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與佛教
#日誌日期:2005-7-23 星期六(Saturday) 大雨 複製鏈接 舉報
新天涯,新體驗,2012新版即將內測!評論人:安冬霓 評論日期:2005-7-23 16:52
16、【本來面目】這個典故出自《六祖壇經》。傳說禪宗六祖慧能持著五祖的衣缽南行,惠明等人心中不服氣,欲前往奪取,惠明趕在前面,追趕慧能至一個叫大庾嶺的地方。在這裡,慧能把五祖所給的衣缽放在石上,對惠明說:「此衣表信,可力爭耶?」意思是說,這個衣缽,代表了對證悟真理境界的印證,一個人對真理的體悟境界難道用力量就能解決問題嗎?惠明力奪衣缽而不能動,便呼喚慧能說:「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即惠明說他是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法而來,不是為衣缽而來的。慧能於是便告訴他說:「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那)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慧能的意思是說,不論是為衣缽而狂奔的惠明、或是自覺求法的惠明,其本來面目(即人的本性、佛性)並沒有絲毫不同。「人之初,性本無。」人的本性(佛性)本無善惡觀念的,善惡等概念、觀念是後天形成的,所以說此本來面目的呈現,是在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之時,而那些執著、習氣並不是真正的自己。找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之後,更應該去除種種不良習氣,隨緣而生種種利他的心行。17、【空中樓閣】這個典故出自《百喻經·三重樓閣》。說的是,過去有一個富翁,要想蓋一座三層高的樓閣。木匠依照他的吩咐,開始在地面上打地基。富翁說,我不要下面的兩層,只要第三層。木匠說不造下面的兩層就無法蓋第三層。但是富翁仍然執迷不悟,結果引來了眾人的嘲笑。佛法中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修持、修養)要打好根基和循序漸進的道理。現用來比喻虛幻的事物或空想。18、【泥牛入海】「泥牛入海」為佛家禪林用語,比喻絕蹤跡、斷消息,一去不返之意。「泥牛」一詞,通常比喻人的後天思維分辨,所以用「泥牛入海」來比喻正與偏、同等與差別等概念之間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景德傳燈錄·卷八》:「(龍山)師云:『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意思是說,龍山證悟的境界是體悟到了概念的相對性和超越於概念的真理的絕對性,概念的相對性與絕對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這相當於成語「打成一片」的本意。(參見《語言唐裝(一)》中「打成一片」這一條目。)又因泥牛入於大海之中必定全然溶化,失其形狀,所以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比喻人、物一去不返,毫無消息。19、【蒸沙作飯】蒸沙作飯,又作蒸砂作飯,指把沙石蒸成飯,出自《楞嚴經·卷六》:「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石沙成故。」意思是說,修習禪定的人,如果不斷除邪淫之心行,那麼其禪定的結果也就好象蒸沙石一樣,要想把沙石蒸成飯,即便經過百千劫(劫,「劫波」的簡稱,意為長時間)的時間,沙石也只是叫做熱沙,而不能成為飯。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不是作飯的糧食,而是沙石造成的結果。這個成語現在比喻事情不能成功。20、【拈花微笑】這個典故出自《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在《聯燈會要·釋迦牟尼佛章》等書中也有記載。傳說世尊一次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人都默然不知何意,唯有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便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意思是說,現在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所謂「正法眼」就是徹見真理的智慧之眼,它能使人領悟到真正佛法的寶藏,故名「正法眼」藏。所謂涅槃妙心,就是體悟到真理(真心、真如佛性)微妙的修持方法。這種修持方法和境界體現在:真如佛性(即真如實相)體現在沒有形象的形象上,即無相之相,實相無相;它是一種微妙的修行方法(法門),這種法門的教育方法不以文字教學做載體來幫助學人體悟真理,而是通過文字教學以外的方法進行教學。這種修持方法(法門)以後就託付給摩訶迦葉。這就是後來佛家禪宗的由來。這個成語現引申為會心或默契之意。21、【心心相印】心印,又叫佛心印。佛心即眾生所具有的真心(自性、本性、佛性);本性不變,如世間的印契,故稱為印。今所用「心心相印」一語,是從佛家「心印」二字轉化而來,形容彼此心意相同,思想感情完全一致。22、【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為佛家勸人改過向善的常用語。其中「苦海」比喻眾生受種種痛苦,猶如溺於無邊大海之中一樣。回頭,表示醒悟、悔改。佛法認為,眾生的作惡和習氣使自己受到道德等的懲罰,即產生惡報,使得自己感到很痛苦。作惡之人,一旦悔悟並努力向善,那麼就能獲得新生。這個成語現用來比喻做壞事的人只要徹底悔改,就有出路。23、【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此語出自《禪宗無門關·第四十六則》:「石霜和尚云:『百尺竿頭,如何進步?』又古德云:『百尺竿頭坐底(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石霜」指石霜山的慶諸禪師;「古德」指長沙的景岑和尚。意思是說,修持或學習程度很好,就象百尺的竿頭一樣。但是百尺竿頭雖然很高,如果樂而穩坐不下,執著於自己的所學所知而不前進,那麼就會形成「法執」,而不是達到了真正的覺悟,所以應該再接再厲,隨緣而生利於他人的妙用,使自己的心胸和善行逐漸融合宇宙。這個成語現泛指不滿足已有成績,要爭取更大進步。24、【見怪不怪】《五燈會元·泐潭英禪師法嗣》:「曰『見怪不怪,其怪自壞。』」意思是說,在坐禪或修持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一些景象境界,這些是幻覺,應該不要理它,不應該執著於它,那麼這些景象就會自然消失。現指遇到怪異的現象而不驚怪。25、【見兔放鷹】「見兔放鷹」為佛家禪林用語,本意是說,做事的時候,善於見機行事,靈活運作,猶如遊獵時,一見到兔子的蹤跡,便立刻放出飛鷹去追逐。在佛家禪林,轉而指老師能夠靈活機動地根據學生的情況而加以引導。《碧岩錄·第二十七則》:「垂示云:『問一答十,舉一明三,見兔放鷹,因風吹火。』」意思是說,融會貫通之後,根據實際情況,隨緣而生利於他人的妙用,就象見兔放鷹,因風吹火一樣。26、【七顛八倒】《景德傳燈錄·道匡禪師》:「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七顛八倒。」