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從前有個取經人叫玄奘(一)
(黃曉明主演影片《大唐玄奘》)
文/小林傳說
傳說從前有個很厲害的法師叫玄奘(zang),他要去西天取經,於是就有了關於他一系列的傳說。
傳說他取經很辛苦,前前後後花掉了17年的時間取回了幾百筐樹葉子,從我們國家當時的首都長安出發,先是西行然後再一路向南,才到達他要去的寺院,這個寺院有個很pia氣的名字:
那爛陀寺。
但是如此沒有文風的名字並不影響這座寺院的成就,這裡據說一度數百年都是佛教的最高等學院。
由於這座寺院已經沒有了,同時也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誓死不棄坑的優良傳統,我們最好還是從今天的主人公開始講,那就是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其實小時候不叫玄奘,這是他出家為僧後的法號,玄奘法師原來姓陳,這是他的俗姓,他作為俗人的時候,當然不單有俗姓,還有俗名,叫做禕(yī),也就是說在出家之前,陳禕這個姓名陪伴了他十三年。
陳禕生於隋開皇二十年,換算成今天用的公元紀年的話正巧是公元600年,據說這一年有個叫甄立言的中國醫生記載了一種小便會變甜的疾病,後來人們便乾脆把這個病叫「糖尿病」。並且那個時候大概還沒有生於世紀之交這個說法,因為國內還在使用傳統的「天干地支」紀年。不管怎樣,陳禕生下來後沒有多長時間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的父親陳惠是位很厲害的人,書上說他的父親長得又帥,又有文化,只可惜陳禕是他最小的兒子,他並沒有那麼幸運活到可以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聲名顯赫,甚至做出名垂千古的事迹來的那一天。
非常需要感謝陳公的是,他不僅把小陳禕生得有鼻子有眼兒,像他一樣英俊,他還從小讓自己的小兒子熟讀儒家典籍,沐浴聖人的教化。
聽起來貌似又是一個從小讀書將來一定有大成績的例子。
總之,在父親去世,又趕上國家時局動亂這種情況下,陳禕的二哥率先出家為僧,出家的地點是洛陽城外的凈土寺,陳禕也便跟隨著二哥從老家緱(gou)氏縣一同搬到了寺院里學習。河南省緱氏縣今天叫偃師市,車牌號碼是豫C,這裡貌似是個了不得的地方,這一帶在老早老早老早的時候是周朝王城的南面,所以這一代乾脆就叫「周南」,夫子編寫的現實主義文學教育兼反動諷刺詩歌彙編《詩經》一書裡面的第一篇就叫《國風·周南》裡面好像有這麼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嗯,剛入寺廟的時候,陳禕只有十一歲,放到今天仍舊是被未成年人保護法關照的年齡,可是不同於今天的孩子,他早早的在那個夢遺的年代就已經找到了自己守護一生的信仰:佛法。
在凈土寺里耳濡目染,學習了700個日夜之後,十三歲的小陳禕出家為僧了,和今天的一些僱傭僧人的寺院不一樣,那個時候想出家為僧還不是什麼特別容易的事情,據說要考試,還要看悟性如何,書上說這叫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更何況是這麼小的一個孩子,但是就是優秀的小陳禕居然拿到了凈土寺破格錄取的通知書!
從此陳禕這個代號成為過去,以後就得叫他玄奘了,這時候他應該算是一個小沙彌。玄奘在寺院里學習了許多當時的佛教典籍如《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之類的硬貨。
可是就在小玄奘在寺院修行沒幾年的時候,天下發生了一件大事,隋朝第二個皇帝楊廣被殺了,一個盛極一時的時代,在刀光劍影中落幕,並且後來大家還給這位皇帝上了個很不好的死後評價:煬帝。在中國這幾千年歷史長河有幸坐過皇帝寶座的幾百個皇帝里總共有六位獲得了這樣的「殊榮」,概率應該是很低,並且貌似能滿足「煬帝」這一「殊榮」也挺難的,因為根據專門評價歷史重大領導人物的死後稱謂字典《謚法》記載: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dai)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試問一個皇帝當到什麼份上才能趕上這評價?
