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 十三陵 天壇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面積有50萬平方米。  

新中國的建築史應從這裡寫起,因為它比共和國還早誕生了幾個小時。1949年9月30日,開國大典的前夜,毛澤東率領全體政協委員來到天安門廣場,埋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塊基石。  按照中國的傳統思想,紀念碑和建築物一樣,應座北朝南,但周恩來卻向建築師們建議,紀念碑是否可以面向天安門,面向長安街,因為絕大多數人是從北側走進廣場。建築師們接受了他的建議,於是歷史分明看到兩個頂天立地的大字--人民。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建國10周年時,是建設者譜寫了10個月建成人民大會堂這一建築史上的奇蹟,令世界震驚。公元一九九九年,又是他們用最美麗的畫筆描繪著更美的圖畫。  159600多平方米的廣場改造是設計者、建設者用241個日日夜夜的汗水、智慧與激情交織而成!   廣場西面是人民大會堂,這裡是全國人大的辦公地點。東面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廣場中央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在紀念碑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一代偉人毛澤東的遺體安放於此,人們可以入內瞻仰。   在廣場北面隔著長安街就是宏偉的天安門城樓,它建在北京市的南北中軸線上,通高33.7米,原來是明、清兩朝皇宮的正門。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城樓上按動電鈕升起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從此,天安門城樓成為國家政權的象徵。穿過天安門城樓大門可以進入故宮。現在天安門城樓允許遊人購票上樓參觀。  

 在天安門廣場,曾爆發過「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等重大事件。1949年10月1 日,舉世矚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此隆重舉行。天安門廣場以其壯麗開闊、莊嚴宏偉的雄姿,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中外旅遊者。  天安門廣場附近的主要景點有:正陽門城樓、正陽門箭樓、前門大柵欄。故宮、中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等等。  天安門廣場上每天日出時分國旗班戰士們的升旗儀式已經成為北京的一大景觀。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東、西、北三面環山,是世界上保存較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陵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群山之內,各陵均依山面水而建,布局莊重和諧。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建於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是陵區第一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前。

  此後明朝營建的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先宗慶陵、慕宗德陵等十一陵分別座落在長陵兩側山下。

  陵區中部長達七公里的長陵神道(總神道)與各陵相通。

  明崇禎帝朱由檢的思陵是最後一陵,位於陵區西南隅,系妃墳改用,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始定陵名,增建地上建築。

  此外,陵區內還建有明代妃墳七座、太監墓一座,並曾建有行宮、苑囿等附屬建築,周圍曾築有十個關城。

這裡青山環抱,風景美麗,在方圓約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明代13個皇帝 的陵墓,後人稱為明十三陵。現在這裡成了一個馳名世界的遊覽地。 由於這個陵墓區太大了,一般遊人主要遊覽其中的兩個陵墓,一個是 建築規格最宏偉的長陵,一個是將地下宮殿發掘出來的定陵。每一座皇陵 都有一座地下宮殿,但是發掘出來的只有定陵這一個。 遊人進入陵園,首先會對排列在馬路兩側的18對石人和石獸感到興趣。 這些巨大的石人、石獸,雕工精細,造型生動,是珍貴的古代藝術。它們 表示皇帝死後也要和生前一樣主宰一切。這些巨大的石雕,有的體積達30 多立方米,是利用科天在路上潑水成冰,將雕像放在冰道上拖運到這裡的。

規模宏偉的長陵 長陵是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主要建築棱恩殿,和故宮 中的太和殿一樣大,總面積達1956平方米。它有一點比太和殿更突出,這 就是它的柱、梁、檁、椽和檐頭全部使用楠木,殿內的32根巨柱,都是用 整根金絲楠木製成的。據說,當時光是從產地將這些巨大的楠木運到陵園, 就用了五六年時間。這樣粗大的楠木,這樣宏偉的楠木建築物,在全國, 已是絕無僅的了,所以這個殿就是顯得特別珍貴。 朱棣當了22年皇帝,在他稱帝的第6年就開始營建陵墓,共用了5年。

