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陸聲俊:《易經》答疑百問(8)

附:過揲法與掛扐法對照表過揲法掛扐法爻性策數揲數三演掛扐數和數總策數減掛扐數差數奇偶爻性老陽3695—4—41349—1336奇奇奇老陽老陰2469—8—82549—2534偶偶偶老陰少陽2875—8—89—8—42149—2128奇偶偶少陽少陰3285—8—49—4—41749—1732奇奇偶少陰備註:所謂過揲法與掛扐法,其實是起卦時同步進行的,兩者互為表裡,前面已經講的很清楚,55根象徵自然總天數的蓍草,先抽6根象徵天地人三才大道的八卦六爻而不用,這一開始便進入「掛扐」程序。再用49根求卦,起卦時「掛」一根放在左手無名指間,只用48根,這就是「掛扐」的名稱來歷。然後進入「過揲」步驟「四營而成(一)易」爻。而「過揲」每營一次的蓍草餘數,不是四根就是八根。於是,把這餘數再次「掛扐」於左手無名指間,最後是經三次「掛扐」後,看還有多少蓍草,再用總餘數除四。而所得結果,便是「過揲」的結論數。這數分別為六、七、八、九,從而確定陰陽老少之爻。反過來說,相對應的「掛扐」蓍草,除起卦時先抽出一根,而每一「揲營」後的餘數只有兩種,不是四、就是八。而表中「三演掛扐數」欄中第一演不是五就是九,是因起卦時先抽出一根放在一起。有意思的是天理無論你以哪種方法逆推順排,結果毫無二致。附:掛扐法求應變之爻方法表大衍之數減號六爻和數等號餘數數法及其所止變爻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55-54=11初55-53=212二55-52=3123三55-51=41234四55-50=512345五55—49=6123456上55-48=71234567上55-47=812345867五55-46=9123495867四55-45=101231049586三55-44=111211310495867二55-43=12112211310495867初55-42=1311213211310495867初55-41=141121321114310495867二55-40=15112132111431015495867三55-39=1611213211143101549165867四55-38=171121321114310154916581767五55-37=18112132111431015491658176718上55-36=1911213211143101549165817671819上74、有沒有不用蓍草求卦的簡單辦法?.答:有,而且很多。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知道,我遠古祖先把卜筮看的很神聖,國家不遇重大的政事、軍事、人事、外交、建都、祭祀等大事活動的疑難抉擇,一般不使用占筮來協助決斷。而且還有專門管理卜筮活動的官員,即以史、巫、祝,卜為官名的衙門官隸。春秋戰國以後,物慾橫流,列國兼并,禮崩樂壞,文化毀損空前。是孔子為了不使只由王道繼承,而傳承了萬年的道統文脈湮滅中斷,才「韋編三絕」,把它有教無類,傳播到民間。嚴格意義上講,當年那些在朝廷主管史、巫、卜、祝專門文化的有司官員,也是祖輩以此為業,包括留有五千言《道德經》於世的史官老子,他們也都只為王官服務,王道服務。所以一旦禮崩樂壞,他們就不被重視,只能流落侯國,或者隱遁山林了。因此,後繼乏人,隨之湮沒。另一原因則是以此為生計的人,總把這當成「知識產權」,拒為己有,寧可帶進棺材,也不外傳他人。比如今天我們讀的《黃帝內經》,就不是先秦的讀本,有人說這是後儒作品的偽托,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流落民間的巫醫世家,其獨門所有的傳抄本。這是一個基本的歷史狀況。所以,只到天生孔子以後,才把道統文化整理成「人」所「需」要的道德「儒」學,使之成為天下公器,方有其後無一不是他徒子徒孫的諸子百家,形成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從這個意義上講,人類最純正的道德之所以彌茫,也是從此肇始。在遠古,人們用蓍草通過三演十八變才能求得一卦,而在占卜之前還要沐浴,齋戒,清心,寡慾,焚香,叩拜等,做一系列莊嚴肅穆,敬天法祖,感恩上蒼賦予生命的禮儀。此種恭敬莊重之心,自天子以至庶人無不如此。但這絕不是什麼封建迷信,乃是對天地人三才大道的敬畏,對生生的道秩與人命的尊敬,比今天子虛烏有的所謂「人權」「民主」要人權和民主億萬倍,真實億萬倍。這一點,一定要通過啟蒙說清道理,讓人人明白,使之成為今天祖宗文化修復的正常觀念。這樣,人才有救,人性才有救。因為遠古祖先的大同時代,人與人之間事實就是如此尊重人的人格和尊嚴,不允許任何的人為褻瀆。而人類真正的道統時代,是在三代以前「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的大同文明時期。孔子對其極其嚮往。今天把這個漫長的文明時代稱之謂「原始社會」,可這個原始社會的定義卻被搞反了,即原始的文明才是真正的人的文明,絕非動物世界的原始社會,也非動物世界的弱肉強食,更非沒有道德倫常的叢林社會。