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策協會理事吳春城:台灣如何消弭來自大陸的戰爭危機?
吳春城:兩岸政策協會理事、復旦大學管理學博士。
鳳凰網大學問獨家版權稿件,轉載須聯繫微信okdemin授權。本文即將刊載於今年三月出版,由童振源主編的《兩岸政策藍皮書》。
吳春城認為,台灣抓住了軍事、經濟、科技、民主的機會,保證了台灣相對大陸發展的優勢,如今台灣還要構建弘揚文化軟實力,來應對潛在的戰爭危機。「一中」不當「中國」理解,而當「中華民族」理解。
如果譬喻兩岸發展是一部西遊記,那麼」一中」就如緊箍咒,而「各表」就是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變化萬千了。這個譬喻正可以說明2016猴年,蔡英文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窘境。
針對2016總統大選,大陸國台辦不斷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發展的定海神針,如果沒有九二共識,兩岸之舟將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在大選辯論中,蔡英文也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接受九二會談實質存在,還強調「求同存異、相互諒解」,為兩岸關係鋪陳一條溝通的紅地毯,讓民共關係可以建立在「九二會談、一中各表」這個基礎之上。但是中國對蔡英文執政有很高的疑慮,如果蔡英文要讓兩岸關係順利發展,想繼續借用國民黨的「各表」如意金箍棒顯然是不夠的。國共之間有其歷史系帶關係,雖然國民黨耍弄「各表」,但中國相信國民黨的」一中」本質,而不須時時念起緊箍咒,但民進黨政府則完全沒有這些條件。
新政局之後,大陸的」一中」緊箍咒勢必越念越急,越來越緊,蔡英文的「各表」空間,勢必越來愈窄,越來越難。即使蔡英文也接受國民黨的」一中」就是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但對大陸政權來說,面對國民黨政府時,中華民國可以被其解釋為國共內戰未決的虛體,但面對民進黨政府,一旦切斷這個歷史系帶,中華民國就是存在台灣的政治實體,毫無模糊空間。目前蔡英文基本上已說服大部分民進黨支持者接受「各表」就是中華民國,但要進一步推銷」一中」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應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投票前一天,韓國TWICE台籍成員周子瑜,因在電視節目中揮舞中華民國國旗,遭中國網友抵制,周公開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道歉影片流出後,對台灣選情造成不小衝擊,甚至被稱為影響2016大選的二顆子彈事件。這個事件,被視為「九二共識」破功,也凸顯了「一中各表」面臨了碰壁的困境,台灣網友流傳一則笑話,生動地呈現這個困境:
國民黨看見共產黨=國旗收起來
國民黨看見民進黨=國旗拿出來
民進黨看見國民黨=國旗收起來
民進黨看見共產黨=國旗拿出來
共產黨看國民黨拿國旗=沒看見
共產黨看民進黨拿國旗=搞台獨
如果情勢繼續惡化,連「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都走到盡頭?那麼兩岸這場西遊記要如何繼續演下去?正是本文關心的主題。
一、「保護台灣」為藍綠共識
台灣每逢選舉,政治人物總會機械性地向統獨光譜的兩極各自靠攏,擺出水火不容之姿互相攻訐叫陣;但逐漸地,越來越多選民看出這只是政客之間無謂的口水之爭,經過一場場的選舉,選民們以手中的選票迫使藍綠兩方不得不接受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就是維持現狀,亦即對於當下台灣的共同熱愛、以及保護台灣穩定發展的心愿,成為藍綠共通的語言。
