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溫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戶外危險,所以我們準備了這篇戶外裝備全攻略

這次假期,大家的戶外之旅如何?是不是有些人感覺需要升級裝備了。那麼戶外出行,都需要哪些裝備?

如果想看裝備,可以跳過看下面的裝備篇。但關於失溫的事情,建議大家認真看完。

什麼是失溫

簡單說,就是體溫低於正常體溫。我們都知道,37.5度以上,就是發燒,39度不降低體溫人就會昏迷直到死亡。失溫的情況也差不多,體溫低於35度,人就會意識喪失乃至昏迷死亡。

  • 輕度失溫(MildHypothermia)。核心溫度在37~35.55度。 體征:不能控制的發抖,不能做複雜的動作。例如攀冰或滑雪,但能夠走路及說話,外圍血管收縮。其中:在37~36度時,體征正常,可能開始發抖,在 36~35度時,會感到冷,抖動可輕可重,手開始發僵,不能用手做複雜的工作。

  • 中度失溫(Moderate Hypothermia)。核心溫度在35~33.88度。體征:意識茫然,動作協調性開始喪失,尤其是手部。例如不能夠拉拉鏈。原因是外圍的血流量不足。說話含糊,劇烈的抖動,行為失常,例如,開始脫衣服,但自己不覺得冷。會出現激烈的抖動,肌肉不協調開始明顯,動作慢且看上去費勁,腳下開始磕磕絆絆,開始迷糊,也可表現為警覺。

  • 重度失溫(Severe Hypothermia)。核心溫度在33.88~30度。這個溫度將是致命的!在33.88~32.22度時,會出現持續性的劇烈抖動,說話困難,思維 遲鈍並開始健忘,明顯的活動能力衰退,不能夠使用雙手,走路經常絆倒,情緒沮喪,低落,間歇性的發抖。在32.22~30度之間時,外露的皮膚呈藍紫色,並且腫脹,肌肉協調非常差,不能行走,思維混亂,但是也可能保持一個姿勢並看起來有清醒的跡象。抖動停止,先是劇烈抖動,然後暫停,之後繼續循環。暫停的時間會逐漸加長直到抖動完全停止。因為燃燒肌肉中糖原產生的熱量不能抵抗核心溫度的持續降低,人體停止了抖動來儲存糖原。倒地,不能夠繼續行走,蜷縮成一團以保存體溫,肌肉逐漸僵硬。由於外圍血流量被限制,及乳酸和二氧化碳的累積,皮膚髮白,瞳孔擴張,脈搏速度變慢。在體溫31度左右人體開始進入冬眠狀態,關閉幾乎所有外圍血液循環,並且降低呼吸和脈搏頻率。

  • 最後,死亡!在30度時人體進入一種看起來像是已經死亡,但其實活著的狀態!在30度~27.77度時,肌肉僵硬,半昏迷,昏迷,脈搏與呼吸頻率變慢,可能有心臟纖顫。在27.77~25.55度之間時,失去意識,心跳和呼吸反覆無常且非常淺,脈搏可能觸摸不到,任何突然的衝擊都可能引起心室顫動並導致死亡。到了25.55~24度時,將出現肺水腫,心臟及呼吸衰竭。但很可能在達到這個溫度之前就已經死亡了。

    什麼情況會導致失溫?

    理論上,只要環境溫度低於體溫就會導致失溫。風寒和下雨時,會迅速的帶走人體熱量。因此,即使溫度在20度,人體暴露在雨淋下(無所謂大雨小雨)就會導致體溫降低(人體會用打寒戰的方式快速恢復體溫)。如果在10度,則雨淋下可能會迅速降低體溫到失溫狀態,人體的回復能力已經無法彌補平衡了。所以您應該了解,大風天10度可能會凍死,大雨天20度也可能會凍死。而浸滿汗水的衣服是失溫的罪魁禍首,保持身體乾燥是首要問題,其次是適當時機補充能量。為避免汗水浸透衣服,戶外出行時的服裝選擇才顯得極為重要。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失溫

    首先要隨時注意觀察,走路磕碰不穩,絮絮叨叨,動作笨拙,發牢騷都表現出了動作協調性和意識清醒程度的改變。如果發現周圍人或自己出現這樣的癥狀,就要警惕失溫症了。

    判斷時可使用冷靜測試法:

  • 如果此人不能走30步直線(和看人是否喝多了類似,真喝多了就另說了),那麼可以判斷為失溫。

  • 如果發抖能在控制下停止(努力告誡自己:別抖,別抖,並能控制住肌肉的抖動)可以判斷為輕度失溫。

  • 如果發抖在控制下不能夠停止(努力告誡自己:別抖,別抖,但就是停不下來)可以判斷為中度至重度失溫!