這說明了就表達真理而言,語言文字具有相對性,而不是真的顛倒混亂。這個成語現用於形容顛倒混亂。27、【香象渡河】語出《優婆塞戒經·卷一》:「如恆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見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意思是說,兔、馬、香象三種動物渡河可用來比喻修行者修行境界的深淺。香象渡河,比喻菩薩之人修六度、十度之行,利益眾生,斷除執著習氣而證菩提,如香象渡河,能至河底。馬渡河,比喻緣覺之人修十二因緣,斷部分習氣而悟得真如佛性之理,如馬渡河,雖不至底而漸深。兔渡河,比喻聲聞之人修四諦法,不斷習氣,而悟得真如佛性之理,如兔渡河,只是浮水而過,不能深入。雖然三者對佛法的領悟程度不同,但在真如佛性這一點上是一致的,所以佛往往根據眾生的接受和領悟能力而講相應的佛法。這個成語後用來比喻文字的精闢透徹。28、【盲人摸象】在《長阿含經·卷十九龍鳥品》和《涅槃經·三十二》中都記載著盲人摸象的故事。說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鏡面」的國王,命令大臣領一頭大象,叫盲人們去摸。盲人們有的摸到了象鼻,就說大象和車軲轆一樣;有的摸到了象牙,就說大象和杵一樣;有的摸到了象耳,就說大象和簸箕一樣;有的摸到了象頭,就說大象和鼎一樣;有的摸到了象背,就說大象形同土丘;有的摸到了象腹,就說大象和牆壁一樣;有的摸到了象腿,就說大象和柱子一樣;有的摸到了象尾,就說大象和繩子一樣……等等。他們爭著闡述自己的觀點而互不相讓。國王見此情景大笑,說道:「諸盲人群集,於此競諍頌;象身本一體,異相生是非。」意思是說,盲人們堅持自己的認識而互不相讓,都認為自己的說法正確,其實大象本是個整體,即一合相,大家說的都是它的局部特徵。在佛法中,這個故事用來比喻修外道者往往如群盲摸象那樣,執著於事物的局部,從而產生各種極端的偏執觀點,要知道事物都是具有整體特徵的一合相,所以不可執著於事物的任何局部而誤認為是整體。這個成語現在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面。29、【皆大歡喜】《法華經·七普賢菩薩勸發品》:「佛說是經時,……一切大會,皆大歡喜。」《維摩詰經·菩薩行品》:「而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意思是說,在場的人聽佛宣講完佛法後,都非常高興。這個成語現指人人得其所欲,無不滿意。30、【鐵樹開花】鐵樹很難開花結果,佛家禪宗用來代表真如佛性之體,「開花」則代表妙用,「鐵樹開花」表示真如佛性的體用一如,以及被視為固定不變而實有變化之理的動態平衡。這個成語現比喻事情罕見或極難辦成。
評論人:安冬霓 評論日期:2005-7-23 17:16
31、【作繭自縛】「作繭自縛」是指蠶為了作繭而把自己纏縛於其中,佛家用來比喻眾生自己以煩惱之繩纏縛自己,使自己不得生命的自由解脫。《三啟經》:「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涅槃經·二十七》:「如蠶作繭,內住自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見佛性,故自造結業,流轉生死。」意思是說,眾生在三界(三界:欲界,有慾望的生物界;色界,有形象的事物界;無色界,無形象的事物界)之內,由於不清楚佛性的道理,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即不見佛性,從而煩惱重重,於其中得不到解脫,而且往往是自尋煩惱,就象井上的軲轆繩子和蠶作繭那樣自己纏縛自己。這個成語現比喻自己做的事情,非但不利於自己,反而使自己陷於困境。32、【當頭一棒】【當頭棒喝】「當頭棒喝」為佛家禪林用語,意指警醒人的迷妄,而使人領悟、「找到」真正的自己(即「佛性」)。或一棒擊下,即當頭一棒,或大喝一聲,用以暗示、啟悟對方。棒,始於德山的教授方法;喝,來自臨濟的教育之道。這兩個成語現在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評論人:安冬霓 評論日期:2005-7-23 17:19
34、【執迷不悟】在佛法中,將不能如實覺知事物的真實性,而執著於錯誤的事、理,稱為迷;反之,自迷中覺醒,體達真實的事、理,稱為悟。執著自己的無明、習氣,認為這些就是真正的自己,稱為迷情、迷心。執著於迷情,便難以了知真正的事、理境界,稱為迷界、迷境。如果用渡河來比喻的話,迷的此岸(即迷界)稱作迷津;對此而言,得到真實的知見而證道者,稱作悟道。如若執著於「迷」的狀況而不儘力感悟真正的事理(真理),則稱為「執迷不悟」。這個成語現在指堅持錯誤而不醒悟。35、【猴子撈月】「猴子撈月」的故事又叫「猿猴捉月」、「井中撈月」。《僧祇律》中記載: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叫伽屍,國中有一個城市叫波羅奈。一次,五百個獼猴游~行玩耍於這個城市的樹林里,到了一株叫尼俱律的樹下。樹下有一口井,井水中顯現出月亮的影子。獼猴王見到月影,忙對同伴們說:「月亮今天死了,落到了井裡,應該把它從井裡弄出來,不能使夜晚長久黑暗。」大家問:「怎麼樣才能使月亮從井中出來呢?」獼猴王說:「我知道辦法。我捉住樹枝,一個獼猴捉住我的尾巴,再一個獼猴捉住上一個獼猴的尾巴,這樣展轉相連,就能把月亮救出來了。」大家就都按照獼猴王說的話去做。結果由於樹枝很脆弱,被折斷了,所有獼猴都落入井水之中。這個故事佛家比喻以邪見引導人,而愚者則亡失真正的「自己」,隨從於他人錯誤的主張、行為,從而遭受苦惱;現引申比喻為驕慢者失策,或說名利如水中之月一樣不永恆。36、【灰飛煙滅】語出《圓覺經》:「火出木盡,灰飛煙滅。」意思是說,我們在去除某個執著習氣的時候,往往利用一種執著覆蓋另外一種執著,最後應該將使用的這個執著也去掉,從而達到合於中道,隨緣而生利於他人的妙用。這就好比兩個木頭相互摩擦生火一樣,最後生出來的火將兩個木頭都燒盡,灰也沒有了,煙也沒有了,一切都還歸宇宙。宋·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詞:「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其中的「灰飛煙滅」也是指灰、煙都不存在了。這個成語現指象灰、煙般消逝,比喻完全消亡。37、【不二法門】「法門」指修習佛法的方法。《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意思是說,就真理的絕對性而言,對一切事物的言說、表示(表達)、認識和問答都是相對的,幫助顯現超越這些相對、差別的一切絕對、平等真理的教學和修持方法,叫做不二法門。這個成語現轉指學習某種學問技術獨一無二的方法。38、【單刀直入】「單刀直入」為佛家禪林用語,提單刀而直入敵陣之意,指指導學人領悟人的真心佛性時,不用智謀策略,舍除緩衝的言語,而直接了當地論及問題的核心,以使其領悟真如佛性之理。《五燈會元·百丈海禪師法嗣》:「若也單刀直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意思是說,用「單刀直入」的方法,就會幫助了解「凡」、「聖」、「情」等概念和觀念的相對性,從而令人了悟真心佛性(即真常)和真理的絕對性。就真理的絕對性而言,一切表達真理的理、事都是真理的相對性,在這一點上,理、事是同體一致的,稱為理事不二。這個成語現比喻面對目標,勇猛精進,也比喻說話直截了當,不繞彎子。39、【一彈指傾】「一彈指傾」又作「一彈指間」。一彈指,即彈指一次所需的時間,佛法中用來形容極短暫的時間。《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二十一》:「若復有人於一彈指頃,能修行是般若波羅蜜多者,其所得福,倍勝於前。」意思是說,如果有一個人哪怕在一彈指的時間內修行為他人著想、合於中道佛性的智慧度(般若波羅蜜多),他都會得到很好的結果,獲得很大的福報。這個成語現在仍比喻時間很短暫。40、【隔靴搔癢】隔靴搔癢,又作「隔靴爬癢」,為佛家禪林用語。《無門關序》:「何況滯言句覓解會,掉棒打月,隔靴爬癢,有甚交涉?」這是說,就真理的絕對性而言,表達真理的語言文字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和局限性,就象持棒欲打月,隔著靴子撓癢一樣。這個成語現在用來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評論人:安冬霓 評論日期:2005-7-23 17:19