其實藍綠政客們吵來吵去,既與兩岸局勢與政策無關,也與台灣的存在與發展條件無關,大都只關乎內部權力板塊的爭奪。如果從馬克思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統一或獨立從來不是幾個政客說了就能算數,因為政治生活的過程不是由意識形態所決定,而是由物質條件與生活條件所決定。就以從2000年陳水扁總統執政的八年間為例,民進黨政府因種種去中國化的作為而留下「逢中必反」的評價,甚至造成兩岸之間的情勢緊繃;然而對於熟悉唯物論的中共而言卻是洞若觀火,阿扁使出種種催化群眾情緒的手法來操作反中,實際上是出自一位弱勢領導人不得不然的選擇,因為居於弱勢時必須採取強硬的攻勢手段才能自保,這是一種生存的策略,與意識形態並無關連。
相較於陳水扁前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就任總統後,勢將成為一位更為強勢的領導者。領先者的最佳策略必然採取守勢,守勢就是不主動求戰,以和為貴,吸納對手優勢,求取最大公約數,順利施政,才是作為新總統的蔡英文最大利益。由於大部分台灣人不會對於蔡有「出賣台灣」的疑慮,由蔡推動兩岸關係,綠營與中間選民不會反彈質疑蔡是否犧牲台灣權益,藍營也應該不會反對,獨派人士更未必會堅持法理台獨,因此在兩岸政策方面,蔡英文既不必受盟友要挾分贓利益,就不會選擇和阿扁一樣逢中必反,而會保有更多的餘裕與彈性,比較能維持理性走中道之路。無論如何,攸關台灣現狀最重要的兩岸關係,既不是統,也不是獨,在中國崛起之後,如何繼續守護台灣的存在,找出「保台」之道,將成為蔡英文最嚴峻的挑戰。
二、保台四部曲:軍事-經濟-科技-民主
「保護台灣」的信念從1949年至今,經過數次重大轉折:從軍事保台論,到經濟保台論、科技保台論與民主保台論的保台四部曲,均是以彼時彼刻台灣所擁有的優勢來作為保護台灣的戰略基礎。在兩岸對峙、風聲鶴唳的時代,武裝軍備為台灣的和平提供堅實後盾。隨著台灣社會繁榮發展,經濟情況的改善不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大強化國民自信;很多人都還對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記憶猶新,當時台灣經濟上的優勢傲視亞洲,是許多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典範。台灣也曾經在知識創新方面領先,兩岸交流時大量提供中國技術支持。在政治方面一連串的改革,更使台灣民主有奇蹟之稱,因為我們以不流血的和平方式完成政治變革。
時至二十一世紀,隨著世界局勢的微妙轉變,保台的戰略思考也需要從過去著重工具面向的軍事、經濟、科技、政治制度等,轉向文化軟實力。「軟實力」(Soft Power)一詞出自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前國防部助理部長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博士1990年的著作《美國日不落》(Bound to Lead),到2004年的《柔性權力》(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一書更將軟實力的理論充分闡述發揮。約瑟夫?奈伊認為,相較於軍事、經濟等硬實力,文化、政治價值、政策等也能夠產生吸引力,引發與硬實力不同的效果。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各國之間的互動較過往更為頻繁密切,文化之間的差異與碰撞早已是觀察家分析國際政治不可忽略的焦點,重視文化的戰略層次成為大勢所趨。
歷經工業化、科技化的發展,台灣整體在成長過程中一直不斷自我提升,公民社會更是日趨成熟。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力量急速興起,面對中國崛起,台灣社會普遍瀰漫著集體焦慮與不知所措的恐懼,我們迫切需要找出當前台灣最大的優勢,來作為保台的主軸。此時「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正可為陷於瓶頸的「保台」傳統硬實力模式開啟另一向度。
