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學前法--世間行
大乘學前法一、何謂學?何謂學前?學即學習,學習佛法之意。學習佛法之前,稱學前。佛法分大小乘兩種,在學大小乘佛法前稱學前,學習大小乘佛法稱學。二、何謂乘?何謂大小乘?佛法中將生死比喻為海,脫離生死稱解脫,比喻為到達海的彼岸。使人脫離生死之海稱度人。度人所用的佛法比喻為船,稱乘。乘分大小乘兩種,小乘靠學習佛法自度,大乘靠學習佛法自度度他。三、何謂生死?何謂脫離生死?不合永恆常在的自性之理,心念常隨不明自性的妄想流轉,使人產生了生死。明自性之理,即可脫離生死,叫做解脫。明自性之理,稱開悟。開悟是小乘佛法修鍊的結束,大乘佛法修鍊的開始。四、何謂自性?何謂自性之理?自性即自身本性,又稱佛性,萬物具有。它具有四種特性:1、自性之體為真如:萬物均有自性,所以萬物是平等的,都是佛性化生出來的,因為可化生出一切,所以不執著於一切,因此,有人將自性又稱為空、虛、真。2、自性之用為善良:佛性可幻化一切,均不離它不執著於一切的本體,所以又稱自性之用為幻化、妙用。因為幻化的原因,才使得萬物在形象上有所差別。3、自性之性為忍性:自性的妙用必須在忍的基礎上才能達到,不同的忍產生不同的用,不同的用表現出不同的忍性。因為自性具有忍性。才使得自性之用不傷害其他事物,表現為用,即善良。同理,自性的用達體亦需要忍。4、自性之體性用三位一如:自性的體性用是三位一如,不分不離的,在體的基礎上有什麼樣的性產生什麼樣的用。例如:風吹海面起浪,海面如自性體,浪如用,海起浪時的狀態稱忍,為自性之性。如果此時海不忍,而是與風作對,則海面就可能不會起浪,因此,海產生浪的行為對風來說是善的。風就叫海生浪的外緣,即客觀條件。整個宇宙及宇宙之間的事物就是這樣構成的。上述四種道理,稱自性之理。明上述四種道理為開悟。五、如何開悟?自性是人體內之寶,但被灰塵蒙蔽,即被各種執著心(又稱煩惱)所障,去掉執著心即可開悟。去掉執著心的過程稱慚愧。發現自己執著心稱慚,去掉執著心令其不再出現叫愧。六、為何說開悟是大小乘的分界嶺?佛法歸宗歸於自性,修鍊者無論大小乘均需悟到此理,小乘修鍊的目的是悟到此而圓滿,大乘修鍊的目的是悟到此理去修去證而合於此理。所以大乘的修鍊過程是:慚→愧→開悟→悟入→證→證入→妙覺→佛。悟入即按悟到的自性之理去修;證即驗證此理;證入即按證到的理去做,直至修成妙覺菩薩、佛。小乘是大乘的基礎。七、何謂佛、妙覺菩薩、菩薩?悟到自性之理後「稱」開悟,又稱覺悟,梵語稱菩提。身心所行和自性的體性用完全合一者稱佛;接近成佛的菩薩稱妙覺菩薩;菩薩即梵語菩提薩陲(duo音朵)之意,菩提意即覺悟,明自性之理稱覺悟,薩陲為勇猛精進之意,所以菩薩的意思是開悟後,勇猛精進繼續修鍊,直至成佛。八、開悟後如何繼續修鍊?開悟後要發菩提心,之後學習大乘佛法即可。九、何謂菩提心?為何要發菩提心?菩提意即覺悟,想成佛之心稱菩提心,也就是想做到身心所行與自性的體性用完全合一,又稱無上正等正覺心,又稱初發心、無上菩提心等。具體內容是:我願修學無量法門(證自性之體),斷盡一切煩惱(證自性之性),度盡無數眾生(證自性之用),成就無上菩提(自性體性用三位一如)。發菩提心時,不管用了什麼形式,十方覺者和同修者已為你作證發了心,所以你應在菩提心的指引下,刻苦修鍊,使修鍊心不退轉,直至成佛,否則是妄語(說假話)行為。這就是發菩提心的原因。十、大乘佛法主要內容是什麼?講如何成佛。成佛主要靠修菩薩行。十一、何為菩薩行?菩薩行又稱覺行,覺悟後的修行稱覺行,其目的是為了達到身心所行與自性之理的完全統一。覺行主要靠自度度他,自度度他的方法簡稱為度。度主要有十種,依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善巧、願、力、大智慧。前六度簡稱六度,以自度為主,在自度的同時,也起到了度他的作用。後四度則以度他為主,在度他的同時,也圓滿了自己。另外還有多聞、柔和、不放逸等度。多聞即常態知識淵博,可歸入智慧度中。柔和即為人和氣融洽,可歸入忍辱度中。不放逸即不放縱自己,可歸入持戒度中,所以主要有十度,菩薩所學內容即為十度。
學前解第一品1、有在別的法門中修學的人因「專一法門」的原因,能否看大乘學前法?答:在其他法門中修學的人,如果得到了該法門師傅的點化許可,則可以參閱學前法,否則不能參閱學前法。2、有的人稱自己開悟了是否開悟?答:一般情況下說明還未開悟,因為還有個「我悟」在裡面。真正悟到自性之體的人應該感覺到萬物是平等的,均有佛性,怎麼還有個「我」字呢?凡是將「我」與其它眾生對立起來的,一律為未悟到自性之體。比如有人說:「不要和他們一般見識,我們是修鍊的,他們是常人、凡夫」。又有人說:「我連悟的念頭都沒了,開沒開悟?」前者將自己與他人對立起來,後者還有個「悟我」及「我在悟」,均未悟到自性之體。3、有人等待圓滿一刻的到來能否開悟?答:這些人如果一直等待下去將永遠不會覺悟到自性之理。很多人不清楚等待也是執著心,也應該去掉。等待圓滿是因為喜愛圓滿,憎恨生死,殊不知喜愛圓滿仍是喜愛,憎恨生死仍為憎恨,而喜愛與憎恨本身均是情,情不舍,如何開悟圓滿?