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淺讀》之十四

《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淺讀》之十四 2017-03-21 20:58閱讀:63 六祖後至八月三日,食後,大師言:汝等著位坐,吾今共汝等別。「六祖回到國恩寺後不久,到了八月初三這天,午齋完畢,大眾剛要離開,六祖對大家說:你們各自回座位坐好,我現在與你們大家告別。」大眾落座之後,法海禪師代表大眾向祖師請問禪宗頓教法門自古以來的傳承:法海問言:此頓教法傳授,從上已來至今幾代?「法海禪師問祖師:您傳授的這個禪宗頓教法門,從最初到現在,共有多少代傳人呢?」這的確是很重要的問題,理清傳承脈絡,能夠幫助大眾增強對法的信心,信心堅定了,修學才能夠持之以恆。但古佛應世已經無量無邊,不可能一一介紹,故六祖大師簡要回答:六祖言:初傳授七佛,釋迦牟尼佛第七,大迦葉第八,阿難第九,末田地第十,商那和修第十一,優婆鞠多第十二,提多迦第十三,佛陀難提第十四,佛陀蜜多第十五,脅比丘第十六,富那奢第十七,馬鳴第十八,毗羅長者第十九,龍樹第二十,迦那提婆第二十一,羅睺羅(多)第二十二,僧伽那提第二十三,僧伽耶舍第二十四,鳩摩羅馱第二十五,闍耶多第二十六,婆修盤多第二十七,摩拏羅第二十八,鶴勒那第二十九,師子比丘第三十,舍那婆斯第三十一,優婆崛第三十二,僧伽羅第三十三,須婆蜜多第三十四,南天竺國王子第三太子菩提達摩第三十五,唐國僧慧可第三十六,僧璨第三十七,道信第三十八,弘忍第三十九,惠能自身當今受法第四十。「六祖大師回答:最初傳授暫且從過去七佛算起,釋迦牟尼佛第七位,大迦葉尊者第八位,阿難尊者第九位,末田地尊者第十位,商那和修尊者第十一位,優婆鞠多尊者第十二位,提多迦尊者第十三位,佛陀難提尊者第十四位,佛陀蜜多尊者第十五位,脅比丘第十六位,富那奢尊者第十七位,馬鳴菩薩第十八位,毗羅長者第十九位,龍樹菩薩第二十位,迦那提婆尊者第二十一位,羅睺羅多尊者第二十二位,僧伽那提尊者第二十三位,僧伽耶舍尊者第二十四位,鳩摩羅馱尊者第二十五位,闍耶多尊者第二十六位,婆修盤多尊者第二十七位,摩拏羅尊者第二十八位,鶴勒那尊者第二十九位,師子比丘第三十位,舍那婆斯尊者第三十一位,優婆崛尊者第三十二位,僧伽羅尊者第三十三位,須婆蜜多尊者第三十四位,南天竺國王子也是第三太子菩提達摩大師第三十五位,此國僧慧可大師第三十六位,僧璨大師第三十七位,道信大師第三十八位,弘忍大師第三十九位,惠能自身當今受法第四十位。」【七佛】在這個世界當中,已經滅度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的距離如今最近的七位佛陀。其中,在這個世界剛過去的一個大劫,名叫莊嚴劫當中曾有千佛出世,其最後三位佛陀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在目前咱們這個大劫,即賢劫當中也將有千佛出世,已經出世並滅度的有四位佛陀: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這七位佛陀與大家緣分深,加持力大,合稱為七佛。關於禪宗歷代傳承祖師,有多個不同版本,宗寶本《壇經》與此本略有差別。各位祖師的名字也會有翻譯的不同,至於「尊者」、「菩薩」、「大師」、「比丘」、「長者」等尊稱,並無高下之分,只是隨順習慣性稱呼而已。大師言:今日已後,遞相傳授,須有依約,莫失宗旨。「六祖大師叮囑道:從今天以後,你們一代代傳授下去,但必須遵循這七佛以來代代相傳的教法,以此為依約,不要丟失禪門宗旨。」【依約】依據和約束。關於「依約」的內容,根據六祖前文開示,應當以《壇經》為禪宗的修學法本,一代代傳授下去。對於所傳授的人,應當有所選擇,信心不具備,就不宜傳授;信心和菩提心具備,則應當傳授。所謂信心,是指對於禪宗這無上法門的信心,即對於見性成佛的信心。具備如此信心,才有資格接受《壇經》的教法傳授,才有可能明心見性。