只有社會進入物慾化後,人類才從文明向野蠻退化,與叢林禽獸為伍。於是,早期的、天然的人性便逐漸被難以填滿的物慾溝壑所阻隔、所障蔽,人類無為而治的時代從此終結。代之而起的是人為的教育時代,道統教育時期,這便是所謂的封建社會。而人類是進入封建社會之後,才開始有有道和無道的護道之爭,改朝換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沿此惡性循環演進,乃至發展到滿清對人性的奴役奴化,以致於才有「五四」,「文革」的歸咎,歷史的「憤青」要搗毀自己文化的胡說八道。咱們不能因為物慾橫流造成今災,即長期「窩裡斗」,引狼入室,八年抗戰,四年內戰,造成億萬白骨填溝壑,洋奴們賣國求榮,致使人性全盤西化,道德崩潰而污衊祖宗文化有問題。而我所知道的,社會從世俗到功利化,已然不是一朝兩朝的事了,只是人們不喜歡任何禮義過程的繁文縟節,包括談情說愛,始自全盤西化的當代。連佔筮排卦也更是如此。於是,後人便化繁為簡,直接以拋擲硬幣的方法去求卦。這是一種非常簡易成卦法。當然,最早始自朱熹。擲幣法就是用三枚幣值相同的硬幣,將有幣值的一面作為正面,另一面作為反面。然後雙手捧著三枚硬幣搖晃數次,再拋放到桌子上或較硬的地面上,這樣就會出現四種圖案組合的可能。即三個正面,三個反面,二個正面一個反面或一個正面二個反面。這四種圖案組合的出現是必然的,但拋擲前應預先確定如下規則:(正)(正)(正)(三個正面)為老陽,畫「──×」(反)(反)(反)(三個反面)為老陰,畫「――×」(正)(正)(反)(二正一反)為少陽,畫「──」(正)(反)(反)(二反一正)為少陰,畫「――」每拋擲一次,便出現一個爻畫,這樣依次從下往上畫,拋擲六次就構成一個卦象。卦象上帶「×」的爻畫就是可變之爻。一卦演成之後,可以根據下面的卦序表,去查找該卦的卦名和卦辭。如果一卦之中出現一個或多個變爻,那就應根據前面講到的「變卦法」或「變佔法」的原則去占斷吉凶禍福。下附《卦序表》,可供查閱。此卦序表是根據通行的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的。在查找時,根據卦象和箭號所指,先查到上卦,再查到下卦,其交叉點即為新卦之名和該卦的序號。後來又有不用硬幣,而用三枚棋子(一面是白色,另一面是黑色),以白色為陽,以黑色為陰,投擲六次,也能得到同樣的卦序。再則,也有用卵石拋擲的。以卵石拋擲問卦。這種方法比「擲幣法稍為繁瑣,但與「過揲法」和「掛扐法」相比,亦簡便多了。採用這種方法,首先尋找一塊大小適中,扁平而圓滑的鵝卵石。一面用漆(或墨)標上兩點,表示2;另一面標上3點,表示3.。先雙手捧住,然後讓它自由地落在地面上,這樣就能出現一面的數字是2還是3了。如果每爻投擲三次,就可能出現以下四種數字的組合:2,2,2;──2,2,3;──2,3,3;──3,3,3.。根據每一種組合,確定如下規則:2+2+2=6,為老陰,畫「――×」2+2+3=7,為少陽,畫「──」3+3+3=9,為老陽,畫「──×」2+3+3=8,為少陰,畫「――」如此投擲三次,就可出現一個爻畫,而投擲十八次,就構成了一個卦象。其爻畫的畫法依然是自下而上,帶「×」的6或9,依然表示可變之爻。卦象出現之後,就可以根據卦序表查對出該卦的卦名,然後再根據變卦或變爻的規則去閱讀卦辭和爻辭,從而可得出所問事情的吉凶禍福來。此外,世俗的算命先生只為「忽悠」錢財,常用的抽籤法更簡單。這種方法是將六十四卦的卦名直接寫在竹籤上,盛放在竹筒里,搖晃數次,然後讓問卦人隨意抽出一根。而占卜者就根據卦名結合卦辭,爻辭去解占釋卦,這種方法就叫「抽籤打卦」。75、以爻象判斷吉凶的理論依據是什麼?答:大凡占卜問卦,無非是為斷定所問事項的吉凶。而判斷吉凶的依據,乃是對所求之卦的卦象、卦辭和爻辭進行象事狀物的正確解讀。解讀絕不能信口雌黃,只能以生化流程所展現出來的道統為依據,舉一反三。也就是以社會的倫常秩序為據,然後根據卦象、卦辭和爻辭判斷一卦的吉凶。《易經》判斷吉凶有個總原則,把爻象當人看待,這是研《易》,讀《易》和解《易》必須搞清楚的。把爻象當人看待就是看它具備了哪些人的德性,是否遵守做人的道義,就像做父母的要慈,做子女的要孝一樣的符合道秩(這是最恰當和最形象的比方)。於是,吉凶就隱藏在這種道秩之中。首先觀察每一爻象的好壞,就看它在全卦卦象中所佔的位值合不合禮?合禮則吉,無禮則凶。因為,禮者,理也。合禮就是講道理。講道理做人的人,就是合生生之道的人。合生生之道的人叫「有道」「得道」,沒有人不歡迎,沒有人不喜歡。故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無不是講的中華文化的道統本根。這就是所謂《易》理的爻位說。
推薦閱讀:

易經中的本卦、互卦、錯卦、綜卦怎麼看?
44-易經證釋-清-陸宗輿 > 2-易經證釋-清-陸宗輿
《易經·繫辭》通講(一O八)
深入研習國學必備之易經64卦卦名、卦義及卦象口訣

TAG:易經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