41、【騎驢覓驢】騎驢覓驢,或言「騎牛覓牛」、「騎馬覓馬」,為佛家禪林用語。《景德傳燈錄·志公和尚大乘贊》:「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意思是說,很多人不清楚自心的佛性,所謂「佛」在心中,而向外去尋找,這猶如騎驢找驢,不知自己座下即為所要找尋之驢。這個成語現在比喻東西本在身邊,還到處尋找;也比喻已經有了工作,又去找更稱心的工作。42、【味如嚼蠟】味如嚼蠟,又叫「味同嚼蠟」,佛家用以比喻對淫慾沒有樂趣。《首楞嚴經》:「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意思是說,我身處人世間,已沒有了淫慾之念,也沒有了和你行淫慾之事的想法。即便是嬌媚的身姿橫陳於我的面前,也不能誘惑我生起淫慾之心。雖然勉為其難而行淫慾之事,但也是味如嚼蠟,淡而無味,內心仍如止水一樣平靜。這個成語現指毫無興趣,或形容文章、說話枯燥無味。43、【驢前馬後】驢前馬後,佛家禪林用語,本意是指官員出行時的隨從衙役差卒,佛家指追從他人言行,而無自己真正的體悟,或失去了真正的「自己」。《傳燈錄·十五良價傳》:「師曰:苦哉苦哉!今時人例皆如此,只是認驢前馬後將為自己……」《碧岩集》:「若只依草附木,認個驢前馬後,有何用處?」「如隨驢馬前後奴隸者,不是主人公也。」意思是說,很多人就象驢前馬後一樣,隨波逐流,依草附木,失掉了真正的自己,即不能正認自己的主人公(佛性),而是妄認自己的執著習氣就是真正的自己,從而放任自流,或迷失「自我」,不顧自身實際情況地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這個成語現在也用以指俯仰隨人。44、【四大皆空】佛家認為世界萬物與人的身體都是由四大和合而成的一合相(整體)。所謂四大,即:地,固體或固體(堅)的性能;水,液體或液體(濕)的性能;風,氣體或氣體(動)的性能;火,熱量或熱(暖)的性能。由於是和合而成,所以不能孤立地認為事物的局部就是事物的整體。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即處於動態的平衡中,而不是靜止或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細一分析,事物找不到一個「恆常不變」的實體,這就稱為「四大皆空」。這個成語現在一般形容世人看破名利和世間之事。45、【異口同音】異口同音,又作「異口同聲」,指多人同時說相同的話語,形容眾口一詞。《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時三大士,異口同音而白佛言。」意思是說,三位菩薩同時對佛說。《報恩經》:「異口同音,俱發聲言。」這個成語現在仍為原意。46、【羊羹雖美,眾口難調】「眾口難調」,為佛家禪林用語。《五燈會元·德山遠禪師法嗣》:「問:『一雨所潤,為什麼萬木不同?』師曰:『羊羹雖美,眾口難調』。」意思是說,下的是同樣一場雨,為什麼萬木接受到雨後生長的情況不一樣呢?這是由於不同草木的自身情況決定的,就好象羊羹味道很美,但是不見得適合眾人的口味。這段對話是比喻學人所學的佛法都一樣,為什麼證悟到的境界不一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的根基、接受和領悟能力上的差異造成的。所以,在佛法中,往往針對不同人的具體情況而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所以講的佛法看上去也不一樣。但實質上佛法是普等一味的,都是為了幫助眾生達到生命的自由解放,所以稱為「一乘」佛法,只是因為人的根基、接受和領悟能力上的差異,而採取權宜之計,權且在教授佛法的過程中,將佛法分為大、小乘或說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等三乘,即「一雨所潤,萬木不同」,而最終是一致的。這個成語現在又通常說成「羊羹雖美,眾口難調」,指眾人的口味、要求不一,難以調和得大家滿意,也常比喻很難使眾人的意見都協調一致。47、【未足為道】「未足為道」,不足以說是體悟到了「道」(真如佛性)之意,出自《景德傳燈錄·卷十四石室善道》中的一段對話。原文是:仰山問:「佛之與道相去幾何。」師曰:「道如展手,佛似握拳。」曰:「畢竟如何的當可信可依。」師以手撥空三兩下。曰:「無恁(那)么事,無恁(那)么事。」曰:「還假看教否。」師曰:「三乘十二分教是分外之事。若與他作對,即是心境兩法能所雙行,便有種種見解,亦是狂慧,未足為道。若不與他作對,一事也無。所以祖師云:本來無一物。汝不見小兒出胎時,可道我解看教,不解看教。當恁(那)么時,亦不知有佛性義,無佛性義。及至長大,便學種種知解出來,便道我能我解,不知是客塵煩惱。」這段話大意是說,仰山問善道禪師:「佛和道(佛性)有什麼差異嗎?」善道說:「『道』就象舒展開的手,『佛』就象握拳的手。」意寓佛是合道(宇宙真理)者。又問:「『佛』和『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清楚了這些修行起來好有個依憑。」師於是用手在空中撥了三兩下,說:「沒什麼,沒什麼。」即告訴他,佛合於道就是心胸和善行融合了虛空宇宙,融合了真如佛性之理,但是難以用語言表達。仰山問:「既然這樣,那麼還用學習有文字的佛法嗎?」師答:「對於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乘(或將聲聞乘和緣覺乘合稱小乘,菩薩乘稱為大乘的二乘佛法),以及十二部(即十二分教)佛法就『不立文字』文字而言,是分外之事。如果你要和佛法作對,不學習佛法,那麼就可能只是執著於主觀(心)和主觀對客觀的反映(境),以及主體和客體,從而產生種種偏執的見解,即便有很大的智慧,由於不合於中道(真如佛性)之理,也只能是『狂慧』,而不足以說是體悟到了『道』(真如佛性)。但是,如果你不與佛法作對,而是拘泥於佛法的表面含義,不清楚佛法作為文字反映真理的相對性,那麼就會產生『法執』,也不能真正地證道。六祖慧能曾經說過:本來無一物。你沒有見到小孩出生的時候,可說過清楚或不清楚佛法的話嗎?那個時候,他也不分辨是否有佛性以及佛性的含義。等長大了,才逐漸產生種種見解來,便會說出『我能』、『我知道』的話來。其實,『人之初,性本無』,也就是『本來無一物』。這些觀點、概念都是後天形成的。由於固執於這些概念觀點,就可能會產生種種煩惱(客塵指煩惱)。」可見對佛法的態度應該是刻苦學習,但又不可拘泥於文字的表面含義,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隨緣而生利於他人的妙用。這個成語現在是不值得一提的意思。48、【尋行數墨】「行」(háng,音航),指文中的「行」;「墨」,指文中的字。「尋行數墨」出自《景德傳燈錄·梁寶志和尚大乘贊》:「口內頌經千卷,體上問經不識。