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勃】唐朝的清明節

在我國節日發展史上,唐朝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不僅因為我國的節日整體上擺脫了此前禁忌、禳除的神秘氛圍而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也因為唐朝出現了一些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新節日,比如清明。

清明原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運行到黃經45o時即交清明,時在陽曆4月5日前後。漢代《淮南子》云: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音比仲呂」。古人之所以將春分後的這一節氣稱為「清明」,是由於「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的緣故。不過,節氣終究只是太陽視運動的一種反映,是氣候、物候變化的標誌,與富有人文意義、充滿情感、包含特定活動的節日在性質上並不相同。到了唐朝,清明節氣才由於各種因素的作用影響發展成為節日。但一經生成,就深受時人重視。清明節與時在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的寒食節(約在清明節前一、二日)連在一起,擁有十分豐富的習俗活動,成為大唐社會最重要也最富有特色的節日之一,同時也是國家最重要的法定假日之一。唐玄宗開元年間休假四天,唐代宗大曆年間休假五天,唐德宗時假期更達七天之長,和元正、冬至一樣。

大體而言,唐朝清明節習俗主要有改火,掃墓以及踏青、鬥雞、盪鞦韆、蹴鞠等娛樂活動,並包括一定的飲食和農事習俗。

一、火燧知從新節變:改火習俗

改火之俗在我國雖然古已有之,但起初並不在清明節。《後漢書·禮儀志》有「日冬至,鑽燧改火」的記載,說明漢代改火是在冬至日。魏晉以後,改火活動一度消失,但唐朝人重新將這一活動推行開來。他們藉助當時盛行的寒食節禁火三日的習俗,在寒食節前將火滅掉,形成「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的局面,到清明節這天再重新將火燃起,從而實現改火的目的。

在唐朝,改火是全社會普遍流行的習俗,所以劉長卿《清明後登城眺望》雲「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王表《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雲「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日出萬家煙」。平常百姓要在清明節鑽木取火,皇家也不例外。據《輦下歲時記》記載,清明日,尚食內園官小兒會於殿前鑽火,並帶有比賽性質。誰先鑽得新火,誰就能得到「絹三匹,金碗一口」的賞賜。不僅如此,朝廷還有賜新火的儀式。謝觀《清明日恩賜百官新火賦》對賜新火儀式的過程和盛況進行了細緻精彩的描寫:清明節一大早,就有人將鑽燧取來的榆柳新火獻上朝廷。皇帝下令頒賜新火。於是,太監們將眾多的蠟炬在新火上點燃,列隊而出,將新火引至宮外。「振香爐以朱噴,和曉日而焰翻。出禁署而螢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門。」場面十分恢宏壯觀。朝廷之內,在場的官員都能分到一炬新火,他們感到無限榮光,紛紛叩謝皇恩浩蕩,表達自己定要效忠國家的熱切願望。而後,皇帝大宴群臣,大家競相用自己手中的新火炊爨取暖……這是一個盛大而熱鬧的場面,更是一種既樹立君主權威又營造君臣和諧的手段。通過賜新火,皇帝顯示了自己無上的地位,並宣告自己願意讓大臣分享統治權;通過接受賜火,大臣們顯示了對君主地位和合法性的承認,表達了願以忠誠回報君主恩寵和信任的決心。

「火燧知從新節變。」舊火滅亡,新火再生。清明改火活動,反映了時人對「將以明而代暗,乃去故而從新」的真誠追求。他們醉心於新火的使用,並從中感受春光的美好。無論杜甫的「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還是賈島的「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都抒發了新火點燃後的美麗心情。

二、郊外紛紛拜古埏:掃墓習俗

掃墓,又稱墓祭、上墓、上墳、祭掃、拜掃、拜墓醮地等,是到逝者墳墓上祭祀的活動。清明掃墓,源於寒食墓祭。據文獻記載,唐朝初年寒食墓祭已在民間蔚然成風。唐玄宗時期,則將其從民間風俗上升為國家禮制:「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官方因俗制禮,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實踐這一習俗的熱情,郭鄖《寒食》詩云:「蘭陵士女滿晴川,郊外紛紛拜古埏。」就反映了寒食掃墓的盛況。