三、台灣的文化軟實力
蔡英文在提出其文化政策時曾經表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的力量是促進國家進步的關鍵動力,並宣示將善用文化軟實力重返國際社會,讓全世界重新認識台灣;相較於過去傾向將文化置於政治改革或社會經濟政策之後的順位,在認識文化作為軟實力上已經邁出重要的一步;但即使如此,若將文化當成是「文創產業」,將之視為一枚產業的齒輪,仍是著眼其工具價值而不見其戰略價值,則有見樹不見林之憾。
要了解台灣的文化軟實力何在,需要先對台灣的文化位置加以定位。由於學界眾說紛紜,暫且先擱置百家爭鳴的文化理論,從最貼近每一個人生活的日常經驗切入:在我們的捷運站,旅客總是井然有序,不見大陸地鐵站的爭先恐後;走進路邊一間尋常的商店,很容易聽見親切的招呼「歡迎光臨」,店員會微笑著找零錢給顧客,而不是綳著撲克臉把錢扔在櫃檯桌面上……這些都是台灣每一天日常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光景,卻在許多來台灣造訪的大陸朋友們心中留下了鮮明而深刻的印象,諸如「台灣人的文明程度比大陸高多了」、「台灣社會的道德水平比大陸高」、「台灣人比大陸人具有更高的公民意識」等讚美之詞屢見不鮮,也隨著兩岸交流日趨頻繁,獲得廣大的迴響與贊同。
兩岸人民日常生活行為舉止差異性,不僅是來自於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其實更是歷經漫長時光累積、辯證而生成的產物。台灣的發展起源複雜,造就今日台灣社會豐富多元、兼容並蓄的風貌:從原住民部落的開創,到17世紀西班牙、荷蘭的佔領,明代鄭成功、閩南人、客家人大量移入,乃至1895年被清廷割讓給日本,於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直到經過政黨輪替而深化民主的今日台灣。這些都是台灣的文化礦產與寶藏,就像是故宮細心保存著無數的中華古文明寶物,而透過故宮南院展現中華與亞洲文化交流的軌跡,也像是台灣人既隨手就能寫出現代大陸人已不熟識的繁體中文字,同樣能輕鬆流暢地駕馭簡體中文,往往讓大陸朋友羨慕不已。
相較於台灣,大陸經歷文化大革命的激烈鬥爭、繼之在實施改革開放後急速追求大躍進的精神迷惘,徘徊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矛盾,擠壓在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間的掙扎。近年來中共當局力圖重拾中國傳統文化,銳意強化文化建制與管理,藉以作為爭取國際社會認同的資源,例如設置「孔子學院」作為推廣中國文化的據點,以及在2008年北京奧運強力置入中國文化元素,藉以向世界展現出一個和諧、文明的大國形象,然而這些歷史的傷口要能夠平復,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當前的中國其實仍有許多迷惘與內在衝突,尚未能拿出足夠精練、精緻的成果來面對世界。相形之下,台灣在這條文化發展之路上已走得更遠、創造更多成果、培育更多人才,這就是何以在實際可以感受到的日常生活當中,大陸朋友無法不承認台灣比大陸把中華文明保存得還更好。他們看到台灣人的從容與安定,他們看到中華文明與儒釋道傳統深化在台灣人的生活之中,他們不僅讚歎台灣人保留了中華民族的原型風貌,甚至將大陸大江南北各省分的隔閡融為一體,更將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融合的毫無間隙,這不正是台灣獨一無二的文化礦產與寶藏嗎?