問:如果信心不夠,但有興趣想要了解禪宗,是否可以學習《壇經》呢?答:不僅可以,而且歡迎。因為如今已經不存在傳授《壇經》的問題,它已是公開的法本。時值末法,依照《壇經》修行的人會越來越少,但通過《壇經》與這最上乘法結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將因此種下未來世的見性成佛之殊勝因緣,這也是《壇經》住世的價值所在。法海又白:大師今去,留付何法?令後代人如何見佛?「法海禪師又恭敬地問:大師您如今將離去,還有什麼教法留給大家嗎?您讓後代的修行人如何見佛呢?」問:釋迦牟尼佛不是滅度了嗎?咱們怎可能再見到佛呢?答:並非只有釋迦牟尼才是佛,過去佛無量,未來佛無窮,現在佛不生不滅,無邊無際,恰恰正在住世。嚴格說來,釋迦牟尼只是佛的一種表象,他的清凈自性才是內在真佛。釋迦牟尼滅度了,其清凈自性不曾滅度。問:其清凈自性既然不曾滅度,如今又在哪裡呢?答:清凈自性也就是圓滿法界性,當前遍在一切眾生心地中,也遍滿整個世界。它其實沒有名字,可方便稱為清凈法身佛。清凈法身佛與眾生同在,與眾生心同在,故六祖大師告訴大家如何見佛:六祖言:汝聽。後代迷人但識眾生,即能見佛;若不識眾生,覓佛萬劫不可得也。吾今教汝識眾生見佛,更留《見真佛解脫頌》。迷即不見佛,悟者乃見。「六祖回答:你們仔細聽。後代那些迷惑的修行人,只要認識眾生,就能夠見佛;如果不認識眾生,反而到眾生之外去尋找佛陀,就算尋找億萬大劫,也不可能找到。現在我教你們如何通過認識眾生來見佛,再留一首《見真佛解脫頌》。總之,心地迷惑就不能見佛,心性覺悟就會見佛。」法海願聞,代代流傳,世世不絕。「法海禪師稟告祖師:法海願聽您說頌,並把它記錄下來,一代代流傳下去,不讓它斷絕。」六祖言:汝聽,吾與汝說。後代世人,若欲覓佛,但識眾生,即能識佛。「六祖說:你們仔細聽,我為你們說頌。後世的修行人,如果想要尋找真佛,只要認識眾生,認識眾生心,就能夠認識佛。」於是大師說《見真佛解脫頌》:即緣有眾生,離眾生無佛。迷即佛眾生,悟即眾生佛。愚痴佛眾生,智慧眾生佛。心險佛眾生,平等眾生佛。一生心若險,佛在眾生心。一念悟若平,即眾生自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正因為有眾生,才說有佛;假如離開眾生,則無佛。自心迷惑就是佛顯現為眾生,覺悟自心就是眾生成佛。」「心行愚痴就是佛顯現為眾生,心發般若智慧就是眾生成佛。內心陰險,充滿算計,就是佛顯現為眾生;內心平等,坦蕩光明,就是眾生成佛。」「就算有的人一生當中,內心都沉迷於陰險、算計,佛陀仍然常住在這些眾生心裡。如果有的人一念間開悟,放下陰險和算計,心地顯現為平正光明,那就是眾生的自性佛。」「修行人應當這樣觀察:我心中自己有佛,自性佛才是真佛。如果我自己沒有佛心的話,向哪裡去找佛呢。」【心險】內心陰險,處處算計。問:這麼說佛陀一直都在我心裡,它不曾嫌棄我的陰險、醜惡與算計,為何我卻見不到它呢?答:呵呵,您竟然把那些充滿陰險、醜惡與算計的妄想當做了「我」,如此認賊做爹,豈不白白淪為賊子?真乃可悲可嘆也。問:那到底哪個才是「我」呢?答:君本無我,本來是佛。若不信,請隨時觀察一下,當自己陷入陰險、算計的醜惡心念之時,自己內心深處是否知道呢?這樣一觀察,就會發現,自己隨時都知道,內心深處向來明明白白。那個向來明明白白的,您的陰險和算計根本欺騙不了它,它正是您的自性佛。問:那不就是人們常說的「良心」嘛?答:NO,良心是一種道德觀念,是一串念頭,良心它爹才是您的佛心。良心是會丟失的,但佛心永遠常住在您的心底。問:「良心」也有爹嗎?答:摸摸自己的良心找找看嘛!問:確實找不著啊?答:確實找不著,但卻有良心,有尋找的能力,能讀、能聽、能寫、能做事,這就是您的自性佛,專業名詞叫做「明空不二」之法身。它就是您的無我之我,空而不斷絕,不生不滅,本來自在。認清楚它,照看好它,善用它,就叫做見真佛得解脫。六祖大師說完《見真佛解脫頌》,再留一首偈頌,叫做《自性見真佛解脫頌》,與大家做最後告別:大師言:汝等門人好住,吾留一頌,名《自性見真佛解脫頌》。