此情不舍,猶如煮沙,令沙子煮熟為飯永遠沒有可能。4、應該去掉不好的執著心,這句話為何不正確?答:執著心無好壞,所有執著心都應去掉,並不僅僅是那些不好的執著心。如:執著於圓滿相,執著於修鍊相,執著於開悟相,執著於學法相,執著於護法相,甚至對佛法的執著均應舍掉,並不僅僅是那些為惡的心。任何執著都是執著,不能以開悟、圓滿、學法、護法、修鍊,甚至佛法中的某些話語來掩蓋自己的執著心,來為自己辯解,這些執著不去,修鍊圓滿猶如黃粱一夢,夢雖好,可是成不了現實。5、有的人看了大乘學前法後攻擊大乘學前法怎麼辦?答:有的人看了大乘學前法後攻擊大乘法,是因為他沒有開悟,未悟到萬法平等,因為一切都是佛性幻化出來的。這些人還具有很強的你、我分辨之心,以及很強的法執著心及由法執著心而悄然生起的傲慢之心。法執不去,難授大道。法執不去,弄不好會使因法執而悄然生起的魔性大發,而自己渾然不知,卻自稱「護法」。以護法自稱而法執未去的人,猶如瘋癲之人自稱文雅,即便此人有千萬張口,其行為已完全證實了其言的虛偽性。學前解第二品6、如果看了大乘學前法的人認為其不正確,一定要爭辯一下怎麼辦?答:大道無言,虛則授道。如果發現他先入為主,則閉口不語,這樣可避免一切糾葛,也做到了忍,以不動制萬動。與法執未去之人交談猶如和風吹稀泥,越吹越干,越吹越硬,毫無濟事。再說,大乘學人應允許別人有不同觀點。7、開悟了是否應神通大顯,大徹大悟?答:開了悟的人是應該具足一切神通、大徹大悟的。但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樣。所謂一切均知、大徹大悟是徹悟到了自性之理,萬變不離其宗(宗即自性),進而可以徹知一切道理;所謂神通是自性的妙用,自性的妙用是必須和自性的體、性在一起的,所謂性即使體產生用或用達體之狀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隨緣、忍。所以,在有外緣並建立在善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示現神通。另外,開悟僅為明白自性之理,還應繼續修鍊去證悟,真正的佛法神通是智慧、大智慧。追求神通大顯,大徹大悟的人慾想開悟、永遠沒有可能,因為種子不正,難結正果。8、大小乘佛法有哪些區別?答:小乘自度,大乘自度度他。小乘專一法門,大乘可修學無量法門。小乘只克除部分執著心,而執著心的餘氣未斷或未完全斷,而大乘執著心及其餘氣都要斷。小乘不許講法,大乘修到一定程度可運用方便善巧度人,即為講法。小乘悟到自性為圓滿,大乘為悟到自性後還須繼續修鍊。小乘圓滿為不究竟徹底圓滿,大乘圓滿為究竟徹底圓滿。小乘學人在小乘中未明白自性之理前不能學大乘法,大乘法則以小乘為基礎。學前解第三品9、學前慚愧法應如何修鍊?答:慚愧法分隨緣法和定時法兩種。隨緣法:隨緣而悟自己的不足(執著心)並予以改正;定時法:每天選一時間正威儀後反省自己這些年來的不足(執著心),並立誓永不再犯或予以改正,並暗想請十方覺者為自己的誓言作證。慚愧法不僅學前人可修,學人因有習氣,所以也應修學。10、有些人認為自己已開悟能否學大乘法?答:認為自己已開悟者必須有學大乘法的人的師證,否則不予承認開悟,不能修學大乘法。若印證已經開悟,發菩提心後即可修學。11、天目開了,是不是開悟?答:天目開了,如果不明自性之理,稱漸悟,不是覺悟。我們所指的開悟,即明了自性之理。如果天目開了,已明自性之理,即為開悟。12、天目能看見大覺者又能與大覺者溝通,不明自性之理是否為覺悟?答:是漸悟,不是覺悟。這時候所見的大覺者有兩種可能:一可能是魔所化,障礙修者;另外也可能此人要開悟,覺者開始接近他,點化他。注意,是點化他,而不明說出他的缺點及其他有關的事情,需要自己去悟。13、如何分辨天目見到的覺者是魔還是真的?答:如果你已了悟自性之理,用自性之理去衡量真假;如果你未開悟,就需要自己去悟,覺者不會告訴你如何消災免難,是點化你應在去哪些執著上下功夫。14、有人夢中或定態中感到自己是佛,是不是以前自己是佛?答:這有幾種可能:⑴自心生魔,這個時候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傲慢心理?⑵其他魔所化,這個時候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執於佛的形象,而自性需要再悟一下?⑶如果前兩者都不是,有可能你在開悟時天目也開了一部分,你看到了自性(即佛性)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不管哪種情況你都不是佛。因為佛是經歷刻苦的十度修鍊修出來的,而不是感覺到自己成佛就是佛了。即便是真佛下來度人也給世人展現他精勤的修鍊過程,而不執著於自己是佛,同時也看不到自己是佛的形象。15、有人說,他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於是打出了一套手印,這是怎麼回事?