富麗堂皇的定陵地下宮殿 定陵是明神宗的陵墓。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當皇帝時間最長的一 個。他的陵墓修了6年。據記載,共耗費白銀800多萬兩,相當於當時兩年 全國田賦的收入。定陵的規模不如長陵,但是,它的建築卻比較精緻。定陵的大部分地面建築已經不存在了,只是明樓還完好。因為明樓全部是石築戌,沒有一根木料,所以它不但堅固,而且能防火。明樓的建築也反映了當時高超的設計和施工水平。定陵的建築水平可以從已發掘出的地宮看 出來。 富麗堂皇的定陵地下宮殿距地面27米,總面積為1195平方米,5個高 大寬敞的殿堂全部是石結構,拱券式頂,沒有一根樑柱。放置明神宗皇帝 和兩位皇后的棺槨的後殿,高達9.5米,長30.1米,寬9.1米,是最大的一 個殿堂。在這裡發掘出了3000多件隨葬品,其中有金冠、金壺、金爵、鳳冠等極其珍貴的文物。金冠是用金絲編製成的,冠頂盤有一對金龍。鳳冠上鑲有寶石100多塊,珍珠5000多顆。遊人們可以在定陵博物館內看到這些珍寶。

  昭陵在明十三陵中位居第九,是明朝第十二個皇帝和他的三個皇后的合葬墓,昭陵的建築有其獨特的地方。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築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寢建築。

明十三陵的三個特色

  

比較中國歷代皇帝陵墓,明十三陵具有三個明顯特色。

  第一,陵區建築的整體性特別突出。中國古代帝王陵寢區域的設置,早在戰國中期隨著陵墓的建造就已出現。其制導源於我國古代以宗族為單位,按貴族的等級和宗法禮制關係布葬的"公墓"制度。各個時代陵區規模的大小及建築的設置各不相同,給其他時代帝陵留條後路,不加褒貶,只說不同之處。

  在唐代和北宋,每座陵園都有各自的門闕、神道和石刻群,均自成體系。它們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個整體,但在建築的設置上彼此不講究統屬和整體聯繫。

  明十三陵則不同,各陵雖各有自己的享殿、明樓、寶城,自成獨立單位,但陵區之內,長陵神道作為各陵共用的"總神道"出現,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式,使陵區的建築緊密相聯,各陵總合形成了一個整體。

  第二,陵寢建築制度獨具風貌。中國古代的帝陵從秦漢到唐宋,其地上陵寢建築大以覆斗形的陵台(陵冢)為中心,前設寢殿,周以方垣並四面設門,前開神道,構成大體均衡對稱的方陵體制。至明太祖朱元璋建孝陵始變更古制,創新為前方(方形院落)後圓(圓形寶城)。寶頂、明樓、享殿沿中軸線縱向排列的嶄新的陵園布局方式,陵前的神道採用多次轉折的曲路形制。

 

 明十三陵的陵寢建築布局基本繼承了孝陵制度,但又有所改變。如:十三陵台陵明樓內聖號碑的設置,更突出了該建築的標示作用,欞星、寶城馬道之設較之孝陵更便於陵園的巡守,方城前石供案及欞星門的設置,則增加了陵寢的紀念氣氛,也為空曠的方城前院補充了點綴物。

  在明長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的陵寢兆域門(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墓儀設施,源自孝陵制度。但兆域門前石牌坊的設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前,石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則為新創。明十三陵的墓室形制也很有特色,它既不同於秦漢時期黃腸題湊的木槨室制度,也與唐代鑿山為穴的做法有別,而是深埋地下的有琉璃構件的真正的宮殿式建築。

  第三,自然環境幽雅壯觀。中國古代帝王陵寢的選址,大多受堪輿風水術的影響。由於明朝時皇家陵地卜選採用的是盛行於當時的江西之法,亦即形勢宗風水術,注重龍、穴、砂、水的相配關係,而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吉地又是永樂年間江西著名的風水術士廖均卿等人所選,因而明十三陵自然環境具有四面青山環抱,中間明堂開闊.水流屈曲橫過的特點,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處於左右護山的環抱之中。這一陵址位置的經營方式與建在平原之上的陵墓相比,其自然景觀顯得更為賞心悅目,豐富多彩,更能顯示皇帝陵寢肅穆莊嚴和恢宏的氣勢。

 

 各陵主體建築仍保存至今

  明十三陵的環境由山川、河流、林木、植被等諸多要素貌,有關管理機構對陵區的古樹名木進行了登記、建檔、打著原有狀況。陵區的水系除陵區東南增建一座無礙陵寢安全大的改變。

  明十三陵的長陵裬恩殿是長陵陵宮地面建築中的主要建築,坐落在三層漢白玉石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上,為中國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大型楠木殿宇。   明十三陵的長陵裬恩殿 殿內有60根楠木大柱支撐,如此宏大的楠木建築為世間罕見。   明十三陵定陵內通向地宮的金剛牆。