後代迷人識此頌意,即見自心自性真佛。與汝此頌,吾共汝別。頌曰:「六祖大師說:你們各位門人弟子好好安住修行,我再給你們留一首偈頌,叫做《自性見真佛解脫頌》。後代那些迷惑的人們,一旦認識此偈頌的意思,就能夠親見自心當中的自性真佛。給了你們這首偈頌,我就要與你們告別了。這偈頌是:」真如凈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真魔。邪見之人魔在舍,正見之人佛即過。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忽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化身報身及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若向身中覓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本從化身生凈性,凈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淫性本是凈性因,除淫即無凈性身。性中但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今生若悟頓教門,悟即眼前見世尊。若欲修行求覓佛,不知何處欲覓真。若能身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覓佛,去覓總是大痴人。頓教法者是西流,救度世人須自修。今報世間學道者,不於此見大悠悠。「自心的真如凈性就是真實的佛,自心的邪見和貪嗔痴三毒就是真實的魔。心懷邪見的人就好比魔王在當家做主,心行正見的人則連佛也要放過(意思是不要以為自心之外另外還有個佛,否則也是一種過失)。」「自性當中發生了邪見,貪嗔痴三毒就會隨之產生,這就是魔王來了。自性當中樹立了正見,忽然之間就會除去貪嗔痴三毒心念,那魔王於是變成了佛陀,是真佛沒錯。」「化身佛、報身佛與法身佛,這三身佛原本是一身,不離當前自己的身心。如果向自己身心當中去尋覓觀察,一旦見到自性,那就是未來成佛的菩提正因。」「從自己現前的業報化身(每個人的身心也是一種化身,是業報的幻化身)當中,本來就可以顯發真如凈性,真如凈性長存於業報化身當中。只要覺悟這真如凈性,它就會引導業報化身(見性之後,業報化身同時也是化身佛)修行正道,將來圓滿成佛之時,自然具備一切功德,那真是無窮無盡。」「淫慾之性本來就是真如凈性顯發之因,一旦排除了淫慾之身則別無真如凈性之身(發生淫慾的身心與覺悟真如凈性的身心是一個)。在這樣的無二心性當中,只要離開五欲攀緣就會見性,見性的一剎那就是真如凈性顯現。」「修行人今生如果能夠覺悟這頓教法門,覺悟的一剎那,就是親眼見到大覺世尊。如果有人想要通過修行去找到一個佛,或者修出來一個佛,真不知道他們到哪裡能夠找到或修成。」「如果能夠認識到自己身心當中本來就有真佛,這就是成佛之因。不向自性觀察卻向外面去找佛,找來找去終究是個大愚痴人。」「這頓教法門是從西方印度流傳來的,教法雖然能夠救度世間人,卻必須他們自己依照教法自修才行。如今告訴你們這些塵世間的修學菩提道之人,如果不這樣看的話,那真是生死輪迴悠悠無盡也。」這首偈頌與宗寶本《壇經》的記載略有差別,敦煌本在先,應該是經過了後人的潤色。但大意一致,各位同修可以兩本互參。這次註解《壇經》,之所以選擇《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一是因為它的底本是較早的《壇經》版本,比較接近歷史原貌,也比較完備;二是因為佛教學者楊曾文先生對其進行了精心校訂,依據其它版本填補了其中的文字缺失;三是意在與通行的宗寶本《壇經》作對比,以便更充分地了解六祖大師的殊勝教法。經過這次註解與學習,個人體會是大開眼界,當剝去了後人的潤色之後,在六祖大師樸素的言語開示當中,更能夠體會那超離言詮的直達自性佛之光明大道。諸佛出世,只是開顯此大道,歷代祖師也是一樣。