清明掃墓正是寒食掃墓的延續與挪移,在唐朝,二者並存。白居易有兩首關於掃墓的詩,一名《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一名《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從中可見寒食掃墓和清明掃墓同時存在。但寒食掃墓與清明掃墓又有所不同,由於寒食節不能用火,清明節可以用火,所以寒食掃墓為逝者送的紙錢不能燒化,清明掃墓則無此禁忌。

中國人講究返本追始,慎終追遠,清明掃墓以表思時之敬,是緬懷逝者、感恩先人的表現,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自此以後,掃墓就成了清明節的核心習俗,長期發揮著敦親睦族、培育感恩情懷的重要作用,成為凝聚人心、和諧社會的制度安排和精神紐帶。

三、遊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娛樂習俗

清明是春天的第五個節氣,此時,幾番朗日酥雨交替,已經驅走了冬天的蕭索冷清,駘蕩春風已然吹醒了草,吹開了花,吹綠了柳,吹藍了天,吹來了鳥鳴,也吹動了人心。人們紛紛走出戶外,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擁抱春天,感受生命的美好。

踏青賞春是清明時節的重要習俗。杜甫《清明》詩「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眉,爭道朱蹄驕嚙膝」,描繪了男女老少乘船騎馬、踏青賞春的熱鬧情景。春天是春情萌動的季節,男男女女外出踏青又為彼此的相識交往提供了可能,所以踏青時節總會有一些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發生。其中最著名的當數「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故事。據《唐詩紀事》載,參加科舉考試沒有成功的崔護,在清明節獨自到長安城南遊玩,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他上前敲門討水喝。一女子端水給崔護後,自己倚著桃花,情意綿綿地看著。崔護臨行時,女子送到門外,似有戀戀不捨意。來年清明節,崔護追憶往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視,見門院如故,門卻上了鎖。惆悵之餘,揮筆在門扉上題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從而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盪鞦韆是清明節另一重要娛樂活動。據宋·高承《事物紀原》記載,鞦韆「本山戎之戲也,自齊桓公北伐山戎,此戲始傳中國」。最初是軍事訓練的工具,後來演變成一種娛樂設施。唐朝十分盛行,有「半仙之戲」的美稱。「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詩人韋莊用楊柳、花樹、女郎、鞦韆,構成了清明時節的又一動人圖景。唐朝人的鞦韆索往往是彩色的,高高地搭在鞦韆架上。最愛鞦韆之戲的是那些處在人生最美麗年華的青年男女,他們聚集在一起,輪流將鞦韆盪起,並帶有競巧比賽的意思。盪的人凌空飛揚,衣袂飄舉,怕的是不能盪得高一點再高一點。看的人如痴如醉,心癢不已,恨不得馬上也上去大顯身手,一展丰姿。鞦韆之戲給大唐人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清明時節,唐朝人從上到下還都十分熱衷鬥雞遊戲,「綉袍馳馬拾遺翠,錦袖鬥雞喧廣場」是當時司空見慣的景象。唐玄宗時期鬥雞尤其風行。當時宮廷中設有專門的鬥雞坊,安排專人對鬥雞進行訓練。陳鴻《東城老父傳》中的傳主賈昌就是一個擅長訓雞的人,曾有「神雞童」的美譽。在他的訓練之下,鬥雞們「樹毛振翼,礪吻磨距,抑怒待勝;進退有期,隨鞭指低昂」,待決出勝負,則「強者前,弱者後,隨昌雁行,歸於雞坊」,令人嘆為觀止。賈昌因此頗受恩寵,以至時人發出「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的感慨。上行下效,皇帝喜歡,民風尤甚,「都中男女以弄雞為事;貧者弄假雞」。鬥雞價格暴漲,以至不少富豪人家為買雞而不惜傾家蕩產。對此,後世人頗有微詞,認為唐玄宗出生在酉年酉月,因愛好鬥雞而亡其國,對唐朝由盛轉衰負有重大責任。拋卻這樣的負面作用,鬥雞遊戲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鬥雞的激烈搏擊極易令人進入物我兩忘、眼裡心裡唯有鬥雞的痴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人們吶喊驚叫,為雞加油助威,日常積壓的鬱悶與煩惱由此得以發泄和釋放……

