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身法上的三個太極,掌握住太極拳如兒戲

學練太極拳,要說最重要,最基礎的,最需要我們儘快掌握的應屬太極拳的身法了,沒有正確的身法做基礎,所謂的套路練習,推手、什麼放鬆沉氣都是無稽之談,就算你會練80個套路,天天看幾本太極拳理論書籍也是白搭,仍然是太極拳的門外漢,而掌握了正確的身法之後,舉手投足皆太極,都不用拘束在某個套路某些招式。

不管什麼流派太極拳,隨便拿起幾本太極拳類的教學書籍,書籍的前面內容基本都是身法的要求,如:立身中正,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坐胯松腰,圓襠開胯,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等等。這些都是太極拳中基礎的基礎,身法掌握了,才算是太極拳入了門,在身法之上才有腰為主宰,節節貫穿行如九曲珠等勁路的運行;一舉動周身都要輕靈的,處處圓潤、連綿不斷,勢如行雲流水的狀態。那麼怎麼才能掌握太極拳的基本身法呢?根據我們20年的教學,總結了太極拳身法的快速理解和掌握方法,在這裡我們稱之為太極拳身法的三個太極。

簡單的說,太極是對立而又統一的結合體。看太極圖,半陰半陽,又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被統一在一個圓圈內,既對立,又統一。為什麼說要在身法上找三個太極呢,就是在身法上找三個既對立又統一的勁兒。我們下面以渾圓樁的狀態來進行太極拳身法的詳細講解:

第一個太極,上下對撐,虛領頂勁和坐胯松腰

身法中,從上向下一步步的進行調整,首先要虛領頂勁,就是頭部百會穴要有上領之意。怎麼做到呢,下顎微收,眼平視。這樣就形成了上頂之態,向上的力有了。向下的力是由坐胯來實現,雙腿微曲收腹斂臀即可,斂臀是尾骨內卷。坐胯,就是坐著的狀態,這個狀態下,命門後凸,一上一下兩力通過身體的微調,就實現了對撐,作用在頸椎,脊椎,腰椎和尾椎之上,使各個椎節節節鬆開,節節鬆開會帶動後背軟組織的放鬆,而總督全身陽氣的督脈就在我們節節鬆開的位置,鬆開後會促進陽氣生髮,沿督脈上行,所以我們站樁會身體發熱出汗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個太極,前後對撐,含胸拔背

說起含胸拔背,很多人理解上總會出錯誤,有意識的把胸含進去,結果快成羅鍋了,這絕對不是太極拳要練的目的。含胸目的是為了把背拔開,不是為了含胸而含胸。在我們站渾圓樁時,兩臂前棚環抱在胸前,吊腕墜肘。兩臂前棚,身往後靠,形成前後對撐,這也是有人說的力由脊發的瞬間發力狀態。這個時候胸是微微內涵的,是通過前後對撐形成的含胸。有前去必有後撐,這是太極拳身法上的第二個太極。

第三個太極,左右對撐,圓襠開胯

在身法中,很多人對開胯非常之重視,也會單獨訓練開胯,但是對於圓襠的理解卻不夠深刻。在身法中,圓襠的目的就是為了開胯,所以正確認識了圓襠,開胯也就簡單了,無非是開的什麼程度而已,如果做不到圓襠,那開胯就是無稽之談了。圓襠的做法很簡單,就是膝蓋和腳尖上下對應,方向一致。以渾圓樁為例,做到上下對應就要兩膝微微外展,兩膝外展形成了左右的對撐。身法中的左右對撐還包括兩臂環抱狀態時,兩臂也要左右對撐,形成棚勁 。

這三個太極可以通過站樁的方式來快速找到,然後去運用到太極拳的套路運動當中,很快就會掌握住太極拳最基礎的身法要求,並快速提高拳藝。這也是所謂放鬆的基礎,只有在這個身法基礎上的放鬆才是真松,太極拳健身養身 的功效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推薦閱讀:

《太極拳論》清·陳鑫
傅鍾文-《嫡傳楊式太極拳教練法》之第九勢 左右摟膝拗步
太極拳中「領勁」
李天金除了是馬雲的貼身保鏢,還有什麼身份?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