說完《自性見真佛解脫頌》,六祖大師與大眾做最後告別:大師說偈已了,遂告門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別。吾去已後,莫作世情悲泣而受人弔問、錢帛,著孝衣,即非聖法,非我弟子。如吾在日一種,一時端坐,但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坦然寂靜,即是大道。吾去已後,但依法修行,共吾在日一種。吾若在世,汝違教法,吾住無益。「六祖大師說偈頌完畢,於是告訴所有門人:你們大家好好安住修行,我現在就和你們告別。在我離世以後,你們不可以像世間人一樣悲傷哭泣,以此來接受人們的弔唁和錢財慰問,甚至穿著孝服,等等,這些都不符合如來聖法,如果你們這樣做就不是我的弟子。」「是我的弟子,就應當和我在世時一樣,隨時端坐修行,只要心地當中沒有動靜之相,沒有生滅之相,沒有來去之相,沒有對錯是非之相,沒有所住也沒有所往,如此坦然寂靜,就是心性大道。」「我離世以後,你們只要依法修行,就和我在世時一樣。如果我繼續住世,而你們卻違背我的教法,則我住世也是徒勞無益。」【弔問】弔唁,慰問家有喪事的人。【一時】此處相當於「隨時」。【無動無靜】心性不會隨著動念而波動,也不會隨著息念而靜止,它本沒有或動或靜之狀態,所以說它「無動無靜」,應當如此觀察心性。關於「但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坦然寂靜,即是大道」,六祖大師是在為大家再次直指心性,它不因為動念而波動,也不因為息念而靜止;萬物都有生滅,它沒有生滅;身體有來去,它卻沒有來去;對錯與是非都是人們的計較,它沒有對錯和是非;它沒有可停留之處,也沒有要去的地方;一旦覺悟到它如此坦然寂靜,這就是心性大道。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坐禪當中,不可以故意讓自己的心這樣去做,而是要通過觀察,認識到心性確實如此,才可以。問:六祖大師向來不拘泥於坐禪之相,為何又讓大家「一時端坐」呢?答:不拘泥不等於不提倡,坐禪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也是普遍適用的修行方法。就佛教的修學實踐來說,持戒、讀經、坐禪,這三者是最基本的內容,大家都應當時常奉行。大師言此語已,夜至三更,奄然遷化。大師春秋七十有六。「六祖大師說完這些話以後,到了當天半夜三更天,大師便默默離去了。當時大師七十六歲。」【奄(音:演)然】不知不覺間,默默地。【遷化】原指變化、變遷,後多指往生、離世。問:不是「無去無來」嘛,六祖大師怎麼還會「奄然遷化」呢?答:奄然遷化的只是那個色身當中的神識,而並非六祖大師之真如凈性。大師能夠提前預知自己離世的時間,預告給大家,也知曉自己神識的去處,便可證明大師之心性超越了神識的來去,所以能夠洞達無礙。換句話說,有來有去的是神識,心性則無來無去。問:大師既然知曉自己神識的去處,為何不告知大家?答:在宗寶本《壇經》當中,確有弟子問大師去處及何時歸來,大師回答:「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問:如何理解?答:好比一朵浪花,誕生於大海,當它躍出水面,綻放完畢之後,早晚會落回水裡,這叫做「葉落歸根」;落回水裡之後,它就是大海,就算借著它回落的力量,再次反彈出一朵新的浪花,你說它還是以前那朵浪花嗎?它又怎可為前輩代言呢?這叫做「來時無口」,沒啥可說的。問:哎呦,這麼說,每個人都好比法身大海當中的一朵浪花,因此無論你浪大浪小,高低美醜,等等,無關大海何事啊!一切眾生如此平等,是嗎?答:然也。人生亦復如是,無論你事業大小,智慧或愚痴,富貴或貧賤,美貌或醜陋,等等,其實都無關緊要,都不會影響您的真如凈性一絲一毫。因此,只要覺悟真如凈性,即覺悟自性,其實就開始超越生死輪迴了。作為一朵浪花,您或許覺得自己太渺小,太脆弱,隨時擔心會被後面的巨浪碾壓。但當您覺悟到自己原來就是大海,那還有何可擔憂的呢!