜的社會。中原的新石器文明的前半段,雖是夠複雜,卻並沒有特殊引人注目之處:彩繪的陶片是相當精美,但是並不令人驚嘆。

沿海一帶的情形,可不一樣了。最北方遼河地區的紅山文化,有非常大的聚落,聚落與聚落之間階層組織複雜。紅山文化的玉器,到今天放在玉石市場上,還可以當作精品看待。紅山時期的「女神廟」與領袖墓葬,都是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山東的大汶口文化,特色是以高溫燒制的黑陶,在大型墓葬之中也有非常精美的骨製品。大汶口文化,出現了文字,固然我們今天還不能解讀這個文字,但它是文字是不容置疑的。大汶口聚落的範圍非常龐大,一個大的村落,涵蓋面積和墓葬的規模,都表現這個聚落人口眾多,可能不下千數。村落內部階級分化,貧窮富貴之間的差別明顯。

更往南走,浙江杭寧紹地區,出現了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和它前身的河姆渡文化有相當的關係,已有數千年的延續。良渚文化的特色,是出現大量玉琮,雕刻之精美,令人驚嘆。還有很多人工堆積的土山,顯然是一些禮儀建築,也許是祭祀上天的祭壇,領袖們的墓葬就在這些土山下。良渚文化擴散的範圍極為廣大,從浙江到今天蘇北,這些土山處處可見。

往中部,在今天湖南、湖北,那是廣大的湖沼地區。這一地區,古代人類發展了種植稻米的農耕文化。在其最盛的時期,所謂石家河文化,不僅有許多複雜的村落出現,而且有廣大地區的遺址,是以中心城市,周圍有十來個次要的衛星城市。城市遺址,竟有數百萬平方米。

這種大規模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達到了一定的文化高度和複雜程度,共存於中國地區的亞洲大陸。它們共同的特徵,都是超過漁獵取食的階段,而進入了農耕生產,村落分布相當地密集。以考古學最發達的地區來說,從陝西到河南,包括黃河以北的山西一部分,這廣大地區,現在已經發現的仰韶和後期的龍山時代的文化,為數過千。這個分布的密度是相當可觀的。那時,中國地區的古代人類,都已經是發展了相當高度的農業生產方式。

中原文化脫穎而出

在距今四千年前,中國地區的亞洲大陸,忽然發生了巨大變化。變化的原因,我們今天不知道;總體而言,沿海三個大文化和華中地區的石家河文化都忽然衰敗:村落縮小、人口減少、文化水平降落。其中還一度呈現文化轉移的現象,但是似乎都不太成功。譬如說,良渚文化向北推,大汶口文化向南推,江蘇產生很多的混合衝擊,但似乎都不能挽回頹勢。究竟這文化衰退的原因在哪裡?可能是氣候,但那時的氣候,似乎並沒有劇烈的改變,天氣是冷了一點,但為何受同樣氣候影響的地區,卻沒有這麼大的變化呢?另一解釋則是:那四個文化,都有精美的禮儀用品和複雜的社會結構,也許正因為社會的結構上下差距太大,而上層的統治階級,過度地消耗了民力,例如,高高的土山、難以燒制的黑陶等等,過度地消耗人力與物力,以至於社會崩潰。

看上去不起眼的中原文化(廟底溝文化二期文化),卻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人口依舊眾多,生產力也並沒有衰退。這一文化的脫穎而出,可能建立了後世中國以中原作為發展中心的長期傳統。廟底溝文化的鄰居,漁獵採集的色彩還很濃厚。廟底溝二期,卻是相當純粹的農業文化。西起今日的關中,東至河南東部,這一條窄長地帶,沿黃河邊上拉下來的古代文化,奠定了後世中原的核心。

在這一個基礎上,中國古代文化,從石器逐漸過渡到青銅文化的時代。中國古代傳說中夏、商、周三代,夏文化所在的地區,正好是和廟底溝中期最東邊的二里頭相近。今天二里頭文化的遺址,是一個相當宏大的聚落,聚落結構也很複雜,顯然已經超越了農業村落。合理的推想,中國新石器文化發展,從星羅棋布的許多農業村落,逐漸融合成為幾個大的文化區,終於造成中原龐大的核心地區。在這裡,中國夏、商、周,三代傳遞,也在這裡,才發展「國家」形態,從原始的部落,一步步進展到商代大規模的王國,以至西周王國的封建體制。整體的發展過程,是內聚、是融合。這地區面對的外來文化的干預不大,外來的移民也不多;這是土生土長,當地長大的文明體系。

推薦閱讀:

諾亞方舟的故事發生時,中國大概是什麼年代?
古人是如何得知食物的加工的?
為何南海和東海沿岸沒有發展出如同地中海周邊的海洋商業文明?
有一個犧牲一個孩子讓所有人幸福的城市,叫什麼名字?

TAG:發展 | 古代 | 古代文明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