答:手印是覺者的語言,覺者是不輕易打手印的,如果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於是輕鬆打出一套手印有以下可能:⑴自心生我慢魔,在我慢魔干擾下打出手印;⑵其他魔的干擾及誘惑,自認自己是覺者,於是打出手印。手印是覺者在修菩薩行時經過艱苦卓絕的十度修鍊修出來的,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即便是真的有覺者下來也要重新修鍊,才修出來。所以上述現象一定要警覺,千萬不可起執著心,否則將走入魔道。16、有人說,他看見另外空間有覺者為他講法,是真的嗎?答:這是魔在干擾他,而不是真的有覺者在另外空間講法,佛在另外空間不給人講法。17、有人自稱是彌勒佛下世,傳法時講佛又講太極,是怎麼回事?答:這不是傳法。如果真有彌勒佛下世,也不會講道家太極,而只講佛法,因為彌勒佛是佛世界的人,不可能講道,除非這些是佛法。再說,佛下來不會自稱自己是佛,是要世人去悟他是誰的,所謂自稱是佛者有可能是一些魔、精靈干擾所致。18、有人說他有預測宿命通功能,能否用?答:一切隨緣。真正的功能是智慧、隨緣,所以不管有無此功能,預測對假,都不能分辨,只能隨緣。否則可能被魔利用。19、什麼叫辟支佛?答:了悟自性後,只度自己不度別人稱辟支佛,獨覺和緣覺都是辟支佛,有佛出世而了悟自性自度者稱緣覺,無佛出世而了悟自性自度者稱獨覺。20、知識分子學法以學修為主,文化層次不高的人以證修為主,對不對?答:不是這樣的,不管文化層次多高多低,都要將學修放在第一位,只有在佛法的指導下,並按佛法去修,才能克除理障,逐漸圓滿。所以,精進中難學能學,要將學法放在第一位。21、佛法是不是佛經?答:佛法有兩種,一種叫佛經法(又稱修多羅),簡稱佛經;一種叫佛緯法,簡稱佛緯。使人證悟自性的法稱佛經,在佛經的基礎上進行發揮的佛法稱佛緯,也就是說佛緯是佛經法的體現。釋迦牟尼佛時代,由於傳了人乘、天乘、小乘佛法,很多人不了自性,於是將佛講出的所有法均認為經,佛出於慈悲心,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學到佛法,就默認了弟子的行為,又因為度人的需要,便將弟子所認為的經分成了了義經和不了義經。了義經即我們所說的佛經,不了義經即佛緯,所以現在保存的佛法很多不是佛經,而是佛緯。妄認佛緯為佛經使佛教很快走向了末法,這是一個慘痛教訓。22、怎麼樣區分講法、講經、弘法、敗法?答:未了自性的人弘傳佛法,令人信佛,稱弘法;未了自性的人,未悟言悟,未證言證,對人講解自性之理,稱敗法;已證悟自性之理而講經緯之法稱講法;已證悟自性之理講如何證悟自性的佛法稱講經。23、禪定是不是打坐?答:禪定包括禪和定兩部分。禪即梵語(古印度語)禪那,去掉執著心使思想成正念之方法。禪那的結果是定,入定,又稱三昧,使思想定於一正念中。打坐有時能起到不起執著心入定之作用,所以被禪定所包括。禪定不僅僅是打坐,而打坐有時候也不是禪定。24、有沒有不經過十度的修鍊而成佛的人?答:沒有。至少要修願度,因為如果不修願度則不能成就願土(佛國世界),沒有佛的願土(佛國世界)怎麼叫成佛呢?25、有人感覺到十方世界中的某個世界有形狀,而且很小,象在自己手中一樣,能看得一清二楚,是怎麼回事?答:這是自性的妙用所致。能照見十方世界的一切僅為自性的妙用之一,能照見某個世界,而不是所有十方世界,說明修者還應繼續在證悟自性上下功夫。學前解第四品26、悟、悟入、開悟、正悟、證、證入都是什麼意思?答:⑴為明了自性之理之修鍊過程稱悟。⑵已明了自性之理稱開悟,又稱正悟、覺悟。⑶按悟到的自性之理去修鍊,稱悟入。⑷證明自性之理(佛經法)及由自性演化出的法(佛緯法)的正確性,稱證,有兩種:A.示證:覺者為證明法的正確性而作示範或示現與法有關的境界。B.修證:修者修鍊到一定程度,即驗證了佛法的正確性而為佛法作證。⑸按證到的法繼續修鍊稱證入。27、了悟一切都是幻化的了,為何還修鍊?答:了悟一切均是幻化,這是悟到的,不是證到的,證到得需要修鍊,比如說,你說一切如幻,這時候有人罵你,你是否真的體悟到你如幻、罵者如幻,罵言如幻,從而無嗔(發怒)無屈(委屈)呢?如果未做到,說明在這點上還未證到一切如幻,所以還需要修鍊。28、為何有時隨不上緣?答:隨緣的時間無具體長短,有時可能幾秒鐘,有時可能幾年、幾世、幾劫,因為自性無時空界限,所謂時空是自性的表現之一,是自性幻化出來的,即亦是自性的妙用,是超時空卻又能幻化時空的,所以,隨緣的時間有長有短,即種子生現行的時間有長有短。29、既然佛也是幻化出來的,應該佛無大小,怎麼有人還說佛有大小呢?答:一切均是自性幻化出來的,所以佛在自性上應無大小,但自性可幻化妙用,可幻大可幻小,佛、菩薩為度人方便,為隨順眾生、順眾生意之方便而幻種種世界,則世界表現出有大有小、有好有差,佛也表現出有大有小,其實均是平等一樣的,隨眾生之緣,化度眾生原因才如此。30、學法覺得較難,尤其是有些名詞難懂,怎麼辦?答:這是因為:凡修鍊都是以逆為順的,而開悟後修鍊有兩種:①學修;②證修。