因此,對於明心見性的菩薩來說,就算他還是凡夫菩薩,也會具有生死無憂之豁達度量。自性沒有生死,你怕個什麼?自性沒有美醜貴賤,你愁個什麼?自性沒有對錯是非,你計較個什麼?只要親見自性,便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各位同修,修行要從這裡下手。先立志,再踐行,一生奉持《壇經》,明心見性個個有份。這一部《壇經》,就是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傳佛心印的智慧果實。將此法寶留在人世間,六祖惠能大師已然功行圓滿,故示現了滅度。聖者降生或滅度,通常都會有一些瑞相,故:大師滅度之日,寺內異香氛氳,數日不散。山崩地動,林木變白,日月無光,風雲失色。八月三日滅度,至十一月迎和尚神座於漕溪山,葬於龍龕之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刺史韋璩立碑,至今供養。「六祖大師滅度那天,整個國恩寺內到處都有奇異而濃郁的芳香籠罩,持續數日不散。大師入滅時,彷彿山崩地動一般,有種種不思議的涌動,全山林木忽然變色發白,日月的光明變得暗淡,一時間風雲變幻,景象黯然。」「六祖大師八月初三滅度,門人弟子們都想迎請大師肉身去供養,後經大眾共同焚香祈禱,只見那香煙直往寶林寺方向而去。於是,到了十一月十三日,大眾迎請六祖和尚的真身回到曹溪寶林寺,安葬在佛龕之內,並開始建塔。次年入塔之時,塔內忽然有白光出現,往上直衝天際,經過三日,白光才散去。」「韶州刺史韋璩把這些奏聞朝廷,得朝廷敕命,為六祖大師立碑,紀念大師一生道行,至今仍在。」【氛氳(音:分雲)】濃香,也指煙雲籠罩。【神座】指六祖大師的不壞肉身。【龍龕】原指內供佛像的石室,此指供奉六祖大師真身的佛龕。這段文字比較簡略,關於六祖大師不壞真身的安奉,參考宗寶本《壇經》進行了補充。最終,大師肉身得以供奉在曹溪寶林寺,也就是如今的韶關市曲江區南華禪寺。歷經一千多年的時代變遷,六祖大師真身至今仍供養在南華寺,各位同修有機會可以前去禮拜結緣。經文最後,記載了這個《壇經》版本的來歷:此《壇經》,法海上座集。上座無常,付同學道際;道際無常,付門人悟真。悟真在嶺南漕溪山法興寺,現今傳授此法。「這部《壇經》,由上座法海禪師彙集而成。法海禪師離世之前,交付給了其同修道際禪師;道際禪師離世之前,交付給了門人悟真禪師。悟真禪師在嶺南曹溪山法興寺,目前仍在傳授此法。」【無常】對於出家人去世的一種諱稱。從這段記載來看,這個《壇經》版本距離六祖大師很近,僅僅隔了一代人。因此,其內容比較接近六祖大師開示之原貌。關於此《壇經》版本的來歷,是由已故敦煌名士任子宜先生,在一九三五年發現於敦煌千佛山的上寺並珍藏。後被敦煌縣博物館收藏,一般稱為「敦博本」或「敦煌新本」,原是手抄本,有少量文字缺失。當代佛教學者楊曾文先生參考其它多種版本《壇經》,對該本進行了校勘,使之成為完整的《壇經》版本,具體請參看宗教文化出版社發行的《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楊曾文先生校寫。關於如何傳授《壇經》,依據六祖大師一貫的開示,記錄經文的人補充道:如付此法,須得上根智,深信佛法,立於大悲。持此經以為稟承,於今不絕。「如果要傳付此頓教法門,必須是具有上根智慧的人才可以傳給他,務必深信佛法,且已立足於大慈大悲的菩提道。每一代都是受持此《壇經》作為傳承,至今不絕。」這裡說的很明白,禪宗的傳承,就是傳授這一部《壇經》。每一代人該如何修行呢?還是依據《壇經》來讀念參悟,依教奉行。當然,根基不夠是無法信受的,因此不可以輕易傳授這部經,以免有人謗法造業。如今不一樣了,關於《壇經》的隱秘傳授形式早已不復存在。《壇經》成為了漢傳佛教最常見的教典之一,大家可以輕鬆獲得,誰都能看到。但受益如何,要看自己信受奉行的程度,或者因此見性,或者只是結緣,各自不同。關於六祖大師的籍貫,記錄者補充道:和尚本是韶州曲江縣人也。「六祖和尚原是韶州曲江縣人氏。」這句存疑。