曾經有一段時間,台灣立意強化自身的文化主體性,政治正確的本土化撲天蓋地,卻也使得文創淪為政治操作的工具,反倒成了許多創作者說不出口的焦慮,實際上這些僵持不利於文化紮根,反而使得台灣優勢喪失。隨著2016政黨再度輪替,民主化運動過程中的意識形態操作也將結束其階段性任務,未來需要的是更多的寬容、更大的空間。從歷史的眼光觀之,台灣雖然在地圖僅是一方小小的島嶼,卻承繼了文化多樣性的DNA,先天具有成為文化重鎮、甚至文化大國的本錢;假使台灣僅僅局限在文創的工具面來談文化,無異是浪費了台灣所擁有的先天寶藏。台灣不但不應刻意斷裂中華文化的連續性,而是應該確認自己是廣義中華文明的承續者與開創者,吸收與融合後開創出屬於自身的獨特價值,在文化面取得領導地位,作為台灣的特殊優勢。台灣主體文化不是一個自發性文明,但種種不同的文化元素在歷史的偶然性下先後在台灣匯聚,長出嫩綠的新芽,將能促發這塊土地綻放出更美麗、更有活力的花朵。
四、一族架構下的兩岸文化交流
從2013年起,「台灣競爭力論壇」針對台灣人的國族認同,持續進行了十一次的追蹤調查。根據2015第三季台灣民眾國族認同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跌破五成,目前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者有47.7%,否定者佔46.9%。由連續三年的調查趨勢發現,這是該調查第二次中國人認同的比例不到五成;上一次中國人認同低於五成的時期,發生在太陽花學運期間。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調查顯示認同中華民族者仍有八成以上,有83.6%的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比第2季減少3.3%,與太陽花學運期的83.8%接近。不承認者,佔10.7%,較上季增加1.9%,與太陽花學運期的10.2%接近。至於不接受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原因,有88.4%的人認為自己生在台灣,就是台灣人。
關於如何解讀調查數據,與會學者有不同看法,不過大部分學者皆同意此調查結果顯示了「政治的台灣人,文化的中國人」此一複雜認同現象。在具有共同血緣、語言歷史文化的前提下,有八成三左右的民眾具有中華民族認同,同意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此一共通認同或可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特別是當2016政黨再度輪替,兩岸之間更需要累積互信,化解政治敵意。若是在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的認同架構下進行兩岸文化交流,大陸以「民族大義」侵台的理由自然不復存在。
綜上所述,以文化保台為出發點,從中尋覓兩岸和平、台海穩定的契機,似為一可行之道。基於此一共通認同的基礎,海峽兩岸可以就文化面展開和而不同的溝通交流,強化互信,從而在現實層面中落實文化保台之政策。具體建議的文化戰略作為如下:
(一)政策面:發揮台灣文化軟實力,規劃兩岸文化交流藍圖。首先可以台灣社會現況為基礎,規划具有整體性、延續性的方案與計劃,讓全體民眾了解台灣的文化戰略定位、以及未來的文化願景與展望。由下而上的方式雖然立意良善,但是政府應主動負起規劃政策的責任,勾勒出長遠的文化政策與清晰的整體圖像,以此為核心來凝聚台灣豐沛的文化能量,並作為兩岸在文化面互動的基礎。
(二)產業面:強化台灣文化優勢,以歷史底蘊帶動產業創新。在過去因政治操作而形成意識形態之爭,造成文化價值錯亂,應隨著選舉激情過後告一段落。台灣先天擁有豐沛的文化礦產與寶藏,大師雲集,人才輩出,可以透過縝密與實際的各類短、中、長期計劃與方案,必要時可結合公部門與私部門之間的力量,善用歷史累積的文化寶藏,活化文化發展的動能。
(三)戰略面:提升文化戰略層級,以故宮博物院為戰略核心。故宮象徵著台灣對廣義中華文明的繼承、轉化與開創,加上台灣移民社會擁有豐富的文化創作資產,不僅是中華民族文物守護者,更是詮釋中華文化的新原點,足以發展為世界級的中華文化重鎮。從故宮文物典藏的研究,觀賞;到中國傳統的文學,哲學教育推廣;到電影,藝術的製作傳播;甚至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的運用層面,全方位層層開展,讓世界熱愛中華文化的人士,都以台灣為首選,再以文化傾銷中國,導引大陸現代化的精神文明,爭取大陸民心的認同。