學法即是學修,所以學法覺得較難,為克服學法之障可有三種辦法:A、懺悔學法:之所以自己學法較難,是因為自身有理障、煩惱障等的干擾(理障指障礙證悟自性的道理;煩惱障,又稱事障,指障礙證悟自性的煩惱),所以學法前誠心懺悔自己的過錯,這樣理事二障之干擾迅速減少,學法之障亦很快消失。B、隨緣學法:懺悔後,要隨緣,按次序學法,有看不懂的地方不要緊,先暫時溜過去,繼續往下看,直至將法學完一遍乃至多遍,隨上緣後,不懂的地方自然就會理解。C、三昧學法:三昧既定的意思,在隨緣學法的基礎上,如果學法之心仍不穩,欲想放棄學法,此時可修學法三昧,定住心,難學能學,難定能定,則學法之關會順利通過。首次學法者,不管覺得學法多麼困難,都應該至少將法按次序學完一遍,因為這樣才感覺到法的完整性,之後再學法就比較容易了。31、什麼叫法難?如何避免法難?答:得法學法之難,統稱法難,主要表現有:⑴出生世間,無佛傳法;⑵有佛出世,不得人身;⑶有佛出世,得到人身,無緣得法;⑷有佛出世,得到人身,有緣得法,無緣學法;⑸有佛出世,得到人身,有緣得法,有緣學法,無緣學好法,或學法時間較少,或學法困難等。避免法難的方法有:⑴誠信佛法,與佛結緣,種佛道緣善種子;⑵誠心懺悔,消除煩惱障(事障);⑶虛心精進,難學能學,克除所知障(理障)、法執障、放逸障;⑷修學法智慧,用智慧除得法、學法之障。32、什麼叫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不是看到了自性?答:明心見性就是開悟,又稱覺悟。明:為明白之意;心:是自己真正的自性之心,不是妄想之心;見:就是體悟到;性:就是自性。所以明心見性就是明白了自己真正的心,即自性之心,體悟到自性之理的意思。因為開悟時,另外空間有變化,自身有時也感覺到有輕微震動,即悟到了自性的存在,明白了自性之理,所以稱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不是真正看到了自性,而是體悟到了自性之理,有人所說的看到的自性,僅僅是自性的一種表現形式,不是自性體性用的全貌。已完全悟到四種道理即為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這四種道理是:⑴悟到自性之體。⑵悟到自性之用。⑶悟到自性之性。⑷悟到自性體性用三位一如。所以,印證一個人是否明心見性,要看他四種道理是否已完全明白,缺任何一種均不能認為開悟。悟到上述四種道理之一而起執著心者,均不能叫做究竟開悟:⑴執著於悟到自性之體,會走向頑空;⑵執著於悟到自性之用,會走向放任;⑶執著於悟到自性之性,會走向做作;⑷執著於悟到體、性、用三位一如,會走向寂滅(圓滿)。所以真正的開悟是悟到四種道理而不執著於四種道理,將其進行迴向,發菩提心去度化眾生,直至成就無上菩提。33、什麼叫業?什麼叫業力?答:不合自性之理的身、口、意行為稱造業,其行為所產生的物質稱業。業分兩種:⑴理業:又稱思想業、所知業,由於執著不合自性之理的外道多聞見解而生之業;⑵事業:又稱煩惱現行業,由煩惱習氣所生之身、口、意行為而造之業。現行指正在進行的行為,分三種:身現行、口現行、意現行。業會產生一種力量,稱業力,因為業力的原因,使得人在修鍊時要以逆為順,精進自製。34、水與自性有什麼關係?答:宇宙的本源稱本性,萬事萬物均由本源幻化而成,所以本性又稱自性。自性的體性用猶如水利益於萬物而不爭不驕,因此又用水來比喻自性。宇宙本源的自性處於一種寂然不動的狀態中,所以本性又稱為死水。35、自性是否分層次?答:我們所指的自性即宇宙的本源,又稱本性、佛性,其體不大不小,不增不減,不垢不凈,極度均勻,可幻化一切,所以自性不分層次,但自性可幻化出不同層次的物質顆粒,從而構成不同的物質。在佛法中,將物質顆粒形象地比喻為塵,比較接近自性狀態的顆粒稱鄰虛塵,鄰虛塵逐漸組合,則成為我們所說的中微子、夸克、原子、分子及更微觀、更宏觀的顆粒,從而組成時間、空間,以至於萬事萬物。36、有人自稱是觀世音、文殊、普賢等菩薩的化身,是怎麼回事?答:凡是自稱是某某大菩薩的人,應一律按魔來看待。因為真正的菩薩是隱德藏晦,和光同塵的,絕不會說自己是某某大菩薩,除非在臨終前。37、覺者有複眼神通(如千眼),而蒼蠅眼的表現形式也是複眼,為什麼?答:覺者的複眼神通是修得,蒼蠅的複眼是報得。所謂修得,是覺者證悟到了自性之理,也就是宇宙的本源和萬事萬物均有自性之體,物我平等。在佛法中,眼睛代表自性之體,所以覺者有複眼神通。所謂報得,是眾生在人道時,眼睛見人行事,費盡心機,一人之眼頂多人之眼用。由此,在轉生時,才有蒼蠅類眾生的複眼之報。報即種子生現行,因種子不同,則有兩種報:⑴合乎自性之理的善種子得善報;⑵不合自性之理的惡種子得業報,蒼蠅複眼為業報。38、什麼叫如來、如意、如果、如如不動?答:如,真如,即自性。從究竟證悟自性之處而來稱如來。證悟自性隨心意而幻化妙用稱如意。自性之妙用所生之果稱如果。自性之體的狀態不增不減、不大不小、寂然不動,稱如如不動。39、什麼叫知道?什麼叫認真?答:明了自性之理稱知道,證悟到了自性之體的存在稱認真。40、回到神識(道教稱元神)產生的地方是什麼地方?答:是回到宇宙的本源之處,即證悟到了宇宙的本性、自性、佛性。41、什麼叫和合?