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家內聖修養心法(三)

儒家內聖修養心法(三)----道海玄微(八十九)----蕭天石 七、修止法要

《大學》開端,即揭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世人皆曰三綱領,實則聖學只明明德一著,功夫只止至善一著。 明明德者,明我之明德也,為內聖功夫。新民者,新民之明德也,為外王事業。正己以正人,立己以立人,聖已以聖人,化己以化人,要皆為 推己及人以及天下之大道也。而此一內聖外王之道,一是以「止於至善」為本。傳曰:「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 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言。」凡所 舉,皆所當止之德行,亦即所當止之地。其他如舉仁、義、禮、智、信如舉、恭、寬、信、敏、惠,以及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如智仁勇等一切日用倫常中之德行,要皆為當止之止,並以至善為極地。

《書·咸》有一德曰:「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克於一。」此其止至善之所本也。《易·繫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 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故至善是道體,止於至善,亦即止於道也。道散而為德,以為人生之行為標準;故道一而德行可萬;萬行萬德,各 有所立,名有所名,要皆以無過無不及,而協於至善為極則。故聖功心法,首貴知止。唯心之為物,易放難收,易馳難制,易動難伏,易紛 難一;究竟應如何方能止於至善?應止於何處方合至善?應如何止與如何才能止?千古來無人得其真傳,亦無人傳其真義!夫道,一而已 矣。故大學之道,即中庸之道;孔孟之道,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曆聖一脈相傳之道;立道統者,立於一也。一則中,中則一;即中得 一,即一得中;二而一,一而二也。唯中唯一,則不二不三,無有對待,此一不二之絕對體,即為至善之地。故書曰:「德唯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曰「勿貳爾心」。勿貳爾心,即宜一其心也。

《中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其為物不二者,究為何物?為何不二即能生物不測?此最宜仔細 參詳。不二即一,一即太極,太極即陰陽,陰陽即道。道生天、生地、生萬物,道亦生一。故止於至善,即止於道,止於一,止於中也。何謂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何謂一?陰陽未判猶在太極境地之謂一。何謂中? 在天為天地交泰、在人為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交而得泰、發而中節 之謂至善,亦即謂和。明乎此,方能瞭然於「致中和」,即能「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之理。若移之於《大學》,則可以說:「致至善,天地位 焉,萬物育焉;聖功止焉;神化極焉。」是即合天道與人道於一爐,而皆反求諸心而自得之也。由上可知修止之要,在求其能止於喜怒哀 樂未發之中,與發而皆中節之和,此即為至善之地。斯中和系賅未發已發言,合其體而言則即為一也。先天一,後天一;亦即先天道,後天 道;無二無別。故云其為物不二,而其生物不測。不原其交泰之道,何能有此?最後修止之法。一曰繫心止法:繫心一處,不使放失,一放即 收,使勿散亂,久久自伏;此亦名繫心守竅法。一曰克心止法:起念即克,有想即制。此為克念為聖,與克己復禮歸仁之功。

佛名制心止,《遺教經》謂:「制心一處,無事莫辦。」吾儒亦謂「以禮制心」,皆克心止法也。一曰靜心止法:清靜其心,使一念不生,生 則靜之,務勿動馳。清凈其心,使一塵不染,染則凈之,務無一物。靜則天心自見,凈則一靈獨耀。此為根本法也。一曰定心止法:心定於 一,則心自不動。神守於一,則神自得定。心定神凝,湛然寂照,則玄通妙化,上極於天矣。人當雜念交起,妄想紛飛時,能念念歸一,而至 念念歸無,則自得定心。修此法,尤須自念頭起處截去,務使不起不續,則自得無念定。《大學》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由定而 靜,由靜而定,一也。一曰道心止法:此為去人心以合道心,滅人心以存道心,修道心以正人心,本道心以率人心之大本大根法,亦即為天 人合一止法。

八、修靜法要

上文曾簡提靜心止法,茲再單提修靜法要。靜者聖人之本,修靜者入聖之門。閑邪存其誠,所以齋戒其心也;寂念息其動,所以虛靜 其心也;外物不入於內,所以清凈其心也;內蒙以養正,所以聖化其心也。蓋心不能有物,心不能有事,心不能有欲,心不能有動;故《大 學》謂:「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惡,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以斯四者,皆足以動心也。《樂記》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