不解佛法圓通,徒勞尋行數墨。」意思是說,有的人雖讀了很多佛法,但內心根本不知其真正含義。佛法是圓通的,即佛法根據不同情況,從不同角度,通過不同形式甚至使用不同的概念(名稱、名相)對宇宙真理進行闡述和表述,所以不應執著於佛法的表面文字,而是應該一方面將對佛法的理解落實到行動實踐中,另一方面,應根據實際情況,隨緣而生利於他人的妙用。這個成語現在指讀書拘泥於一字一句,專在文字上下功夫,不顧通篇大意。49、【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五燈會元·臨濟玄禪師法嗣》:「僧問:『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意寓說明很多觀念是人為形成的,語言就反映真理而言,具有相對性。這個成語現在指本來沒有的事,傳的人多了,就幾乎成為事實。50、【一知半解】語出《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十八》:「更有一般底(地)說靜是根本,悟是枝葉,靜得久自然悟去。山僧敢道他亂道……譬如良醫應病與葯,如今不信有妙悟底(的),返道悟是建立,豈非以葯為病乎?世文章技藝尚要悟門,然後得其精妙。況出世間法只恁(那)么了得。這裡一千二百衲子,個個有一知半解。每來室中,道得諦當者甚眾。跳得兩跳後,更與一拶(zǎn,音攢,逼迫、壓緊),便去不得。」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更有人說靜是根本,悟是枝葉,靜久了自然就會開悟。我敢說他是在瞎說……就象良醫先看病後下藥一樣,如今有人不信找到自己的妄想習氣、尋歸真正「自我」的「妙悟」,卻認為只有靜,才能開悟,這豈不是將葯當成病了嗎?這裡有很多修行人,各個都有一點自己的見解。每每來到室中探討磋商法理時,悟到一定境界的人也很多。但「跳得兩跳」後,仔細一問他就不行了,以後也就不來了。「一知半解」本意是有自己的一點見解,但不完全了知,現轉用為知識淺薄之意。
評論人:安冬霓 評論日期:2005-7-23 17:20
51、【啞子得夢】語出《無門關》:「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無門曰: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祖關不透,心路不絕,儘是依草附木精靈。且道,如何是祖師關。只者一個『無』字,乃宗門一關也。……透得過者,非但親見趙州,便可與歷代祖師,把手共行,眉毛斯結,同一眼見,同一耳聞,豈不慶快,莫有要透關底(的)么。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個疑團,參個無字,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個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盪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趙州老師(和尚即老師之意)因為有修行人問「狗是否有佛性」,而回答說:「無!」按照佛法道理來講,狗也是應該有佛性的,為什麼趙州老師回答為「無」呢?實際上就真理的絕對性而言,「有無」、「佛性」仍然是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和局限性,因此「有無」、「佛性」等概念、名稱也不應執著,所以趙州老師的回答為「無」。關於這一點,慧開(即無門)是這樣認為的:參悟佛性之理(參禪),就要透過祖師這一關,同時也要闖過在修行的心路中對佛法語言文字和修行境界執著這一關。這兩關過不去,那麼就是人云亦云,依草附木,而不是自己真正的體悟。且說什麼是祖師這一關呢?只一個「無」字,乃是這一關。……闖過了這一關,就是親眼見到了趙州老師,也與歷代的祖師共行共處,因為這是他們體悟到的共同境界,沒有不闖過這一關的。我們對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竅,也就是通身起一個疑團,來參究這個「無」字,晝夜都在這方面下工夫領悟。這個「無」不要理解成「虛無」的「無」,也不要理解成「有無」的「無」。那是什麼呢?這個「無」的狀態與吞了個熱鐵丸的狀態相似,吐又吐不出來,它燒盡了以前種種對概念的執著和惡的心行,久久純熟,身體內外感覺到渾然一片,也就是感覺到身體內外融而不分的整體性,這種狀態難以言表,就象啞子(啞巴)做了個夢一樣,只有自己知道而不能對別人說。這就是作為語言文字表達真理時的相對性和局限性。所以說,語言是一種載體,修行中講不要執著於佛法表面的語言文字,而是應該逐漸闖過這一關,落實到真正的實踐(實證)中去。「啞子得夢」這個成語現比喻滿腹心事,無以表述。52、【一刀兩段】一刀兩段,為佛家禪林用語。《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三示方機宜》:「雖在塵勞中,能自省察,雖未得一刀兩段,直下坐斷報化佛頭,然卻自有個信入處。如虎生三日氣已食牛,欲行千里,一步為初。」意思是說,雖然在塵世(塵勞)中,如果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執著習氣,並不斷地改進,那麼即便沒有一下子領悟到各種概念本身的相對性和局限性,即頓然了悟佛性之理(即直下坐斷報化佛頭),然而對於修持卻自然具有了信心和入手處。這就象虎剛生三日就有了能吃掉牛的氣力,在千里的征途中也邁出了一步一樣。《緇門警訓·卷十鐘山鐵牛印禪師示童行法晦》:「若是大丈夫漢,興決烈之志,屏浮濫之行,從腳跟下一刀兩段,向佛祖外一覷便透,身心俱了,亦不為難。」意思是說,作為修行人,如果象大丈夫那樣,樹立堅強的意志,摒棄不良的心行,從腳跟就開始,和以往的執著習氣斷開,領悟到各種概念本身的相對性和局限性,那麼就會體悟到真如佛性,身心內外渾然一體,這也不是很難的。《隱元禪師語錄》:「若論此事,須自己腳跟下,一刀兩段,自然有得力處,自然得純一無雜……」這段話的大意同上。「一刀兩段」,現在和「一刀兩斷」通用。從上面幾段話可以看出,它的意思是通過刀的一擊,而截斷「有」、「無」等概念(名相)的執著,了悟它們的相對性,體悟真理(真如佛性)的絕對性。現比喻堅決斷絕關係。53、【頭上安頭】頭上安頭,為佛家禪林用語。《五燈會元·卷第六》:「今有一事問汝等:若道這個是,即頭上安頭;若道不是,即斬頭求活。」意思是說,今天有一事要問大家:如果說這個「是」,那麼就是頭上又安一個頭,純屬多餘;如果說這個「不是」,那麼就象斬了頭還想活一樣。這也是說明語言文字就表達真理而言的相對性和某種意義上的局限性。如果用了語言文字表達真理,它只是某種載體或符號,並不能和真理本身劃等號,這就是在真理的上面又增加了一樣東西,如頭上安頭。如果不用語言文字表達,又難以說清和理解真理,這就象斬了頭還想活一樣。因此,我們應該中道、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既不能拘泥於表達真理的文字表面含義,又不可完全拒絕語言文字的使用。這個成語現在比喻事情重複而無必要。54、【作賊心虛】出自《五燈會元·卷二十龍門遠禪師》: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如何?」師曰:「作賊人心虛。」在佛法中,常採用肯定、否定、復肯定、復否定等四句來給諸法的形式分類,或解釋各種義理,稱為「四句分別」。在四句分別中,若以「有」、「無」概念為分別標準的,則稱「有無四句」,有無四句中第一句即為「有句」,第二句為「無句」。有無四句是:(1)有句,即「有而非無」。(2)無句,即「無而非有」。(3)雙亦句(復肯定),即「既有又無」。(4)雙非句(復否定),即「非有非無」。