答:物體與物體組合成一個集體稱和,物體與物體結合成一個新的物體稱合。換言之,和相當於現代科學所指的物理變化,而合相當於化學變化。42、什麼叫生命?什麼叫心?什麼叫神識?什麼叫我?答:⑴宇宙中產生的具有獨立能動性的個體稱生命。產生的方式有胎生、卵生、濕生和化生。在生命中,主觀能動性最大的為人,人為宇宙之尊。由於人有主觀能動性,所以人能造惡,也能行善,人能修佛,也能成魔。⑵自性之體不大不小,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多即是一,一即是多,極度均勻。佛法中將構成自性之體的不可分的顆粒稱為極微塵,又稱極微子。在人體中由自性幻化出的基本上等同於極微塵的顆粒稱真心塵,基本等同自性之體的狀態的物質稱真心,找到此心稱找到真正的主人翁,找到真我,真正的神識。在佛法中簡稱為心。⑶另有兩種心不是真心:a.生理心:指現代科學中所說的解剖學心,不是佛法中所指的真心;b.妄心:未找到真心,未找到自性,不按自性之理行事而產生無明,無明造業產生業力使得人又產生無明之心,無明之心又造新業,周而復始,使人在業海中流轉,妄認無明及無明之心為真正自我真正之心、真正神識,實則不然,而是妄我、妄心、迷中神識;再有受另外空間信息、生命等魔障的干擾,自認為自己之心也是妄心。⑷真心的主要特性是體真如、性忍、用善。體體現在接近於自性之體的狀態。破除妄心找到真心即為小乘的修鍊過程,找到真心後,真心合於自性是大乘的修鍊過程。43、什麼叫思惟?什麼叫正思惟?答:真心具有主觀能動性,主觀能動性統稱為思惟,分兩種:⑴符合自性之理的思惟是智慧,表現在精進上;⑵不合自性之理的思惟是痴疑,表現在放逸、疑惑上。泯滅痴疑而達到智慧,去除放逸而日益精進的過程即為修鍊,又稱正思惟。44、怎樣深入淺出地說明一下開悟?答:可打一個比喻說明。某人在山腳下上山時,他只能沿著一條山路向上走,而不能同時走兩條山路。在登山過程中,他看不到其它上山的路,看不到山頂,也看不到藍天的全貌。山路上有樹木擋住了他的視線,同時有峭壁岩石障礙著他的前行。他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了山頂。這時他看到了山頂,看到了整個天空,也看到了所有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此時他有一個想法,欲想下山。到山腳下後,見到有不同的人:有老人、青年、兒童;有男人、女人;有體壯的人、有體弱的人;等等。此時他心生一念,我應根據不同的人的情況,指點給他們不同的山路幫助他們上山。這就是開悟的全過程。其中,在山腳下,代表進入佛門;上山,代表修鍊;山路代表法門;沿著一條山路代表專一法門;不同山路代表不同法門;樹木代表理障;岩石代表事障(煩惱障);歷盡千辛萬苦代表闖關;山頂代表明了自性;藍天代表法海;下山代表度人;根據不同人的情況指點上山的路代表方便善巧。45、怎麼修學無量法門,度無量眾生?答:隨緣而學,隨緣而度。
學前解第五品46、佛經上說佛經歷很多劫的修鍊才修成,是怎麼回事?答:這是因為佛在成佛前修鍊時,已證悟自性,明白時間亦是自性的妙用,是幻化的,是空的,所以能不斷積累功德,經歷多劫的勤苦修鍊而成佛,而不以長時間為苦。47、為什麼有的人開悟了卻不相信自己開悟?答:⑴有的人開悟了卻不相信自己已開悟,稱作「悟疑」,是疑的一種。疑分三種:迷疑:內心因不明白自性之理而存在對人生觀、世界觀等種種疑惑,甚至不相信佛法。悟疑:已悟到自性之理而懷疑自己悟到自性之理。證疑:已證到自性之理而懷疑自己證到自性之理。⑵上述三種疑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迷疑是因為未悟到自性之理。悟疑是因為未證到自性之理,或理障所致(如常人將開悟說得高不可攀)。證疑是因為證到自性之理後無人印證是否正確。⑶疑屬根本煩惱,修大乘者主要存有悟疑和證疑,因自度度他的原因應逐漸克服:①克服悟疑的主要方法有:A.明確開悟的真實含義。B.精勤學法,如法實修,修到一定程度自然證到自性之理,破除理障。②克服證疑的主要方法有:A.師證:請師父印證自己是否證到。B.法證:精勤學法,在佛法中得到答案。⑷修大乘者地位菩薩以前均存有疑心,所以修者無須為他人存有疑心而懊惱。48、為何同一問題在大小乘中得到的答案不一樣?答:隨順眾生之因,佛隨順未覺悟的眾生逐漸引導其覺悟而講小乘法;佛隨順覺悟的修者逐漸引導其證悟自性、覺行圓滿而講大乘法。所以同一問題在大小乘中得到的答案不一樣。49、感覺到自己變得特別大,大無邊際,又感覺到自己特別小,小無邊際是怎麼回事?答:這是真心所化。由於真心比較接近本性狀態,所以可幻大可幻小,大可大到無限大,小可小到無限小。但是無論大到何種程度,小到何種程度,都要明白自己在修鍊,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主意識。50、什麼是精神不正常?答:常人認為,不合常態之理之表現,即為精神不正常,分兩種:⑴妄心精神不正常:精靈或另外空間其他生命附體干擾神識之行為表現稱妄心精神不正常。