  為保存十三陵獨特的景觀,北京市已經耗資1.7億元對陵區進行大規模的拆遷整治。其中包括拆除了十三陵各陵寢周圍50米內的民宅和建築物8萬平方米;為保證色調一致,將公路兩側30米內可視房屋建築統一粉刷為灰色;拆除開放景區內的商亭,增設中英文標識牌;並將陵寢周圍的電線埋入地下。

  據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副主任聶友義介紹,投資3800萬的德陵搶修工程已進入尾聲,今年康陵、慶陵的維修工作陸續開工。預計在2008年前,將斥資4億元,完成7座殘破陵寢的修復工作。

  明十三陵寶城內地下為安葬墓主的玄宮建築,各陵寶城除思陵系復建外均保持原有形制,且較完整。明樓,僅思陵已不存(毀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昭陵明樓於1986年修繕時,依明朝原制進行了修復。其餘各陵明樓均保存至今。

  在各陵中,僅定陵於1956年進行了考古發掘,定陵玄宮內除加護必要的防護網罩,地面鋪設保護性橡膠皮,出土文物入庫妥為保藏外,其他陵寢墓室建築均保持著原有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各陵寶城之前原制均建有祾恩門、祾恩殿、左右配殿、神帛爐、欞星門、石五供及宰牲亭、神廚、神庫等建築。

  現祾恩殿、祾恩門和神帛爐除長陵完好保存,昭陵祾恩門、祾恩殿系1986年復建外,其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有些局部坍塌,有些保存著建築基址,至今未再改變。各陵宰牲亭、神廚、神庫,除昭陵於1990年依舊址按原制進行復建外,均保持原有的遺址狀況。

 

 各陵陵前設有神道,長陵神道設置的石牌坊、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主要建築保存較好,其中神功聖德碑亭、大紅門和龍鳳門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進行修繕。其餘各陵神道、神功聖德碑亭於清代拆除,現存石碑及部分石橋。明朝時各陵陵宮內外及神道兩旁栽植大量的松柏樹,現陵宮內松柏樹長勢茂盛。神道兩側松柏多於清代被砍伐。各陵陵宮之外,明朝時均設有神宮監、祠祭署、朝房等附屬建築,這些建築中,神宮監在清朝時已變成自然村落,但圍牆、門樓尚有存者,祠祭署、朝房等毀於清代,已無遺物保存。陵區內的妃子墳、太監墓在清末時相繼被墾闢為農田,其建築保存著地下墓室,地上陵寢建築保存有殘垣斷壁及部分石雕。行宮、九龍池及各山口牆垣毀於清代,現有部分殘跡保存。

  總的來看,明十三陵經歷清朝中晚期、民國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數百年間雖遭受到風雨雷雹等自然因素的損壞和局部的人為破壞,但各陵的主體建築仍保存較好,陵園的格局清晰完整,地下墓室完好保存。古建築與遺址未受後人過多的干預與改變,自然環境也沒有受到破壞,真實性和完整性程度很高。

  十三陵周圍的軍都山余脈,在陵域東、西、北三面形成環抱式天然屏障,北部的天壽山主峰三峰並峙,中峰海拔760餘米,是陵區最高峰。環山之中,是洪水沖積形成的小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匯後,蜿蜒東去。陵區南部的龍山、虎山一左一右,虎踞龍盤,把守門戶。佇立平原北望,群山巍峨,層巒疊嶂;登高南眺,河水瀠洄,川原開闊。如此磅礴壯觀的地理環境,正是中國古代風水學說極力推崇的「四勢完美」、「山川大聚」的帝王陵寢吉壤。

  

明十三陵自然環境幽雅,陵寢建築規模宏大,體系完備,整體性突出,陵寢制度獨具風貌,是明朝200餘年歷史中中國建築藝術的傑作和陵寢規劃與建造的最高代表。而其歷史遺存,又從另一個側面記錄了明王朝的盛衰興亡,記錄了明朝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

  眾陵以上陵為中心,神路自南端陵門直達長陵。在長達7千米的主神道上建有石牌坊、大官門、碑亭、華表、石像生、龍鳳門等建築。這些不僅是皇威的象徵,由此也用以造成謁陵氣氛。

  十三陵墓區很大,一般遊人主要遊覽其中的兩個陵墓,一個是建築規格最宏偉的長陵,一個是將地下宮殿發掘出來的定陵。

天壇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 1420 年),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以嚴謹的建築布局、奇