上面那段話意思是說,「有」「無」等判斷、觀念都是後天形成的,而「人之初,性本無」,所以說,後天的觀念反映事物帶有一定的相對性,並不一定是對事物全面真實的反映,這就象藤纏繞倚靠在樹上一樣,而藤本身不是樹。但是「有句無句,如藤倚樹」這句話仍然是一種觀念、判斷,也是後天的內容。所以,老師(龍門遠禪師)回答說:「作賊人心虛」。意為這句話也在相對性之列,就象賊偷了別人的東西而不真正是自己的一樣。這些都不執著,才能顯露「人之初,性本無」的真如佛性。這個成語現比喻作了壞事,怕人知道。55、【一相情願】這個典故出自《譬喻經·田夫思王女喻》,故事的內容是:很久以前,有一個田夫在城市裡行走時,看見了美麗的公主。公主長得容貌端正,世所稀有。田夫回到家中,晝夜思念公主,情不自禁。他想結識公主,可是沒有辦法實現,就變得面黃肌瘦,彷彿成了病重之人。親朋好友們見到他近來發生的變化,便問他是怎麼回事。他就把原因告訴了大家。並且說,如果我得不到公主自己就死定了。親朋好友說,那我們就幫幫你吧,好讓你不再憂愁。兩天後,親朋好友對他說,我們已經幫你找到公主了,可是公主不願意見你。田夫聽到後,非常高興,歡呼說:「我一定會得到公主了!」田夫的單相思就是「一相情願」。這個成語在佛法中用來比喻一些人在努力勞作或做事時不根據實際情況(即不隨緣),就象在冬天往土裡播種一樣,最終徒勞無獲;同時也比喻一些修行人,僅修了一點點的功德,驕慢之心便生起,認為自己離生命的完全自由解放不遠了,就象田夫想得到公主一樣。這個成語現在指僅是單方面的意願。56、【水乳交融】【水乳之契】這個成語出自《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六》:「其土人民自生愛樂。上下和穆(睦),猶如水乳。情相愛重,歡喜遊戲,慈悲謙讓,增長善根。」意思是說,這個地方的人民互相愛慕和歡樂。上下之間非常和睦,就象水與乳之間的關係一樣。大家情同手足,互相敬愛,互相尊重,一起歡快地嬉戲。彼此慈悲、謙讓,一起增長著善根。成語「水乳交融」、「水乳之契」由此逐漸衍化而來。這兩個成語現在用來比喻關係密切,相互融洽。57、【森羅萬象】「森羅萬象」一詞出自三國時翻譯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在佛法中,「一法」指唯一無二的絕對法,即真如佛性之理。「森羅」即森然羅列之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森然羅列的各種事物和現象,它們都沒有離開真如佛性之理(即一法印)。《景德傳燈錄·二八慧海和尚》:「迷時人逐法,悟時法由人,如森羅萬象,至空而極,百川眾流,至海而極。」意思是說,人在沒有悟道之前,由於找不到佛法的匯流排索,所以學習佛法彷彿人在追逐佛法一樣;而在悟道之後,便找到了佛法的匯流排索(即一法印、真如佛性之理),由此在浩瀚的佛法海洋中自由徜徉,並總持(把握)好佛法。這就象森然羅列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最終都合於宇宙虛空一樣;也如同百川眾流最終都匯入大海之中。這個成語現在仍指宇宙中各種事物展現出來的萬千氣象。58、【斬釘截鐵】出自《景德傳燈錄·洪洲雲居道膺禪師》:「眾僧夜參。侍者持燈來,見影在壁上。有僧便問:『兩個相似時如何。』師曰:『一個是影。』問:『學人擬欲歸鄉時如何。』師曰:『只這是。』……師謂眾曰:『學佛法底(的)人如斬釘截鐵始得。』時一僧出曰:『便請和尚釘鐵。』師曰:『口裡底(的)是什麼。』」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眾修行人(學人、僧人)在夜裡參悟佛性之理。侍者把燈拿了上來,燈影映照在了牆上。見此情景,有人便問:「兩個很相似的事物怎麼樣?」老師應到:「一個是影子」。意寓就真理和對真理的表達、描述這兩個相似的事物而言,後者具有相對性,就象是前者的影子一樣。學人問:「那麼我們計劃回家時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呢?」老師答到:「就是這個樣子。」學人問的意思是,我們開悟是領悟(體悟)到什麼呢?佛家用回家代表悟道。老師說就是真正領悟(體悟)到剛才所說的狀態(即影子)。老師說,學習佛法的人就應該象斬釘截鐵那樣才能悟道。當時有一個學人說,請問老師怎麼樣斬釘截鐵?老師反問道,你嘴裡說的是什麼?老師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語言文字就表達真理而言,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只有象斬釘截鐵那樣,頓然了悟嘴說或手寫的語言文字表達、描述真理的相對性,還真理的「本來面貌」,才能真正悟道。這個成語現在比喻堅定不移,說話做事果斷堅決。59、【聚沙成塔】這個典故出自《阿育王傳·卷一》。故事說,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一天,德勝童子和夥伴在
評論人:安冬霓 評論日期:2005-7-23 17:20
60、【想入非非】「想入非非」即「非想非非想」定。這種禪定,心態已經到了至極靜妙的境地,沒有了「粗想」,所以稱為「非想」;但是這種狀態尚存有「細想」,所以又稱為「非非想」。二者合稱「非想非非想」。所謂細想,就是基本上沒有了心王與心所之分,但其精神思維表現得很微細難測。「心王」就是我們產生意識等精神作用的主體,即人的真心佛性,「心所」就是與之相應的精神作用。所謂粗想,心王與心所相應,其精神思維表現得很粗顯。很多外道都執著於這種禪定境界,認為這就是修持的最終圓滿境界(涅槃),或者認為人死後也是這種狀態。佛法認為這種觀點不正確,而是認為修行的最終圓滿是心胸和善行合於宇宙和真理(真如佛性之理),隨緣而生利他的妙用。這個成語現在形容胡思亂想,不切實際。61、【一度著(著)蛇咬,怕見斷井索】又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索」。語出《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一度著(著)蛇咬,怕見斷井索。』」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學人問:有人問狗是否有佛性,按照法理講應該回答是「有」,可是趙州老師卻回答「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按照法理是應該回答「有」,但是「有」、「佛性」等語言文字也是概念,也是人的後天觀念,就表達真理而言也具有相對性,所以趙州回答說「無」,即也應意識到「有」、「佛性」這些概念的相對性,也應該將其「無」掉,才能顯露了悟「人之初、性本無」的本來面目,從而隨緣而生利他的妙用。因為這些仍然是後天的觀念,就好象「一度著(著)蛇咬,怕見斷井索」一樣。實際上井繩不是蛇,誤認井繩為蛇,或因為怕蛇而怕見井繩實際上都是人的妄想、觀念,不是真有蛇要咬自己的事實。只有真正地去掉不合實際情況的主觀臆測(即執著),才能還真理與事物以本來面目,從而真正做到實事求是。這個成語現在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了苦頭,以後遇到類似情況就感到害怕。62、【三生有幸】在佛法中,「三生」指過去的生涯、現在的生涯和未來的生涯。「三生有幸」通常是指,一個人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裡,如果有緣學到和學好佛法,那是非常幸運和幸福的事情,所以應該珍惜佛法,行大精進。因為她能夠使人在人生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中樹立遠大的理想,並為之而孜孜不倦地努力;同時佛法中認為一個人能夠學到和學好佛法是需要很大機緣和克服一定困難的。