準確地說,六祖惠能大師,俗名盧惠能,其父盧行韜是北方人,母親李氏則是廣東省新興縣人。大師出生於新興縣,即如今的新興縣六祖鎮,那裡才是大師的故鄉。因六祖大師長期在韶州曲江縣寶林禪寺住持並弘法,故記錄者誤以為大師乃是曲江縣人。關於這部《壇經》及禪宗一法,記錄者最後補充道:如來入涅槃,法教流東土;共傳無住法,即我心無住。此真菩薩說,真實示行喻;唯教大智人,示旨於凡度。「自從釋迦如來入涅槃之後,其真實法教輾轉流傳到了東土漢地;歷代祖師共同傳授的就是無住之法,也就是告訴大家,自己的心性本來無所住。」「如此之法乃是真身菩薩所說,為大家真實地指示了最上乘的修行,並以比喻開示其中妙義;此法只是為了教化大智慧人,為他們指示得度凡塵之宗旨。」問:我衡量自己的根器,算不上大智慧人,那我還可以修學《壇經》及禪宗嗎?答:此一時彼一時。只要您喜歡《壇經》,覺得與自己相應,那就完全可以修學《壇經》與禪宗。另外,每個人的宿世善根難以測量,既不應狂妄自大,也不能輕視自己。在這末法時代能夠學佛修行的人,讀到《壇經》能夠歡喜的人,內里必定有大智慧。僅有大智慧還不夠,要想從《壇經》和禪宗當中獲得真實法益,還需要:誓願修行,遭難不退,遇苦能忍,福德深厚,方授此法。如根性不堪,材量不得,雖求此法,達立不得者,不得妄付《壇經》。告諸同道者,令知密意。「對於那些誓願修行菩提道,遭逢困難不退縮,遇到苦境能忍耐,宿世福德深厚的人,方才可以傳授此最上乘法。假如是那些根性不夠,才德程度不行的人,他們雖然來求此法,但既不達理又未立志,不可以隨便傳付《壇經》。告知所有禪門同道者,讓大家都要知曉如此密意。」【材量】指才德程度。「材」是「才」的通假字。【達立】達理,立志。所謂「密意」,就是一方面要流傳此禪門最上乘法,讓它代代相傳,利益有緣眾生;另一方面,又不可以傳授給那些根器不具備的人,避免他們因無知而誹謗正法,反而造下地獄重罪。如此利益眾生,兼保護眾生的善根,就是其中的密意。在如今時代也是一樣,這無上禪門的見性解脫之法太殊勝,也太高妙,並不適於在社會大眾當中廣泛宣揚。弘揚佛法與其它宗教不同,對於習慣了快餐文化的現代人來說,佛教與佛法確實太過浩瀚,令人嘆為觀止,如果不是宿世具有大善根的人,很難下手。學禪宗該從何下手?就請各位同修好好讀念參悟這部《壇經》,親自聆聽六祖大師的教誨。純熟以後,必然明理,於是發起明心見性乃至於成佛度眾生的廣大誓願,終生奉行,老實坐禪參悟,則見性有份,解脫不難,未來成佛可期也。這部《壇經》文字質樸,但法理高深,本人在此淺讀過程當中錯漏難免,無論是知識錯誤還是文辭不當,或理解有誤等等,都在此一併慚愧懺悔,容發現後另行更正。祝願一切有緣閱讀者都能夠深入最上乘妙義,在六祖大師的啟發下明心見性,步入佛乘。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淺讀 終

這些年陪我寫作的眼鏡們,日常款之一,去年淘的。纖細的鈦絲手工彎制,鍍了一層土豪金色,我自己改裝了玉石鼻托。輕便舒適,也符合臉型。

同上,日常款之一

日常款之二,20年前的產品,工藝和設計都精美絕倫,使用了2年多,依舊如新。鍍層是真金,優雅金色,高級樹脂鏡腿竟絲毫沒有老化跡象,自己改裝了玉石鼻托,耐用而美觀。

日常款之三,十多年前的產品,純鈦,連鏡片、玉石鼻托,總共9.6克,輕便至極

外出款,時常陪我漫步鄉間。鏡架和日常款之二同款不同色,工藝太精美,歷經20年時光,比新的還新。配了漸進鏡片,遇到紫外線就會深邃起來,景色頓時清新,也護眼。 您獲得1次精確診股機會 免費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5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敦煌,你就是個P!
    敦煌壁畫:反手撥弦自在彈,盛唐流韻裊千年
    安史之亂「導火線」,竟然是這幅畫?
    敦煌飛天劇院,小城裡的大風景

    TAG: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