⑵做作精神不正常:修者不能做到和光同塵、隨順眾生,行事拘泥、做作、死板,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被常人視為精神不正常。上述兩種人不能修學大乘法。51、思想業與意現行的區別?答:不由自己主動想甚至難以控制的那部分想法即思想業所為,自己主動想壞想法所造之業稱意現行業。52、開悟是否無先後?答:修道有先後,開悟無先後。因根基不同,所以開悟的先後不同。有的人雖沒有怎麼學過佛法,可是不修道已在道中,業障已消即可開悟,有的人雖然長期學習佛法,可只流於形式,不是實修,業障不消,心性不提高,很難開悟,所以開悟無先後。53、如何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佛法?答:精勤學習佛法,並如法實修,即為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佛法。54、為何費盡周折才學到大乘法?答:有以下幾個原因:⑴為你消除理事二障的原因;⑵需要你了悟自性的原因;⑶需要你打好小乘基礎的原因;⑷需要你識別正法、外道的原因;⑸需要你珍惜佛法、直達究竟圓滿的原因;⑹為你產生慈悲心的原因;⑺為你發菩提心的原因;⑻為你以後講法度人建立智慧的原因;⑼為你以後講法度人建立威德的原因;⑽為你以後講法度人建立法海的原因;⑾佛法歸宗,歸於自性的原因;⑿緣化而來,眾生歸根的原因(歸根指皈依佛法)。55、什麼是修在自己,加持在師父?答:修在自己指自度,加持在師父指度你。56、什麼叫修鍊相?答:修鍊之相稱修鍊相。是一種比較隱蔽的執著心,修大乘者一定要去掉。主要表現有:⑴只信佛敬佛,對其它人、事不信不敬;⑵只信法敬法,對其他知識反感;⑶只與同修道者關係融洽,與其它人產生隔閡;⑷將打坐煉動作放在第一位,不管傷害不傷害他人利益;⑸以集體打坐、煉動作,集體學法為根本修鍊,從而使修鍊流於形式;⑹執著於圓滿等等。去除修鍊相的辦法是一切隨緣,要清楚法執、圓滿執也是執著。57、什麼叫真人不露相?答:真人,指悟到自性之體之人。相,形象。悟到自性之體之人隨緣產生各種妙用,而不執著於妙用的形象,稱真人不露相。如真人不露修鍊相,度眾生相,圓滿相,顯示神通相等。真人不露相又稱「大道無形」,又稱「大隱隱於世」。58、什麼叫衣缽?答:衣指法衣,以法作衣。缽指盛法食,以法為食。衣缽喻為佛法。傳衣缽即代替自己傳佛法之意。59、做不到開悟及發菩提心這兩條的人能否學大乘法?答:一般來講,最好先學大乘學前普度法、學前法,即基礎佛法。如果未達到這兩條的人看到了大乘法,弄不好會對他造成傷害。因為高層次的法理有時很難懂,可能會傷害他的自信心。法執未去的人看到大乘法後可能會產生謗法行為,所以說對他有百害而無一利。開悟後未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大乘法後可能會產生畏難情緒或對大乘法不珍惜,對他也沒有好處,所以未開悟及未發菩提心的人嚴格來講不能修學大乘法。60、「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是不是悟道之詞?答:是悟道之詞,悟到了自性之理的一部分:功名利祿是不永恆的,永恆的是如青山和幾度夕陽永不變更的自性之體。61、什麼叫相生相剋?答:相生相剋之理是自性之理派生出的理。在自性之體真的基礎上,產生不同的妙用,稱相生;但妙用不得傷害其他事物,必須建立在性忍、隨緣的基礎上,稱相剋。62、惡種子生惡現行可體現真如,怎麼體現善良、忍性?答:真在性忍的基礎上體現兩種善:⑴示善:即善種子生善現行;⑵返善:即惡種子生惡現行,雖然此種現行表現為惡,其實是為了返回善的狀態,稱返善,又稱「道的反作用」、「業報」。由於示善和返善,眾生才有了六道的輪迴。63、洪水是傷人的,怎麼體現善良、忍性?答:這是返善。其實此時洪水傷人,在另外空間中是因為堤壩及周圍的環境有業力,在常態看是因為破壞了生態平衡。64、怎樣護法?答:護法專門有護法神來護法。對於修鍊的人按照佛法去作就是護法。以護法為由而做出一些無理智之行為,是敗法,是有善心無善行的行為,是法執,是法執魔的表現,不是真正的護法。65、什麼叫無字經?答:兩個含義:⑴代表法滅,新佛法將要出世。⑵代表克除法執。要清楚佛法如手指月,看見月亮之後,手指要舍,不要把手指當作月亮。如若將手指認作月亮,即為法執。66、眼前看見一青色的「喜」字是怎麼回事?答:青色代表智慧。青色「喜」字為恭喜你修學了智慧,即開始修學大乘佛法。67、晚上夢到自己坐上了一條特別豪華的大船駛向海的彼岸是怎麼回事?答:船,代表法船,乘。豪華大船,代表大乘佛法。夢到坐上豪華大船意喻恭賀你學到大乘法。68、晚上夢到兩條鐵軌合為一條大鐵軌是怎麼回事?答:兩條鐵軌代表大小乘佛法,合一代表大乘不舍小乘,大乘是小乘的繼續。69、為何吃苦、提高心性可消業轉為白業(又稱白無常、德)?答:種下吃苦、提高心性的好種子,則可生成好的現行,即為示善的原因,又為返善的原因。70、為何不失不得?答:⑴自性之體不執著一切,又能隨緣化生一切的原因。