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總佔地面積約 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築物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橋,把這二組建築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鬱,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莊嚴宏偉。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迴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天壇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祭壇建築群。現已開放為天壇公園。

1949年北京解放,天壇公園獲得了新生。市人民政府進行了大量清理和造園工程:平地、築路、植樹、栽花......。特別是從1971年開始,又對園內古建築進行了有計劃、有步驟的大規模修繕整理。先後翻修了祈年殿、皇穹宇及其東西廡、圜丘內外的遺牆。為進一步方便遊人,於1975年又修建了北大門,1977年新開了東大門,以後又建了雙環亭風景區,開通南門(昭亨門)。從1979年到1982年,對齋宮建築群也進行全面維修。對宰牲亭,祈谷壇長廊和皇乾殿也進行了翻修。1986年開始進行恢復各殿的原貌陳列工作,1990年為迎接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又把古建築群進行了漆紅和彩繪。40年來政府總共投資1800萬元,使天壇恢復了原來的神韻和風貌。

如今,在祈谷壇以西的綠樹叢中,又增添了幾處精巧別緻的亭台。北面的「雙環萬壽亭」,截面恰似套環,亭體由兩個重檐園

亭銜接併合而成,結構精巧,造型新穎,為我國木結構建築中少見。「萬壽亭」兩翼,各有一座小巧的方亭, 名方勝亭。亭子之間以游廊貫穿連接。亭子和游廊的梁枋上,繪有山水、人物、花卉以及西湖風景畫。萬壽亭以南有一座扇面式建築名「扇面亭」,灰色頂,蘇式彩畫,玲瓏小巧,別具特色(這些建築原為乾隆六年弘曆為其母祝壽而建在中南海的景物,於1977年遷入天壇公園內供遊人觀賞遊覽)。在萬壽亭東南,還有一座六角彩亭,名百花亭,與西北的萬壽亭、方勝亭、扇面亭遙相對望,輝映溢目。這些不拘一格的亭台建築多姿多態,構成一組雙環亭景區。今天,天壇已從古老的廟壇建築藝術群發展成首都人民遊覽的最大的公園之一。

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地方,它的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在中國建築史上,記錄了光輝燦爛的一頁。天壇佔地面積原為4095畝,現有2775畝,為我國現存古代建築規模最大、建築藝術最精美的一處廟壇建築群,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珍貴遺產。有的外國朋友說,到中國不到北京,不算真到中國,到北京不到天壇,不算真到北京。又說, 天壇和長城、故官一樣,是一件很大很大的藝術品。

天壇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均為北圓南方。當初,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現在牆上,以象徵「天圓地方」之說。外壇牆的東南北三面原制無門,只西面臨永定門內大街有門兩座:北門是明代舊有的,稱「祈谷壇門」;南門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稱「圜丘壇門」。兩門均為三間拱券式,綠琉璃簡瓦歇山式頂。現在的外壇北門和東門,都是1975年以後增建的。內壇中間還有一道東西向的隔牆,它算作圜丘壇的北牆。這段隔牆在兩軸線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繞過皇穹宇外牆而與東西內壇牆相連接,將祈谷、圜丘兩壇隔成兩個區域。內壇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軸線上,中間由長360米、寬30米的神道(丹陛橋)連成一個整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庫與神廚、宰牲亭)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門、大祀殿(祈年殿)、東西配殿、皇乾殿、長廊(附七星石)、神庫與神廚、宰牲亭等。

主要景點:迴音壁 九龍柏 齋 宮 丹陛橋 祈年殿 皇乾殿 七星石 長 廊 三音石 皇穹宇 圜丘壇 雙環亭

迴音壁

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圍牆。呈正圓形,直徑 65.1 米,厚 0.9 米,牆面光潔平整,如果兩人分別站在東西兩側牆根,面向北低聲說話,就像聽電話一樣清晰。原來,牆面內圓,表面又極平滑,聲波波長比圓牆半徑小得多,聲波以束狀沿牆面有規則地連續反射前進,傳到對方所站的地方,所以能聽得很清楚。

九龍柏

九龍柏在迴音壁西牆外,生於遼金之時,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歷史,是北京市區最古老的一棵柏樹。

齋宮

齋宮位於西壇門內,佔地約四萬平方米,雙重圍牆,內牆四周有廊167間,是衛士們避風雨處,正殿為五間無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築之一。頂部用藍色琉璃瓦覆蓋,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稱尊。殿前露台上設有時辰碑亭和齋戒銅人亭,銅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齋戒」二字的銅牌,相傳是仿唐朝宰相魏徵而制(魏徵以敢諫著稱)。正殿後是五間寢宮,為皇帝祭祀前齋戒的地方。