蹴鞠,也作蹙鞠、蹋鞠、蹴球、築球、踢圓、圓情等。傳說蹴鞠是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為了訓練軍隊而發明的,後來演變為一種遊戲。至少戰國時期,蹴鞠已和吹竽、鬥雞、走狗、彈琴、六博等一起,成為齊國都城臨淄老百姓的休閑娛樂活動。發展到唐朝,成為清明時節的一項重要娛樂活動。杜甫《清明》「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說明了這一習俗的流行。唐朝鞠的製作有了改進,蹴鞠的方法也有較大變化。早期的鞠,「以皮為之,實以物,蹴蹋之以為戲也」,是以皮革製作的實心球;此時鞠已是具有球皮和球膽的氣球了。據初唐徐堅《初學記》載:「鞠即球字,今蹴鞠曰球戲。古用毛糾結為之,今用皮。以胞為里,噓氣閉而蹴之。」由於鞠的製作方法發生巨大變化,球體變輕,能夠踢高,時人多以踢高為能事。有個叫張芬的女子,常常在福感寺蹴鞠,「高及半塔」,就被時人稱讚為「曲藝過人」。

在蹴鞠形式上,唐朝也有了一些新變。當時的蹴鞠主要分有球門的和沒有球門的兩種形式。沒有球門的蹴鞠俗稱「白打」。白打原是兩人對踢,後來發展為三人角踢,四人、五人直至十人的輪踢,但仍稱為白打。從簡單的幾個動作到「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蹴鞠技巧在唐人的普遍參與中大大提高了。帶球門的比賽則叫「蹴球」。馬端臨《文獻通考》中記載了蹴球的規則:「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否。」

「時也廣場春霽,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闐。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圓。」在清明時節的大好春光里,看一場精彩的蹴鞠比賽,真是莫大的藝術享受。

「楊柳青,放風箏。」風箏也叫紙鳶。清明時節陽氣上升,風自下而升上,是放風箏的好時候,唐朝人也很喜歡這一活動,甚至天還沒有大亮,就有人玩上了。「青門欲曙天,車馬已喧闐。……不得高飛便,回頭望紙鳶。」詩人羅隱就曾經在一個「寒食日」的早晨看到了高空中飛翔的風箏。

娛樂活動豐富,是唐朝清明節的突出特點。無論踏青、盪鞦韆、鬥雞,還是蹴鞠、放風箏,都吸引著人們留連於戶外,留連於大自然的春色之中。「雲間影過鞦韆女,地上聲喧蹴踘兒。」無論男女,都在舒展身體,放縱心靈,甚至天色晚了,仍不願回家。「遊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對娛樂活動的熱衷與參與,讓大唐的清明節明麗而熱鬧,具有鮮明的狂歡特性。

四、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飲食習俗

清明節也有專門的飲食,馮贄《雲仙雜記》記載「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楊花粥」;宋人龐元英《文昌雜錄》載唐朝節物云:「寒食則有假花,雞球,鏤雞子,子推蒸餅,餳粥。」這裡雖然說的都是寒食節,但視為清明節的飲食也無不可。白居易《清明日送韋侍御貶虔州》中更明確提到清明節要「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由於清明節日也是節氣,所以與農事有關的活動也成為清明節俗的有機組成部分。韓鄂《四時纂要》中說這天修蠶具、蠶室有利於蠶業豐收。

有唐一代,國家形成了大一統的局面,社會相對安定,日漸發達的生產力帶來了相對富裕的物質生活,人們的精神面貌也大為改觀,人性得到較自由的發揮與張揚,呈現出一種蓬勃向上、恢宏自信的大唐氣象。清明節正是在這種環境中形成並得以發展的。

唐朝清明節兼具節日與節氣的雙重身份,集死亡和再生於一身,融歡樂和悲情為一體,具有豐富的習俗活動。改火習俗賦予它更新之意,掃墓習俗讓它承載了慎終追遠、感恩先人的傳統,農事習俗讓它稟持了順天應時、循時而動的精神,娛樂習俗則使它成為唱響青春之歌、生命之歌、自由之歌的盛大儀式。唐朝清明節奠定了清明節的習俗與格調,也成為清明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它影響深遠,直到今天,當眾多傳統節日已經衰落式微,清明節仍然褒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僅成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在國家法定假日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文章來源:《文史知識》 2017年第4期

圖片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唐朝發生在佛教勝地的宮闈秘事
不解!武則天為何想讓上官婉兒選擇永久性單身?
唐朝的國際時代是怎樣一去不復返的
中外歷史學家對唐朝的真實評價
唐朝怕老婆之風盛行:有縣令因此丟掉官職

TAG:清明 | 清明節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