  • 如果不能夠摸到規則的脈搏,這說明此人的核心溫度已經在32.22~30度之間了。再不救肯定會死。

  • 重度失溫症患者可能會像胎兒一樣蜷縮起來。試著把他的胳膊打開,如果他的胳膊又縮回去了,說明這個人仍然活著。已經死掉的肌肉是無法活動的。

    如何救助失溫症患者

    恢復體溫。救助一個失溫症病人的基本的原則是幫助他保持體溫,同時幫助他們自己產生熱量已恢復體溫。如果一個人在發抖,那麼他是有能力以約每小時2攝氏度的速度自己復溫的。

    1.輕度至中度失溫症的救助方式

  • 首先要減少熱量散失,可以採取加衣服,換乾衣服,增加活動量,尋找有遮蔽的場所,以減少風和雨水造成的熱量散失。

  • 要進食及補充水分。足夠的體液水平和食物能量對保持失溫症病人的體溫和復溫非常重要。

  • 救助失溫人員的進食原則應當象引燃篝火一樣,首先要有一個小小的火種,然後加上易燃的樹枝,等火焰燃燒穩定起來之後,再加上大塊的木頭。即:立即的供應能量,短期供應能量和長期供應能量。按照此原則,首先最好是熱的含糖分的液體,然後是容易消化的糖類或澱粉類食物,等患者明顯好轉之後再添加肉類和脂肪類食物,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避免因消化食物而造成的體液流失。

  • 註:要避免的給失溫症患者飲酒,以免促進血管擴張,增加熱量的散失。避免咖啡因,因其有利尿作用,會導致脫水。避免尼古丁,因其能引起血管收縮,導致凍傷。

  • 用物理方式增加熱量。點火或者其他外部的熱源,用體溫幫助患者復溫身體接觸,給病人換上乾燥的衣服,和一個體溫正常,穿著薄而乾燥衣服的人一同鑽進睡袋。

  • 2.重度失溫症患者的救助方式

    首先是減少熱量散失,保溫措施要做到使患者和外界低溫完全隔絕。無論有多冷,患者從內部自行復溫比任何形式的外部復溫都有效的多。保持患者身體的乾燥,穿排汗內衣,並遠離一切潮濕的東西。多用幾條睡袋,羊毛毯,毛衣,防潮墊等造一個至少4層的絕緣層,把患者包在裡面,尤其是患者和地面之間。用一條鋁箔的救生毯很有必要,它可以反射回散失的熱量,並可以防風防水。

    注意:千萬不要把重度失溫症患者和另一個人光著一起放進一個睡袋!

  • 增加體液和燃料,給患者補充熱糖水。重度失溫的人,胃腸不會再消化食物,但是會吸收水分和糖。每隔15分鐘喂一次稀糖水,太濃了不好吸收。能量棒、士力架之類食品同時含有糖和蛋白質,會被直接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供應必須的卡路里使病人自己復溫。

  • 用物理方式加熱。外部的熱量可以被傳導到主要動脈里,然後流至核心。例如:加熱頸部,腋窩,鼠蹊部(大腿的根部)都可以加熱其附近的動脈。可以使用自熱包,熱水瓶,熱石頭,手爐等,但要注意過熱的物品需要用干毛巾包國,以免燙傷。對重度失溫症患者,人工呼吸可以增加進氧量,促進熱量生成。

  • 在復溫過程中須防止冰冷血液過快迴流到心臟造成的死亡!在復溫的過程中處置不當,反而會造成核心溫度實際降低的情況並帶來致命的危險。主要原因是外圍血管(腿,胳膊)復溫後擴張,將冰冷的,停滯的血液迴流至心臟,引起核心溫度的降低,導致死亡。另外,這種血液含有大量醋酸,二氧化碳等,可能會引起心律失常導致死亡。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復溫外圍肢體和大面積的體表,只通過和熱糖水、進食、加熱頸部,腋窩,鼠蹊部等方法復溫核心部位!

    (鼠蹊部)

  • 所以,絕對不可以給失溫症患者暖手,暖腳等。並且不要把重度失溫症患者放入極熱的環境里。比如前文強調禁止的把重度失溫症患者和另一個人光著一起放進一個睡袋裡。

  • 戶外鞋篇

    登山鞋,高幫,必須的。第一次買不建議買重裝鞋和低幫鞋。前者適用範圍有限,後者保護性有限,且遇到下雨的話,雨水容易順著褲腿進入鞋內,失去防水作用。因此一雙中高幫的,軟硬適中的登山鞋是最初購買裝備最適合的選擇。至於是否使用GORE-TEX,一般來說,還是建議有,但萬一是屬於大汗腳型的,也不一定要。VIBRAM底很好,但是在光滑的地面,有雨水的時候相對比較滑一點。但總體來說GTX V底 中高幫還是初次購買的最合適的。