(四)溝通面:辦理兩岸文化交流論壇,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溝通機制。由政府單方面推動的政策、綱領等往往容易淪於制式教條,在趨向成熟的台灣民主社會,已經很難受到年輕世代的認同,若是施政無法獲得人民肯定,不僅讓公務人員的心力白白耗損,更招來文化界與社會大眾強烈反感。要讓兩岸文化交流不流於口號,政府需要設計出溝通平台,讓文化政策能夠受到全體公民的檢證,並讓這些意見能夠成為改善政策的後盾。
(五)合作面:積極對外尋求區域間的雙邊與多邊文化合作,使兩岸文化交流內涵更為豐富,例如:文物交流、文化教育建構、相互文化營銷與合作交流機制之建立。一方面透過本土文化的保存、維護與倡導教育,對內建構國人對台灣文化之認同,另一方面對外增進他國對台灣文化之認識,在文化留存與教育進程逐漸成熟後,促進與他國間的文化交流,展現台灣文化之軟實力。在台灣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下,以台灣成功繼承並開創中華文化的經驗,並透過兩岸的相互文化合作,台灣可以協助中國找出中華文化在現代社會體現的方式,成為中國的文化導師。
五、「文化保台論」的挑戰
「文化保台」這個論述,與不少民進黨人士長期主張的台灣主體文化論有所悖逆。在台灣主體文化的思維下,認為非漢人的台灣原住民文化、歐洲文化、中華文化、日本文化、美國文化、與全球化等影響,都是台灣歷史遺產與現今文明的一部分,當代台灣文化早已不附屬於中華文化。
台灣主體文化論具代表性的民進黨前執政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曾發表「歷史文化研究的新思維」,提出「倒轉90°」「台灣觀點地圖」的說法,強調「台灣必須找回自己的中心點」。本土派人士認為應發展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理念和「立足台灣,心懷台灣,創造海洋國家格局」的史觀論述。更進一步地否定以中華文化做為台灣文化的核心。
台灣主體文化建構其實源自於1970年代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表面上,這是一場關於文學本質應否反映台灣現實社會的文壇論爭,但是在實質上,這場論戰卻是「台灣戰後歷史中一次政治、經濟、社會、文學的總檢驗」,或者用楊照的話來看,真正的論戰雙方是「官方意識型態vs.反官方意識型態」。其中最重要的差異,莫過中國立場和台灣立場的歧異。也就是說,在鄉土文學論戰中,本土VS中國的對立概念已隱然而生。一直到1980年代,由於黨外運動在政治場域上對民主自由的爭取,結合了文化的對立觀,而演變成後來的「台灣意識論戰」,台灣意識也成為對抗國民黨政府中國意識的最佳武器。因此,可以說,本土文化的建構,基本上是源自於藍綠政治的對抗,隨著對抗的愈趨激烈,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也逐漸從融合而趨向撕裂。而這樣的撕裂,也形成了族群的分裂,文化連續性的錯亂,國族認同的危機。文化是社會意志的共同基礎,當基礎動搖,一切的價值皆可被質疑,台灣就進入「民粹時代」,統獨成為區隔敵友最簡易的標籤。
另外,一些文化發展學者認為即使不排斥中華文化,台灣是否應先發展自己的在地獨特性文化創新?還是以弘揚傳統中華文化做為中國燈塔效應?孰輕孰重?
他們認為,習近平上台後積極推動一個中國夢,由習擔任起草小組組長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積極建構中華精神文明工程。就大陸觀點,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只是中國邊陲文化,有能力與中國爭正統嗎?台灣在華人文化中,是否應發展華人的海洋文化,與大陸的內陸文化做區隔,避免未來被中國吸納,反而失去台灣的文化定位?