黃帝《陰符經》曰:「自然之道靜。」又曰:「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天地之道,恆動而恆靜;自一時觀之,無不動也;自永恆觀之,無 不靜也。靜為天道,亦為人道;為性道,亦為聖道。故濂溪倡「主靜以立人極」之說。其言曰:「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自注「聖人之道,仁義 中正而已矣」)』而主靜(自注「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 人悖之,凶。」此盛言主靜空極之功也。蕺山並謂「主靜之學為性學。」 余亦常云:「主靜之學為聖學。」以用聖學,可該身心性命道德事 功之全體大用也。人心一靜,無物於外,無物於內,無思無念,無動無為,則自可將宇宙、天地、萬物、人我,打成一片,而合為一體矣。既為 一體,則無不知、無不應、無不通、無不神矣!故曰:「聖人無一事,唯在靜其心。」最後,修靜之法。

一曰無欲靜法:人心本靜,其所以動者,欲致之也。欲富貴,則為富貴動其心;欲功名,則為功名動其心;欲財色,則為財色動其心;欲 壽考,則為壽考動其心。無所不欲,則無所不動。檢點病痛,全在有欲!及其無欲,何動心之有?故宋儒有去人慾存天理之教。

一曰無念靜法:心之能在思,有思有慮,則念起矣;無思無慮,則念寂矣。聖人修得無欲易,修得無念難。心中無一念,自可契天心。每 當念起,宜用覺照法截之,念起即覺,覺之即照,照得即截,截之即無。《大易》曰:「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無 思無為,無欲無念,則此心自如目之無翳,鏡之無垢.天之無雲,而靈光普照,智量無窮矣。唯截念之法,上焉者,貴自念頭未起處截;中焉 者,貴自念頭剛起處截;下焉者,則徒知自念尾去截;自念尾去截,前念已滅;後念又生,念念相續,無有已時,則截不勝截矣。

一曰泯物靜法;人心之所以不靜者,物牽之也,事擾之也,境撓之也。事之與境,均可以物該之。泯心中物,而心不生物,則心中無一 物,心不隨物轉而能轉物,則心亦自靜,泯心中事。而心不生事,則心中無一事,心不隨事轉而能轉事,則心亦自靜。泯心中境,而心不生 境,則心中無一境,心不隨境轉而能轉境,則心亦自靜。以物付物,以事付事,以境付境,與我心毫無干涉,則心體自寂然不動矣。

一曰泯意靜法,意與念有別,意屬思想與知見,念則無關思想知見,思想與知見,為人生聖功一大病痛,人心最難降伏者,亦即此意。 夫子絕四,曰「毋意、毋必、毋同、毋我」。而以毋意為頭腦功夫。且必也、固也、我也,皆意為之也。意泯則一切皆泯,意無則一切皆無。天 地萬物,無一莫非唯意所造,意識不生,則一切是非善惡皆無由生,此《大學》所以以誠意為正心之本也。人之知見病,意識病,思想病, 聖人亦難去,而況凡夫乎?

一曰慎獨靜法,《大學》誠意功夫,歸之慎獨;《中庸》亦以慎獨為教。兩諸謂「君子必慎其獨。」默坐澄心,可以體認天理,亦可契得獨 中真消息。《中庸》並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為慎獨下手方法。即於人所不睹不聞不知,而己獨知之地;人所不睹不 聞不知,而己獨知之時,常存其戒慎恐懼之心,常持其敬畏謹嚴之心,以守其獨,而閑其邪,以誠其意,而正其心。則此心自常住於虛極 靜篤境地而寂然不動,當寂然不動時,無感則在真靜境界中,有感則應,應而無不當也,無不通也,無不神也,此為內聖之吃緊功夫。

明道主靜,伊川主敬,謂「涵養須用敬」,久久敬守此心,自然獨存而天理明矣;若放失其心,因物而遷,則獨亡而天理滅矣!蕺山主 慎獨,其學以慎獨為宗,認較主敬是進一層功夫,並謂「敬字只是死功夫」遠不如求得獨體而慎存之為上。倪元坦主慎獨應由先天體認, 從太極契人,而徹得中道;天地皆寂自得中,中則得和;此心自純然一片至善矣。《易》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其所成所存者,全須於 此獨中求之。求獨體於未發處,則此獨便自為「乾坤共合成」矣。其餘道佛兩門中致靜之方法與功夫,俯拾皆是,均可參而用之也。

推薦閱讀:

修養| 女人最好的狀態是「八分熟」
口德修養
.好好看看 提高自己的修養【上】
遠離你身邊的"弱者"
作為備胎的認知與修養——戒言

TAG:儒家 | 修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