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片少口碑棒的《百鳥朝鳳》,蘇陽親自來評價
如何評價電影《百鳥朝鳳》?
蘇陽,音樂人
有一天耿軍導演打電話,說吳天明導演生前的最後一部片子《百鳥朝鳳》,馬上要公映了,在做宣傳片時用了你一首歌,他們在找你,你們電話吧?我和片方通電話的時候,也沒有當個正經事,我說你們給我看下片子吧,只要沒有什麼敏感話題啥的,宣傳曲嘛,你們覺得合適就用吧。當天片方就拿來了盤,我第二天早上漫不經心地打開,沒想到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沒有落過一個鏡頭——這是一部熱淚盈眶的電影。平實得不用琢磨情節的電影,一個嗩吶匠,教了很多徒弟,用傳統民間藝術傳承的方式,按照循序漸進的程序,和時間的積累,磨練徒弟們的心性耐性,教給他們演奏的竅門,但是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這門技藝越來越不被重視,甚至在以往展示他們尊嚴的儀式場合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徒弟們都去了城裡打工謀生,老嗩吶匠在失落和堅守中離世。
片中的音樂,百鳥朝鳳協奏曲,比想像中的要好很多,挺好聽,只是在最後的升華和高潮部分,我很盼望嗩吶在情感宣洩最激烈表達的時候,卻把聲部給了弦樂。我想這是職業導演的電影考慮,這,不是一部音樂片。儘管這樣,也很好了。
其實看的時候,想起我的一個已故的兄弟安彪,他是《像草一樣》的板胡演奏,也是我多年的兄弟,很像吹嗩吶的天鳴。最後天鳴在追思焦三爺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是安彪在拉秦腔的苦音二六……然後我才開始網路搜索吳天明導演,才發現我在西安上學的時候就看過他拍的《老井》。第三天我見到了電影的出品方,我對吳妍妍老師和方勵前輩提出了建議,我願意用我別的作品來做這個電影的片尾曲,推薦了兩首歌《像草一樣》和《土青春》供他們選擇,我認為像草一樣吻合影片的生命抒發的主旨,而《土青春》則是恆定的生命觀念主題,就像紅樓夢需要一首(好了歌)一樣。吳老師告訴我,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最後決定就用喊歌當了宣傳曲。我記得那天回來我簡訊過吳妍妍老師:「謝謝你們給了我一個向吳導致敬的機會。」
從那天起我開始在舞台上推薦這部電影,因為那時候我一廂情願地以為這個片子票房不會好的,從目前的票房熱度看,我不懂市場。實際上隨著這個電影的擴散度一步步上升,很多天一直在網上刷屏,議論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多半是和傳統文化和民間音樂傳承掛上勾的,最後一次參加片方在清華的分享活動,有朋友再次提問,關於民間音樂的傳承的問題。其實我覺得這部感人的電影,主要的討論重點不在音樂,嗩吶只是個載體,打動我的除了影片里平實樸素的敘事,並且還原了我所認識的陝西農村生活,西北農村那種貌似粗糲卻很詩意的生活,這些在影片里被還原,帶出我們的熱淚,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都心知肚明,那樣的生活將一去不復返,其實,我們幾千年認同的,緩慢從容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從很久前就被打破了,這一次只是新一輪的洗劫而已,每一次洗劫都是深深的陣痛,感受不同,這樣的話題並不新鮮,但,這樣的描述是需要情感基礎的,對,真摯的情感。
好吧,那,也可以順便說說民間音樂吧,我們舉例電影里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衝突的戲,電聲樂隊的擁躉和嗩吶班打的那一架,拋開電影所要表達的觀念衝突,從音樂的角度講,作為反面角色的電聲樂隊是否更先進?電聲樂隊佔領市場有錯嗎?任何藝術在衰敗的時候必然會有新的形式來替代它,佔有更新的市場,這和道德立場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可以信仰音樂,但不能只迷信任何一種音樂,音樂是不分民族的,我個人從音樂角度看,《哎呀媽媽》和《百鳥朝鳳》一樣都是偉大的音樂,在很長時間裡,這首歌優美的旋律滋潤了我們貧乏的耳朵。音樂的根本力量在於理解和撫慰人心,這也是為什麼焦三爺把嗩吶當做生命,因為在他耕種授徒的生活中,除了藝人的尊嚴,音樂是他最大的安慰,寄託他的悲喜。
那麼,嗩吶作為一個慢速積累才能學得的技藝,是否將不會再以固有的緩慢方式來延續生命?另一個問題是,在電影中作為反面角色的小號吉它薩克斯,那些西洋樂器,就是可以速成的,不需要和嗩吶一樣耐心地日積月累地訓練領悟嗎?這個世界上被稱為人類經典的吉他曲小號曲何其多?他們可不是靠作秀成名的,而我路過的每天在那個地鐵拉二胡的老大爺,我從未聽他完整合格地拉過任何一個樂段,儘管每當有人經過,他的姿勢會變得很投入,我會因為他而貶低二胡這門樂器嗎?
所以,這個世界不是啥都要拯救的,借用陳力寶那天說的一句話,我們吹嗩吶的也過得挺好的,順便提一句《喊歌》的專輯錄音版是吳澤琨吹的,事實上吳澤琨和陳力寶都是國家重要團體的演奏家,但是他們被大眾熟悉喜愛的原因,可不僅僅因為他們在國家團體的音樂廳演奏,我想他們在每年十幾場草莓音樂節那樣的萬人級別的現場,他們在那個舞台所綻放的嗩吶的魅力,就不用說了吧。據我所知,他們都不是靠作秀來贏得名聲的。在今天,是樂器,就需要參與到日常的、被大眾最常使用的演奏中來,參與到當下音樂里來,那樣才有生命,嗩吶作為舊有世界裡生命最重要時刻的表達樂器,也可以參與到今天的表達,我認為傳承的最好方式是在學習基因特質的基礎上,具備形式變通和表達能力,即使是從儀式化的承載轉換到生活化的表達。我們應該傳承基因,但形式是可變的。問題是,有多少音樂家接受了這個思維?
另外,基本的生活方式在支撐藝術,就像電影里的焦三爺,他是農民,他在勞作的業餘吹嗩吶,他的嗩吶除了吹給喜慶的和悲痛的人群聽,還吹給自己聽,他用時間和壓抑來磨礪徒弟們,讓他們用時間去一點點理解演奏當中的每一個細節,用時間來增長功力。直到去參加很多人生的重要時刻,現在,大家都生在鴿子籠,死了連個墳堆都買不起,誰也一年都見不了兩次寬廣的土地,哪來那麼多儀式讓你去吹?所以,是誰幹掉了我們曾經的民間藝術?這個帳可別賴給唱流行歌的呀。
所以,吹拉彈唱這些事,和這個電影關係不大,和滿口道德感的拯救口號也無關。讓任何藝術活下去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支撐,和藝術本身的生命力和一代代的學習理解傳承基因特質,還有更替變化的表達能力。
查看知乎原文(1359 條討論)推薦閱讀:
※《新木乃伊》的口碑為什麼會如此之差?
※《建國大業》口碑慘敗令我們想到什麼?
※【獨家】宮崎駿告訴我們:動畫想要口碑和票房,就讓女性當主角吧!
※0-2歲寶寶看啥書?媽媽強烈推薦10大口碑繪本,娃都看過嗎?
※為什麼法系車口碑那麼好,銷量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