歷史車輪總歸要滾滾向前,公元618年這一年是隋朝的最後一年,自然是唐朝的第一年,全稱為唐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元年。
不管以後的唐朝興盛幾許,起碼在唐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年間的日子裡,天下還是在不斷地打仗,許許多多以後在話匣子里生龍活虎的人物還在沙場上活躍著,小玄奘呆的那個地方應該是重點軍事交戰區,於是他便跟隨他的哥哥一路走到了蜀地成都,好像在我們國家歷史上一打仗很多人都往這跑,可能是因為這個地方交通太爛。在這裡修行了數載之後,他終於不是一個小沙彌了,因為他受戒了!就是以後他要根據8類共348條的戒律來修行辦事,成為一個有責任的正式僧人。
待天下差不多安穩之後,玄奘就像今天很多心靈雞湯文章里說的一樣:
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和更優秀的人站在一起!
二十七歲的玄奘決定前往京師長安,當時唐王朝的國都長安城已經有了文明奇蹟國際化超級大都市的雛形,這裡寺院林立,自然高僧也多。
說來也是十分的巧合,可能大人物的命運總是在歷史節點裡交織,玄奘法師的一生似乎與年號更替有著特別的緣分,他到達長安的這一年正好是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而他去世的時候又正巧是麟德元年(公元664年)。
影視劇《貞觀長歌》劇照
不管怎樣,玄奘法師在這個時候已經不是那個河南某個旮旯(gala)出來的一個不知名的光頭了,天資聰穎的他已經名滿京師,窮盡各家學說,是佛教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由於佛教是外來宗教,在佛法東傳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學派、學說,並且其翻譯的過程中又常常趕上政治鬥爭或者戰爭,所以佛教界里的很多觀點常常不一,各家學說多有歧義。換成今天的話講,可能玄奘法師就是不信在不研習佛法,不認真習頌佛經的情況下,還能給一輛汽車開光尋求佛祖保佑,這些事誰說了都不算,乾脆去佛法誕生地天竺國(今印度)去一探究竟,尋找真相的來源。
在打點好行李之後,玄奘法師於貞觀二年開始上書請求辦理西域通行證和唐朝護照,希望政府能夠批准他西行取經。但是十分不湊巧是,好像邊關又打仗了,並且有些賊人常常化裝成傳教士,其實就是間諜。在這種情況下,太宗皇帝並沒有批准他西行。
可是要相信,上天在給你安排使命的時候,一定會用各種辦法幫助你實現夢想,因為半年之後,機會就來了。
北方鬧饑荒了,據說是發生了蝗災乾旱等等意想不到的糟糕情況。為了體現出唐朝政府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國力不濟的情況下,並沒有傳說中的開倉放糧而是允許百姓四處去找吃的。
趁著這股「出行風」玄奘法師不甘心這次西行計劃就這麼作古,他決心已定,不到西土誓不還,畢竟經常有成功人士告訴我們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世界那麼大,我們一定要去看一看!玄奘法師在做了一番非常偉大的思想鬥爭之後,一咬牙一跺腳想到了一個可以不那麼複雜就上路的辦法,那就是:
先上路再說!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再做了!
相關文獻記載道:玄奘法師由是壯志發懷,馳心遐外,是以貞觀三年立誓束裝,拂衣而去!
大師不愧是大師,沒有任何相關手續就直接想要遠渡他國,這才是真正的任性,這又是何等的瀟洒!
不管怎麼樣,我們的玄奘法師面對著將要到來的浩浩流沙,巍巍雪嶺已經邁出了他西行的第一步,起碼他的心已經在路上了。
在出發的頭一晚玄奘法師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