丹陛橋

丹陛橋又叫海墁大道,是一條貫通南北、串聯中軸線上建築的寬廣甬路,以白石築成。丹陛橋北連祈谷壇,南接圜丘壇,長360米,寬29.4米,南低北高。 路面中為「神道」,左為「御道」,右為「王道」(陪臣走的路)。大道下有一東西走向的券洞,叫進牲門,每次祭祀,都用黃絨線將「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魚,擊鼓奏樂穿門而過,因此此洞也叫鬼門關。

祈年殿

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尖頂圓 形大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築,皇帝祈禱五穀豐登的所在。大殿建 於高6米的三層漢白玉石台上,純系磚木結構直徑32米,高 38米,白牆、紅殿、藍檐、金 頂,純系磚木結構,祈年殿建築 獨特,殿頂無大梁長檁,全靠28根楠木巨柱和36根枋桷撐。 內圍的四根「龍井柱」,象徵一年四季。中圍12根「金柱」象 征一年十二個月;外層12根 「檐柱」表示一天十二時辰,共 計二十根柱,代表天上28星 宿。藻井由兩層斗拱及一層天花組成,中間為金色龍鳳浮雕,結 構精巧,富麗華貴。

皇乾殿

皇乾殿位於祈谷壇下、祈 年殿北,為一座五間殿宇,是貯放「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 又叫祈谷壇寢宮,建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

七星石

七星石在長廊東端的廣場上,有八塊巨石。傳 說明代建都北京時想尋找一祭天場所,一天夜裡, 天門大開,北斗七星落於此地,於是在此建天壇祀 天。其實這些石頭極為普通,明嘉靖九年( 1530 年),有一道士說這裡太空曠,不利於皇位和皇壽,就設七石鎮在這裡。清朝又在東北方加一石 頭,表示不忘祖籍。

長廊

長廊也叫七十二廊,既是聯接神庫、神廚等處的紐帶,也是通往祈年殿的主道。該廊有七十 二間,又叫七十二連房。舊時傳說是七十二地煞鬼聚集的地方,窗外松影婆娑,陰森可怖。現在長廊窗坎全部被拆除,成了一條美麗豁亮的通廊,是遊人休息納涼的好去處。

皇穹宇

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磚木結構,殿內沒有橫樑,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眾多的斗拱支托屋頂,巧妙地運用了力學 原理。三層天花藻井,層層收進,極有特色,為古建築中少有。殿檐覆蓋藍色琉璃瓦,檐頂有鎦金寶頂,殿牆是正圓形磨磚對縫的磚牆,遠遠望去,就像一把 金頂的藍寶石巨傘。 殿外就是著名的迴音壁、三音石和對話石。  對話石指皇穹宇前甬道第18塊石板,站在這塊 石板上可與相距36米之遙的東配殿東北角或西配殿西北角上的人對話,雖然彼此都看不見,但聲音卻清晰如電話在握。

三音石

站在皇穹宇門前的第一塊石板上發一聲,可 以很清楚地聽到一聲迴音;站在第二塊石板上發 一聲,能有兩次的迴音;站在第三塊石板上,就 能有三聲迴音,這就是著名的「三音石」。原來,圍牆是正圓形,每塊石板距四周牆壁距離不等,發聲的位置不同,所以能聽到次數不同的迴音。

圜丘壇

圜丘壇在天壇南部,是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又稱祭天壇。為三層漢白玉雕砌的露天圓台,壇面、欄板、欄柱為艾葉青石雕成,兩道外方里圓的圍牆象徵著「天圓地方」。由於是祭天壇,圜丘的整個結構是對數學的巧妙運用,壇面、台階、欄杆的石制構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數,即陽數,用以象徵天。壇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發出敲擊聲,周圍即起迴音,自己聽起來聲音很大,好似一呼百應

雙環亭

雙環亭又叫雙環萬壽亭,原在中南海,是乾隆皇帝為他母親慶祝50大壽而建的壽亭,1977 年遷到這裡。

推薦閱讀:

十三陵,究竟葬著哪十三位皇帝?
明十三陵 隨拍
深度解密北京明十三陵無字碑的來歷
十三陵遊記!

TAG:天安門 | 十三陵 | 廣場 | 天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