    鞋推薦:

    LOWA renegade GTX mid

    Scarpa Ustang

    CRISPI Monaco

    戶外包篇

    除了鞋以外,包可以說也是必須值得重視的裝備。包分為幾種,

    15L——25L為單日日用包,也可以作為大包的副包。

    25L——50L,作為短線一日兩日使用。一般非露營的話,30L以下即可,露營的話,一般在35L以上。

    50L——80L為長線背包,或者兩日以上露營。

    女生建議50L——60L即可,男生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選擇60L——80L的背包。女生因為生理結構與男生不同,因此建議買相對應的女款背包,自己舒服,樣子好看。

    如果是買第一個包,建議先買一個25L——50L。即可以滿足非露營的腐敗旅遊,也可以輕量化的兩日露營。然後在買小包,大包,沖頂包,腰包,以及其他專業用途包。

    包推薦:

    這裡要推薦下OSPREY KESTREL 38,也就是小鷹38,可以說這是很多人的第一個戶外背包。

    因為的確是很經典,性價比,超級能裝(能和其他品牌50L的包比了),輕量化,男女通吃,自帶防雨罩,多功能性,樣子好看,內容實在。當然也不是完全沒缺點,比起她的能裝,背負相對來說軟了一點,帶子太長,頭包不可與主袋分離,夏天會比較熱,街包,太容易撞包。

    其他推薦:

    25L——50L:

    Osprey kestrel 32, 38, 48;

    Osprey Talon 33, 44;

    Gregory Z35, Z35R

    50L——80L:

    Arcteryx bora 65,80;

    Arcteryx altra 65, 75;

    Gregory baltoro 70

    Osprey aether 60

    戶外服裝篇

    排汗層:排汗層是貼近皮膚上的第一層衣服(包括壓縮衣、短袖、內衣、內褲、文胸、襪子、帽子)。主要作用是排汗、速干、輕便,保持皮膚表層乾爽、透氣、不悶熱。

    排汗層能將汗水排到內層衣服的表面,使得汗水不會直接在皮膚表面蒸發,造成皮膚表面溫度因水汽蒸發吸收熱量而降低。而功能性帽子和襪子的排汗透氣性對於保障體溫及舒適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

    PATAGONIA C1, C3;

    CRAFT active2.0

    ODLO originals

    保暖層:

    保暖層是穿在排汗層之外的服裝(包括尼龍外套、軟殼、抓絨衣、棉服、羽絨服等)。主要作用是隔絕外界冷空氣、保持體溫,聚積的空氣層越厚,保暖的效果也越好。

    為了取得更精確的保暖效果,有人甚至將保暖層精確的分為第一保暖層和第二保暖層,依靠不同的環境選擇不同的保暖度。

    1.抓絨:特點是保暖、輕便,有一定的壓縮便攜性。因為不耐磨、易臟所以適合內穿。

    2.棉服:特點是超輕、超軟、防風、抗水、保暖、高壓縮性;它可內穿,也可外搭;防水、防風、壓縮便攜性都強於抓絨,保暖性也不弱。

    3.羽絨:特點是保暖、高壓縮、超輕,劣勢是防風、防水性較差。其中又分排骨羽絨、羽絨背心、厚羽絨。

    4.排骨羽絨:外形緊湊,比較輕薄,雖具有良好的保暖性,適合內層穿著,但嚴寒環境下無法單獨作為外層穿著。

    5.羽絨背心:一般是在營地穿著和城市休閑穿著。

    6.厚羽絨:一般厚羽絨的蓬鬆度較低且充絨量較高,因此比較適合直接外穿。

    保暖層的選擇性比較多,種類也有不同,因此建議根據實際活動所需,針對性的購買。

    防護層:

    防護層是穿在最外層的服裝(包含衝鋒衣/硬殼或有GORE-TEX面料的外套)。主要作用是防水、防風、透氣,除了降低外界惡劣氣候對身體的影響,還能排出體內產生的水氣,避免讓水蒸氣/汗水凝聚於中間層,使隔熱效果降低而無法抵抗外在環境的低溫或冷風。

    裝備推薦:

    ARCTERYX BETA

    ARCTERYX ALPHA

    MAMMUT

    MARMOT

    PATAGOINA


    推薦閱讀:

    美國入籍最全攻略I綠卡滿5年,如何申請入籍?
    訓練|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夏季美胸全攻略
    轉載 書法初學全攻略
    美國出生的寶寶回國上戶口攻略
    難忘的以色列之旅,以色列旅遊攻略

    TAG:戶外 | 裝備 | 危險 | 攻略 | 戶外裝備 | 準備 | 這篇 | 我們 | 失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