首先,一個人能夠得到佛法就需要一個機緣。得到了佛法,還要看是否能克服自己原有的固執觀念,想看一下佛法又是一關。學到了佛法,但又由於自身知識水平、領悟能力,以及是否有時間、有條件多學佛法,這些都得需要自己去圓滿解決。這個成語現在形容難得的好機遇。63、【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語出《五燈會元·卷十棲賢湜(shí,音十)禪師法嗣》:「上堂:『一人把火,自燼其身。一人抱冰,橫屍於路。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後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如今已不柰何也!』良久曰:『待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老師(禪師)上法堂講法道:如果遇到了非常困難的處境,有的人在這種處境中可能引火自焚了,有的人則可能抱冰自殺了。在這種處境中,前進也不行,後退也不行,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此時我們該怎麼辦呢?良久,老師接著說:等到雪化了的時候,自然就是春天來到了。禪師的意思是說,在難以解決的困難面前,如果一時找不到解決辦法,應該仍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即守住真心),順其自然,等待機緣,機緣一到,即刻隨緣生起妙用,這樣,困難就會冰融雪化。這實際上提倡的是理智的樂觀主義。這個成語現在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64、【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語出《五燈會元·卷十三雲居膺禪師法嗣》:「僧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時如何?』師曰:『莫飄露么?』問:『不具得失時如何?』師曰:『道甚麼?』「卓錐」就是置錐、立錐之意。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僧問:在上無片瓦,下無立錐的困難情況下,一個人該怎麼辦呢?老師(雲居膺禪師)答:難道不應該飄露流落嗎?老師的意思並非號召人去流浪,而是說應該在一時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要守住真心,保持良好心態,順其自然。又問:不具得失之心時如何?老師回答說:你在說什麼呢?因為問「不具得失之心時如何」這句話,本身就是存有得失之心,所以很多證悟的境界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用一種執著去掉另外一種執著,本身還在執著之中。只有守住本心(真心),隨緣而生利他的妙用,才是真正合於中道。這個成語現在仍為原意,形容一無所有,非常貧困。65、【水滴石穿】「水滴石穿」,又叫「滴水穿石」、「小水穿石」,這個典故出自《佛遺教經》:「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意思是說,如果堅持不懈,努力精進,世界上則沒有難辦的事情,所以說你們(學人、修行人)應當精進而不應懈怠。比如滴水,如果長流,那麼也能穿透石頭。如果修行者的心,經常懈怠、半途而廢,那麼就象鑽石取火那樣,剛要生起火,就熄滅了。雖然想得到火,但實際上火很難得,這才需要精進,也才是精進。這個成語現在比喻堅持不懈,集細微之力也能成就難能之功。66、【心花怒放】佛家將清凈的本心(本性、佛性)比喻為蓮花,所以本心又名「心花」。《華嚴經·卷六六》:「(不動)優婆夷言:『善男子(善財),我唯得此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光明,為一切眾生說微妙法,皆令歡喜。如諸菩薩摩訶薩……;又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華(花)開敷;又如大地普皆平等,無量眾生於中止住,增長一切善法根芽;又如大風所向無礙,能拔一切諸見大樹……』」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個叫「不動」的優婆夷(在家學人稱為「優婆夷」)對善財說:善財啊,我之所以修行這個「求學一切佛法不厭煩、不滿足」而獲得「三昧(定之意)光明」的修持方法,只是為了隨緣為一切眾生說微妙的佛法,使他們都感到非常歡喜。這就象其他菩薩那樣……;又象滿月出現在夜晚的虛空之中,令有緣化度的眾生,心花開放;又如大地對生長於其上的萬物都平等一樣,無量眾生又於佛法中長養居住,增長他們的善法根芽;又如大風所向無礙,能拔掉一切外道見解的理障大樹……其中「心華(花)開敷」即為心花怒放的前身。這個成語現在形容極其高興。67、【痴心妄想】「痴心」和「妄想」都為佛法名詞(名相)。痴心為「六蔽心」之一。據《佛說象腋經》、《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記載,所謂六蔽心,「蔽」即覆蔽、遮蓋之意,有六種噁心掩蓋著人的清凈心,稱為六蔽心,即:(1)慳心(貪吝心),眾生因慳吝遮蓋於心,不能行於布施;(2)破戒心,眾生因無明煩惱遮蓋於心,行於惡行,不能堅持禁戒;(3)嗔怒心,指眾生由嗔恨憤怒遮蓋於心,常懷惱害他人之心,而無忍辱之行;(4)懈怠心,指眾生由懈怠遮蓋於心,不能精進勤修善行;(5)亂心(散亂心),指眾生由散亂遮蓋於心,妨礙禪定;(6)痴心(愚痴心),指眾生由愚痴遮蓋於心,而無智慧,受著外道邪法的干擾而不起正見。六蔽心妨礙著學人修習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智慧)之行。對於學人,應該努力去除六蔽心。所謂妄想,不合於實,為「妄」,「妄」而產生種種執著分別,則是「妄想」。《楞嚴經·卷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意思是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在生死的煩惱中相續,都是因為不知如如不動的真如佛性之理,而用種種妄想的原因。妄想不「真」,即不合於真如佛性,眾生因此才有煩惱的流轉。《觀無量壽經》:「此想成時,……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梵語修多羅,即「契經」。契,上契(符合)諸佛之理,下契(適應)眾生根機之意;經,法、常之意,泛指佛法。「契經」實際上就是不離三法印、一法印的諸多佛法,即以真如佛性為線索的佛法。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凈土宗的學佛人在修習觀想(念佛),從其中出定時,記持其境界不忘,令其與真如佛性之理的諸多佛法之理(修多羅)相合一。如果不與以佛性之理為線索的諸多佛法相合,則為妄想;如果相合了,則為粗想。關於粗想,參見《語言唐裝(七)》中「想入非非」條目。可見,修習觀想(念佛)並不一定就是正念,還可能是妄想。同時,為了避免妄想,還應學習很多以真如佛性之理為線索的佛法。從上述經文可以看出,那種認為只要認為通過觀想(念佛),而不用學習佛法、不用修習善行就能解決一切修行問題的觀點是非常錯誤的。這個成語現形容一味幻想不能實現之事。68、【樹大招風】樹大招風,又作「樹高招風」。這個典故出自禪林的一個公案。《五燈會元·卷十九》:「(圓悟禪師)遂令人召至,因與游山,偶到一水潭,悟推師入水,遂問曰:『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指守珣禪師)曰:『潭深魚聚。』悟曰:『見後如何?』師曰:『樹高招風。』悟曰:『見與未見時如何?』師曰:『伸腳在縮腳里。』悟大稱之。」這裡的「牛頭」指牛頭山法融禪師。一次,他在牛頭山北岩石室里靜坐觀心,恰逢禪宗四祖造訪。四祖問他說:你在觀心,「觀」的是什麼人?心又是何物呢?法融無言以對。於是他跟著四祖來到了庵室里。四祖故意作虎狼圍繞使他恐懼的架勢,他說:「猶有這個在。」意思是,我的本心(佛性)還在,我不怕它們。四祖於是在法融的座位上寫了一個「佛」字。法融非常害怕,惟恐對佛不敬而不敢坐在上面。四祖便也說:「猶有這個在」。法融一下子明白了,便稽首感謝。其實,「佛」這個字也是語言文字,就真