六、「文化保台論」的戰略性
其實「文化保台論」的提出,不是要否定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而是要解除台灣內部「文化戒嚴」,中華文化即使不等同於台灣文化,也佔滿台灣文化的大部分,但在本土文化作為政治工具的過程中,已有過度扭曲的現象,成為台灣文化界的另一道緊箍咒,在創作素材上必須刻意避開中華文化元素,卻又避無可避的困境。唯有化解台灣文化對其母文化的仇視情結,才能以更寬闊的胸襟去擁抱世界文化及多元文化,這也是呼籲藍綠和解的蔡英文政府面臨最嚴峻的考驗。
另外,在兩岸關係上,假設「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有一天走到絕路的時候。「一中」的涵義被解釋為「兩岸同屬一個中華民族」的可能性極高,在這個共識上暫時穩定兩岸的交流基礎。這個基礎尚可抵抗中國日益高張的民族主義,避免如周子瑜事件擦槍走火愈演愈烈的緊張危機,也給兩岸政府更充裕的喘息空間,有餘裕明智梳理兩岸關係,開創兩岸和平之道。
國際政治無情,台灣前途雖需依賴凝聚的國民意志,但也無法以膨脹意識化解外在困境。日據時代台灣知識分子如林獻堂、蔣渭水等前人,也曾以中華文化作為對抗殖民者的精神武器,以高階文化的繼承人作為捍衛被殖民者的尊嚴。因此,何不師法前輩,以「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弘揚者、開創者自居,在「一族兩制」的架構下進行兩岸文化交流,而中國以民族大義侵台的理由也自然不復存在。
因此「文化保台」是一種戰略,未來可進一步從全球、區域與國內層面出發,展開全面且完整的論述。文化保台概念,源於新功能主義「擴溢理論」之延伸,擴溢理論主要論述為雙邊或多邊政治實體從基礎經濟、社會議題開始進行合作,雙方或多方產生互信之後,「分枝」到進階的貿易與金融經濟合作,然後再更進一步「擴溢」至安全政治層面的合作。文化保台概念之提出,實為上述擴溢理論之延伸,主要論述為兩岸間藉由彼此文化相互交流,建立雙方互信之基礎,並加強合作關係之深化,在兩岸合作關係日益緊密下,雙方的互信與依賴程度也會逐漸提升,並進一步締造互利共生的和平關係。
當然「文化保台」不是一個停滯於傳統文化的概念,而是融合中華文化,植根台灣本土,連結於過去,創新於當代,前進於未來的發展型文化。因此,除了運用於兩岸之間,亦可使台灣文化以更優勢之姿,在文化交流層面加入全球文化系統,透過全球國家的共同參與、合作及見證,增加台灣文化在世界的認知度,並建構台灣文化在世界的定位,形成一種獨特且無可取代的文化財產,進而與周邊東亞國家以及美歐等全球國家,建立文化間相互合作、交流與認同之機制或協議,這個機制與協議便是雙邊或多邊和平的基礎。
雖然在兩岸分治多年的現實處境下,台灣與中國雙方之間有種種明顯差異,但基於守護台灣現狀的迫切需求,台灣必須尋找一個不同於過往軍事、經濟、政治等硬實力模式的「保台」主軸。文化作為國家的軟實力,落實在執行層面,可以展現為文創產業的動能,但從不同的高度,更能看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思想、價值與內涵的反映。文化是精神,是記憶,是根源,它無法速成,勉強不得,因此必然吸納歷史的傳承與人文素養的累積;另一方面,文化是創意,是生活,是美學,它會不斷激發新穎的想像與創造,展現活潑的生命力與不同的可能性。因此,從戰略層次來思考文化作為台灣軟實力的根本,在形塑多數台灣人認同的中華民族架構下推展兩岸的文化交流,一方面跳脫過去文化作為政治工具、扼殺文化生機的代價,另一方面在民族認同的基礎站上文化制高點,為保台四部曲開啟新的新樂章,化解中國以民族大義為口實侵台的潛在危機。
經過長久的紛爭,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政治改革工程,大致已完成泰半。以文化對立做為政治改革工具的功能,也到了重新出發的階段。當政治目的達成,人心會趨向和解與融合,回歸守護台灣的共同初衷,從更寬廣的文化面向來深化台灣特色。「文化保台」作為一種戰略,是政治體制之異,轉向文化交流之同,從更寬廣的文化面向來善用台灣的先天寶藏與特殊優勢,以文化軟實力消弭戰爭的可能性,亦或是達成保台目標、維繫兩岸和平的橄欖枝。
掃描二維碼關注鳳凰網大學問微信訂閱號
鳳凰網版權稿件,轉載須聯繫微信okdemin授權。
推薦閱讀: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六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16
※在小巨蛋看完HBL,我見識到了台灣「瘋狂」的籃球氛圍。
※想知道娃娃機在台灣,東南亞,日本的玩法和現狀嗎?
※將台灣海峽內海化 北京兩招施壓蔡英文
※台媒提醒:美國不可能保台灣 因大陸一導彈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