失掉了才能體現自性之體,從而隨之而得相應之物。不該得的得到了,返善的原因,仍要失掉,如果不該得的得到,又對其他人造成了傷害,返善的原因,要加倍失掉。⑵自性之體極度均勻,不增不減,凡是破壞了這種均勻特性的,都要恢復到這種均勻狀態上去。所以失才能得,不該得的得到了一定會失。71、有餘、無餘是什麼意思?答:未根本斷除煩惱,尚存有煩惱餘氣(即習氣)稱有餘,指小乘佛法的修鍊結果;徹底斷除煩惱,習氣也完全斷掉,稱無餘,指大乘佛法的修鍊結果。所以小乘的圓滿是有餘圓滿;大乘的圓滿是無餘圓滿。72、「道生說法,頑石點頭」的典故?答:道生是東晉到南朝劉宋時期的著名高僧。當時盛行小乘佛法,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大惡一闡提人沒有佛性,不能度化,不能成佛。而道生悟到了一闡提人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的法理。其法理一提出,立即遭到有法執守舊僧侶的群起攻擊,迫使他離開寺院。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年)夏季的一個上午,在蘇州虎丘山上,他頭頂烈日,為了印證自己所證到的這一法理是否正確,問山上的石頭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惡一闡提亦為有情眾生,為什麼獨無佛性呢?一闡提人也有佛性,也能成佛,你們說我說的對嗎?」結果山上頑石頻頻點頭,為他證到的法作證。後來,曇無懺翻譯的《涅槃經》傳到了江南,人們發現道生所悟到的法理與經書吻合,無不佩服他,於是又把他請了回來。這就是「道生說法,頑石點頭」的典故。73、什麼叫皈依?答:皈依又稱歸依。歸,回歸,返本歸真,回歸到你本源的地方;依,依靠。回歸你本源的地方需要依靠某種人或方法,稱皈依。因所依靠的人或方法的不同,分三種皈依:⑴皈依佛。⑵皈依佛法。⑶皈依佛法中的老師。證悟到自性之理,即證悟到自性之體、性、用、體性用三位一如的人可作佛法中的老師,有四種人不能作佛法中的老師:⑴有頑空病的人:僅悟到自性之體,而產生執著;⑵有放任病的人:僅悟到自性之用,而產生執著;⑶有做作病的人:僅悟到自性之性忍,而產生執著;⑷有寂滅(圓滿)病的人:僅悟到自性之體性用三位一如,而產生執著。74、阿彌陀佛為何許願說極樂世界中眾生形象與佛相同?答:這是因為阿彌陀佛在成佛前修菩薩行時證悟到了眾生與佛在佛性上是一樣的,佛是覺悟了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75、「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否可認作悟道之詩?答:可認作悟道之詩。詩中包含有兩個內涵:⑴佛法就在你身邊,做好你生活、工作、學法等任何事情,只要不執著於其中,都是在十度之行中,都是修鍊,不要執著於修鍊相。⑵你的言行舉止是你的真心所現,你所尋求的真心就在你身上。修鍊就是修鍊真心,令真心與自性相合,不要捨本逐末,尋找真心以外的修鍊內容,也就是要向內去找。學前解第六品76、什麼叫賣法?答:佛、菩薩為度人的方便,有意將自己所傳的佛法說的特別高,特別好,尤如商人賣貨自賣自誇一樣,稱賣法,是度人的智慧、方便。這和未悟言悟、未證言證者講法、販賣佛法不同。77、什麼叫機、玄機、緣、機緣、天機?答:⑴自性隨緣而產生妙用,稱作機,又稱作機制。⑵由於自性又稱為玄,所以機又稱為玄機。⑶產生妙用所依賴的條件稱作緣,又稱機緣。⑷佛道神相對於眾生,隨緣而產生妙用,包括返善妙用和示善妙用,稱天機,又稱之為法。⑸由於不同的眾生,不同層次的生命只能知道該生命層次相應的法,所以又稱為天機不可泄露。78、為什麼有的人打坐時,一單盤就發困,甚至睡著了?答:這是提示你應該改為雙盤了。因為你把單盤當作單純的休息,而不肯於吃苦煉雙盤,所以單盤的時候就發困,甚至睡著。79、未經過小乘的修鍊,能不能直接學大乘法?答:有這樣的人。未經過小乘修鍊的人,只要明白了自性之理,同時發了無上菩提心,就可修學大乘法。80、有的人學大乘法後,晚上經常失眠,但並不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學習,不影響自己的精力,是怎麼回事?答:這可能是因為你學了法之後,護法神看到了你開始修鍊,他們都非常激動,非常高興,結果也帶動了你,暫時抑制你的其他思想,所以有的人出現了非常激動的表現,如有的人聽到、看到或學到大乘法後,眼淚流了出來;有的人聽到、看到、學到大乘法之後,內心無比喜悅;有的人聽到、看到、學到大乘法之後,心情異常激動,甚至晚上經常失眠,或在睡夢中醒來,但並不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學習,不影響自己的精力。81、有的人想請民間一些人清理宅子,行不行?答:如果你是修大乘法的人,不應該這樣做,因為這些做法是術類外道的做法,做的是術類的事情。