評論人:安冬霓 評論日期:2005-7-23 17:21
68、【樹大招風】樹大招風,又作「樹高招風」。這個典故出自禪林的一個公案。《五燈會元·卷十九》:「(圓悟禪師)遂令人召至,因與游山,偶到一水潭,悟推師入水,遂問曰:『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指守珣禪師)曰:『潭深魚聚。』悟曰:『見後如何?』師曰:『樹高招風。』悟曰:『見與未見時如何?』師曰:『伸腳在縮腳里。』悟大稱之。」這裡的「牛頭」指牛頭山法融禪師。一次,他在牛頭山北岩石室里靜坐觀心,恰逢禪宗四祖造訪。四祖問他說:你在觀心,「觀」的是什麼人?心又是何物呢?法融無言以對。於是他跟著四祖來到了庵室里。四祖故意作虎狼圍繞使他恐懼的架勢,他說:「猶有這個在。」意思是,我的本心(佛性)還在,我不怕它們。四祖於是在法融的座位上寫了一個「佛」字。法融非常害怕,惟恐對佛不敬而不敢坐在上面。四祖便也說:「猶有這個在」。法融一下子明白了,便稽首感謝。其實,「佛」這個字也是語言文字,就真理的絕對性而言,它的表達仍然帶有相對性,仍然是人的後天觀念。四祖便為他說了一些法要。並且說:這個法門,今付囑於你,希望你能發揚光大。自此,這一法門法席大盛,人稱「牛頭宗」。「樹高招風」這個典故的意思是說,圓悟禪師叫人把守珣禪師召喚過來,和他一起到山上遊玩,偶然到了一個水潭邊,圓悟就把守珣推倒了水中,於是問守珣:牛頭法融沒有見到四祖的時候怎麼樣?守珣說:「潭深魚聚。」意思是說,法融的真心(本心、本性)自己還沒有完全感覺到,還有著後天種種觀念的執著,就象這潭深魚聚在一起一樣,難見水的清澈。圓悟又問:那麼法融見到四祖後如何?守珣說:「樹高招風。」意思是,法融見四祖後,四祖幫其開悟,使他見到了自己的本性,從而隨緣而生妙用,言行遊刃有餘,這就象樹大而自然且敢於招風一樣。圓悟又問:那麼法融在見四祖前和見四祖後有何不同呢?守珣說:「伸腳在縮腳里。」意思是,見前和見後實際上也同也不同。說相同,是自己的真心佛性不管是見前見後,都依然存在,見前只是尚未發現,見後只是發現了而已。說不相同,是因為在未領悟到自己的真心佛性前,有種種個人概念和偏執觀念的執著,雖然它們也可能是真心的功用,但是往往又背離了真心佛性的無私之性,所以是「妄想」,從而產生煩惱;而領悟真心後,清楚了真心佛性的功用和其無私無偏(中道)的特性,便利用好真心佛性的功用,隨緣而生利於他人的妙用。所以說,見到四祖後與見到前的關係就象「伸腳在縮腳里」一樣。圓悟聽了守珣的話後,非常稱讚他。這個成語現在比喻目標大了容易招人嫉妒。69、【鏡花水月】這個典故出自佛家十喻。《大般若經·卷一》:「於諸法門,勝解觀察,如幻如陽焰,如夢如水月,如響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變化事,如尋香城。」《大智度論·卷六》:「經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其中「勝解」即殊勝理解、殊勝了解之意。「陽焰」即陽光下浮動的灰塵,在曠野中看上去往往象野馬奔騰,莊子稱為「野馬塵埃」,初見也象有水出現。「空花」即眼病昏花,或於空中所見的種種花狀幻覺,例如眼冒金星。「尋香城」,梵語「犍闥婆城」,即海市蜃樓。上述兩段話的意思是說,各種法門,如果用殊勝的見解(真如佛性之理)去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都在說明諸法(萬事萬物)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不斷處於因(主觀或主要條件)、緣(客觀或次要條件)和合的變化之中,或言動態平衡之中,細一分析,事物一時一刻也沒有靜止,而人們往往造成錯覺,認為它們沒有發生變化。這就象暫時出現的幻象、陽光下似野馬奔騰般的塵埃、夢、水中之月、響聲(響)、眼病昏花、影子、鏡中之像、變化之事和海市蜃樓一樣。以上十種比喻通常叫做佛家十喻。其中,「鏡花水月」中的「鏡」就是這十喻中的「像」、「鏡中像」,「花」指「空花」,「水月」指水中月。「鏡花水月」,又作「水月鏡像」,現在除了用來比喻虛幻的影像外,也用來比喻詩中的空靈境界。70、【電光石火】「電光」即閃電之光。《心地觀經·卷一》:「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及電光。」意思和成語「鏡花水月」條目中的「十喻」一樣,都是比喻一切事物均為因緣和合。「石火」是擊燧石(火石)時迸發出來的火星,其比喻也同「電光」和「十喻」。《五燈會元·卷七》:「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碧岩錄·第二十六則頌》:「電光石火存機變……」這個成語現在比喻事物瞬息即逝,也形容速度極快。71、【得未曾有】簡稱「未曾有」。釋迦牟尼佛入滅以後,弟子們集中佛陀的言行,依其性質,分為十二類,稱為十二部經,通括大小乘佛法。「未曾有"即為十二部經之一,這一類佛經記載佛不可思議的功德。《楞嚴經·卷一》:「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宴安」即寂靜安詳之意。「法筵清眾」即法席中聽法的清凈大眾。這段話的意思是:即時釋迦牟尼佛鋪好座位,並寂靜安詳地坐在上面,開始為到場的大眾宣示深奧的法理。法席上清凈聽法的大眾,得到了自己以前未曾有過的經歷和感受。這個成語現在指從來沒有過,空前未有。72、【得其三昧】「三昧」為佛法名詞,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在佛法中為「定」、「正定」、「入定」之意,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個正念、善心中等)而不散亂的一種安定狀態。《大智度論·卷五》:「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例如,通過打坐達到三昧則稱為「坐禪三昧」或「常坐三昧」;如果將心定於對佛法或事物名詞的解釋之中,稱為「釋名字三昧」;就語言文字而言,如果領悟到它僅僅是表達情感思想或事物的工具符號,與情感思想和事物本身並不能劃等號,心態處於這樣的正定中,稱為「字等相三昧」;但是「字等相三昧」只是一種修行境界,切不可執著於它而走向另外一個極端,言語文字雖然僅為表達情感思想、事物的工具符號,但也不可視之為等閑累贅之物,因為其自身仍含有展現真義的性質,所以專心一意於語言文字之中,也能得到妙悟,從而達到融會貫通,這稱為「句語三昧」。現在形容妙處、極致、奧妙、訣竅等,或形容在某方面洞達精義,造詣深湛時,也以「三昧」稱之,或說成語「得其三昧」。73、【吹大法螺】「法螺」即梭尾螺,吹其殼即發高聲。在佛法中,「大法螺」比喻佛陀所宣說的殊勝佛法,「吹大法螺」比喻佛說法。其比喻意義是:(1)佛法之聲,猶如螺貝,勸慰人從執著習氣等迷夢中警醒;(2)佛宣說佛法如螺貝之聲廣泛澤被於大眾;(3)螺聲遠聞勇猛,比喻佛說法莊嚴,為學人克服修行上的魔障增強信心。