如果你要真正學法,就不應該執著於術類的東西,請求術類外道的幫助,不要懷著有求之心與保護自己的心來學佛法。再說,學大乘法的人,清理房宅專門有護法神、覺者的法身來處理,無需請其他人清理。82、「過午不食」是不是說明大乘學人修得很好?答:不是這樣的。大乘佛法要求學人在常人中修鍊,而且要隨順眾生。凡是未隨順眾生做出一些獨出心裁、別具一格、古怪、令常人不能接受的做法,都是不正確的,例如「過午不食」以及類似「過午不食」的做法。這些做法對於大乘來講是破壞佛法的行為,因為大乘佛法不是原始小乘佛法,沒有「過午不食」之戒的人不能這樣做。學前解第七品83、覺者賣法是不是說假話?答:覺者賣法不是說假話,是智慧,是方便善巧,是找到了可隨眾生之心、順眾生之意、佛法的優越處,而為眾生宣說,從而將其引入佛門。在小乘佛法中,引進佛門之後,逐漸引導其覺悟,覺悟後破掉對法船的執著和對一些相的執著,如:修鍊相、圓滿相、護法相、學法相等的執著,稱為先立後破。84、人的慧根為何分為上根、中根、下根?答:人的佛性平等,按道理說應該根器是一樣的。但久遠年代以來,人迷失了本性,產生了無明,因本性被執著心蒙蔽的多少分為上根、中根、下根之人,又稱上士、中士、下士。老子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85、學人為什麼要反覆學習大乘佛法書?答:這是因為大乘學人有兩種修鍊方法:⑴學修;⑵證修。學修主要靠反覆學習大乘佛法書。當你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覺者可能會在你學法時點化你,幫助你明了你相應層次的法。所以我們要反覆學習大乘佛法書,直至徹底把握佛法總持。86、大乘佛法中有沒有對學人是否對法堅定的考驗?答:有。主要是對初學大乘法者,考驗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是看你對佛法珍惜不珍惜,是不是真心修學,因為大乘佛法千金難買,一個對佛法不珍惜,不堅定的學人還談何真正修鍊呢?87、危重病人及精神病人(包括有精神病史者)能否修學大乘法?答:目前而言,上述兩種人不能修學大乘法(包括學前法)。88、什麼叫「生活禪」?答:禪,梵語禪那的簡稱,正思惟、去執著心、涵養道德的意思。在生活中正思惟、去執著心、涵養道德稱生活禪。禪的目的是為了了悟佛性,生活禪即叫人了悟佛法就在你身邊。學前解第八品89、大乘學前人應如何打坐?答:盤腿打坐。腰直頸正,下頦微收,舌抵上齶,牙齒微微離縫,嘴唇閉上。全身放鬆,松而不懈,雙眼微閉,心生慈悲,面帶祥和之意。兩手結吉祥印置小腹處。漸漸入靜,深度入定。煉功時不需要任何意念,但意識必須知道自己在煉功,要求時間越長越好,但能做多長時間就做多長時間。最後雙手合十齣定,解除盤坐狀態。90、打坐應用什麼姿勢?答:要求兩腿以雙盤的姿勢在盤坐中煉。初煉時不能雙盤採用單盤也可以,但最後還要雙盤。盤坐時間要求越長越好,可根據功底而定。時間越長,忍耐力越大,效果越快。打坐時什麼也不想,沒有任何意念,由靜而定,但意識知道自己在修鍊。91、怎樣單盤?怎樣雙盤?答:在還不能雙盤時,採用單盤。單盤方法最好是:一般情況下,男右腳在下,左腳放在右腿之上,女與之相反;雙盤方法:在單盤的基礎上,將下方的腿搬至上方腿之上。92、怎麼樣結吉祥印?答:手心向上,兩大拇指指尖輕輕接觸,其餘各四指合攏並重疊。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構成似橢圓形狀,置於小腹處。93、煉功中出現各種現象怎麼辦?答:出現一切現象都不用理它,尤其是聽到各種聲音、見到各種形象均要繼續修鍊或收勢,不要隨之而去,以免走入魔道。
學前解第九品94、大乘學前人要遵守哪十戒?答: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十戒:前五戒基礎上另有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嗔、不邪見。妄語:說假話;兩舌:a.說閑話;b.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綺語:挑逗性語言;不嗔:不發怒;邪見:不信自性之理,或未悟言悟、未證言證自性之理。另外,還要遵守:不惡語傷人、不妒忌等。95、開悟後是不是都是羅漢?答:開悟的同時身心所行完全和自性之理融合的為佛;開悟的同時身心所行部分和自性之理融合,助佛世間行,度化眾生的為菩薩;悟到自性之理(或其中一部分),未發菩提心的為羅漢。公元二00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推薦閱讀:
※大乘無量壽經大意 (第三集) 1992/12 美國達拉斯 檔名:02-022-0003
※淨宗學院導師講演淨土五經無量壽經大乘無量壽經細講 -04
※《攝大乘論》卷下 彼果智分第十一
※大乘顯識經講解(1)——阿羅漢的所作已辦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TAG:大乘 |