《法華經·卷一序品》:「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這個成語現在用來比喻說大話。74、【寒號鳥】寒號鳥,又名「寒苦鳥」、「雪山鳥」。寒號鳥的故事在佛家廣為流傳。《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天竺雪山有寒苦鳥,終夜雌說『殺我寒故,雄鳴夜明造巢。至旦有朝日暖映,亦不造巢,但鳴曰:何故造作棲,安穩無常身?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意思是說,在印度喜馬拉雅山上有一種動物,叫寒苦鳥。一到了夜晚,雌鳥就說:凍死我了!凍死我了!雄鳥叫到:天亮了一定搭窩!等到第二天早上,太陽一出來,陽光照在身體上,寒苦鳥感覺暖洋洋的,便仍然不築巢,卻叫到:為什麼要搭窩?難道是為了使自己無常的身體快樂解脫嗎?反正今天也沒見到死,明天也不知道死。這個故事叫做「寒苦鳥作無常偈」。佛家用這個故事來勸慰大家要看到世界萬事萬物的變化無常,不要象寒號鳥那樣,而是應該在有生之年,抓緊時間,勇猛精進,努力學習佛法和改善自我,早日實現生命的自由解放。但須注意的是,寒號鳥名字雖叫鳥,實際上是哺乳動物,學名「鼯(wú,音吳)鼠」,其糞便是中藥「五靈脂」。這個故事現在一般用來形容人的善忘,與「過了喉嚨就忘了熱」同;另外也用來勸勉人們在學習和工作中要勤奮,不要懈怠。
評論人:安冬霓 評論日期:2005-7-23 17:22
75、【火燒眉毛】源於《五燈會元·卷十六》:「僧問:『古人說不到處,請師說。』師(法泉禪師)曰:『夫子入太廟。』曰:『學人未曉。』師曰:『春暖柳條青。』問:『如何是急切一句?』師曰:『火燒眉毛。』」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學人問法泉禪師:古人有說不到的地方,請問老師這是什麼意思。法泉禪師回答說:「夫子入太廟。」意思是,古人是根據當時的情況而講的內容,就現在而言,古人說的有可能不合現在人的思想和當前的具體情況,就象「夫子入太廟」一樣,已成為過去的了。這體現了語言表達真理時所具有的相對性。學人說:老師,您說的話學人沒有明白。法泉禪師又回答到:「春暖柳條青。」意思是說,我們應該隨緣而生利他的妙用,包括語言在內,我們都應該根據具體時間和其它具體情況而作出決定,與時俱進,通權達變。這就象春暖柳條自然而青一樣。僧又問:老師,我們的修行應該保持內心的祥和,如何理解「急切」的行為呢?法泉禪師說:「火燒眉毛。」意思是,仍然是隨緣而生妙用。在火燒了眉毛這樣緊迫之時,當然應該是去救火了。這便顯得很急切匆忙。實際上這也是妙用,雖然行為上表現得風風火火,而內心仍然是沉著鎮定(即寂靜祥和)的。這個成語現在比喻情勢極其緊迫。76、【勇猛精進】勇猛精進,為佛法名詞,指奮勉修行。《無量壽經》:「(法藏比丘)發斯弘誓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真實慧」是指確知諸法真相的智慧,即真如佛性之理。「白法」就是清凈的善法,即善心行。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法藏比丘樹立了以眾生的生命自由解放為己任的偉大理想,發此誓願之後,處於了知真如佛性的狀態,勇猛修行……他專門尋求善法,如法修行,以利益眾生。對於自己的宏偉誓願,他從不懈怠,為之而不斷精進,成就了忍辱之力。關於勇猛精進,很多佛經都有論述。例如《心地觀經·卷五》指出:「精勤修習,未當暫舍,如去頂石,如救頭燃。」意思是,學人應當精進修行,不要放任自己,就象頭頂上壓了一塊石頭,要趕快把它拿下去那樣急切;又如火燒了眉毛、頭髮去救火那樣迅速。《法句經》:「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意思,今天就要過去了,人的壽命也隨之減少。人就象在沒有多少水的小淺坑裡掙扎的魚,有什麼可快樂的!所以,應該珍惜在世間的一分一秒,勇猛精進修行,努力改善自我,不可因貪圖享樂而放縱自己。這個成語現在指努力探索,不斷前進。77、【泥船渡河】語出《三慧經》:「人在世間,譬乘泥船渡河,當浮渡船且壞。人身如泥船不可久,當疾行道。」意思是說,人在世間,就象乘著泥船渡河一樣,想過河,可是還沒到對岸,船就已經壞了。人的壽命短暫,人身就象泥船在水中一樣不能持久。因此,我們應該精勤修行。這也是在勸慰學人應該勇猛精進。這個成語現在比喻世路艱險,如乘泥船過河。78、【佛頭著糞】這是禪林用語,指佛像頭上附著糞便。這個典故出自《景德傳燈錄·卷七》如會禪師(744~823)章所載。故事說,一日,崔相公前往湖南東寺,見鳥雀於佛像頭頂上拉屎,便問如會說:「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即問鳥類是否有佛性。如會答道:「有。」崔相國又問:「既然有佛性,那麼為什麼向佛頭上放糞?」如會回答說:「是伊為什麼不向鷂子頭上放?」即如會反問,那你為什麼不向鷂子(鷂,yào,音要,雀鷹)頭上放糞?意思是說,生態的自然平衡是大自然真如佛性表現的一種情況。其後,禪林中多用「佛頭著糞」一語來形容本質善而附著不善的事物。現在這個成語也形容類似情況,表示被輕慢、褻瀆。79、【鸚鵡學舌】【口頭禪】「鸚鵡學舌」出自《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師(大珠慧海)曰:『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為無智慧故。譬如將水洗水,將火燒火,都無義趣。』」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修行者問:有一個人,別人問他關於「佛」的問題,他就回答「佛」的問題,問他有關「法」的問題,他就回答「法」的問題。並且,他把這個叫做「一」字法門,不知對不對。大珠慧海老師說:這就象鸚鵡學人說話一樣,自己卻不明白話的真實含義,因為他沒有真正的智慧。所謂「一」字,應該是真如佛性。就真理的絕對性而言,用語言來表達真如佛性之理,具有相對性,表達出來的結果難以完全等同於真如佛性之理。所以,剛才所提到的那個人,所講的內容肯定不是「一」字法門。「人之初,性本無」,語言文字是後天形成的觀念,所以說,真如佛性是超越了語言文字的本來面貌。要體悟到這一點,不妨在去除對語言文字、概念、觀念的執著上下一下工夫。如果將水、火比作對語言文字、概念、觀念上的執著(偏執)的話,那麼剛才的那個人的做法就是用水洗水,用火燒火。水、火即上述偏執根本沒有去掉,那麼真如佛性之理的真正含義和樂趣他自然不清楚了。佛家將襲取他人的文字語言,說禪說道,卻不在真實修行上下工夫,不真正明白禪理和真如佛性之理,稱為「鸚鵡禪」或「口頭禪」。「鸚鵡學舌」這個成語現在比喻跟著人家搬嘴學話;「口頭禪」這個成語現在泛指經常掛在嘴上而沒有實際意義的詞句。80、【頭頭是道】佛家禪林用語。《續傳燈錄·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指領悟到真如佛性之理後,內心與外界相融合,打成一片,吃飯穿衣、挑水打柴、一舉一動、開口閉口,都已經轉為了隨緣而生的妙用,無不與真如佛性相合,正所謂「行住坐卧,不離這個」。這即為「頭頭都是道」。到一定境界後,方了知一切佛法都不離真如佛性之理,一切法又都可以被修行者轉為化度眾生的妙用,從而使一切法、事、理達到融合。這就是「法法本圓成」。這個成語現在形容說話做事有條有理。
推薦閱讀:
※漢傳佛教不如「原始佛教」?
※修儒釋道的人,是如何反觀自己內心的?
※胡松年:深入淺出談「定」境之啟示
※精進是執念嗎?
※如何克服昏沉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